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京都聆曲录

書城自編碼: 295215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戏剧艺术/舞台艺术
作者: 陈均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126731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19/300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启功谈国画(启功著,中华书局出版) 》

售價:NT$ 291.0
中国书法的历程
《 中国书法的历程 》

售價:NT$ 406.0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718.0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中国近代画报大系·中国近代画报史稿 》

售價:NT$ 822.0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思想地震:柄谷行人演讲集1995-2015(艺文志·日本思想) 》

售價:NT$ 302.0
大国人口
《 大国人口 》

售價:NT$ 411.0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何以中国·君臣:宋代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

售價:NT$ 510.0
文明的故事(全11卷-2024版)
《 文明的故事(全11卷-2024版) 》

售價:NT$ 11898.0

內容簡介:
本书为作者十年间所撰昆曲论文、批评文章的精选集,主要包括北方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京越诸剧等内容,侧重于昆曲史理论及对新世纪以来与昆曲相关的文化现象的批评与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既注重搜集史料,深入体会戏曲之文本与历史,亦尝试用文化研究的视角来重构戏曲史,剖析当前戏曲文化生态及其变迁,提供了看待昆曲及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命运的另一种眼光。
關於作者:
陈均,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编订朱英诞、穆儒丐、顾随等作家和学者的作品及京昆史料文献多种。出版有专著《中国新诗批评观念之建构》、《京都聆曲录》系列、昆曲艺术家评传《仙乐缥缈李淑君评传》《义兼崇雅 终朝采兰丛兆桓评传》及诗集《亮光集》、小说《亨亨的奇妙旅程》等。
目錄
目录:

第一辑北方昆曲
北方昆曲概念之生成与建构 2
昆曲史的建构及写作诸问题
以《昆剧演出史稿》《昆剧发展史》中的北方昆曲为例 18
北京与昆曲 35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李淑君的人生与艺术 53
《千里送京娘》创演始末 68
非遗后的北京民间昆曲活动之一瞥 76
花开阑珊到汝
《京都昆曲往事》后记 86

第二辑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94
昆曲与文人、商人、官人 98
非遗十年昆曲观念考察之一:青春版《牡丹亭》模式之生成与弥散 102
非遗十年的昆曲观念分析之二:全球化与昆曲的深层生存 114
昆曲如何进校园?
从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说起 119
青春版《牡丹亭》如何走出国门?
以《青春版牡丹亭美西巡回演出2006》剪报册为例 124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手记 146

第三辑 非遗与昆曲
男旦女同与昆曲:近年来的中国大陆戏曲文化生态剖析 162
昆曲、社会文化空间与社会主义文化实践
对非遗以来的昆曲生存状况之分析 178
非遗变形记
从百年昆曲史与非遗十二年两个空间来看昆曲之变迁 187
非遗空城计与废墟
关于昆曲非遗十二年 204
昆曲作为一种文人艺术
张紫东、补园与晚清民国苏州的昆曲世界 207
张看,看张
谈张庚的张继青批评 213
民国文人与民国昆曲
拟《民国昆曲随笔集》(一集)出版说明 222
弦歌应知有雅意 227
昆曲为何能久衰而未绝? 231

第四辑 戏曲与文化
《春柳》杂志与民初之戏剧改良 236
文化长城or借体还魂?
京剧进课堂之争议 252
百年之后的越剧发展态势与未来想象 267
电视戏曲的困境与可能 280
纪录片,抑或文艺片?
由纪录片《京剧》之争议谈起 284
《京剧》为何代表不了京剧?
再议纪录片《京剧》 287
《国剧画报》:宫廷戏曲研究的起点 294
穆儒丐的戏曲撰述 300
古艳风流身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观后 304

附录
昆曲是明清中国的礼乐风景
答《醒狮国学》记者问 308
昆曲与《牡丹亭》
答《人民日报》记者问 312
后记 318
內容試閱
北方昆曲概念之生成与建构

作为一个概念,北方昆曲在使用上显得相当的模糊与游移,有时它用于地域的限定,指北京或北方的昆曲。有时它又特指某一实体,如民国时期的昆弋班或新中国成立后的北方昆
曲剧院。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等辞典上,它甚至被单列为剧种。在2002 年出版的《中国昆剧大辞典》上,与北方昆曲有关的词条达六条之多,分别是北昆北京昆曲北方昆弋北方昆曲高阳昆曲京昆,在由不同作者所撰写的这些词条中,北方昆曲的定义往往不同,甚至互相矛盾。同样,在台湾出版的《昆曲辞典》中,也有北昆高阳昆曲北方昆曲三派北方昆弋南派京朝派等相关词条,其定义也有所分歧。而且,关于北方昆曲这一概念是否可能?昆曲能否有南、北及派别之分?一直也是昆曲(昆剧)界争论且缠绕不休的问题。这种分歧和争论,一方面影响着研究者对于实存于北方的昆曲现象的深入探讨,另一方面也使得昆曲(昆剧)史的叙述有所缺失。本文将对北方昆曲这一概念作一个知识考古学式的清理,来探讨北方昆曲概念的生成和建构过程。

一、北方昆曲概念的出现
北方昆曲一词,近现代史上即已有零星出现,但成为一个频繁使用的固定名词,则是在1956 年昆剧观摩演出前后。这次昆剧观摩演出,是由中国剧协上海分会和上海市文化局联合主办,约请了北方以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同志为首的代表团,浙江省以周传瑛同志为首的昆苏剧团,上海市的昆剧专家俞振飞先生,前辈名票徐凌云先生和现在上海市的传字辈演员朱传茗、张传芳、华传浩等几位先生,同时还约请了上海市戏曲学校的一些学员参加这个工作。这一名单分类的标准之一显然是地域,但并非简单的北方南方。在此,韩世昌、白云生、侯永奎代表的是地域意义上的北方。同时,俞振飞在《新民报晚刊》上以《欢迎来自北方的同行们》为题撰文表示迎接之意。会演中来自北方的昆剧代表团,被命名为北方昆剧代表团或北方昆曲代表团。
此次昆剧观摩演出是全国范围的。就其地域来说,自民国以来,除少数地区的小规模演出外,此次演出为首次召集全国的昆剧艺人,正如赵景深所评空前的昆剧观摩演出。因此,在这一盛会中,作为身份的标示,南北之分这类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用语,在此次会演中频频出现,并成为方便使用的惯用语,甚至被当作某种不言自明的常识。譬如,昆剧观摩演出被表述为南北会演,而且,也开始出现北方昆曲北方昆剧之类的词汇。《文汇报》1956 年10 月14 日的一则新闻的标题即是北方昆曲老艺人再起即来沪参加南北会演,这一标题或许尚存歧义,但报道之正文便将北方昆曲作为一个名词单独使用起来:

北方昆曲目前仅存的二十多名老艺人韩世昌、白云生等,最近得到中央文化部门的帮助,由分散四方的情况下会合。他们正在重整旗鼓,准备,再上舞台。

在昆剧观摩演出中,这种南与北的区分是为常态。譬如演出场次、戏码的安排,除少数戏码中的人员略有交叉外,绝大部分还是以南北来进行组织和安排的。1956 年11月14 日,田汉在艺委会上发表了讲话,所涉及的一个主题便是南北昆的问题,当谈到语言对于曲谱的影响时,他以南北昆为例,同样一个谱,南北昆的唱法就两样。而且,在此后的发言中,田汉运用外交术语,将南北昆当作类似于两种不同的实体,来加以讨论:

我们今天在外交上提出来求同存异,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在戏曲上,这种办法也可以用,求同就是今天南北昆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存异就是南北昆不同的地方也可以存在,但是也要相互补充,互相丰富。北方武戏多,南方的文戏多;像单刀会,南方可以向北方学习,北方有些戏没有南方细致的,也可以向南方学习。

在此,田汉的划分依然是依照南方北方这样的地域观念,这或许代表主管戏曲的领导阶层注意到昆剧与地域的关系。郑振铎在谈及昆剧是否要由中央组织剧团时,便认为剧团是要组织的,但是不一定集中在中央,也可以分散在各地,在各原有的基础上发展。
本是集中展示昆剧的会演,反而强化和稳固了南北之分的观念,在《戏剧报》1956 年第12 期关于此次会演的专题中,南北昆剧成为其描述的一个主要角度,如其发表的新闻之标题为《上海举行南北昆剧观摩演出》。在插图页,其总题为《南北昆剧争鲜斗艳》,前言则有十一月,南北昆剧艺人齐聚上海举行观摩演出。这是戏曲史上空前未有的盛举之语。所发的两篇评论文章为赵景深的《空前的昆剧观摩演出》和陈朗的《集中艺人,发展昆剧》,赵文以北方昆剧和南昆为分界,对其代表艺人一一评点,陈文发表南北优秀昆剧演员,济济一堂,盛况空前之感慨后,也提出这次观摩演出,也预示南北异地的两个昆剧集秀班的产生,它们将成为今日
昆剧的新乐府 。
在此次昆剧观摩演出后出版的《昆剧观摩演出纪念文集》的附录中,还出现了《南北昆剧演出史的介绍》一文,分别由尹明和傅雪漪撰写,傅雪漪撰写之部分题为《北方昆剧简介》,傅文从明嘉靖年间昆山腔的产生,到万历初年昆腔传到了北方,再到清代宫廷中上演的昆腔、王府昆班、河北乡间昆弋班,最后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状况,以昆腔在北京的传入、兴衰消长为线索,对北方的昆曲状况作了叙述。从此文可见,北方昆剧之类的词汇已为公认,但其意义尚集中于对其地域的认定上。
后 记


此书算是我多年以来写昆曲方面文章的一个总结。目录分为四辑,大约有如下几类:
其一,北方昆曲。大约于2006 年在传媒大学闻朱復先生讲北昆,之后又访问丛兆桓先生、周万江先生、李淑君先生诸位北昆名家,后又撰写《歌台何处》(重版易名为《仙乐缥缈》《义兼崇雅终朝采兰》诸书,已有十载了。访问记有许多,八卦也写了不少,论文却只写了两篇。一辨北方昆曲之概念,一言昆曲史之建构,均因其方法论而感兴味,而撰之也。
其二,青春版《牡丹亭》。此又与第三条相关。在近现当代之百年昆曲史上,青春版《牡丹亭》是与民初之昆曲复兴、1956 年之昆剧《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可相提并论之重要事件。亦是在非遗之后推波助澜之新事。所谓日日新之说,传统与现代之说,皆可由此而阐发。青春版《牡丹亭》争议甚多,亦是影响了一时代之剧目。但天有历数,地有人据,历史人事皆有其运命,此亦是昆曲于21 世纪之一新变。结果如何,虽难预料,但我在第三部分之中其实已部分回应这一问题了。
其三,非遗之后的昆曲。2001 年,昆曲成为首批非遗。2004 年至2006 年间,中国社会开始非遗动员,非遗逐渐体制化。一则,形成昆曲热非遗热;二则,因昆曲从边缘、冷门走向较为中心的位置,故有各方势力之角逐,此起彼伏之博弈,我亦有兴趣观察之、分析之,如以官方民间文人之说解之。但近年以来,形势一变,或已是官方之掌控局面因之,也就兴致索然了。权且当做某个变动时代的纪念罢。
其四,其他剧种或戏曲现象。如京、越诸剧,偶或写之,多系约稿,其实大抵是考察当前之戏曲文化现象,与说昆曲同,然则是引以旁例耳。也即,谈京越话题,其实亦是谈昆曲也。然亦有笑语,如写百年越剧,原是某刊以纪念越剧百年而约,后又发现越剧已过百年,但还是如此而已了。《春柳》杂志,倒是曾用心写之,原想撰戏曲与旧刊系列,但并未继续。
其他的,也就无所谓有,亦无所谓无了。或者,也是某种告别的意愿罢?此外,还有一些札记、日记、八卦随笔等,拟另册出版。
日来忽于旧文档里寻得俞平伯《临江仙》词,并朱先生之录音。词云:

惆怅西堂人远,仙家白玉楼成。可怜残墨意纵横。茜纱销粉泪,绿树问啼莺。多少金迷纸醉,真堪石破天惊。休言谁创与谁承。传心先后觉,说梦古今情。

当日(十年前),亦曾闻朱先生授诸生此曲,其时不甚在意。此时聆之,唱至休言谁创与谁承之时,竟是与十余年来昆曲之命运如此贴切(于俞先生而言,则是百年昆曲了。因此词虽是为《红楼梦》而作,或亦寄情于昆曲也。俞先生于1920 年代便曾撰《昆曲必亡》之文)。

近读二书,一为拙编朱英诞散文,朱云废名闲谈,曰《牡丹亭》是最好的一部书;另一为胡兰成遗稿《文明皇后》,说及文章,云有仙意的东西才不朽,因《牡丹亭惊梦》之没乱里一曲,赞曰使人读了淹然欲化。读时皆触动不已,因这些或许都是昆曲、是古典传统、是历史与文学之影响人心,天意难违之力罢。

乙未腊月十七日于燕北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