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走进深海大洋——“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書城自編碼: 2952153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科普/百科
作者: 孙松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640846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2-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4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清代贡院史
《 清代贡院史 》

售價:NT$ 800.0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光焰摇曳——变革与守望的梁启超 》

售價:NT$ 440.0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发展与制约:明清江南生产力研究(壹卷李伯重文集:江南水乡,经济兴衰,一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迷雾) 》

售價:NT$ 480.0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走进史学(壹卷李伯重文集:李伯重先生的学术印记与时代见证) 》

售價:NT$ 360.0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故宫书画集(精编盒装)版传统文化收藏鉴赏艺术书法人物花鸟扇面雕刻探秘故宫书画简体中文注释解析 》

售價:NT$ 1490.0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往事和近事(增订本)》(著名学者葛剑雄教授代表作,新增修订、全新推出。跨越三十多年的写作,多角度讲述中华文明) 》

售價:NT$ 349.0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往事和近事:历史地理学泰斗、百家讲坛主讲葛剑雄经典文集 》

售價:NT$ 349.0
父母的关键认知
《 父母的关键认知 》

售價:NT$ 225.0

編輯推薦:
文字简明,图片精美,视频清晰
带您全方位了解我国走进深海大洋的科学考察重器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
感受海洋科考的艰辛与欢乐
內容簡介:
本书是我国首部系统、全面呈现中国大科学装置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的科普图书,由科学号海洋科考团队撰写。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科学号的设计理念、科考能力和先进装备,阐释了其中的科学原理,及所取得的成果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实现高端科技知识普及化,作者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不仅随文配备大量非常直观、形象的图片,并且在书中多处植入相关视频,使得科学号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冷冰冰、深不可测的科学原理具象化,提升了图书的可读性、趣味性,让读者感受到科学之美。
目錄
第一章 浩瀚海洋1
1 海和洋的区分  3
2 海洋的奥秘  4

第二章 人类探索海洋的历史13
1 郑和下西洋  15
2 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  17
3 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  20
4 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2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24

第三章 科学号圆梦深海27
1 深海奥秘  29
2 望洋兴叹  31
3 世界著名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32
4 造一艘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考察船,向深海大洋进军  35

第四章 科学号大揭秘39
1 登上科学号  41
2 圆鼻头的胖子  53
3 拥有一颗坚强的心脏  55
4 能抗12级以上大风  59
5 无人机舱  63
6 360无敌海景驾驶室 
66
7 运用天眼在大洋中精确定位  68
8 一人驾驶桥楼  71
9 独特的八角楼  73
10 船上的大力士A形架 
74
11 一次给养充足能待60天 
77
12 在茫茫大海上蒸桑拿  79
13 最炫的WIFI让科学考察不再寂寞  82
14 世界一流的母港  83

第五章 海上移动实验室85
1 发现号深海机器人  88
2 船载实验室  93
3 精准绘制海底地形图  94
4 给海底量体温  96
5 在海上放气枪  99
6 电视抓斗  102
7 拖网  104
8 大洋深处取水  107

第六章 行走在海上的一群人109
1 一年中有250天在海上度过  111
2 80后技术团队 
115
3 过赤道仪式  117
4 在太平洋上喜迎国庆  119
5 羊年春节,坚守岗位  120
6 大洋上的灌篮高手  123

第七章 科学号驰骋深蓝125
1 寻找海底黑烟囱  129
2 南海冷泉之旅  133
3 探秘海山生物  143

第八章 发展海洋科技 建设海洋强国149
1 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151
2 世界海洋大国的海洋科学研究计划  153
3 绘制中国特色的海洋发展蓝图  155

后记 中国梦从大洋起航159

科学号大事记160
內容試閱
新一轮科技革命正蓬勃兴起,能否洞察科技发展的未来趋势,能否把握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机遇,将直接影响国家能否走向强盛。21世纪,中国面对重大发展机遇,正处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国家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的两翼之喻表明,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需要协同发展,将科学普及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当代科学普及更加重视公众的体验性参与。公众包括各方面社会群体,除科研机构和部门外,政府和企业中的决策者及管理者、媒体工作者、各类创业者、科技成果用户等都在其中。任何一个群体的科学素质相对落后,都将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短板。补齐短板,对于提升人力资源质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科技工作者是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创造者,肩负着科学普及的使命与责任。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始终把科学普及当作自己的重要使命,将其置于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作为率先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中国科学院拥有丰富的高端科技资源,包括以院士为代表的高水平专家队伍,以大科学工程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设施和成果,以国家科研科普基地为代表的高水平科普基地等。依托这些资源,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通过将科研资源转化为科普设施、科普产品、科普人才,普惠亿万公众。同时,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科学与中国科学教育计划,力图将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的成果有效地服务于面向公众的科学教育,更有效地促进科教融合。
科学普及既要求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又要求营造科学文化氛围,让科技创新引领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中国科学院联合浙江教育出版社启动了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工程以中国科学院研究成果与专家团队为依托,以全面提升中国公民科学文化素养、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为目标的大型科学文化传播工程。按照受众不同,该工程分为青少年科学教育与公民科学素养两大系列,分别面向青少年群体和广大社会公众。
青少年科学教育系列,旨在以前沿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打造代表国家水平、服务我国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系列出版物,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青少年了解基本的科研方法,引导青少年形成理性的科学思维。
公民科学素养系列,旨在帮助公民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社会意义,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科学事务,从而不断提高公民自觉运用科学指导生产和生活的能力,进而促进效率提升与社会和谐。
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科学院科学文化工程各系列图书将陆续面世。希望这些图书能够获得广大读者的接纳和认可,也希望通过中国科学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通力协作,使更多钱学森、华罗庚、陈景润、蒋筑英式的科学偶像为公众所熟悉,使求真精神、理性思维和科学道德得以充分弘扬,使科技工作者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薪火永传。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2016年7月17日


第一章

浩瀚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海洋的中心部分称作洋,边缘部分称作海,彼此连通形成统一的水体。
在科学号上拍摄的南海。
地球表面被各大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即海洋。海洋的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含有13.7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地球上4个主要的大洋分别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到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洋底只有5%,还有95%的海洋底是未知的。未知的海洋底主要分布在深海。
[1] 海和洋的区分
广阔的海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从蔚蓝到碧绿,美丽而又壮观。海洋虽然总是被同时提及,但海和洋有很大的不同。


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体。世界大洋的总面积非常广阔,约占海洋面积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处可达1万多米。大洋离陆地遥远,它与海之间由半岛、岛屿、群岛分开,不受陆地的影响。它的水温和盐度的变化不大,水中杂质很少,水色蔚蓝,透明度很高,有独立的运动系统,不受大陆的干扰。每个大洋都有自己独特的洋流和潮汐系统、大气环流系统,洋底地形以海盆、岭脊为主。
海,在洋的边缘,是大洋的附属部分。海的面积约占海洋的11%,海的水深比较浅,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两三千米。海临近大陆,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和透明度,都受陆地影响,有明显的变化,没有自己独立的潮汐与海流。海,一般分为边缘海、内陆海和地中海。边缘海既是海洋的边缘,又临近大陆,这类海与大洋联系广泛,通常由一群海岛把它与大洋分开。我国的东海、南海就是太平洋的边缘海。内陆海,即位于大陆内部的海,如欧洲的波罗的海等。地中海是几个大陆之间的海,水深一般比内陆海深。世界上主要的海有近50个,其中太平洋上的海最多,大西洋次之,印度洋和北冰洋大致相当。
[2] 海洋的奥秘
生命的摇篮
水是生命之源。距今约32亿年前,在原始海洋里,已经出现了细菌和简单藻类的单细胞生物,如至今还广泛存活于海洋中的蓝藻。蓝藻现在仍然保留着当初原核生物的状态。蓝藻的出现,几乎是一件和生命的出现同等重要的大事。因为它能够吸收阳光,利用太阳能把溶解在海水里的化学物质变成食物。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氧气,扩散到空气中,其中一部分氧气变成臭氧,在地球上空形成臭氧层,降低了日光中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使水生生物有可能发展到陆地上来,为低等动物的生长提供了食物。
一部分原始生物后来逐渐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增强了运动和摄食的本领,于是出现了最早的原生动物,如现今还保留着十多亿年前原始状态的变形虫等。由于细胞结构的不断分化,原始生物一分为二:一支进化出能够制造养料的器官(如叶绿体),朝着完全自养的方向发展,成了植物;另一支则增强运动和摄食本领以及消化机能,朝着异养方向发展,成了动物。
由于月亮的引力作用,引起地球上的海洋产生潮汐现象。涨潮时,海水拍击海岸;退潮时,大片浅滩暴露在阳光下。原先栖息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经受了锻炼,同时,臭氧层的形成,可以降低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使海洋生物登陆成为可能,有些生物就在陆地上生存了下来。
留在陆地上的生命经受了严酷的考验,适应环境,逐步得到发展。大约在2亿年前,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出现了,哺乳动物也开始在陆地上诞生。大约在300万年前,出现了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
从上述生命起源的化学过程来看,大部分化学反应是在原始海洋中进行的,最初的原始生命也是在海洋中诞生的,没有原始海洋,就不可能有原始生命,更不可能有今天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因此,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风雨的故乡
从地球上的宏观水循环来看,风雨起源于海洋,不同的风雨有不同的成因及来源。在广阔的海面上,海水不断蒸发进入大气层,海面上的气团就像一块吸满水的湿毛巾。湿气团上升成云,靠太阳和海洋供给的能量,由海面输送到陆地上空,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再经江河返回海洋。地球上水的总量约为15亿立方千米,其中海水约为13.7亿立方千米。千百年来,如此循环不息,数量变化很小。这就是地球水的自然循环。
在太阳光照下,水在大气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往复。这种大气与海洋之间的热能量交换,影响着地球上许多物质的变化。一方面,在海洋中,除了潮汐以外,几乎一切运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大气驱动作用下进行的各种方式的运动,例如大洋环流、黑潮暖流等。另一方面,存在于海洋的潜热能贮存了大气环流绝大部分的能源。海洋就像地球上的一个大的热机锅炉,通过自身能量的释放,影响着大气的变化。在地球上,海洋这个巨大的水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气,特别是赤道海域。受太阳辐射的海水,把巨大的热量释放到大气中,受热的空气流上升后,向地球的两极运动。
在大气系统的影响下,北半球形成了顺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南半球形成逆时针流动的大洋环流。在大洋环流的影响下,又形成一些分支海流,像是洋中大河。带着巨大热能的洋流,将大量的热能输送到沿途的大气中,这就形成各地不同的气候和风雨冰雪等天气。在大洋中,由于种种原因,寒、暖流的流向不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海洋环境。因此,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海洋是风雨形成的要素。风雨从海洋开始,又回到海洋,所以说,海洋是风雨的故乡。
资源的宝库
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全球70多亿人口中,约有三分之二分布在沿海地带,靠海吃海;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中70%的氧气,来源于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陆地上的饮用淡水,几乎全部来源于海洋水的蒸发;地面的温度、湿度全靠海洋调节,海洋也是全球环境的调节器,吸纳大量二氧化碳和其他排放物。
蛋白质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科学家认为,未来食物蛋白来源最丰富的地方是海洋。据统计,地球上生物资源的80%在海洋,海洋中约有2万种植物、18万种动物,目前只开发利用了500多种。整个地球的生物生产力每年约为1540亿吨有机碳,其中有1390亿吨产自海洋。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情况下,海洋每年可向人类提供约30亿吨高蛋白水产品,至少可供300亿人食用,难怪人们将海洋称为人类的食品仓库。
海洋还是矿物资源的宝库。世界海洋石油的绝大部分存在于大陆架上。据测算,全世界大陆架面积约为275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7.6%;据估计,海底石油储量为1400亿20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可能储量的三分之一。此外,海底锰结核(包括锰、铜、镍、钴等金属元素)储量巨大,其中锰的储量是陆地的180倍,镍是150倍,铜是22倍,钴是1450倍。同时,科学家普遍认为,海底热液矿储量可观,所含金属的潜在价值极高,是21世纪最有希望的开发对象。
海洋还是人类的大药库。我国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开发利用海洋生物作为药物。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中就有文蛤治疮的记载。400年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录了90余种海洋药物。近年来,为了寻找防治疑难病,特别是病毒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艾滋病的特效药,向海洋要药已成为世界药学研究的新方向之一。许多海洋药物疗效显著,价格也较便宜。
海洋中还有丰富的淡水资源,那就是漂浮在南北两极的大量冰山。
北冰洋中每年从格陵兰等岛屿上断裂崩解的冰山,约有1000015000座;南极大陆崩解的冰山漂浮于南极大陆周围的南大洋,也有万余座。南大洋上能供应淡水的冰山就有1000立方千米,即1万亿立方米,等于全球居民每年日常生活用水总量(285立方千米)的3.5倍。在炎热、干旱和缺乏淡水的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西部地区、秘鲁和智利之间的阿塔卡玛沙漠,目前科学家们正在考虑利用南极海域得天独厚的纯净淡水冰山,来解决这些地区的用水问题,一旦这一设想付诸实施,资源丰富的天然淡水库冰山将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音,不仅使干旱地区的人畜用水得到满足,使干涸的大地披上绿装,还可改变这些地区的气候。
图1-1 海洋
图1-2 涨潮
图1-3 退潮
图1-4 海底景观
图1-5 大气和海洋之间的能量循环示意图

 [ 知识链接]
?黑潮暖流 黑潮暖流是太平洋北赤道洋流遇吕宋岛后的向北分支,为全球第二大洋流。它起源于菲律宾群岛的吕宋岛以东海区,流经中国台湾东部岸外,进入东海,经吐噶喇海峡流出,进入日本东部岸外,是整个东中国海环流的主干。黑潮暖流有着高温、高盐、杂质少、水色深、流速大的特点,是鱼类洄游的高速公路。它可改变近海的水团结构,推动沿途的物质输送,改变近海生态要素,从而形成中国近海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图1-6 海产品
图1-7 海上石油钻探平台

 [ 知识链接]
?大陆架 又称陆架,是大陆沿岸土地在海面下向海洋的延伸,可以说是被海水所覆盖的大陆。大陆架的水深一般都在200米以内,但其宽度不一。一般,与大陆平原相连的大陆架较宽,可达数百至上千千米;而与陆地山脉紧邻的大陆架则比较狭窄,可能只有数十千米。大陆架海区水产资源丰富,海底多蕴藏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矿产资源。

图1-8 冰山
第二章

我国现代对海洋的探索起步较晚,但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对海洋科学考察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深海探测与研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金星号是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1957年1月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接管运营。1980年10月,62年船龄的金星号光荣退役。
的历史
人类探索海洋
1964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创人员在青岛市莱阳路28号合影留念,前排左二是第一任所长童第周,后排左二是第二任所长曾呈奎。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就与海洋息息相关,海洋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从明朝郑和七次下西洋,到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再到英国挑战者号完成世界上首次环球海洋科学考察,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从未停止过。
[1] 郑和下西洋
经过明初几十年的发展,明朝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实力增强。雄才大略的明成祖,产生了派遣使团出海,与西洋各国往来贸易、宣扬国威的想法。
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派遣郑和率领船队从江苏太仓刘家港起锚出海,开始了第一次远航,前往西洋中国南海以西的地区。这个以郑和为钦差使臣的使团包括各级官员、士兵、水手、航海技工、医生、翻译,共2.78万人,海船60余艘。海船长逾100米,宽约60米,在当时世界上属于一流的船只,航海技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一站,使团访问了占城国。郑和到达时,占城国王骑着大象,率领臣民,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出城迎接。郑和宣读了明成祖的诏书,传达了友好往来的愿望,并赠送了礼品。接着,郑和访问了爪哇、旧港(今印尼巨港)、苏门答腊、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等国家和地区。
郑和第一次远航于1407年结束。14051422年,郑和船队一共远航6次。除上面提到的国家和地区外,还到过暹罗(今泰国)、真腊、淡马锡(今新加坡)、急兰丹(今马来西亚哥打巴鲁)、柯枝(今印度柯钦)、忽鲁谟斯(今属伊朗)、祖法儿(今佐法儿,在阿拉伯半岛)、木骨都束(今索马里摩加迪沙)、麻林(今肯尼亚境内)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东非海岸。郑和每到一地,都受到热烈欢迎和友好接待。他每次结束访问回程时,都有许多外国使团,其中包括国王和王族,随同来到中国。他既带回了各国人民的友好情意,也带回许多各地的特产与珍禽异兽,如胡椒、硫黄、象牙、龙脑、宝石以及狮子、金钱豹、长颈鹿、长角马哈兽、狮子、鸵鸟等。明成祖对郑和船队远洋之行非常满意,特地为其书写碑文,树立石碑,以资纪念。
1430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那时他已经60岁了,仍毅然担起重任,漂洋出海,弘扬国威。1433年,郑和在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印度西海岸的古里病逝。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规模最大时达240余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先驱,他较迪亚士早57年到达非洲。郑和的远航,展示了中国当时高度发展的航海技术与造船水平,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不倦的求知精神,促进了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许多亚非国家还保留着与郑和相关的遗迹,如爪哇的三宝垄、泰国的三宝庙、印度古里的纪念碑等。
[2] 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
大航海时代,是指1518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的时期。该时期内,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在这些远洋探索中,欧洲人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与此同时,欧洲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航海家,其中有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瓦斯科达伽马、佩德罗阿尔瓦雷斯卡布拉尔、胡安德拉科萨、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乔瓦尼卡波托、胡安庞塞德莱昂、斐迪南麦哲伦、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与胡安塞瓦斯蒂安埃尔卡诺等。
从15世纪到18世纪末,自然科学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海洋知识的积累。这时的海洋知识以远航探险等活动所记述的全球海陆分布和海洋自然地理概况为主。直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皇家学会组织的挑战者号完成首次环球海洋科学考察之后,海洋学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海洋学获得大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海洋科学。
挑战者号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海洋考察
1872年12月7日,英国挑战者号船舶下水,开始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海洋考察。这次考察到1876年5月26日结束,历时三年半,航程68890海里,成为近代海洋科学考察的开端。
挑战者号是一艘改装的木制考察船,长68米,排水量2306吨,靠风帆和蒸汽机动力推动。船上备有当时最先进的调查仪器、设备和实验室,例如第一次采用了颠倒温度计。英国爱丁堡大学博物学家C.W.汤姆逊任科学考察队队长,6名科学家为队员,船长是G.S.内厄斯。
这次考察,对除北冰洋外的各大洋进行了考察,考察内容涉及海洋生物学、海洋地质学和地理学、海洋化学、海洋物理学等方面。考察船上的科学家曾在362个站位上进行了水文观测,在492个站位上做了深度测量,在133个站位上进行深水拖网,采集了大量标本和样品。
这次考察了解到海洋深层水温分布规律,得到了各海域海水成分恒定这一重要结论;新发现4400多种海洋动物,绘制了等深线图,首次采集到锰结核,发现了深海软泥和黏土。
1880年7月,挑战者号出版委员会成立,邀请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对此次调查资料和标本予以研究,最后编成《H. M. S.挑战者号航行科学成果报告》。该报告共50卷,于1895年出版。
德国流星号南大西洋考察
19251927年,德国流星号对南大西洋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历时2年零3个月,因计划周密、仪器先进、成果丰硕而备受重视。考察过程中,科学家用近代先进仪器和科学方法调查南大西洋海域的海洋物理性质,首次采用回声测深仪,取得7万多个海洋深度数据,揭示了大洋底部崎岖不平的地形,发现了纵贯整个大西洋的中央海岭(大西洋中脊早在19世纪挑战者号进行科学考察,研究跨大西洋电报电缆位置时便已被发现),用柱状采样管取样进行岩石学和矿物学研究,首次推算出深海区海水中悬浮物质在洋底的沉积速率。这次考察还揭示了海洋环流和大洋热量、水量平衡的概况。
考察的结果被总结成16卷考察报告并予出版,报告内容涉及海底地质地貌、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气象以及内波等方面。
瑞典信天翁号深海考察
19471948年,瑞典信天翁号进行了一次深海考察。该次考察历时15个月,航程约70194海里。瑞典国立海洋研究所所长H.彼得松担任考察队队长,队员包括12名科学家。此次考察重点对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赤道无风带进行深海观测,考察了南纬20至北纬20范围内的赤道海流系;探索了深海区的海洋光学性能;用真空式活塞柱状采样器取得长达23米的岩心,发现深海沉积层中有第四纪气候变动旋回的记录;用人工地震法研究海底构造;利用地层剖面仪调查了大洋沉积物的厚度;还观测了浊流、洋底海水化学性质、海底地壳热效应等。这次考察开创了深海地球物理研究的先河。其对赤道无风带海域的观测,填补了英国挑战者号无法在无风带航行观测的空白。
此外,在地理大发现期间,单艘考察船的走航考察还有长达20年的美国卡内基号从19091931年的海洋考察,英国挑战者2号、丹麦丹纳1号和丹纳2号间断15年进行的海洋考察。这些考察船测定了海水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对较大的海洋生物进行了分类,并研究了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使人们对海底地貌、沉积物的分布有了初步了解。
[3] 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
金星号
金星号海洋考察船是中国第一艘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总吨位930吨,满载排水量1700吨,设有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6个实验室和1个气象观测室,可分别进行与海洋有关的各项研究。船上配备了自记水温计、无线电测向仪等新式仪器,能够自动记录海洋的温度、海流、深度,其设备在当时是最完善的。
1957年6月8日,金星号离开青岛港,驶往渤海,正式开始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综合性海洋考察。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考察队随同考察船出海工作。海洋物理学家毛汉礼博士任考察队队长,另有4位苏联海洋生物学家随队配合考察。金星号海洋综合考察船此行,为我国开发海洋资源收集各种资料。这是我国首次对海洋、海产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它揭开了我国海洋研究工作崭新的一页。
[4] 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1958年9月至1960年12月,中国开展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性海洋综合调查工作。此次海洋调查由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委)海洋组组织、领导。1958年5月,全国海洋综合调查领导小组成立,律巍任组长,赫崇本、曾呈奎、王云祥任副组长;下设海洋调查办公室和技术指导、资料分析以及器材保证等小组,并分设黄海和渤海区、东海区以及南海区调查领导小组。参加调查的科技人员共600余人。此次调查分3个阶段:1958年9月至1958年底,在各海区进行试点调查;1959年1月至1959年底,4个海区全面进行外业调查;1960年1月起转入内业,整编资料。
这次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中国近海系统、全面的综合调查,编绘海洋学(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和海洋地质地貌)图集、图志,编写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制定海洋资源开发方案,建立海洋水文气象预报、渔情预报,为国防和海上交通建设提供海洋环境基础资料。
此次调查的范围包括中国海的大部分区域。在北纬28以北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海区,布设了47条调查断面、333个大面积巡航调查观测站和270个连续观测站;在南海海区(含北部湾中越第一次合作调查区域),布设了36条断面、237个大面观测站和57个连续观测站;在浙江和福建沿海的两个海区,布设了8条断面和54个大面观测站,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探索性大面调查。观测项目包括:海洋水文气象方面的水深、水温、盐度、水色、透明度、海发光、海浪、气温、湿度、气压、风、云、能见度等;海洋化学方面的溶解氧、磷酸盐、酸碱度;海洋生物方面的浮游生物分层和垂直取样,底栖生物取样和底质采样;海洋地质方面的表层取样、管状取样、悬浮体取样和连续测深。
这次调查共获得各种资料报表和原始记录9.2万份,图表(各种海洋要素平面分布图、垂直分布图、断面图、周日变化图、温盐曲线图、温深记录图等)7万多幅,样品(底质表层沉积物样品、底质垂直样品、悬浮体样品等)和生物标本共1万多份。1964年出版了《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共10册)、《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共14册)。在调查中使用的中国制定的统一调查规范,经国家科委海洋组修改和补充,于1961年正式出版,名为《海洋调查暂行规范》。通过这次调查,我国科学家第一次取得了中国近海一年以上的系统海洋资料,初步了解了中国近海海洋水文、化学、生物、地质等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开展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利用海洋打下了基础。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海洋科学研究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1950年8月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成立。童第周担任研究室主任,曾呈奎、张玺担任副主任。1954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直属中国科学院。1957年1月1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大建制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后又组建了海洋化学、地质、物理等学科,逐步发展成为如今我国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综合性海洋科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建所60多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不断深入研究,进一步调整学科方向,重点在蓝色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共取得9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6项获国家一等奖,24项获国家二等奖,15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获山东省科技最高奖,127项获中国科学院和省部委重大成果奖、科技一等奖,16项获国际奖。共发表论文9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600余篇),出版专著210余部。创新的科研成果获得了7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7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50余项外观设计专利授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新认知、新品种和新生产体系,中国近海环境演变机理与生态灾害发生的预测和防控,热带西太平洋环流变异及其对气候、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重点培育西太平洋地质演化与沉积记录、深海环境综合探测研究、海洋生物多样性与分子系统演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与生物能源发掘利用、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防护技术等学科方向,在我国海洋科技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机构。
图2-1 郑和下西洋
图2-2 挑战者号

 [ 知识链接]
?颠倒温度计 测定表层以下各层海水温度与深度的一种仪器。该温度计的玻璃管中装有主温度计与副温度计,主温度计的球部包有水银,并留有空间以便热能传入,从而不受外界水压影响。当主温度计的球部先行入水并持续下沉时,其作用与普通温度计相同。在特定深度将此温度计倒转,水银即自行切断,此时可记录该深度之水温。倒转后的主温度计自深层被移至水面时,因玻璃管内温度发生变化,主温度计温度也随之变化,因此,需利用玻璃管内副温度计进行温度修正。

图2-3 金星号考察船
图2-4 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
图2-6 《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第七册封面
图2-5 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手稿
图2-7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工作人员在研究室门前合影
图2-8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全景
图2-9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