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巨人传(插图珍藏本)
》
售價:NT$
3289.0
《
地下(村上春树沙林毒气事件的长篇纪实)
》
售價:NT$
358.0
《
偿还:债务与财富的阴暗面
》
售價:NT$
374.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40.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319.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編輯推薦: |
《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国际气候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以2009年到2015年的七次公约缔约方大会为节点,深入探讨了国际气候制度变迁的驱动力、主要参与方的谈判策略以及德班谈判的关键综合性问题,呈现了在大国引领下多边机制发生变迁的渐进过程及其必然性。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2009年到2015年的七次公约缔约方大会为节点,深入探讨了国际气候制度变迁的驱动力、主要参与方的谈判策略以及德班谈判的关键综合性问题,呈现了在大国引领下多边机制发生变迁的渐进过程及其必然性。
|
關於作者: |
朱松丽,1970年生,山西霍州人。199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院,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事能源环境和减缓气候变化政策研究。在多项*项目支持下对国际气候制度发展进行了深入跟踪和研究,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
目錄:
|
从哥本哈根到巴黎
序第一章从哥本哈根到巴黎缘起1
第一节作为国际显学的气候变化问题2
一、 从科学到环境问题2
二、 从环境问题到政治问题3
三、 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3
四、 气候谈判推波助澜4
第二节为什么要研究从哥本哈根到巴黎这一段历史6
一、 从哥本哈根到巴黎的重要性6
二、 本书将如何研究从哥本哈根到巴黎这一段历史7
三、 本书路线图11
第二章从哥本哈根到德班13
第一节从气候公约到巴厘路线图14
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诞生14
二、 《议定书》的诞生及其演进16
三、 2005年蒙特利尔会议19
四、 2007年巴厘岛会议和巴厘授权21
第二节哥本哈根气候大会26
一、 会议动态26
二、 会议过程和失败原因28
三、 会后众生相32四、 重新评价哥本哈根会议34
第三节从巴厘授权到德班授权36
一、 2010年坎昆气候大会37
二、 2011年德班气候大会44
第四节小结51
从哥本哈根到巴黎
目录第三章国际气候制度演变的影响因素55
第一节气候变化科学认知的进展56
一、 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以来的气候变化基本事实57
二、 气候变化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进展58
三、 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研究进展61
四、 气候变化减缓研究进展64
五、 小结69
第二节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70
一、 世界政治发展格局70
二、 世界经济发展格局71
三、 这些变化对气候变化谈判的影响75
第三节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变化76
一、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趋势76
二、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格局 79
第四节低碳发展的技术进步82
第五节公约内外相关活动及其影响85
一、 公约内外机制类型85
二、 公约内外机制关系分析87
第六节小结89
第四章德班平台谈判的综合性问题分析91
第一节原则之争: 公约基本原则及其相关问题92
一、 问题的提出92
二、 问题的实质94
三、 谈判走向和影响96
四、 中国的选择97
第二节模式之争: 减缓责任分担规则98
一、 问题的提出98
二、 问题的实质103
三、 谈判走向和影响106
第三节内容之争: 如何在2015年协议各要素中体现公约原则107
一、 减缓以国家自主贡献为主107
二、 适应以及损失和危害108
三、 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110
四、 透明度112
第四节科学与政治之争: 长期目标及相关问题117
一、 IPCC 提出的要求117
二、 谈判进展和影响118
三、 中国的选择123
第五节法律形式之争: 谈判成果法律形式124
一、 问题的提出124
二、 问题的实质125
三、 谈判成果法律形式几种可能的结果127
四、 谈判进展和影响129
五、 德班平台谈判成果的法律形式情景分析129
第六节公约磋商和决策机制131
一、 问题的提出131
二、 问题的实质133
三、 进展和影响134
第七节小结135
第五章主要缔约方动向和谈判策略141
第一节发达国家和集团145
一、 欧盟气候政策和对国际气候制度的构想145
二、 美国气候政策及其对国际气候制度构建的影响161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和集团181
一、 基础四国181
二、 立场相近发展中国家和拉美独立国家联盟189
三、 小岛屿国家联盟190
四、 小结192
第三节跨阵营集团193
第四节小结194
第六章多哈、华沙和利马气候大会197
第一节2012年多哈气候大会199
一、 会议成果199
二、 会议成果评价201
三、 会议进程203
四、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新特征205
五、 《京都议定书》的遗产210
第二节2013年华沙气候大会219
一、 会议成果221
二、 会议成果评价222
三、 会议进程225
第三节2014年利马气候大会226
一、 利马会议前的各种促进活动227
二、 主要成果228
三、 会议成果评价232
四、 会议进程235
第四节德班平台谈判总体进展评估235
一、 对共区原则争取各方接受的扩充解读235
二、 国家自主扩大了参与度,但削弱了约束力和雄心237
三、 气候变化谈判回归大国政治格局237
第五节小结238
第七章巴黎气候大会和《巴黎协定》243
第一节巴黎气候大会之前的磋商和动态244
一、 公约内活动244
二、 公约外活动246
第二节巴黎气候大会成果和进程247
一、 《巴黎协定》主要内容评述248
二、 会议进程分析251
第三节《巴黎协定》所反映的国际气候制度变迁259
一、 延续并拓展了公约原则259
二、 反映了国际气候制度规则的变迁259
三、 对国际气候制度的意义263
结语265
主要参考文献268
致谢269
|
內容試閱:
|
序言 2015年12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21次大会上,195个国家一致通过了《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体制性安排,这是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里程碑和新起点。巴黎会议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多年艰苦努力的结果。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一道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长达20多年的气候变化谈判过程中,中国谈判团付出了十分巨大的努力,成长为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多学科专家兼外交家组成的团队。他们既熟悉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又掌握国际气候谈判中的原则、策略、焦点和难点;他们还深入了解国际关系,对气候谈判中各个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立场、博弈点和共同点、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人类共同利益的关系有通盘考虑,这些都有助于引导谈判向建设性的方向发展。本书的两位作者朱松丽和高翔就是中国谈判团中的两位青年专家,他们既是能源专家又是气候谈判专家。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进程中,从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到2015年的巴黎会议是一个重要的阶段。《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国际气候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一书,概述了气候变化谈判涉及的内容,朴素地记录了这个阶段各个节点的过程和变化,采用历史考察、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法对这段历史进行剖析,使读者感受到各缔约方艰难缓慢但方向正确地向最终成果迈进的步伐。他们还总结了自己在谈判实践中得到的认识和体会。我十分赞赏他们所作的精辟概括:各国必须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挑战,更是结构转型与绿色发展的机遇;不仅仅是成本,更是在多个领域的多重效益;不仅仅是减排,更是为管理未来风险所作出的保险。气候谈判的一个基础性的支柱是气候变化的科学性。现代气候变化科学是在19世纪逐步奠基,又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步成熟的。尽管存在着不确定性,但以全球变暖和反常气候事件频发为特征的气候变化毕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至于气候变化的归因,显然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引起的,而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环境(包括气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IPCC的专家们更是基于大量科学数据,指出人类活动极有可能是主因。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质是,在公约的共区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的指导下,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控制气候变化的不良发展,避免走到发生气候灾变的临界点。以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际气候谈判尽管充满矛盾和分歧,却是吵而不崩、斗而不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应对气候变化关系到全球的永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福祉,生活在一个地球上的大家有着现实的和潜在的共同利益,这是一个道义制高点。气候谈判本质上是认真而责任重大的全球性工作,气候谈判的最终出路只能是合作共赢。巴黎会议之后的工作并不轻松。《从哥本哈根到巴黎国际气候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一书的问世正当其时,它对广大读者了解和理解国际气候谈判是十分宝贵的文献,对中国继续参与巴黎会议后的气候变化谈判,在全球治理中增强话语权,发挥新型的引领作用也是一份有益的参考资料。
2016年10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