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 百年来久负盛名的词话经典。这本由墙峻峰注析的《 人间词话浪漫古典行》以当代的审美视角和清丽流 畅的文字对词话进行切中肯綮的解读,并详细注释词 话中引用的每一首词,堪称一部壮观而优美的词史。
附录部分有词学大师叶嘉莹女士关于意境论的解 读。开发性灵,此书就是一把金钥匙。
|
目錄:
|
王国维及《人间词话》 卷上 人间词话正编 (一六九) 卷下 人间词话未刊手稿 (一五〇) 人间词话删稿 (一一〇) 人间词话补遗 (一二五) 附录 《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叶嘉莹
|
內容試閱:
|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①,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 斜阳暮②,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③,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④,无我之境 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 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 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注释】①本句出自冯延巳的《鹊踏枝》:庭 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 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 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②本句出自秦观的《踏莎行》:雾失楼台,月 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 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③本句出自 陶潜的《饮酒》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 忘言。④本句出自元好问的《颖亭留别》:故人 重分携,临流驻归驾。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北 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 画。 【评析】写境、造境是从创作手法上对境界加以 阐释,有我之境、无我之境则是从审美体验上对境界 加以说明。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是王国维提出的两 个重要的美学概念,二者是在意境范围内,相对而言 的。
有我与无我,并不是有与无的 区别,因为在这两种境界当中,皆有我在。它是 显与隐的区别,是工巧与神妙的区别。
从情感表达方式来看,所谓的有我之境是指 诗人的情感表达是直接的,显性的。一方面诗人在认 识外物时,我是主动的,以我的感情来统率 外物,并直接抒发情感;另一方面,此时物已不是作 为独立的客体,而是诗人表达主观感情的材料,是诗 人移情于物后的产物。故形成物皆著我之色彩的 显我的艺术境界。泪眼问花花不语,是一个 伤心至极的我移情于花,视花为知己,想一 诉衷肠,而结果呢?花自飞落,人自寂寞。可堪孤 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一个灰心至极的我, 满目所见,无不是萧瑟凄厉。孤馆本已孤寂,还要闭 锁着春寒,杜鹃啼叫本已让人断肠,偏要在夕阳西下 的黄昏日暮时候。泪眼问花、乱红飞过、孤馆春寒、 杜鹃斜阳,这些情境无一不是高度自我化、情绪化的 产物,无一不包含着抒情主人公强烈的情感色彩,无 一不明显地昭示着一个我在。
所谓的无我之境,情感表达是隐性的,间接 的。一方面诗人在认识外物时,并不是如有我之境 那样,以情驭物,而是以无我忘我的眼光 来看待事物;另一方面以物载情,将主观情感隐藏在 物之背后,物我同构,浑然一体。故而形成一个不知 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的隐我的艺术境界。采菊 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时诗人已弃官归隐田园, 他已经在山水田园中找到灵魂的憩息之所,心融于物 ,体物见性。采菊东篱之下,心物凑泊,不经意问抬 头,但见悠远的南山,到底是人之悠然,还是山之悠 然,已经无法分辨。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本心澄静,心不染着,眼中所见的寒波是澹澹的,白 鸟是悠悠的,在这闲暇的物态之后,分明隐藏着一颗 自由无碍、怀归心切的诗人之心。
P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