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合理性之寻求

書城自編碼: 293970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者: 东方朔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40578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1-01
版次: 1 印次: 1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皇家宫廷中的保健秘方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290.0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诗经》十五讲 十五堂《诗经》历史文化与文学课 丹曾人文通识丛书 》

售價:NT$ 395.0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述异记汇笺及情节单元分类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475.0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环境、社会、治理(ESG)信息披露操作手册 》

售價:NT$ 1190.0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桑德拉销售原则 伍杰 [美]大卫·马特森 》

售價:NT$ 440.0

編輯推薦:
所谓合理性,就是指人在面对社会、人生与历史的重大问题时,皆出之以理性的思想与行动。本书以合理性为荀子思想诠释之主轴,对其思想进行了再梳理。在孔孟成为国学热的今天,同为先秦儒者的荀子,其面目却不甚清晰。本书作者试图以其融贯性的阐释,揭开荀子在天人关系、名实辨说、古今礼法等论争背后的思想意图,还原一个真实的、合理性的荀子。
內容簡介:
本书是有关荀子思想研究的论稿,由导言和十二篇论文所组成,论题大体围绕着天人关系、名实辨说、古今礼法和当代新儒家的荀子诠释等四个方面展开。本书采用议题式的方式,思考和探索荀子思想所可能具有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尽可能地依融贯性的论述,参照富有启发性的理论系统,在引介当代荀学研究的学术论述和视野的前提下,揭发荀子思想中诸多观念所可能涵具的意义剩余,并借此引发学者对荀子思想的进一步思考。
關於作者:
东方朔(本名林宏星),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曾任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访问学者,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著有《刘蕺山哲学研究》、《刘宗周评传》、《从横渠、明道到阳明儒家生态伦理的一个侧面》、《精读》;编有《荀子》、《杜维明学术专题访谈录:宗周哲学之精神与儒家文化之未来》、《儒家哲学研究:问题方法及未来开展刘述先教授论文选》等。
目錄
序1


导言1


第一章 人生不能无群荀子论人的概念的特性18

一、 引言18

二、 早期儒家思想中有关人的概念21

三、 人是一种礼仪性的存在物26

四、 心知与人的意志结构37

五、 余论47

六、 结语51


第二章 解除神秘主义荀子明于天人之分的观念61

一、 引言61

二、 统一的世界图像的破裂67

三、 天而天之及其蕴含的解放意识76

四、 人而人之与人的尊严93

五、 结语109


第三章 性恶:一种必要的理论构想荀子的性恶论119

一、 引言119

二、 性概念之内涵及其检讨125

三、 性恶之了义130

四、 善何以可能?137

五、 结语145


第四章 心之所可与人的概念154

一、 引言154

二、 心的构成及其认知特性154

三、 心之所可与道德主体162

四、 心之所可与人的概念169

五、 简短的结语177


第五章 辩示与重温荀子体知观念的一种了解182

一、 体知概念之提出182

二、 辩示与人的存在性规定184

三、 辩示与共通感之触发186

四、 积与人的历史忆存188

五、 结语192


第六章 知默与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体知

面向196

一、 引言196

二、 体知与荀子之默教197

三、 默而当:何以可能?201

四、 形动与审美判断中的意义的丰满206

五、 简短的结语211


第七章 期命辨说与合理性之寻求217

一、 引言217

二、 为何辩?220

三、 如何辩?确定性之获得228

四、 如何辩?合理性之寻求233

五、 简短的结语246


第八章 秩序与客观化荀子之礼论250

一、 引言250

二、 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255

三、 礼之起源:建构的真实260

四、 明礼定分:客观架构之极成263

五、 主观意志的法及其限制272

六、 礼、法中的儒法关系276

七、 礼修的道德精神现象学283

八、 统类:礼之客观化的可能根据287

九、 简短的结语292


第九章 先王之道与法后王荀子思想中的历史意识299

一、 引言299

二、 时间、历史意识与意义预期300

三、 先王与后王303

四、 天地始者,今日是也308

五、 百王之法不同312

六、 例证与演化的历史意识315

七、 简短的结语320


第十章 荀子的所止概念兼论儒家价值优先立场之证成325

一、 引言325

二、 孔孟荀所言止之诸义326

三、 荀子与庄子之异330

四、 所止与儒家的价值优先立场334

五、 简短的结语341


第十一章 性之规定及其延伸的问题徐复观先生对荀子性论思想之诠释344

一、 引言344

二、 背景、方法及其与傅斯年教授之争345

三、 荀子言性之两种规定及其涵义352

四、 荀子是否有性善论的观念?362

五、 荀子是否有一致的人性理论?367

六、 简短的结语376


第十二章 客观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学大略》解义384

一、 引言384

二、 客观悲情下对荀子的解悟384

三、 心与性的了解386

四、 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389

五、 文化大统中的道德形式与国家形式394

六、 余论397


参考文献401

人名索引422

概念索引428

后记433

再版后记435
內容試閱
复旦大学哲学系林宏星(笔名东方朔)教授,应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之邀,于2008年来院担任访问学者,与本校儒学研究的同仁交流,并将他多年来关于荀子思想的研究论文结集成这部书。承蒙林先生的好意,让我写一些读后感言以作为本书的序言,我欣喜于林先生这部书的出版,自然乐于应命。
在中国儒学史上,先秦儒学殿军荀子(约公元前298前238)从北宋以后颇受儒者之诟病。《荀子非十二子》对思孟学派攻伐殊深,斥之为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荀子对孟子的攻击固然与孟荀对道与心之理解有巨大差距[我在《孟学思想史论》卷2(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所筹备处1997年版)第3章有所讨论],但是从公元10世纪后随着孟子地位的上升,荀子就饱受宋明儒者之批判,逮乎20世纪仍受当代新儒家学者之非议。清末民初的王先谦(18421917)在《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版)的序言中就感叹说: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指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余又以悲荀子术不用于当时,而名灭裂于后世流俗人之口为重屈也!王先谦深为荀子之备受压抑而不胜其哀婉之情!
王先谦的感慨确有所见,我们只要看看17世纪以后德川时代(16031868)日本儒者对荀学的重视,就可以看出公元10世纪以后荀子在中国所受的冤屈。德川时代的日本儒者荻生徂徕(16661728)、桃白鹿(17221801)、片山兼山(17031782)、古屋昔阳(17341806)、冢田大峰(17451832)、久保筑水(17591835)以及猪饲敬所(17611845)均撰有诠释荀子的著作,清儒王念孙(17441832)、刘台拱(17511805)、郝懿行(17571825)、俞樾(18211906)的荀子注释中均曾对他们的研究成果加以引用或评论。当代日本学者藤川正薮(1915?)曾将日本儒者与清儒的荀子注释详加对勘,指出两者论点一致者合计230条[见氏著:《荀子注释史上における邦儒の活动》(东京:风间书房1980年版),第597页]。对照近世东亚儒学史上,荀子在中日两国所受的差别待遇,以及最近100年来荀学在英语汉学界所受到的重视(参考王灵康:《英语世界荀子研究概况》,《政治大学哲学学报》2003年第11期,第138页),我们可以感受到:在21世纪的汉语学术界,荀学的再评价确实是一项值得努力的重要学术工作。
宏星现在出版的这部论述荀子思想的新书,正是重估荀学价值的新起点。宏星这部书以合理性之寻求作为书名,意欲表达荀子在古今、礼法之争,王霸、义利之辩,天人、名实之论等重大的思想史课题面前所展现出来的合理性的精神取向。宏星进一步指出:所谓合理性,就是指人在面对社会、人生与历史的重大问题时,皆处之以理性的思想与行动。宏星认为荀子的全部思想正是环绕着合理性这个主轴而展开,在本书第一章中,宏星指出荀子言人之所以为人,应放在人的义、辨、群、分中来理解。他认为在荀子的思想中,讨论人的概念应以群为依归,否则,人之所以为人、自我、主体等概念便无法得到完整描述,在荀子思想中有关人的概念的确切而完整的理解必须在群的概念之中才能完成。荀子认为,一个整全的人不是站在其所处世界之外的一个独立的自我,一个孤寡的自我。在荀子看来,一个单纯的自主、自律的自我概念既不能独占对整全自我的解释,也不能独占全部的道德资源(见本书第一章第三节)。所以,荀子批评孟子的性善论,关键在于无辨合符验,起而不可设,张而不可施行。
宏星在第一章第三节又说,当荀子在提出以礼义法度或先王之道为特定的历史文化脉络下的规范的普遍有效性的问题时,荀子还必须对此提出规范证立,以说明此礼义法度或先王之道何以普遍有效的合理性理由。宏星认为荀子对孟子的批评并不相应,另一方面荀子所谓合理性本身也有其限制在焉。
宏星在本书第四章,进一步分析荀子对心的认知特性和荀子所谓的心之所可所包含的内部结构及其在成就人的概念中的意义和作用。宏星认为,荀子主性恶,人性中并不存在如孟子所说的四端,而荀子言心又重在心的认知的性格,心并不能创造道德法则。但荀子重视心之所可,使得荀子在性恶论的前提之下,主张人的道德修身也得以可能。在此一过程中,人性的原始欲望和因心之所可而具有的思虑、辨识、反省、评估及意志决断,在成就一个道德主体和人的概念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宏星主张,荀子的心之所可与荀子之寻求合理性的哲学精神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见本书第四章第三、第四节)。
除了第三章、第四章之外,宏星在本书第五、六、七、八、九章均在不同的面向中论荀子思想中的合理性这项主轴,在体知、论辩、秩序与客观化以及历史意识等各方面的展开。
宏星在本书中所析论的作为荀子思想主轴的合理性概念,是我们重新诠释荀学时,可以特别注意的一条思想线索。事实上,荀学研究的前辈学者柯雄文在他研究荀子的道德认识论的专书中,就申论荀子思想中的伦理论辩的重要性与合理性[参考:Antonio
Cua: Ethical Argumentation: A Study in Hsn Tzu s Moral
Epistemology(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5);中译:柯雄文:《伦理论辩荀子道德认识论之研究》,赖显邦译(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这一条思想线索也许正是在我们重新开发荀学的思想资源时,可以依循的一条新途径。
我很高兴看到宏星这部新书的出版,并期待荀学研究蒸蒸日上,新著迭出,为21世纪的荀学研究开创新局。
黄俊杰序于台大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2010年5月26日



本书是有关荀子思想研究的论稿,或更严格地说,我愿意把它看作真正进入荀子思想研究的预备性工作的一部分。
在先秦儒家中,荀子似乎可以说是一位总结式的人物,百家争鸣之后,众流汇聚,荀子担负起了此一批判总结的任务。
在宋明儒学中,荀子却又似乎是一只蝙蝠,既不为鸟类所喜,亦不为兽类所爱[1]。
但显然地,荀子的思想隐遁地作用于二千多年的文化脉流之中。
说起荀子,眼前则不免有两幅迥然不同的画面,一幅是:荀子之名之被提及,常常是在人们整理先秦儒学发展的历史脉络中,被人们看作继孔、孟之后的一位重要学者,但其定位却充满了争议,往往被视为是儒学正统的歧出者,才高学漏[2]、不须理会[3];另一幅是荀子不仅仅是一位意义深远的中国哲学家,而且也是一位重要的世界哲学家,荀子之著述不仅对于儒家学说之发展和中国哲学领域之扩大具有异乎寻常的重要性,而且也构成了对儒家观点的极为老练的哲学解释和辩护[4]。
此一冷一热之间,足以引起人们的好奇。[5]
依苏格拉底,好奇,是哲学思考的起点。

基本上,那些能够被称为经典的文本乃是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而对我们来说,这些经典文本本质上又是一份流传着的遗嘱。因而,在某种意义上,经典的阅读就是赋予我们对先贤的遗嘱以解释权。[6]
经典是为我们所诠释的。
当然,诠释经典绝非猖狂肆意、随心所欲。即便海德格尔,亦的的有言:解释领会到它的首要的、不断的和最终的任务始终是不让向来就有的先行具有、先行看见与先行把握以偶发奇想和流俗之见的方式出现,它的任务始终是从事情本身(the things themselves)出来清理先有、先见和先行把握,从而保证课题的科学性。[7]若此所谓事情本身即是经典的话,那么,在朱子看来,诠释经典就是不可先立说,牵古人意来凑,须是除了自己所见,看他册子上古人意思如何。但另一方面,朱子亦言,经之有解,所以通经。经既通,自无事于解,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8]。朱子此说诚颇类于牟宗三先生所谓其初也,依语以明义。其终也,依义不依语[9]之辨证。若由此推而至其极,则我们可以说:中国传统的经典诠释学的中心课题不在于如何了解文本而在如何受文本感化。在中国传统的经典解释者看来,知识上的领略只是内化经典并实践经义的手段而已,解经是过程、是手段,求道才是终极目的。[10]
经典为载道之器,求道当以明经为先,故以手段目的以释解经求道之过程,斯言如是,诚为的论。
然而,没有人会怀疑,《荀子》之作为一部经典,本身又是荀子本人对其他经典进行诠释的结果。此即意味着,诠释《荀子》不仅仅要求我们注目于荀子之文本本身,还应当注意到被荀子所诠释的其他经典的脉络。我们正是要在此双重或多重诠释中确立自己的哲学立场,并进而询问:借由荀子之诠释以及我们对《荀子》的再诠释,《荀子》一书究竟将带给我们何种信息?而此种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人生概念的内涵和结构?又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政治和组织秩序?
我们可以提出许多类似的问题,但却似乎难以承担起对类似问题的完满回答。

荀子专门作有《非十二子》一篇,在先秦儒家思想史中,我们不妨说此《非十二子》乃是一篇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所写的最为简洁的学术史文章,实可与道家庄子的《天下》篇比肩。虽谓之简洁,然而,却表现出荀子评骘百家,又范围百家的精神与气度。[11]再观《天论》篇、《解蔽》篇、《富国》篇、《正论》篇、《性恶》篇、《正名》篇等等,荀子皆以其特有的耿介与自信,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说世间硕儒博学,戳破各色无谓花巧;其立言指事,根极理要,拨乱兴理,既贞且笃,大有当今之世,舍我谁能之气概。
荀子之自信心,强盛过人,比之于孟子,亦毫不逊色。
然而,也正是在此《非十二子》篇,荀子必欲于同一学派内视子思、孟子为罪人,非之甚甚,则其所以非之者,果皆出其私意私说,而举无足稽耶?抑亦有当考而论之者耶?[12]此类问题,我们自不可草草放过。
荀子云: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弓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非十二子》)诚如所言,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荀子何以非思、孟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一谜案,随着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的出土,其间谜底似乎已经被清楚地揭出,其中最值得注意、亦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的即是庞朴的仁、义、礼、智、圣一说[13];而对于荀子何以批评思、孟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庞朴虽然提出了自己的解答,但诚如黄俊杰先生所言,所谓案往旧造说的往旧指何而言?五行既是指仁义礼智圣,则均为儒门习见之德目,何以荀子斥之为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事实上,此类问题虽然学界间或有人试图加以回答,但多止于外缘背景之解释,不免牵搭支撑。对此,黄先生紧扣荀子所指斥的僻违、幽隐、闭约三个论点,经过缜密的分析,认为荀子非孟非关学派之争,而实有其思想史的原因,此即第一,思、孟五行说中,所强调的道的内在化这个基本观念,与荀学所重视的道的客体化有本质上的差异。从荀子的立场来看,思、孟五行说的道忽略道与世界的联系,未能正视人在成德过程中所必然涉及的种种社会、政治现实问题,所以他直斥之为僻违而无类;第二,思、孟所言之心具有自我立法的能力,是价值意识的创发地,而且这种特质更有其超越性的根据。但是,荀子所言的统类之心则以建立社会、政治之礼法制度为其归趋他所强调的是心对于有可知可能之理的文采教化的知解,而达到大清明的状况。从这个立场来看思、孟五行说,荀子之所以斥责思、孟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已可推而知之矣。[14]
诚如学者所言,能深入到孟、荀思想内部,并紧紧抓住孟、荀心与道两个核心概念展开分析,寻求荀子何以批评思、孟的内在理由,正显出黄先生此文立意不同他人,给人以启发的原因。后之学者亦正在此基础上益加增进,他们深入到《五行》篇的内部,对德与行、形于内与不形于内、主观与客观、仁与礼等等进行多层面的分析,以试图揭开荀子之所以作如此批评的思想谜底。[15]
无疑地,从澄清理解得以发生的角度看,类似的解释不仅不会停止,且将不断增进,盖在时间距离(zeitenabstand)之中,人们面对思、孟和荀子的文本,不仅新的错误的源泉会不断地被消除,使得真正的意义被呈现出来,而且新的理解的源泉也将不断产生,从而使得意想不到的意义关系也将不断地展现出来。[16]
荀子对墨家、道家、法家、名家之批评,亦复可作如是观,而荀子所以成其为集大成者,亦可得而明矣。
可以说,对类似经典批评的批评,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所思、所怀,不亦皆经验着文本与现在之间的紧张么?
经典不说话,除非我们发问。
或许,这里需要圆润的敏感、动人的博学,以捕捉经典在时间距离中不断产生的哲学生长的可能性。

如前所言,先秦哲学,殆至战国后期,已到了总结的阶段。
从基本的问题线索上看,先秦时期有关古今、礼法之争,王霸、义利之辩[17],天人、名实之论,发展到荀子,的确已经到了一个总结的阶段,而荀子也显然对此相关问题作了认真的总结[18],此所谓理有固然、势所必至者也。
哲学开始于一个现实世界的没落[19],老黑格尔如是说。
本书对荀子之了解即试图放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平台和特殊的问题意识上来把握,而作者以合理性之寻求为书名,正意欲表达荀子在古今、礼法之争,王霸、义利之辩,天人、名实之论等重大的历史课题面前所呈现出来的合理性的精神性格。[20]
本书由十二章组成,虽各章皆有其特定的问题意识及所欲处理的主题,但大体上围绕着天人关系(第一至第四章)、名实辨说(第五至第七章)、古今礼法(第八至第十章)和当代新儒家的荀子诠释(第十一至第十二章)四个方面来展开。
第一组论文(四章)涉及荀子有关心、性、天、人诸概念的思想旨趣。当年,黑格尔在谈到笛卡尔时曾颇为动情地认为:他是一个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的基础的英雄人物。哲学在奔波了一千年之后,现在才回到这个基础上面。[21]不过,曾几何时,西方的许多汉学家和学者或从自身传统的对比中感到儒家思想有关人的概念与西方式的自我概念并不相类,尤其在最近几十年,随着西方德性理论和社群主义的再次兴盛,许多学者转而对儒家伦理与西方思想的比较发生兴趣。笔者随顺信广来教授《早期儒家思想中的人的概念》的观点,在《人生不能无群荀子论人的概念的特性》一章中,区分了在先秦儒学中以孟、荀为代表的有关人之所以为人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式,亦即近于哲学本质论的性观和近于哲学人类学或社会学视角的人观。要言之,在荀子的思想中,言人的概念必言至义、辨、群、分[22],否则,人之所以为人、自我、主体等言说便无法得到完整的描述,或至少有关人的概念的确切的完整的理解必须在群的概念之中获得其实在性。如是,即人的概念在荀子乃通过人在特定的社群中所扮演的角色建构起来,其道德实践方式亦表现出接近于西方社群主义的相关主张。第二章则涉及荀子有关天论问题的理解,笔者以为,要真正把握荀子自然之天所具有的哲学史意义,我们即需把它放在解除神秘主义与凸显理性化的对比背景中来进行。或许,从荀子思想中发展出来的最明快而又最决绝的结论是,他义无反顾地将此前儒家天、人之间维持着的魔术花园(magic garden)加以拆解,将天上、人间配合着相同秩序的神秘冥思加以拒斥,将天地自然的世界和人间自身的现世秩序加以分头述说,将原始的、事件与意义浑然一体的天人直接同一性加以分裂,隔绝天作为某种超越个人的神秘力量,从而把人从祈天、畏天的冥想中解放出来,将理性的自觉建诸个人的能力和经验法则之上,并借此而显出人的尊严的获致。第三、第四章处理的是有关荀子言性与心的思想。心性问题在荀子思想中可以被看作最为恼人的问题之一,笔者在结合学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一方面对荀子言性过程中所涉及的性、恶、伪三个概念作了认真的梳理,指出荀子之性观只是我们理解荀子有关人的概念的其中一个方面的内容而已,性恶论也不等于人性本恶论;另一方面,即通过引入万百安(Bryan Van Norden)、黄百锐(David B. Wong)、 T.C.克兰三世(T.C. Kline Ⅲ)以及哈里G.法兰克福(Harry G. Frankfurt)的相关研究,重点阐发了荀子言心的认知特性及其所谓的心之所可所包含的思虑、辨识、反省、评估及意志决断在成就一个人的概念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此中显然包含着许多我们尚可进一步探讨的空间。
据说,在希腊人看来,在那些胆敢窥视神的秘密的人面前,一切都逃逸了,最后只剩下希望。
第二组论文(三章)大体上处理的是有关名实辨说的问题。第五、第六章原是应有关杜维明先生体知观念的两次学术研讨会而作,分别从辩示和默教两个侧面阐述荀子有关体知的观念。在一般人的理解中,荀子所说的先王之道、礼义法度乃是外在于人的对象物,人与先王之道之关系仅仅只是知与物的相符,而在《辩示与重温荀子体知观念的一种了解》一章中,笔者试图借助存有论转向的思维,尝试给出某种新的理解的可能性。经由简略的分析,笔者以为,荀子所说的先王之道不应只是言说者智思所对之外在的客观之道,而同时也属于言说者本身的存在性规定,如是,即辩示先王之道乃是言说者对自身的一种返回,也是对历史真理的一种重温,由此而触发的共通感正是使体知由特殊而至普遍得以可能的内在根据。《知默与知言荀子思想中默的体知面向》一章则着重处理荀子默而当,亦知也此一观念所可能包含的体知涵义。我们的问题是,默而当作为一种知,在理论上是如何可能的?知的确在某种情况下可以不必借助语言而被说出,然而,此种由身体之形动(践形)而被说出之知,在荀子那里却有其独特的理解,此即一个人的作声见色、形乎动静,若无外在之礼则准绳而衡量之,则此四体之形动所表现的究竟是廓然抑或是懵然、是德气抑或是私气,便无由知晓。文章由此转而简略地讨论了荀子思想中所涉及的音乐的审美体验和趣味判断问题,并通过《乐论》舞意与众音繁会而应节之隐喻,揭示出乐与舞在感人、入人方面所造就的丰满的感觉,使得人们能够以正确的、合理的和健全的观点去看待事物,此一触及共通感和道德共同体之共同意向的问题,或可解释荀子言乐的审美体验之作为一种体知,虽不能言、不必言而为默,然而,透过其所表现的无不俯仰合节、靡有悖逆之特点,即此体验之作为一种认知,其理论之意义和特性乃始可得以见出。与上面两篇文章所采取的理论视角不同,在《期命辨说与合理性之寻求》一章中,笔者即完全着眼于现实层面的问题,经由对荀子为何辩的追问,揭示出其如何辩的原则和方法,目的正在于指出,在一个世衰道丧,百家异说之间,或是或非而无定准的境况下,荀子如何建立其辨说的确定性和合理性的努力。
的确,在理想的王道政治之下,荀子似乎要以势以刑临人而禁人以言,使民无说、无辩而流弊于专制或独断;但另一方面,在荀子的辨说世界中,却又主张兼听、兼复,说以仁心,听以学心,辨以公心,以求是是非非,表现出强烈的平和、宽容的合理性寻求。
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荀子思想中的这种独断、专制的倾向,及其辨说中的这种平和、宽容的合理性寻求之间的张力,使得人们流连忘返,犹如充满好奇的幼童面对不解的对象时总是试图窥探其中究竟。

第三组论文(三章)基本上涉及的是有关古今之辩和礼法之争的问题,同时也旁及对儒家价值优先立场的探索。
学者或许皆记得,在近代中国,严复曾将古今之辩与中西之争打合在一起,其云:尝谓中西事理,其最不同而断乎不可合者,莫大于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中之人以一治一乱、一盛一衰为天行人事之自然,西之人以日进无疆,既盛不可复衰,既治不可复乱,为学术政化之极则。(《严复集论世变之亟》)幾道之言,固汲汲有其所望矣,就总体衡之,所言或不无见到。或许,对于儒家来说,古今之辩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然而,好古与力今却不必完全打成两截,只要我们明白今天是昨天的延续,明天的事实这一辨证,则古今之辩亦大抵可以见其端绪。
不过,真正从理论上张此端绪,并自觉探寻我们从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的问题,荀子或为第一人选。
毋庸讳言,荀子有关法先王与法后王的关系问题,学界已有了深入的研究。本书第九章《先王之道与法后王荀子思想中的历史意识》即尝试引入历史意识概念,以期揭发荀子之相关主张所可能包含的意义。理论上,历史意识之建构乃在以自己行为的目的为出发点,将事件发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整理成先后相继的、富有意义预期(Sinnerwartung)的脉络系统[23],并将自己安顿进这一脉络系统之中,使人能够知晓过去、解释现在,并赋予未来以方向感。审如是,即从哲学诠释学的角度来看,荀子的先王、后王之说,实其意断主要不在于确定何者为先王、何者为后王,而是要究明形式与内容、普遍原则与具体规定、自我认同和行为的合法性之间的辨证。果如是,即先王、后王之说实蕴含了一种存有论的隶属关系,而先王、后王之辩之本质即在于如何保存先王之道,此荀子所以念念于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百王之道,后王是也之深意与密意:墨守成规的冬烘心态固然不能成就现世之王业,而割断自我认同的寡头创造同样不能在变迁激烈的时代中将人们带入群居和一的社会。笔者相信,荀子于此间义理之阐释,既能在大开中立其大信,复能在大合中兴其大用,故荀子之言并不因其是历史的而成为历史。另一章《秩序与客观化荀子之礼论》处理的是荀子有关礼的理论。或许,从荀子有关人的概念的特殊规定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人意识到自身是社会群体组织中的存在物的过程,即是礼的客观化教养的过程,也是个人意识真正达于成长的过程。教养即是意识的成长。正是通过礼的认知与熏习,人一方面不再听任自然的任性驱使;另一方面,更使其意识到我就是我们,我们就是我,从而使得自我同一性的概念在个人的德性成长过程中得以确立。[24]然而,荀子之论礼,固上承乎夫子,而犹有过于此者,在于荀子乃能顺应时代之变化,以建构的真实(constructiontrue)重新阐发礼之起源,且必欲将此建构之礼表现为一种客观之架构,并以之为社会秩序所以可能之根据广及社会、政治、经济、伦理等各个方面皆可印证的平等公义的理想世界。荀子于此反复叮咛,惓惓款教,且累言之而不止,其意固不在炫其博学,夸其多识,而必有个中意味和寄怀。其绵密、其渊博,在先秦乃至后世儒家中,似无有过于荀子者。另一章《荀子的所止概念兼论儒家价值优先立场之证成》乃可看作古今、礼法之争延伸出来的一个问题,文章的问题意识非常简单:在先秦儒家中,荀子对认知之本质、特性及其结构的探讨最为系统,也最为突出。然而,荀子却又极言知之所止,提出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止乎先王之道。那么,在认知本性之知无所止与学也者,固学止之也之间所存在的张力,究竟包含何种待解的意义蕴含?笔者以为,荀子之所止观念,一方面凸显和理论化了孔孟以来儒家的价值优先立场,将儒家救世拯民的理想和整顿社会秩序的宏愿表达得急迫而恳切,但另一方面,所止观念也透露出儒家纯知心灵之缺乏,知之真理性被严格地为预定的价值所规定,致使一些具有萌芽状态的纯知心灵招致窒息乃至扼杀。
以荀子认知心灵之健旺,犹不免这般结果,即儒家思想之作为一个大统,其间所可能包含的得失利病,或亦可得其管中窥豹之效。噫,不亦可伤乎?
人或以为,孟荀在心性礼法(古今)之间,常形同水火。然则,在价值优先立场上,两人却冰释前嫌,声气相通,所同远胜于所异。个中趣味,或犹有待发之覆。
第四组论文(二章)讨论的是当代新儒家徐复观、牟宗三先生有关荀子思想的阐释。[25]笔者以为,做荀子研究,第一步工作当然要对荀子的相关资料有大体清楚的把握,而第二步即要对前辈的相关研究有一基本的了解,以为我们今天从事荀子思想探讨的一个背景和基础。第十一章《性之规定及其延伸的问题徐复观先生对荀子性论思想之诠释》,探讨的是徐复观先生对荀子性论思想的诠释。诚如学者所指出,通常人们对荀子性恶论的理解存在着将之简化为人性本恶的倾向。果如是,即礼之外在形塑究竟如何可能实可质疑,而荀子自己所说的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礼论》)亦不能得其确解。文章首先肯定了徐先生对荀子性有二义的阐发,并引述当代西方汉学家孟旦(Donald Munro)、何艾克(Eric Hutton)和倪德卫(David S. Nivison)等对荀子思想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延伸探讨了徐先生引而未发的问题:荀子是否有性善论的观念?荀子是否有一致的人性理论?笔者以为,徐先生对荀子性论之疏解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在荀子诸多言性的不同界说中区分出性的(先天)能力与性的欲望,从而在理论上回答了无性,则伪之无所加的问题,挖掘出成圣过程中性的正面意义和伪的非自足性,同时也反显出将荀子性恶论简化为人性本恶观念的粗率和谫陋。最后一章《客观化及其限制牟宗三先生〈荀学大略〉解义》旨在介绍牟宗三先生《荀学大略》之思想旨趣。《荀学大略》作于20世纪50年代,被学者称为外王三书的《历史哲学》、《道德理想主义》、《政道与治道》亦皆作于此一时期,可以说,50年代乃是牟先生思考儒家外王问题最为集中的时期。[26]牟氏在50年代之作外王三书及《荀学大略》,将思考的重心落于如何本儒家之内圣以求民主和科学的独立发展,似乎即与1949年的变故所引发的客观的悲情密切相关。笔者随顺牟先生有关心性、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道德形式与国家形式的思路加以疏解,而意即在展现牟氏心目中荀子在其不足处之外所特有的光彩。站在建构客观精神的角度,牟先生对孟、荀二大儒的长短得失皆有精到的指点,并认为徒人伦之肯定并不足于为客观精神之表现,学术文化上不能发明客观精神之肯要价值,则社会上亦不能表现客观精神,而民族亦遂趋于萎靡散漫之境地。极言之,兼善有兼善之道,力济有力济之法。此道此法非只圣君贤相德慧之妙用,亦非只大圣贤恻怛之悲怀,乃必须是组织社会人群之礼义法度,此即百王累积之礼义法度也。就此意义而言,荀子之精神表现为庄严稳定足为外王之极致,于中国文化史上,盖亦无以伦匹也。而这亦正是荀子之学之于今日儒家未来开展之意义所在。
自得、受用、为己、超脱,常常为宋明理学家所喜谈,其故盖着眼于修己以敬也。然若以自得、受用为儒家学问之全体大旨,遗落修己以安百姓,即此自得者,固不惟流于自慰,其沦落于自了,或亦必矣。
自得、自慰、自了,此三自一体,或许是另一部待写的宋明理学的精神史?[27]
形状无形式。颜色无色彩。[28]

博尔赫斯曾说,一本书最核心的地方,乃是作者的声音。
每念及于此,便有一种莫名的恐慌,从我的心底里涌起。
我已经将本书的各篇概要作了大体的陈述与说明。[29]至于它所发的声音究竟如何?是给人徒增嘈杂,抑或还有些许感人之处,笔者不得而知。
不过,有一点大概是可以确定的,此一工作犹如孔雀开屏,原本想将自己最美丽的部分展示给他人,不意也将自己最丑陋的地方一同晾晒出来。
幸好,在甚深的灵魂中,已无所谓美和丑,亦无所谓呈现与遮蔽。
注释
[1] 明嘉靖九年,荀子被从孔庙诸圣中除名,这预示着,荀子的存在被视为一个令人相当难堪的儒家家丑。载《政治大学哲学学报》2003年第11期,国际荀子研究专号的编者序。
[2] 《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十《大全集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册,第403页。
[3] 《朱子语类》第137卷《战国汉唐诸子》,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8册,第3254页。
[4] T.C. Kline Ⅲ and Philip J. Ivanhoe, Introduction, in Virtue,Nature, and Moral Agency in the Xunzi, ed by T.C. Kline Ⅲ and Philip J. Ivanhoe,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00, p.ix.
[5] 有关荀子思想的研究,似乎愈来愈引起学者的重视,其研究状况仅举数例:马积高:《荀学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江心力:《20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刘君花:《二十世纪后半期的荀学研究》,硕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馆藏号Y1062139;廖名春:《二十世纪后期大陆的荀子文献整理研究》,蔡锦昌:《五十年来台湾地区的荀学研究》(以上两文皆见《中国思想史通讯》2006年第一辑);蔡锦昌:《不若说变成基于说检讨台湾的荀子研究》,台湾云林科大汉学研究所荀子研究的回顾与开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年版;王灵康:《英语世界荀子研究概况》,佐藤将之:《二十世纪日本荀子研究之回顾》(以上两文皆见台湾《政治大学哲学学报》2003年第11期);佐藤将之:《汉学与哲学之邂逅:明治时期日本学者之〈荀子〉研究》,郑宰相:《韩国荀子研究述评》(以上两文皆见台湾《汉学研究集刊》2006年第3期《荀子研究专号》)等等,不复赘引。
[6] 参阅叶秀山:《人有一个世界(存)在》,载毛怡红等主编:《场与有中外哲学的比较与融通(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页。
[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87188页。伽达默尔承此亦云:所谓正确的解释都必须避免随心所欲的偶发奇想和难以觉察的思维习惯的局限性,并且凝目直接注意事情本身。氏著:《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343页。此处尚需说明的是,海氏与伽氏的相关观念涉及所谓存有论转向问题,与朱子不同。
[8] 《朱子语类》卷十一,第184、 185、 192页。依杨儒宾先生,朱子解经,号称严密,然而,他所做的工作却不是语义学的诠释学,而是哲学的诠释学。参阅杨儒宾:《水月与记籍:理学家如何诠释经典》,载李明辉编:《中国经典诠释传统儒学篇》,台北: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2002年版,第159192页。
[9] 牟宗三:《现象与物自身》序言,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版。
[10] 黄俊杰:《经典诠释与哲学建构之关系》,载氏著:《东亚儒学:经典与诠释的辩证》,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4页。黄俊杰先生强调,古人面对经典,一方面是回顾性地作注解,一方面是展望性地作建构,而化解此中紧张,恰当的方法是一者尚友古人,取对话的经典诠释法,一者进入古人的时空和脉络,取历史的解释方法,两者交互应用。对黄先生此一观念之理解,最恰当的方式应当是将之放在整个东亚儒学诠释的背景上来,黄先生于此所作贡献,最堪称道。学者亦可参阅氏著:《东亚儒学史的新视野》一书中的儒家论述中的历史叙述与普遍理则,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版,第73103页。
[11] 李学勤先生谓:《非十二子》对各派学者的批评,均能深中要害,并无枝节的指摘。参阅《帛书〈五行〉与〈尚书洪范〉》,《学术月刊》1986年第11期,第3740页。近拜读何志华教授《荀卿论说原出庄周证》一文,绾合《庄》、《荀》两书之用语、意思相同者,以为荀卿部分论说源出庄周,论之有据。其实,荀子不仅对庄周,同时对墨家、名家、黄老等皆有批评与吸收。对于荀子思想源流论之详细而清晰者,学者可参阅佐藤将之教授(Masayuki Sato): 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 Leiden: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2003。何氏文见方勇主编:《诸子学刊》第三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63282页。
[12] 《陆九渊集》卷二十四《策问》,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89页。
[13] 庞朴:《帛书五行篇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黄俊杰先生评之曰:庞朴的新说提出之后,各方景从,咸以为系发二千年来未发之覆。参阅氏著:《孟学思想史卷二》,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筹备处1997年版,第106107页。
[14] 黄俊杰:《孟学思想史论卷二》,第103125页。
[15] 此处,最值得注意的是梁涛教授的研究,限于篇幅,本书未予详细介绍,学者可以参看氏著:《荀子对思孟五行说的批判》,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2期。梁教授站在荀子的立场,紧扣思孟五行的内部特征以见其无类、无说、无解,抓住了问题的核心,但如何将荀子《非十二子》篇对思孟五行的批评,与《荀子》一书其他篇章对思孟的批评绾合一起,以见出荀子何以如此批评的用心,或可容有探讨的空间,而此正是黄俊杰先生之贡献。此外,陈来教授在《竹简〈五行〉篇与子思思想研究》一文中也对荀子批评子思的五行说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陈来将帛书《五行》篇的经部视为子思所作,将说部视为孟子所作。参阅杜维明主编:《思想文献历史:思孟学派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44页。
[16]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17] 在荀子的相关论说中,辩与辨常常可以互通而用,它们皆以礼义为标准,含有分别,区别的意思,但两者也是有差别的。荀子所说的辩常常与名言的使用有关,表现为言论、论辩;而荀子所说的辨大体有二义:此即分辨与治辨。分辨之义与荀子所说的辩关系密切,故而荀子有辩辨一说,但治辨之义则含有标准验证的意思,所以荀子有礼者,治辨之极也之说。
[18] 不论对荀子本人的思想作何种评判,许多学者皆认为,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先秦各派的思想,同时也是先秦儒家的一个集大成者。
[19]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54页。
[20] 按尼古拉斯雷舍尔(Nicholas Rescher)教授的说法:合理性是指对适宜目标的明智的追求。此处,明智指的是认知;追求指的是行为;适宜目标即要求评价。(Nicholas Rescher, Rationality: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the Rationale of Rea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8, p.126.)我们其实不必拘泥于雷舍尔对合理性的全盘论述以及其间与荀子思想的重大相异之处,此处只消了解构成合理性的认知、行为和评价三个要件所可能给予我们的启发就够了。在上述合理性的三个要件中,认知的合理性基于基础的、首要的地位,是行为(实践)合理性和评价合理性的前提;行为(实践)的合理性以认知合理性为前提,但也将评价的合理性包含在内并付诸实施;评价的合理性以认知合理性为基础,但又决非只是抽象的对观念自身的评价,而必有其强烈的实践性格,是将行为合理性包含在内的。总之,由于合理性本身总是指向实践,而此一实践又总是指向具体的人群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作为,所以,它表现出理性的认知、评估和筹划,以期获得客观的最优的效果。
[21]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3页。
[22] 荀子群的概念除了一般我们论述的基本内容之外,实际上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包含着我们是谁、我们的身份认同或用克里斯汀M.科尔斯戈德(Christine M. Korsgaard)的话来说,有关我们的同一性的意识。
[23] 伽达默尔认为:历史意识致力于造就历史意义,以便使自己超出自己时代的偏见。(参见《真理与方法》,第299页)
[24] 克里斯汀M.科尔斯戈德认为:如果道德要求值得我们为它牺牲,那么,同样地,对它的违背想必比死还要可怕。这表明,这些道德要求是以深刻的方式产生于我们对我们是谁的意识之中。参见氏著:《规范性的来源》,杨顺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我们是谁的意识,即紧密涉及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建立,对此,荀子亦云:人之所欲生甚矣,人之恶死甚矣;然而人有从生成死者,非不欲生而欲死也,不可以生而可以死也。(《正名》)
[25] 笔者曾单独作有唐君毅先生有关荀子研究的文章,然而,我找了三台电脑,却未能发现。后来想起前两台电脑,其中一台染毒坏死,与另一台一起全部重装操作系统,而稿件即此消失,不复生还。故而,有关唐先生的荀子研究,今只好付阙,有待日后补上。
[26] 卡尔曼海姆曾经这样设问:社会进程中的存在作用仅仅具有外表的重要性吗?思想和观念难道仅仅只是伟大天才的孤立灵感的结果?曼海姆认为,存在决定思想不得不被认为是一个无可怀疑的事实。参阅氏著:《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72276页。不必怀疑,牟氏50年代的所思所想便与其特殊的存在感具有密切的联系。
[27] 让我们回忆这样一幅画面:山间林下,溪水庵畔,儒者却在纲纪日弛,封疆日蹙,祖宗金瓯无缺之天下,不日将拱手授之他人之际,或呼朋引伴,或三五成群,口辩心性本体,振振有词于心活泼泼地洒落而一无挂碍他们的念头不在君父上,不在百姓上,不在家国上。我深信,这样一幅真实的画面,是另一种精神演化史的结果。
[28] 记得此是艾略特的诗句。
[29] 我要衷心感谢两位匿名评审人对拙稿的评论,他们中肯的意见,有的已经被吸收进来,有的则限于时间及其他原因,未能一一如愿,待今后弥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