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金色喀什·魅力名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筑文化研究(Ⅰ)

書城自編碼: 293922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作者: 樊新和,李雄飞
國際書號(ISBN): 9787516012796
出版社: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408/800000
書度/開本: 1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2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存在与结构:精神分析的法国转向——以拉康与萨特为中心 》

售價:NT$ 240.0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多模态技术应用实践指南 》

售價:NT$ 495.0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石油帝国的兴衰:英国的工业化与去工业化 》

售價:NT$ 445.0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古典的回響:溪客舊廬藏明清文人繪畫 》

售價:NT$ 1990.0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根源、制度和秩序:从老子到黄老学(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50.0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索恩丛书·北宋政治与保守主义:司马光的从政与思想(1019~1086) 》

售價:NT$ 345.0
掌故家的心事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編輯推薦:
我国每座城市的发展历程不完全有经济发展规律,也绝不是城市规划工作者所能操控的,它常常为许多不可预见因素所左右,形成非科学规律的发展。《金色喀什魅力名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筑文化研究(Ⅰ)》一书作为喀什一个历史阶段上的设计探讨存照,为研究这座城市的发展铺陈一些课题,以便使今后的城市更好地发展。
內容簡介:
《金色喀什魅力名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筑文化研究(Ⅰ)》一书以路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喀什为主,详细分析了名城的发展变化与重点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价值。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筑文化研究丛书系列*册,重点介绍了由李雄飞、樊新和主持编写的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本书从建筑构图原理上详细分析了喀什的民居建筑与清真寺建筑的构图原则与规制,并对喀什一些城市重点地段进行了引导性城市设计方案探讨与示范,为南疆从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工作者在如何塑造城市特色方面提供易于操作的方法与技巧。
關於作者:
樊新和,1960年3月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工。1988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1989年又在天津大学建筑系进修方案一年。现任新疆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局局长,自治区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自治区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曾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建委主任、主管城建副市长、喀什地区建设局局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在任期间,樊新和主持并参与编制了《喀什市城市总体规划》、《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主持了喀什市城市十余条主干道施工与设计、天轮广场设计与施工、人民广场改造、盘橐城遗址复原、喀什老城区项目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2.14巴楚伽师灾区震后重建等大型项目的实施以及《乌昌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李雄飞,教授,1945年10月22日生于辽宁省兴城。1964-1969年就读于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在通化地委、市政府工作。 1979年获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学位。1981年9月留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1996年任天津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派驻福建省做名城保护、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为福建省建设厅评审专家。2006年回津任天津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规划师。先后被聘为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天津市政府城市景观顾问(十年),洛阳市、南平市政府城市规划顾问专家,青州市政府顾问。2008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荐为喀什人民政府顾问,长期在喀什协助喀什市人民政府工作。樊新和,1960年3月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教授级高工。1988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1989年又在天津大学建筑系进修方案一年。现任新疆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局局长,自治区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自治区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
曾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建委主任、主管城建副市长、喀什地区建设局局长等职务。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在任期间,樊新和主持并参与编制了《喀什市城市总体规划》、《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主持了喀什市城市十余条主干道施工与设计、天轮广场设计与施工、人民广场改造、盘橐城遗址复原、喀什老城区项目改造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2.14巴楚伽师灾区震后重建等大型项目的实施以及《乌昌地区城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李雄飞,教授,1945年10月22日生于辽宁省兴城。1964-1969年就读于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在通化地委、市政府工作。 1979年获天津大学城市规划硕士学位。1981年9月留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1996年任天津大学城市设计研究所所长,派驻福建省做名城保护、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景观园林设计等,为福建省建设厅评审专家。2006年回津任天津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总规划师。先后被聘为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天津市政府城市景观顾问(十年),洛阳市、南平市政府城市规划顾问专家,青州市政府顾问。2008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推荐为喀什人民政府顾问,长期在喀什协助喀什市人民政府工作。
主要著作有《城市规划与古建的保护》(获北方十省市优秀图书一等奖)、《快速建筑设计图集》(上中下三册)、《商业中心与步行街》等三十余部,论文四十余篇。
目錄
总序 喀什文化内涵概述关于建立喀什噶尔学的建议
喀什噶尔学立足喀什 研究喀什 服务喀什
自序 令人魂牵梦萦的金色喀什
代序 玉市噶尔随想令人回肠荡气的丝绸之路及文化之谜

上 篇 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陆上丝绸之路及喀什文化内涵的分析
 陆上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名城的对比研究
 喀什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沿革
 喀什历史文化名城现状分析
 喀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图
 喀什主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控制原则
 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风貌特色塑造暨历史文化风土的保护
 丝路名城的形象标志喀什之门
 喀什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保护条件与保护原则
 喀什历史文化名城抗震安居工程规划
中 篇 喀什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喀什历史文化街区价值分析
 喀什优秀传统民居的艺术价值
下 篇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研究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喀什文化内涵概述关于建立喀什噶尔学的建议
中共喀什地委书记曾 存
天津大学教授李雄飞

我们都知道,敦煌学是一门研究、发掘、整理和保护中国敦煌地区文物、文献的综合性学科。敦煌学一词由史学家陈寅恪在1930年提出,当时的含义主要指整理和研究敦煌发现的文献资料(敦煌遗书)。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发展,敦煌学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已得到极大的拓展,涵盖了敦煌石窟考古、敦煌艺术、敦煌遗书、敦煌石窟文物保护、敦煌学理论等领域。现如今,对于敦煌学研究对象的宽度与广度,学术界有不同意见,国际上更是有广义敦煌学与狭义敦煌学之说,但不论研究范围的宽泛或狭窄,敦煌学是一门以敦煌文物的研究为基础,内容广泛,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这点是没有疑义的。
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西部,历史上是中、西交通要道,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西文化汇集之地,印度佛教最早由此传入中国内地。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始建莫高窟至公元1227年西夏灭亡、从元至明初敦煌一直是佛教徒朝拜的圣地,历代地方长官都在敦煌修建寺庙、珍藏文物。这些是研究中国中古历史文化、中亚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珍贵资料。敦煌地区保存、发现的丰富历史文献和文物,是敦煌学研究的基础和对象。
参照敦煌学,我们认为,有条件也有必要成立喀什噶尔学(简称喀什学),以喀什地区保存、发现的丰富历史遗存信息和现代文化艺术作为研究的基础和对象,加大研究力度,为历史遗存的保护和丰富发展现代维吾尔文化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喀什的历史地位
喀什地区人类活动历史悠久,历史上曾建有诸多城邦之国和行国,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疏勒国国都,是我国内地通往亚欧诸国著名的丝绸之路南道和北道的交汇区以及丝绸之路葱岭段要道,也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古城。千百年来,始终是天山以南著名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张骞出使西域后,随着中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兴起,喀什逐步变成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一个中枢城郭,成为古丝绸之路的重镇。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进入塔里木盆地后分南、北两道西行,绕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又在喀什交汇,然后从几个出口翻越帕米尔高原,通往印度、伊朗、西亚、欧洲等地。以喀什为中心,南到印度,西通中亚、欧洲,东与丝绸之路的南道、北道衔接,喀什是几条通道的汇合处和中转站,百物丰饶的喀什为商队的集聚提供了优越的物质基础,可见喀什历史上商贸地位是何等重要。自汉代至明末,疏勒市场街衙交互,廛市纠纷,在这里发育了最古老的国际市场之一。
喀什历史上由信仰佛教逐渐改为皈依伊斯兰教,是丝绸之路宗教文化变化激烈的地区之一,当时商贸方面始终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与中亚、西亚各国有着文化、贸易、宗教等方面的广泛交往。丝绸之路的研究覆盖了古代四大文明圈(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希腊罗马),尽管中国与西方并不直接往来,但驿站的建立也使文化进行了跟进,因此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貌。同时,该区是维吾尔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也是维吾尔族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孕育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二、喀什地区的历史文化与信仰
由于喀什是古丝绸之路几条通道的汇合处和中转站,在历史上有很多古代国家、古代民族的文化都曾在这里汇聚和交流。自古以来,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这里还受到佛教、基督教、萨满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不同宗教的影响。
古代的喀什曾是多种宗教的流行地,大约于公元前2世纪前佛教东传时,据说公元2世纪初,疏勒国王安国是疏勒国内的第一代佛教徒。当时喀什信奉小乘佛教,是我国最早信奉佛教的地区之一。公元615年后,当隋、唐在这里设疏勒都督府时,武则天曾下令全国重镇设府治。在修大云寺时,疏勒也建起了一座宏伟的佛教寺庙。佛教在喀什一直延续了八九百年。
公元715年,阿拉伯驻呼罗珊总督库泰拔带兵跨越葱岭古道,乘虚攻占了疏勒都督府(喀什噶尔),同时也把伊斯兰教第一次带入喀什。公元905年左右,萨曼王伊玛勒的兄弟纳赛尔本曼苏尔因与兄弟敌对,万般无奈之下居然逃到喀什噶尔,投向萨曼王朝的敌对国喀拉汗王朝,并将自身信仰已久的伊斯兰教带到我国新疆。当时喀拉汗王朝的臣民信奉佛教、萨满教和摩尼教,喀拉汗王奥古勒恰克因祖宗的法规不接受伊斯兰教,但还想利用这位流亡王子共同打击萨曼王朝,考虑再三,奥古勒恰克还是答应把喀什噶尔以北40公里处的阿图什作为纳赛尔的栖身之地,同时还在阿图什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供纳赛尔及其侍从使用,以示对其信仰的尊重。至此,喀什出现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清真寺和第一批迁居这里的中亚穆斯林。14世纪以后,杜格拉特蒙古部族统治期间,喀什逐渐伊斯兰化,并把伊斯兰教扩及整个新疆。今天,喀什地区绝大多数民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
而早在公元6世纪,基督教的一支聂斯脱利教派就由波斯进入阿富汗,又越过巴达克山、帕米尔高原传入喀什。聂斯脱利教派因与基督教原有教会在教义的认识上存在严重分歧,被视为异端,此后自成一派。其他教派称他们为聂斯脱利教派。而他们自称为迦尔底、阿述利亚基督教徒、东方之幼童。但进入中国后,则被称为景教。唐朝时,景教在中国十分活跃,曾风行一时。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受到当时灭法风波的打击,景教在内地一蹶不振。而在西域,却仍旧盛行不衰。宋元时期,景教在包括亚美尼亚、波斯湾、西夏、汗八里、北京等广大区域流传,进入鼎盛时期。当时景教曾设立了25个教区管理教务。喀什由于信徒众多,划为第19教区。设有教堂,也有大主教主持宗教活动。此时,景教活动在喀什盛极一时。但进入明代后,逐渐走向衰落。后来,由于伊斯兰教在喀什的发展和战乱,景教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此过程中,景教徒部分皈依了伊斯兰教,部分归入基督教,从此销声匿迹。继景教之后,基督教又随着1892年首批瑞典传教士进入喀什而传入新疆。1904年,疏附县北关(今喀什市武装部西侧)出现了新疆第一座基督教福音堂,主体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十分引人注目。始建时,这里共有瑞典传教士7人,约20名本地人受洗皈依。当年正式成立了瑞典基督教瑞华内地会喀什代办处,该机构附设教会学校、医院和印刷所。基督教在喀什的兴盛时期,疏附县(今喀什市)是南疆的活动中心,传教士和神职人员多达20余人。福音堂里还有脚踏风琴,时常组织唱诗活动。军阀盛世才统一新疆后,一度标榜革命,并于1934年8月查封了在喀什的瑞典传教机构,其神职人员被驱逐出境。印刷设备移交到喀什地方行政当局。从此,基督教的活动在喀什衰微。
三、开展喀什噶尔学研究的原因
1.宗教性
1877年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特霍芬提出Seidenstrossen的术语,德国汉学家正式采用作为书名,即《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从此以后Silkroad(丝绸之路)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学者所认同,并从20世纪中叶起,丝绸之路则作为一门学科开始了世界性的全面研究。
丝绸之路作为文化之源,在它的东西两端,联系着世界上著名的古代文明:华夏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文明、中亚文明和希腊文明。
在宗教方面,丝绸之路上传播和活跃着祅教(琐罗亚斯德教)、景教(基督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都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法国著名作家FB于格和E于格在其所著的《海市蜃楼中的帝国》一书中,曾将丝绸之路称之为神祇之路,并幽默地说:神祇也是游牧民。他在书中写道:在充满皇帝们的梦想和身负神祇们启示的一整套神话中,介绍了信仰是如何传播的。但事实真相,即宗教在丝绸之路上传播的那张看不见的网络,却是很神鬼莫测的。中国的犹太人(术忽人,一赐乐业教信徒,我们联想到了失踪的犹太小部族之传说,或者是由欧洲人重新发现的中国犹太人社团)、摩尼教徒或东方景教徒、原始佛教的信徒、大地另一极的基督徒、四散而去的穆斯林神祇在全世界旅行,人类却在煞费心思地寻找它们。
佛教僧侣们从印度或锡兰出发去传播佛教,中国的礼佛进香人也前往印度取经。觉的教义与发现、探险的一种莫名其妙的运动相联系,它诠释清楚了礼佛进香人、传法祖师和商贾们之间的含糊关系。然而,欧洲却表现得如同是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盲点。尽管已有数世纪的交流了,它依然一如故我地无法理解佛教教义的性质。
穆罕默德(Mahomet)的直传弟子们一直东进中国。那个几乎是与马可波罗同时代的人伊本白图泰访问了分散在全世界各地的穆斯林教团,开始了一次比那名威尼斯的吹牛大王范围更辽阔、更具戏剧性的游历。伊斯兰教是丝绸之路上维持统一的一大因素,是游牧人的一种杰出宗教。
基督教同样也拥有其四处布道传教的神话,圣多玛(Saint-Thomas)的圣墓位于印度,此乃一大例证。有一种传说认为,该使徒曾在中国传教。人们认为,诺亚方舟(Noahs Ark)是在大亚美尼亚的亚拉腊山(Mossoul)山峰上被洪水淹没的。在波斯,马可波罗自信找到了三王(Rois
mages,朝拜初生耶稣的三博士)经过的踪迹和一口永久喷火的井。
如果说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到处都伴以史诗般的冒险故事,或者是神奇的情节,那么对于异端和已失传的宗教,又该讲些什么话呢?琐罗亚斯德教或祅教(Zoroastrisme)于数千年中,始终都存在于且曾标志着欧亚大陆的中心,它后来又以变化的或者是人们假想的形式出现了。
传说混合宗教摩尼教(Manichaeism)诞生于3世纪时的萨珊朝波斯,即它是诞生于祅教和基督教之间的一次综合尝试,它经过整个中亚游移到中国。在该宗教的鼎盛时期它变成了回鹘突厥人的官方宗教。在它遭受迫害之前,曾活跃于中国中原、蒙古边境地区。
景教是在公元431年以弗所(Ephse)公会会议上遭到驱逐的基督教异端,被从西方的地盘上排斥出去了,但它在东方却经历了一种令人惊讶的命运。中世纪的旅行家们,在会见鞑靼人的时候,非常吃惊地发现了一个强大的景教(聂斯托利派基督教)教团,在一些西方人始终怀疑是否为文明人类的蒙昧民族中立足。
喀什作为西域中国境内丝路北道、中道、南道的交汇点,同时又是丝绸之路由此修整后继续西行直至到达大秦(古罗马)的转折点,成为丝绸之路中西宗教文化荟萃的焦点。研究喀什噶尔学不可避免地涉及各种宗教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内涵、外延之广大、深邃,当我们深入探讨这种信仰文化形态时,几乎囊括了世界主要的宗教文化,作为一个点却代表了博大精深的多种宗教,建立这样一门学科是非常有价值的。丝绸之路无论如何变迁,历史上各种宗教无不在这里留下历史的烙印,我们可以通过丝绸之路来了解各时代的一切,特别是华夏文化的形成,研究喀什噶尔学的意义正在于此。
2.多民族性
在研究丝绸之路的学者中,有人分析丝绸之路的价值时认为,最初的丝绸之路,便是最早穿越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移运动的道路,只是到了丝绸与各种珍异物品甚至豪华产品流通时才被称为丝绸之路。从在埃及发现的公元前10世纪出现的丝绸看来,在这种民族大迁移运动中,公元前10世纪已经开始了。究竟有多少个民族出现在丝绸之路上,还有多少民族在这种迁移运动中被其他民族所同化,融合入另外的民族,可能在今后若干个世纪里还是搞不清的问题。
当时的有匈奴人、大月氏人、大宛人、突厥人、卡拉什人、库蛮人、鞑靼人、马其顿人、康居人、花剌子模人、吠哒人、萨迦人(塞人)、雅朱者族人、犹太人、帕提亚人(安息人)、波斯人、犁靬人、乌孜人、吐蕃人、粟特人、回鹘人、腓尼基人、贵霜人、突厥回纥人、黠戛斯人、喀喇契丹人、大食人来往于丝绸之路各族和个人除了商人之外,还有隐士、学者、作家、采风者、工艺师、各种工匠、艺人、舞蹈家、传教士、寻宝者、武士、僧侣
这些来往于丝绸之路的民族、商旅、个人,许多人到过喀什,他们所带来的民族特色、个人专业特色,都不可避免地在喀什做了一定的贡献,并可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这使喀什无论在经济上、文化上都表现出了一种多文化的特色,这种特色是潜移默化的,见微知著的,有时也会十分鲜明。正如新疆(含喀什)目前就有13个民族,正是这13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美丽与博大,它既表现在城市的每一条街道、建筑群、环境景观、细部装饰与人情往来、接待与礼仪上,也表现在绚丽多彩的生活方式上。
之所以能够成为喀什噶尔学,因为多民族的融合与交流创造了与国内大多数城市完全不同的个性风貌,它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尽管有时不能展示一种视觉形象,但是却令人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它,体会到它,经过千年的凝练而铸造成为城市的灵魂。
3.文化冲突与交融的荟萃点
丝绸之路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和文化现象,它包含了维系人类社会的几乎全部因素,对丝绸之路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以多视角去审视,包括经济、哲学、历史、宗教、民族、民俗、文学、艺术、绘画、雕塑以及自然地理学、人类学、民族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这是一条充满各种学科之谜的神奇之路。喀什位于这条神奇之路的交汇点上,也包含着至今我们尚未挖掘到的各种文化之谜。中国的丝绸、玉器、瓷器、火药、纸张及印刷术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植物新品种:葡萄、苜蓿、石榴、红兰花、酒杯藤、胡麻、胡桃、胡荽、胡蒜、橄榄;毛皮与毛织品:毛织褥、毛巾等;珍禽异兽:良马(大宛马、汗血马)、狮子、犀牛、孔雀、鸵鸟等;珍稀物品:珊瑚、海西布、水银、琥珀、金刚、玳瑁、苏合、郁金香、珠贝、玻璃与琉璃等,也通过丝绸之路涌入华夏古国。
这些精彩的珍奇物品丰富了世界经济文化交流,也使丝绸之路成为珍稀物品、动植物、各种宗教文化、各种科学技术交流的绚丽多彩的奇异古道,喀什应该说是华夏文化前沿的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在今天才会觉得喀什噶尔是个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其内容精深,范围博大,成为今日世界各国文化人趋之若鹜的神奇城市。
许多外国学者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喀什那种极其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一住就是几十年,并在年近古稀之时重返喀什,是什么吸引他们如此动情,如此怀念?是这座城市难以用语言描绘的内涵、魅力!
许多人对生土建筑不屑一顾,把它看成是一种落后的表征,可恰恰是这些黄土铸造了千百年来吸引学者、各种文化的淘金者、考古学家和艺术家的灵魂,而商人、工匠、旅游者、侠士、商队、僧侣等都为这座城市的朴实无华的外表所吸引。从现代人的观念来看,生土建筑更具天然性,更符合生态原则,是适合人居环境的一种人类灵魂家园的模式之一。
四、文献遗存丰厚
喀什既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又是现代维吾尔族形成、发展和聚居之地。东西文化的交融,在此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也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学术巨匠和政治人物,他们留下了很多的著述。毫无疑问,这些著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研究维吾尔历史文化以及西域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资料。他们反映了喀什在东西文化交融中的重要地位,是维吾尔文化的发源地和摇篮,故而国内外研究者甚众,尤其以《福乐智慧》和《突厥语大词典》的研究更是成为国际显学,仅举几例。
释慧琳所著《一切经音义》是我国古代一部解释佛经字义的名著,这部著作不仅有丰富的佛学知识,而且对研究文字训诂、辑录校勘古书也大有功用。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所著的《福乐智慧》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叙事性哲理长诗,全诗长达85章(另附3章补篇),共计13290行,以回鹘文(古维吾尔文)写成,采用了阿鲁兹格律的木塔卡里甫格式,调动了长短音节有规律的组合变换,使得长诗节奏鲜明、旋律匀称、音调优美,开创了维吾尔诗歌古韵律双行体的先河,具有较高文学艺术价值。同时该诗还反映了维吾尔族在11世纪的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哲学、历史、文化、宗教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因而还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撰写的《突厥语大词典》是我国古代一部用阿拉伯文注释突厥词语的词典,该书对于研究我国西域地区以及中亚的社会、经济状况,考证中亚史地的具体情节,探寻突厥诸部移徏的踪迹,考察诸部族相互融合的过程,掌握中世纪突厥诸部的方言差别,了解突厥诸部皈依伊斯兰教的史实,以及文学概貌等,都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国内外学者称赞该书是一部简明的百科全书,并非言过其实。
米尔扎穆罕默德海达尔所著的《拉失德史》是一部描述我国新疆地区、中亚和早期莫卧儿帝国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的历史著作。我国中亚史专家王治来先生认为:这本书是关于中亚史上的黑暗时代(13471542)的唯一史料。英国东方学家伊莱亚斯,俄国东方学家巴尔托尔德均对此书的史料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
五、充满风情的维吾尔族建筑
喀什文物古迹众多而神奇,这里有中国最大、世界闻名的艾提尕尔清真寺,有公元11世纪伟大维吾尔语言学家、《突厥语大词典》的作者麻赫穆德喀什噶里陵墓,维吾尔族诗人、《福乐智慧》的作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陵墓,还有大型阿拉伯样式古建筑群阿帕克霍加(香妃)墓,千年佛教遗址莫尔佛塔,古代朅盘陀国的都城塔什库尔干石头城,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东土公主曾居住过的城堡公主堡。此外喀什还出土了大量不同时代的文物,其中有神态各异的佛像,形状别致的陶器,五光十色的首饰,斑驳陆离的金币,做工精细的丝、棉、麻织物等等。
喀什古城是喀什众多文物古迹的一个缩影。喀什古城是目前我国境内最典型的伊斯兰化城市之一,是我国国内唯一一座充分展示伊斯兰文化背景的城市格局的城市,其风貌和中亚、西亚、中东、北非伊斯兰文化背景下的城市格局形态类似,但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迷宫式的街道生成的城市结构;紧密的邻里社区;居住区内的全步行空间体系;以及以清真寺为生活和宗教活动中心的居住模式,喀什古城的空间形态、格局、街道走向和形成方式对研究伊斯兰文化和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城市格局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
喀什古城内保存有一百余幢特别优秀的传统民居,其中很大一部分民居都在100年以上,并经历了1903年喀什大地震的考验,历史价值很高。这些民居保留着大量古代维吾尔族劳动者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历史信息。许多民居在壁龛设计、挂毡、天花彩画、室内柱廊、石膏饰件上各具特色和创意,家居陈设与家居饰物中具有不少高度艺术化的特色器物,如壁炉(铜质、铸铁、镜花砖砌等不同材质)、儿童摇床、盛水壶具、碗筷等食具、箱包、窗帘、挂毯、地毯等。这些器物制作精良,图案新颖别致,色彩搭配和谐。可以说,喀什古城就是一座民间艺术和建筑艺术的丰富宝库。
古城内还保存有一百余座清真寺,这些清真寺是维吾尔族劳动者共同设计、参与建造和施工的集体作品,它们既是宗教文化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积淀最集中的艺术品,其木雕、石膏花饰、壁画、铺地(地毯)、建筑形象等方面都体现了统一中求变化,追求整体和谐之美的艺术特色。这些清真寺中以阿巴克霍加、艾提尕尔为代表,各具特色,相对集中地反映了维吾尔族建筑艺术,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喀什在沙漠绿洲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影响下形成了独特习俗,如饮食起居方式,婚丧嫁娶,生活习俗都与民居、清真寺、巷道发生着紧密的联系。
六、辉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渊深的历史积淀和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创造,喀什成为了当今辉煌灿烂的维吾尔族民间和非物质文化的重要基地。由于她处于与汉文化以及丝绸之路所带来的欧洲、西亚文化的交融之地,因此形成了完全不同于纯粹阿拉伯的维吾尔文化。喀什维吾尔族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异常丰富。2005年,喀什地区文体局组成工作组对全区12个县(市)进行全面普查,收集并整理出50多个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并从中选出36个上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作为重点保护项目。最终通过认真筛选,向自治区选送了麦盖提县的刀郎麦西莱甫、叶城县的山区歌舞、驼毛工艺、丘鲁克鞋(手工皮鞋)工艺、喀什市的土陶工艺、塔什库尔干县的鹰舞、播种节、英吉沙县的土陶工艺等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中国新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艺术就是在喀什滋生、繁荣和壮大的。现存木卡姆音乐有多种不同的风格类型,这其中,以喀什木卡姆形式最为完备,更具代表性,而且在天山南北广为流传。十二木卡姆是东方音乐文化的无价之宝,它像蒙古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英雄史诗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影响,是维吾尔族音乐之母,是新疆这个歌舞之乡的象征,是流传千余年的东方音乐历史上的巨大财富。相传,在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生活时期就产生了在旷野、山间、草地即兴抒发感情的歌曲,这种歌曲叫做博雅婉,意思是旷野之歌,后来经不断融合、演变发展形成了组曲木卡姆。维吾尔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所做的重大贡献。她运用音乐、文学、舞蹈、戏剧等各种语言和艺术形式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绚丽的生活和高尚的情操,反映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以及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喜怒哀乐。她集传统音乐、演奏音乐、文学艺术、戏剧、舞蹈于一身,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这种音乐形式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名列其中。据《孟子告子下》说: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比喻造就、培养一个有用的人才,则可以安万室治国兴。由此文所记可以推断,制陶工艺在我国至少可追溯到东周战国时期以前。又根据考证,喀什的制陶工艺至少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源远流长、工艺精湛的喀什土陶以喀什市高台民居的作坊式祖传制陶工艺闻名中外。当时的土陶制品只是供人们生活之用,它常见的品种有盆、缸、坛、壶、盘、碗等。
七、喀什噶尔学的研究提纲
喀什噶尔学是一门新兴的地方性社会科学的具体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广泛性和复杂性等特点。为了更好地研究,我们建议尽快由喀什市政府牵头成立喀什噶尔学研究机构,对喀什噶尔学的定义、内涵、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近期和远期目标等相关问题做出具有说服力和规范性的界定,以免喀什噶尔学研究的广大热心者各自从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单方面研究,无从着手进行系统研究,无法形成有组织的、统一协调以及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格局。也只有专门的喀什噶尔学研究机构全面组织、协调对喀什历史文化各方面的系统研究,加强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联系,方能汇总国内外喀什噶尔学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牵头编撰、出版喀什学系列丛书和刊物,从而提高喀什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喀什噶尔学所包含的内容是广博繁复、包罗万象的,从历史死文物到现在的活文物,从史学、民俗、文化、宗教、建筑学到交通史和文化的交流等角度上都可以研究。
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开放城市,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市场之一,也是中西文化的荟萃之地。中原的文化艺术,印度、波斯的音乐、舞蹈,都曾滋润过这片绿地,而当地人民毫无偏见的博采众长,创造出了灿烂的多民族、多宗教的中西合璧式的文化。她的历史文化内涵异常丰厚,具有灿烂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的维吾尔族民俗风情、伊斯兰宗教文化,其文物古迹璀璨夺目。所有这一切,对于研究古代西域文化发展史,研究古代西域城市变迁史和新疆发展史具有极高的价值。其高价值性与独特的典型意义均构筑了成立地方学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喀什面临着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对于这一宏大的系统工程,必然需要有与之相对应的理论加以指导。
建立专门的喀什噶尔学,综合吸收经济、科技、文化、考古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喀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加大研究力度,形成理论,以指导喀什的现代化建设,可以说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