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效应及驱动力分析

書城自編碼: 293845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各部門經濟
作者: 孙旭光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261434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02-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148/186
書度/開本: 小16开 釘裝: 平

售價:NT$ 35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唐宋绘画史 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449.0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御容”与真相:近代中国视觉文化转型(1840-1920) 》

售價:NT$ 505.0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7453
《 中国智能交通行业发展年鉴(2014) 》
+

NT$ 1116
《 森林多资源清查、规划与经营管理(中欧天然林管理项目丛书之三) 》
+

NT$ 570
《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党的十六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回顾(2002-2012)(向十八大献礼“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系列丛书) 》
+

NT$ 466
《 移动互联网:赢在下一个十年的起点(移动互联网领域最畅销图书,道破移动互联网成功秘诀,被多家大型IT、通信企业指定为员工必读图书,政府机关人员采购重点推荐图书) 》
編輯推薦:
关于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文献较少且多以定性研究为主,本书依据低碳转型指标体系,用量化的方式评测转型效应,为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以及低碳转型研究填补了一些空白。全书数据翔实、案例丰富,作者的工作背景又使全书写作颇具业内视角。
內容簡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引言、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及低碳转型启示、基于低碳转型的辽源市物质流系统构建、基于物质流方法的辽源市低碳转型效应分析、辽源市低碳转型驱动力系统分析、结论与问题。本书目标读者是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生以及高年级本科生,区域经济规划研究者,政策研究工作者,以及对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感兴趣的读者。
目錄
第1章引言 1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3

1.2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4

1.2.1研究内容 4

1.2.2研究方法 5

1.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6

1.3.1研究思路 6

1.3.2技术路线 6

第2章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的研究现状 7

2.1资源型城市的基本特征研究 7

2.1.1资源型城市的环境与健康问题研究 8

2.1.2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学特征研究 9

2.1.3资源型城市的社会学特征研究 10

2.2资源型城市的一般转型研究 12

2.2.1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选择 12

2.2.2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产业演进 13

2.2.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外部因素支持 14

2.3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探索 16

2.3.1低碳转型的客观必要性 16

2.3.2低碳转型的缘起和内涵 18

2.3.3资源型城市的低碳转型探索 22

2.4实现低碳转型尚存在的不足 23

2.4.1低碳转型的政策导向不足 24

2.4.2低碳转型的市场激励缺失 26

2.4.3低碳转型的生活模式亟待转变 28

第3章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及低碳转型启示 30

3.1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基本理论 30

3.1.1产业结构理论与城市发展理论 30

3.1.2循环经济理论与低碳经济理论 34

3.1.3物质流分析法 38

3.1.4脱钩理论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2

3.2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沿革 46

3.2.1鸦片战争之前的传统资源型城市 46

3.2.2殖民地时期的近代资源型城市 46

3.2.3计划经济时期的资源型城市 46

3.2.4改革开放之后的资源型城市 47

3.2.5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困境 47

3.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经验模式总结 52

3.3.1退出工矿业发展现代农业的阜新模式 53

3.3.2以传统资源发展替代产业的大庆模式 56

3.3.3引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焦作模式 59

3.3.4以传统资源发展接续产业的鸡西模式 61

3.4资源型城市转型经验的低碳转型启示 63

3.4.1转型模式的选择 63

3.4.2主导产业的选择 64

3.4.3生态环境的治理 65

3.4.4社会保障的供给 66

第4章基于低碳转型的辽源市物质流系统构建 68

4.1辽源市低碳转型背景介绍 68

4.1.1辽源市自然环境概况 68

4.1.2辽源市发展历程 69

4.1.3辽源市低碳转型背景 71

4.1.4辽源市低碳转型缘起 81

4.2辽源市物质流分析的资料核算 83

4.2.1辽源市物质流资料来源和处理方法 83

4.2.2区域内物质开采DE的资料核算 85

4.2.3区域内加工产出DPO的资料核算 85

4.2.4区域内进出口物质I&E的资料核算 86

4.2.5辽源市物质流隐藏流的估算 87

4.3辽源市低碳转型的物质流全景分析 88

4.3.1物质流全景及主要成分变化趋势 88

4.3.2辽源市物质流输出变化趋势 96

4.3.3辽源市物质流输入变化趋势 99

第5章基于物质流方法的辽源市低碳转型效应分析 103

5.1资源效率转型效应分析 103

5.1.1资源效率变化趋势 103

5.1.2资源效率脱钩指数分析 106

5.1.3资源效率转型效应小结 107

5.2环境效率转型效应分析 108

5.2.1环境效率变化趋势 108

5.2.2环境效率脱钩指数分析 110

5.2.3环境效率转型效应小结 111

5.3能源效率转型效应分析 112

5.3.1能源效率变化趋势 112

5.3.2能源效率脱钩指数分析 113

5.3.3能源效率转型效应小结 113

5.4低碳转型的减碳效应分析 113

5.4.1二氧化碳效率变化趋势 114

5.4.2二氧化碳效率脱钩指数分析 115

5.4.3二氧化碳效率转型效应小结 116

第6章辽源市低碳转型驱动力系统分析 117

6.1资源效率低碳转型驱动力分析 117

6.1.1变量与数据 117

6.1.2资源效率驱动力回归 119

6.1.3资源效率低碳转型驱动力小结 121

6.2环境效率低碳转型驱动力分析 122

6.2.1变量与数据 122

6.2.2环境效率驱动力回归 123

6.2.3环境效率低碳转型驱动力小结 124

6.3能源效率低碳转型驱动力分析 125

6.3.1变量与数据 125

6.3.2能源效率驱动力回归 127

6.3.3能源效率低碳转型驱动力小结 127

6.4低碳转型减碳效应驱动力分析 129

6.4.1变量与数据 129

6.4.2减碳效应驱动力回归 130

6.4.3低碳转型减碳效应驱动力小结 131

第7章结论与问题 134

7.1主要研究结论 134

7.1.1低碳转型效应研究结论 134

7.1.2低碳转型驱动力研究结论 136

7.2 辽源市转型后续建议 137

7.2.1环境保护建议 137

7.2.2经济发展建议 137

7.2.3社会民生建议 138

7.3创新和不足 139

7.3.1本研究创新之处 139

7.3.2本研究不足和展望 139

参考文献 140
內容試閱
中国的资源型城市始建于计划经济时期,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形成了资源开发型群落,其中的一部分逐渐发展为资源型城市。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速,以及对资源的长期无序开采利用,大多数资源型城市因矿而建、因矿而兴、因矿而衰,普遍存在经济、产业、生态环境和就业等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紧迫课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外一些专家学者就开始对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进行研究,一些发达国家还对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成功的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关注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取得了一些成效。传统意义的转型主要着眼于保持经济增速,本书所指低碳转型旨在追求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实现黑色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建设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受制于禀赋约束,中国以煤炭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来源,其所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也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以煤炭采掘为主导产业的部分资源型城市首当其冲。物质流分析Material Flow Accounting and Analysis是描述物质输入、输出相关系统的路径及其输入量、输出量、储存量的一种系统工具,其实质是建立以物质流动为基础的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其内涵与低碳经济完美契合:都是可持续发展路径下的产物,两者在科学理念、发展主题、发展目标与路径选择上是一致的。因此,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可以用物质流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这将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提供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方式,基于物质流方法建设的低碳转型指标体系是评测转型效应的决定因素。通过相关研究综述发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物质流机理研究是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的前沿课题,发展接续产业、加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加强R&D支出是其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民生及保障也是经济转型成功的保证。对该问题进行理论、模型与实证的深入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本书以物质流方法为指导,涉及生态系统观、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论等多个学科的理论,综合运用运筹学、决策技术等相关量化技术,在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总结资源型城市的演进机理,构建了资源型城市的物质流系统和低碳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后续对策和建议。最后以目标城市为例,对低碳转型效应和转型驱动力进行了富有创新性的实证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讨了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传统的转型模式和产业演进路径,进而讨论了低碳转型的必要性、低碳转型的缘起和内涵,以及如何在市场机制架构下鼓励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和推广低碳技术,进而有力推动低碳转型。2.在相关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历史沿革,总结分析代表性城市阜新、大庆、焦作、鸡西的转型模式。本书认为不同特质的资源型城市应因地制宜,走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路径;低碳转型也并非适合所有的资源型城市,它需要一定的软硬件准入条件。资源型城市须在主导产业、环境治理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保障,才能保证转型得以顺利完成。3.受数据可及性限制,在以往的研究中,构建完整物质流账户体系的多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主体,对于特定区域内如地级市的微观资源效率和环境效率等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本书突破此障碍,在查阅大量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规模较小的辽源市的物质流账户体系,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评价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4.转型效应研究表明,新兴产业中的冶金建材业与大规模原煤开采共同作用使得资源效率低下;装备制造业、轻工纺织业和新材料产业对环境破坏较大,需要在后续转型中加以整治;能效提高效应和减碳效应明显,相关辅助政策存在着明显的滞后。5.以STIRPAT模型为蓝本,构建了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指标体系,选取资源效率、环境效率、能源效率和CO2排放效率的对数为因变量,以投资规模、人均GDP、研发强度和政策变量的对数为自变量,考察不同变量的驱动效应。6.低碳转型驱动力研究表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加剧了资源消耗强度和废弃物排放强度,并对能源消耗拉动明显,二氧化碳排放规模随之扩大;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缓解了资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研发支出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但能明显地抑制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资源效率的提升也有效缓解环境压力,并对能源消耗有较强的抑制作用。7.参照驱动力分析,结合辽源市转型工作从环境生态、经济产业和社会保障三方面对后续转型提出了建议。8.受客观条件限制,本书在低碳转型机制研究深度、回归数据的质量以及回归方法都存在着不足,以待改进。本书付梓之时,我的求学也就此告一段落。求学之路上,有幸得到王大树教授的帮助,给予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感谢刘民权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本人受益良多;本书写作过程中,感激季曦博士的悉心指导,写作的每一个环节、每一段落章节都凝聚着季老师的心血;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的张世秋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的曾凡刚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的毛显强教授对本书写作提出许多中肯的修改建议,焦健博士对本书的写作以及影响因素回归给予了多次方法论的指导,尹志锋博士对本书的结构安排和逻辑推演也提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建议,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最后,感谢家人的陪伴,你们是生活中一切动力的源泉。编著者2016年1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