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启微·狂骉年代:西洋赛马在中国
》
售價:NT$
357.0
《
有趣的中国古建筑
》
售價:NT$
305.0
《
十一年夏至
》
售價:NT$
347.0
《
如何打造成功的商业赛事
》
售價:NT$
407.0
《
万千教育学前·透视学前儿童的发展:解析幼儿教师常问的那些问题
》
售價:NT$
265.0
《
慈悲与玫瑰
》
售價:NT$
398.0
《
启蒙的辩证:哲学的片简(法兰克福学派哲学经典,批判理论重要文本)
》
售價:NT$
347.0
《
心跳重置
》
售價:NT$
269.0
|
內容簡介: |
本书用影视手段来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表达,使影视人类学逐渐走向成熟,是一部集理论思考与行动实践的著述。
|
關於作者: |
侯小琴,女,人类学博士,具有十年媒体工作经历,曾先后在巴东电视台、楚天都市报、民族大家庭杂志社任编导、记者。2012年中南民族大学博士毕业后就职于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教研室。研究方向为影视人类学、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著有《浪淘英雄三峡纤夫的文化阐释》、《中国人类学电影实践与革新历程》、《从号子之争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体育形象传播中非遗元素的融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动因演进分析》、《中国民运会的文化空间建构》、《《我的诗篇》互联网化经验对人类学电影制播的启示》等论著。
|
目錄:
|
绪 论 1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的意义 3
二、本论题及相关问题学术研究现状 7
(一)本论文相关论题及实践历程 7
(二)民族志发展的三个丰碑和三个时代 18
三、本文主旨、内容及创新 20
(一)本文主旨 20
(二)重点、难点、创新点 21
四、本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24
(一)宏观层面:用对话理论反思人类学文化相对论的局限性 24
(二)中观层面理论方法: 27
(三)微观层面理论方法: 29
五、调查拍摄点选择 29
第一章 人类学田野作业与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 31
第一节 人类学田野工作之谱系 31
一、人类学田野工作之谱系 31
二、本论题田野标本的选择 35
第二节 人类学影视表达与影视民族志 44
一、影视表达优势探析 44
二、用影视语言建构民族志文本 51
第三节 人类学影视表达的层次 53
一、影视民族志文本的构建 54
二、影视文本传播与反馈 55
三、作者反思以及新的认识 56
第二章 人类学田野影视表达的原则与方法 57
第一节 基本原则 57
一、真实与科学原则 57
二、完整性原则 59
三、道德原则 61
四、传播交流原则 63
第二节 影视表达的基本元素 64
一、画面与镜头 64
二、声音:同期声、解说及音乐 68
三、思维:蒙太奇与长镜头 71
第三节 纪录:人类学田野影视表达的基本方法 76
一、纪录方法的含义及特性 76
二、纪录风格的演变历程 79
三、《神农溪的冬天》纪录方法的运用 80
第三章 用具象影视素材表达抽象文化意义 81
第一节 田野中的编导意识 81
一、田野中的编导意识 82
二、用具体的影视内容表达抽象的人类学含义 87
第二节、田野作业与影视纪录并行 96
一、发现有意义的田野素材内容及跟踪拍摄 96
二、人物访谈及拍摄 103
第三节 影视文本的制作 106
一、结构与叙事策略 106
二、后期剪辑制作 109
三、《神农溪的冬天》影视文本解析 111
第四章 人类学电影作品的传播、批评与对话 118
第一节 人类学电影的传播与批评 118
一、传媒时代人类学电影的传播 118
二、人类学电影批评现状 121
第二节 《神农溪的冬天》的交流及批评 122
一、与观众的讨论 122
二、作者的反思 128
第五章 关于影视人类学发展空间的思考 130
第一节 影视人类学面临的困惑 130
一、影视手段还没有被大多数人类学家用于研究 130
二、影视人类学理论研究滞后于拍摄实践 131
三、影视人类学活动范围封闭而狭窄 132
第二节 从对话理论前瞻影视人类学未来 134
一、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及影视人类学研究中的对话趋向 134
二、对话理论拓展人类学影视表达的多重视野和研究领域 137
三、解决影视影视人类学当下处境中的困惑需要对话 139
第三节 从对话理论看影视人类学人文精神 144
一、从对话理论再谈迈向人民的人类学 144
二、应用的影视人类学在对话中向真理求进 147
第六章 《我的诗篇》互联网化经验带来的启示 151
第一节《我的诗篇》互联网化路径 152
一、互联网化渠道 152
二、学者电影产品的互联网化 152
三、营销传播互联网化 153
第二节 人类学电影制作与传播困境 153
一、民族志类型影片本身不具商业而难以传播 153
二、自说自话难以传播交流和对话 154
第三节 《我的诗篇》对人类学电影制作与传播的启示 155
一、渠道互联网化由互联网到现实的多点民族志田野 155
二、产品互联网化跨界制作互联化民族志电影 156
三、营销传播互联网化人类学电影的众筹制作与传播 158
结 语 160
参考文献 161
致 谢 170
附录:《神农溪的冬天》台本 171
神农溪新纤夫社会生活观察 171
|
內容試閱:
|
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影视就被运用于记录不同的文化和行为。人类学界对用文字语言写成的田野民族志文本已经非常熟悉,相比之下,用影视手段来进行人类学的田野表达在民族志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随着人们对影视语言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人类学学者越来越得心应手地运用影视语言进行学术创作,并使影视人类学逐渐走向成熟,本书选题是这个成熟过程中的一次理论思考和行动实践。
笔者在田野观察中拍摄了一部人类学纪录片《神农溪的冬天》,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论述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绪论部分对本书的选题缘由、意义、相关学术问题研究现状、主旨内容、创新、所采用的理论和方法作了介绍。笔者接下来分五章论述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第二章论述了人类学田野作业与影视表达的含义;第三章从人类学和影视艺术层面讨论人类学田野影视表达的基本原理;第四章结合人类学电影《神农溪的冬天》的摄制创作,论述如何用具象的影视语言表达抽象的人类学意义;第五章结合笔者自己的实践,讨论人类学纪录片的传播、交流与批评,指出人类学电影的播放、观众对电影的信息反馈、笔者自身的反思是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的一个重要层次,我们应该把这一层次作为人类学文化研究的一部分来加以分析;第六章是笔者在研究实践的过程中对影视人类学发展空间的思考,笔者分析了影视人类学当下面临的困惑,并从 对话理论角度论述了解决这些困惑的办法,勾勒出了影视人类学广阔的发展前景。
笔者认为,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不仅仅是民族志影片的摄制。本书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反观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将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影视文本的构建(人类学电影的摄制);第二个层次是人类学影视民族志文本(人类学电影)的传播与反馈;第三个层次是作者的反思。拍摄者只有把文本传达给观众,接受观众的反馈并由此促成自身的反思才能形成新的认识,才能进行完整意义的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只有这种完整意义的表达才能传达人类学知识,才能使人类学电影进行传播和交流,并促成新的意义的形成。
本书运用人文学科中传播学的新兴对话理论,反思文化相对论理论的缺陷。文化相对论倾向于理解、欣赏各种文化,否定真理的存在,文化相对论中存在便是合理的观点还可能导致文化中道德的缺失;对话理论倡导在各种喧哗的声音中探求真理,对话理论肯定真理的存在,并主张通过不同观点的积极讨论来寻求真理。因此本书提出,应该把对话理论用于指导人类学田野作业和人类学纪录片的创作、传播、交流。本书用对话理论解释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思想,强调除了学理之外,人类学这一研究人的学科应该具有人文情怀。
总之,对话理论所倡导的理念应该贯穿人类学田野影视表达的全过程。人类学田野作业需要对话,研究者要摒弃学者的客观、冷静而与研究对象展开对话,要将田野知识的感知过程呈现出来并加以反思。人类学田野的影视表达需要对话,这对我们多年来形成的单一的、线型的人类学电影表达模式有着极大的参考和启发意义。人类学电影的传播需要对话,这对我们打开相对封闭的影视人类学的大门有着推动作用。影视人类学的应用需要对话,对话理念推进了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价值介入,这是人类学知识回归大众的过程,是人类学服务于人类和平、繁荣的目标践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