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实用对联大全
》
售價:NT$
225.0
《
想象欧洲丛书(7册)欧洲史
》
售價:NT$
1880.0
|
編輯推薦: |
1.本书对贾樟柯及贾氏电影的解读,充满了1980年代人所特有的智慧,抓住了两个关键词,即时代与电影诗人。
2.袁园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家园感,讲述的种种贾樟柯式的情怀、感念,使得电影评论本身充满了让人挥之不去的情感内容,这既是理性的评论,也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3.作者把对贾樟柯的评论与对自己的回忆,把贾樟柯对时代的记录和自己对过往的追忆,全部纠缠在一起,变成了极具同情、理解色彩的一本著述。
4.从作者对贾樟柯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史,也看到了一代人的身影。
|
內容簡介: |
该书从电影的视听语言和叙事技巧分析出发,结合导演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视角,详细论述了贾樟柯《小武》《站台》《任逍遥》《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海上传奇》《天注定》等8部影片在电影作品层面的过人之处及其所折射的时代文化。
作者对贾樟柯电影文本的艺术性进行了细致的影音分析,将影片的解读拉回到影片的事实层面,提出贾樟柯影片本身即是丰富的肌理、饱满的影音表意张力、复调性的多层次叙事技巧、现实主义和后现代自反性反思交错的巧妙融合。
本书并对贾樟柯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进行了研究,有助于我们更为接近本真地理解作为电影人的贾樟柯及他的作品对影片艺术的贡献。
|
關於作者: |
袁园,书评人、影评人,文化研究者。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现供职于深圳市特区文化研究院。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横空出世的《小武》 001 第二章 追忆似水年华:《站台》 021 第三章 荒废空间中的逍遥青春:《任逍遥》 045 第四章 世界之中与世界之外:《世界》 067 第五章 废墟上走钢索的人:《三峡好人》 089 第六章 回眸厂矿中国的集体感伤:《二十四城记》 123 第七章 海上帝国的传奇与魅影:《海上传奇》 145 第八章 亡命之徒的侠与义:《天注定》 169 参考文献 193 后记 196
|
內容試閱:
|
不记录时代,就记录记录时代的人
尹昌龙
袁园让我给她的这本书写个序,其实真没这个想法,人之患在于好为人序,作序要有一定的资历,我等似乎也没有作序的资历和派头,也就想省了这份心。但袁园说了一句话,整本书,她自己写了自序,又写了后记,仿佛变成了独角戏,应该有个人跟着说句话。我这就算是跟着说句话吧,使独角戏多了一个和声。
袁园这本书写的是贾樟柯,说到贾樟柯,我还真有一份同感。我出过一本书,名字叫《全球化的烟花》,这也是该书当中一篇文章的名字。这篇文章就是评论贾樟柯的电影《世界》,在北京的世界公园,烟花灿烂,一个乡下来的农民工骑着高头大马,在月色下巡视着世界之窗,在那一瞬间,他仿佛成了世界的主人。然而,在偌大的京城里,他是弱势的边缘人,在夜晚深处有他的悲凉,在财富面前有他的卑微,在爱情面前有他的不堪一击。虽然全球化仿佛将整个世界变成烟花中的灿烂情景,但这一切有多少是幻觉,有多少是真实,只有身在其中的这样一个农民工体会得最为真切。烟花中有一份虚荣,夜色里有一份伤感,这些情感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他内心独特的体会。巧合的是,贾樟柯的电影也是袁园的研究对象,好像她的硕士论文写的也是贾樟柯,如今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一本书,更成系列地研究贾樟柯电影。贾樟柯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导演,他的作品跟我们的时代有着生生不息的联系,而且有诸多值得我们去解读的空间。我对袁园的这个选题深有同感,也为她的一些发现感到高兴。她的解读充满了她这个年代所特有的智慧。通过她对贾樟柯的研究可以看出她在学术研究上的进步及她所抵达的学术境界,我应该向她表示祝贺。
袁园对贾樟柯电影的研究抓住了两个关键词,即时代与电影诗人。贾樟柯电影所表达和表现的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其《故乡三部曲》,镜头对准的是他的家乡汾阳,一个发生着巨大变化的中国县城。很多研究中国的学者都认为,县城是最能反映中国特色的。从贾樟柯家乡汾阳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全球化这股风是如何吹到中国乡村的,是如何使县城人的生存状态,包括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对生活、对世界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贾樟柯经常感慨于故乡的巨大变化,而他的电影正是记录着这个变化时代里那些令人震惊的生活场景和人物故事。贾樟柯是一位把记录时代作为使命的导演,在他的记录中,我们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跳动,感受这个时代变化中的种种细微、复杂和深刻之处。同时,贾樟柯也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身影。
另一方面,贾樟柯不仅是电影导演,也是电影诗人。他写诗,经常在电影里引用诗句,更为关键的是他在记录时代变化的过程中,有着对往日生活的眷念回望,有着一种忧伤、一种感怀,有着一种对故人的记忆、对记忆的清理、对清理的执着。与此同时,他对这种变化又充满新奇。在这一变化当中,哪怕是一首俗世的歌曲、一张俗艳的海报,一个俗气的时尚用品,都让人感受到变化时代为古老乡村所带来的陌生化,以至于离开了这些所谓的现代话语、现代场景,我们都无法表达我们的生存处境。贾樟柯将这种新奇和眷念以一种诗人般的情怀表达出来,让我们触摸到其中那令人无限咏叹的生活真相。在贾樟柯的电影中,面向现实、面向时代的记录愿望和诗人回望过去、感受变化的情怀,是如此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袁园在这本书中讲述的家园感,讲述的种种贾樟柯式的情怀、感念,使得电影评论本身充满了让人挥之不去的情感内容,这既是理性的评论,也是个人情感的抒发。
袁园对贾樟柯电影的评论,更像是一种传记式的写作。她作为80年代出生的人,这个年代的变化几乎和她个人的成长处于同一轨迹,这个时代的点滴变化纷纷变成她的足迹和记忆,变成她生活、生命的一部分,真真切切,言之凿凿。袁园写她小时候在国营工厂的生活,再联想到贾樟柯电影中国营工厂的崩溃和转型,这对她而言,已不仅仅是一个事件,更是她生活中那些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因此,在读袁园的作品时,我不禁想起那句话:这么早就回忆了。她把对贾樟柯的评论与对自己的回忆,把贾樟柯对时代的记录和自己对过往的追忆,全部纠缠在一起,变成了极具同情、理解色彩的一本著述。从中,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影子,也看到了作者自己的影子。书的结尾处有一句话读来确实让人感慨:那影像物景之明灭幽暗深处,隐隐闪耀的,是我在当代中国电影中曾被深深触动的丰满与优雅。其实,电影就是人生。对一代人而言,电影曾经塑造着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是他们内心的生活,是他们远方的山水。从贾樟柯的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史,也看到了一代人的身影。
就此打住,说多了真的变成序言了。
以上就算不是序言的序言吧。
第一章
横空出世的《小武》
一部聪明的作品
《小武》是贾樟柯的第一个剧情长片,拍摄于1998年。在它的片头上赫然出现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学生作品。这是贾樟柯和他在北京电影学院组建的青年实验电影小组成员们为毕业而拍摄的纪念作品,也是他们的第一部实验短片《小山回家》在参加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后获得经费鼓励而得以进行继续拍摄的作品。不过,在香港的那次电影短片竞赛中,贾樟柯最重要的收获还不是奖项和奖金,而是结识了志同道合、有共同艺术眼光的香港
摄影师余力为,从此他们便成为一对配合默契的老搭档。
事实上,《小武》是一个计划外的产物。根据贾樟柯的自我陈述,当时他正在写和打算拍的剧本叫《夜色温柔》,讲一对青年男女的故事。但是当他在1997年从念书的北京回家乡汾阳的时候,被家乡的巨大变化所震撼。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环境的,比如一个原本卖衣服的服装市场,突然变成了卡拉OK一条街;这些变化也包括人情世态的,比如儿时的哥们之间关系破裂、夫妻关系破裂。而这一切的变化都是因为钱。这种空间环境、人情关系
的变化和崩解给贾樟柯的冲击特别大,而这些变化也同时给了他以强烈的创作灵感。于是他决定放弃《夜色温柔》的拍摄计划,改拍《小武》。
《小武》在贾樟柯创作剧本的时候,名字叫作《靳小勇的朋友,胡梅梅的靠山,梁有长的儿子:小武》。这个特别长的剧本名字,放在整个世界电影史中来看,都是十分怪异的,但却可以从中清晰地看到贾樟柯结构这部影片的叙事框架。为一部影片命名的方式,其实显示的正是创作者定义和定位一部影片的方式。面对这似乎一瞬间忽然冒出来的各种粗暴的变化,贾樟柯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富有艺术天分的新兴导演格外敏锐的嗅觉和概括现实的能力。
我之所以认为《小武》是一部聪明的作品,一个方面是因为贾樟柯非常聪明地抓住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巨变,并以此作为电影表现的主题。黄土高原上的家乡汾阳不要说对于世界,哪怕是对于中国而言都是一个既悠久又陌生的存在,用电影艺术来表现这个具有浓厚地方性特色的城镇本身以及发生在其中戏剧性变革的真正的现实是一个舍我其谁的最具差异化的表意策略,更何况这个起初可能并未被贾樟柯所意识到的策略其实就是他本人的历史、经验和感受。这就使这个临时诞生的计划具有了深厚的现实根基和情感内核。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历史的变化本身抓住了贾樟柯,所谓人是历史的人质,历史需要讲述它自身。
另一个方面,成为主题的历史还需要恰当而精准的艺术表现形式。聪明地意识到时代的巨变主题并不难,善用镜头语言的导演也并不少,为什么贾樟柯可以这么幸运地凭平生第一部剧情长片《小武》就一炮而红,备受瞩目?新现实主义,非职业演员,同期声录音,长镜头等等这些被电影艺术界视为实验的先锋技术手段,并不是贾樟柯得以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虽然这些技术手段恰到好处地成为实现导演整体表意意图的具体工具,但是贾樟柯绝不是这些技术手段的开创者。以作为第一部的处女作来看,也未必是用得最好的人。很多对贾樟柯电影的讨论,过于纠结在这些表现工具上,其实并不能充分地解释一个原本未来没有着落的小混混,一个原本打算靠美术工作谋生的待业青年,一个好不容易考进电影学院却只能待在文学系曲线救国圆导演梦的青年导演,为何得以超越他那些导演系的精英同学们而被誉为亚洲电影最为闪耀的新星。事实上,从艺术电影的脉络来看,作者电影对导演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编剧和导演合一,才能保证一部艺术影片真正成为导演的作品,导演才真正是这部作品的作者。从法国新浪潮开始的艺术电影历程,其实走向就是一个逆商业电影而行的文学电影的开端,是一个要让导演摆脱好莱坞制片体系式的约束,通过电影这种媒介来进行自我表达的潮流,其目的是反商业电影的白日梦式催眠,让观众得以通过影片来独立思考。因而,文学性和自反性在这个潮流中成为艺术电影的主要特征。
我认为贾樟柯成功的另一个因素恰恰就来自于他的文学系背景和他早年在担任语文教师的父亲的熏陶下无意识地养成的对文字和文学的敏感,以及他写作诗歌和小说的经历。从这个角度和世界电影史发展的最新潮流来看,相比于科班出身的导演,其实贾樟柯拥有的优势也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在艺术电影领域,他其实从一开始就非常聪明地利用自己的文学素养,并聪明地把握了艺术电影的文学性。在《小武》这部影片中,最亮眼的文学性特征就在于它用堪称完美的叙事装置和影片结构简洁而准确地抓住了这一次社会巨变的本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