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
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新版)
》
售價:NT$
352.0
《
德国天才4:断裂与承续
》
售價:NT$
500.0
《
妈妈的情绪,决定孩子的未来
》
售價:NT$
194.0
《
推拿纲目
》
售價:NT$
1836.0
《
精致考古--山东大学实验室考古项目论文集(一)
》
售價:NT$
1112.0
|
內容簡介: |
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 ,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嘉靖三十一 年举人,应会试。历共城教谕、国子监博士,万历中 为姚安知府。旋弃官,寄寓黄安、湖北麻城芝佛院。
在麻城讲学时,从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晚 年往来南北两京等地,*后被诬下狱,自刎死于狱中 。
这本吴文浩、苏珊*的《奇才李贽--自焚的异端 》讲述了他的故事。
|
目錄:
|
第一章 儒学信徒
一、回教家庭乙榜出身
二、沉潜下僚迭遭不幸
三、两京闻道潜心王学
四、姚安牧民深究佛理
第二章 儒学异端
一、退隐黄麻削发为僧
答焦漪园节选
题孔子像于芝佛院
夫妇篇总论
三教归儒说
二、耿李论战名满天下
答耿中丞
叉答耿中丞
童心说
答耿司寇节选
与耿司寇告别
寄答耿大中丞
复耿侗老书
三、访友讲学会利玛窦
何心隐论
忠义水浒传序
与焦弱侯
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
豫约感慨平生
四、通州被捕狱中自刎
遗言
|
內容試閱:
|
李贽公元15271602年,原名林载贽,字宏甫 ,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龙湖叟等,明 代泉州晋江今福建省泉州市人,祖籍南安。李贽是 中国思想史上一位特异的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戏曲小说评论家和反道学反封建礼教的斗士,被称 为一代狂狷,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李贽原本姓林,后来为何又改姓李呢?这需要从 李贽的家世说起。
李贽祖籍南安榕桥,据著名李贽研究专家林海权 考证,李贽家族的世系是:一世祖林闾字君和,号 睦斋、二世祖林驽字景文,号东湖、三世祖李信 生字允诚,始迁南安榕桥胭脂巷,改李姓、四世祖 林乾学又复林姓、曾祖父李端阳复改李姓、祖父 李宗洁号竹轩、父亲李钟秀号白斋。
从李贽家族的世系来看,他们家可能存在着隔代 复姓的家规,而泉州也确实有林、李二姓同祖的现象 ,流传着多部《林李宗谱》。至于到底是先姓林,还 是先姓李,李、林二姓的人则有不同的看法,不过多 数学者认为泉州林李的一世祖林闾姓林,而分姓林、 李则是在林间之子的时候发生的。林闾有两个儿子 ,长子驽景文,次子端景顺。林驽继承其父林闾 的海外贸易事业,远航异域,由于宗教信仰不同,生 意上带来很大不便,只好人乡随俗,信仰伊斯兰教, 受戒于清净寺,又娶了当地穆斯林女子蒲氏为妻。林 驽携妻归国后,由于信仰的不同,生活习俗上有了很 大变化,使深受儒学、佛教影响的家庭为之震撼。其 弟林端由于信仰之异,不能革其兄之异习,乃退而 自居城南。明成祖永乐二十年公元1422年,林端 景顺率其子广齐添与迁徙到南安县三十都今榕 桥.肇基,改姓李一说复姓李;林驽之子信生允 诚亦随同前往,两姓并祖,尊林闾为一世祖。后来 林闾的后裔居泉州郡城者一般姓林,而居南安榕桥者 均姓李,史称林李同宗。李贽认为自己本信林, 他在《茶夹铭》中曾说:子不姓汤,我不姓李,总 之一味清苦到底。 李贽先祖曾长期从事海外贸易,但到李贽的父亲 李白斋时则已经不再从事祖业了,这与泉州商业地位 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别名鲤城、刺 桐城、温陵。唐时,泉州港已成为中国四大贸 易港口之一。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 被中世纪旅行家马可波罗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齐名。明朝时期,受到广州港的 竞争及倭寇之乱的影响,泉州的对外贸易逐渐衰落下 去。在此背景下,从李贽的祖父开始转而走上了科举 道路,但几代人都没有取得功名,其父李白斋仅仅是 个郡诸生,家境已经没落了。为了糊口,李白斋携妻 徐氏从南安榕桥到泉州郡城设馆授徒,李贽即出生于 此。
李贽是李白斋的长子,明世宗嘉靖六年公元 1527年农历十月二十六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南门今 泉州市鲤城区天后宫对面的德济门外。
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李贽6岁,生母徐氏 去世。过早地缺失母爱,使他早早地领略到了世态的 炎凉,从而养成了不善与人交往以及独立自主的性格 。7岁时,李贽跟随做塾师的父亲李白斋读书、歌 诗、习礼文。李贽的父祖都是穆斯林,李贽是否也 接受了伊斯兰教信仰,具体情况不是很清楚,因为他 在著作中很少提到伊斯兰教,可能更重视儒学。李贽 从未公开表示自己信奉伊斯兰教,但从他洁癖的生活 习性,特别是在他的遗言里,依然可以看到祖辈伊斯 兰教的信仰、习俗在他身上残留下的印记,他死后的 葬式也是伊斯兰教的。
李贽家境困窘,经常受到叔父李章田的接济关心 ,李贽亦经常回祖籍地南安榕桥三堡胭脂巷村。李章 田连蹇多娶,配继侧室6人,晚诞儿息,故 曾对李贽有过继之意,十分疼爱。李贽少年时在胭脂 巷村读过书,帮叔父劳动,常到村后山上的白云寺看 书。
12岁,李贽已经显示出思敏文畅的才华。据回忆 ,读《论语》时,他认为樊迟问稼并非一定要学稼穑 ,孔子不愿让学生做小人,也不一定是轻视农耕:做 学生的意在表示隐身田园的志向,而老师则不忍弟子 轻易放弃天下之志,埋没一生。于是,李贽有感 而发,写了篇《老农老圃论》,文笔流畅,文思谨严 。同学惊羡,无不为之道贺;那些读了此文的大人, 也个个伸出大拇指,纷纷赞扬李贽前程不可量:白 斋公有子矣。李贽回忆说,自己对这些恭维话,非 但不沾沾自喜,反生厌感,认为太鄙浅、不合 于理。这篇《老农老圃论》已佚,具体内容无法得 知。P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