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赤阑桥:合肥情事

書城自編碼: 293159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戏剧
作者: 钱立青
國際書號(ISBN): 9787558002786
出版社: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6-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17/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26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 》

售價:NT$ 562.0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湘军史稿 华章大历史040 》

售價:NT$ 458.0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印度经济简史:1947-2022 》

售價:NT$ 359.0
吞海.大结局
《 吞海.大结局 》

售價:NT$ 286.0
碰撞与转型
《 碰撞与转型 》

售價:NT$ 2018.0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行动红利:用行动告别低效、摆脱拖延,享受人生的红利 》

售價:NT$ 307.0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改变我们的道路——大疫后的人类及其世界 》

售價:NT$ 354.0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周髀算经》新论·译注 》

售價:NT$ 359.0

編輯推薦:
清空尚雅,八百载风云涤荡不去琵琶之解语,淝水泱泱依旧叙情传说
內容簡介:
书生姜夔游历庐州合肥,慕赏淝水赤阑桥,偶遇柳下坊琵琶女姐妹,一见如故,共同赋词吟唱,缔结一段知音情缘。嗣后,姜夔经琵琶女资助回乡科考,惜屡试不中,贫穷潦倒,无奈投奔父亲生前好友萧德藻,并得其帮扶,词作名声渐显。萧德藻赏才,将侄女舒莲许配姜夔。婚后姜夔心中依恋琵琶女,苦于山高路远,无法探望相会,只能仰天叹月。赤阑桥头琵琶女望穿秋水,渴盼江南鸿雁传书
人物表时间 南宋时期
地点 扬州、庐州、湖州
人物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词人、音乐家、书法家
柳袅袅柳下坊琵琶女
柳小萼琵琶女义妹
萧德藻姜夔父姜噩好友,湖州乌程县丞,自号千岩老人书生姜夔游历庐州合肥,慕赏淝水赤阑桥,偶遇柳下坊琵琶女姐妹,一见如故,共同赋词吟唱,缔结一段知音情缘。嗣后,姜夔经琵琶女资助回乡科考,惜屡试不中,贫穷潦倒,无奈投奔父亲生前好友萧德藻,并得其帮扶,词作名声渐显。萧德藻赏才,将侄女舒莲许配姜夔。婚后姜夔心中依恋琵琶女,苦于山高路远,无法探望相会,只能仰天叹月。赤阑桥头琵琶女望穿秋水,渴盼江南鸿雁传书
金兵入侵,边城合肥告急,姜夔闻之怔惊,与妻子不辞而别,独自渡江前往烽火连天的合肥。久别重逢,却没有臆想中的浪漫缠绵,自幼痛憎胡虏深怀民族仇恨的琵琶女,顾及兵临城下,气激姜夔投军抗金。在琵琶女义妹的协同下,姜夔在城外东关从军,运筹帷幄智助宋兵,击退胡虏,一举收复合肥。
姜夔夫人萧氏在家知晓合肥情事,悲恨交加,专程赶往庐州,追询离家出走的姜夔。金碧楼下寻见琵琶女,二人争执理论,恰金兵侵扰打劫,琵琶女深明大义,竭力保护萧氏,舍身拖延金兵,然又不堪凌辱,怀抱琵琶投水自尽。义妹闻之,痛为琵琶女报仇除奸,不幸断失右膀,后消遁于人海中。
待姜夔进城时,已人去楼空,满目萧然。赤阑桥下一泓清水与杨柳依依,疑似一曲琵琶乐声在回荡。
人物表
时间 南宋时期
地点 扬州、庐州、湖州
人物 姜 夔 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词人、音乐家、书法家
柳袅袅 柳下坊琵琶女
柳小萼 琵琶女义妹
萧德藻 姜夔父姜噩好友,湖州乌程县丞,自号千岩老人
萧舒莲 姜夔妻,萧德藻侄女
卫 妈 柳家女佣
范仲讷 柳下坊邻居,县衙典吏
范家嫂 范仲讷妻
萧 安 萧家仆人
葛 升 宋军主将
蒯校尉 宋军校尉
完颜绪 金军主帅
金郎将 金军殄寇郎将
店 主 忠庙酒店店主
熊 五 合肥县尉,叛降金国
鲍鱼眼 县尉随从,叛降金国
街 坊
歌 伶
孩 童
酒 客
店小二
艄 公
军 士
傩舞伶
關於作者:
钱立青,笔名靖子。祖籍江西婺源,生于扬子江畔书香之家。读书从教行游,钟情传统文化。
目錄
001剧情梗概
003人物表
005序幕
012第一幕淡柳
041第二幕长亭
066第三幕秋宵
094第四幕破阵
126第四幕暗香
162尾声
170剧本写作的前言后记
198赤阑桥畔忆姜夔
203赤阑桥情结与词人姜夔的从军
附录
206相关词章
內容試閱
先从书名《赤阑桥》说起吧!
赤阑桥,本属地处素有江淮要津之称的合肥城邑中的一座桥。
合肥,从地理座标来看,襟江带湖,落在长江与淮河两大流域水系的交汇节点上。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载:夏水暴涨,施合于淝,故曰合淝。
通常施水、淝水又称南淝河、东淝河,均为发于江淮间的河流,合于一源,汇流东南而入巢湖。《史记》载合肥南北舟车往来会集,应该表述此地的水系比较发达,成为货殖列传中记载的十八个商业都会之一。研读相关文献与图舆,可以看出合肥地域当年城野间河津纵横,而以桥名地的比比皆是。方圆不大的城邑里,星罗棋布着飞骑桥、九狮桥、县桥、升仙桥等数十座桥,且都历史悠久,渊源流长。我初来合肥的起居之地旧称迴龙桥。而这座桥的桥名传说多版本,一说为三国时孙权退兵之地,一说与清代康熙皇帝准备携龚贵妃回合肥省亲有关。
现在要说的是赤阑桥。本来并不了解这座桥,况且本人也非此地原居民。只是曾一度生活于赤阑桥附近,早晚闲走桥头,但从未觉得这座桥与词人姜夔有什么内在关联,也不知晓这里曾经生发过那么一段凄美的往事。
合肥属三国故城,提及历史胜迹,总会有那么精彩的几段,传说里也绝对少不了刀光剑影的张辽大战逍遥津之口沫。然而,人烟浩穰的淮右名都,感觉欠缺一段传颂千里之美丽的传说,似乎彰显文气与底蕴的份量不足。说到这里,自然会有朋友力推北宋时期的包公。但凭心而论,真正了解史实的人都非常清楚,对于名贤包拯,合肥只不过是其出生地而已,他平生最经典的作为都发生在汴水流淌的开封府。
作为一座新兴的科教城市,当下合肥人努力地确立大湖名城的文化定位,一批学者参与发掘城市的文化内涵。让人欣喜的是,千呼万唤,雪藏的姜夔终于出土了,此举将几百年来近乎磨灭的这段故事给续上了。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从一座桥名的更改,仿佛从意识中还原了一些南宋时期的文化景态。
我所见所闻的是,这座桥当初并不叫什么赤阑桥。
合肥这座城市,多以两头连接的路来而命桥名。这座桥处在桐城路上,因而自然名为桐城路桥。由于桥跨的这段环城河人们誉为银河,也称银河桥。横跨南北两岸的桥体三孔拱立,石雕栏杆,不型古意,亦不现代。翻阅相关地方城建的档案,眼前的桥建年代不长,大约与我等年纪相仿。
桥下流水,原为古时城邑的护城河,自然逶迤,环城迂回一周,与环贯全城的淝水相通。如今由于城市的发展与人们生活交通的需要,几条横跨的道路将护城河面分成数段,独立成塘。桥下这段是颇为平静的一泓,地图上标注的地名谓之银河。虽然水面不甚广阔,但今人别具匠心就势建成银河公园,错落的三叠亭、霈然亭、听泉亭,相映于绿树丛中,颇为精致,风景入画,算是这座城市园林经典之作,素有翡翠项链美誉。
通过历史考证,不少学者有了质疑,提出姜夔生活时代的赤阑桥并非今环城河上之桥,而应该是在桥北的九曲金水河边。就着质疑,我细细研读康熙年间的官方印制的合肥城郭图,那时城里水系九曲,河浦相连,舟楫流行。这条水系上也标有大大小小近十座桥。究竟哪座桥是姜夔曾住赤阑桥,也一时厘不清。
赤阑桥名字出自哪?在全市地名普查的基础上,1980年代由合肥市地名委员会编印了厚厚的一本《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但全书没有赤阑桥名词概念。逐条检索,其字面上只相关提及一次,名为赤兰桥饭庄,而地点在长江路,属省委办公厅属下的劳动服务公司。因而在许多人看来,赤阑桥是一个新名词不足为怪。
当然,对于生活在今天的平民百姓来说,考证这座桥的地点座标并不重要,意义也次之,重要是尊重历史事实,那就是800多年前这里想必是发生了一段情事,而故事的生发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史实,不因人们的淡忘或资料缺失而中断。
古老而年青的合肥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名人,需要厚重沉实的历史文化积淀,期望更多的文化史实作支撑,有效提升本土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然而这些不能凭空杜撰。赤阑桥的合肥情事是事实所在,为何这段历史故事却鲜为人知。我觉得还是缺少载体,显现不足。人们常常提及的包拯、李鸿章、刘铭传,其实这些人物故事都比较生硬,或宫廷的背景,或关涉国家大事,不适合老百姓细细聆听与张口评说。而才子佳人、红颜知已的轶事,总会飞短流长,让人们津津乐道。以书生与歌伎为主角的赤阑桥故事首先具有很好的流传土壤。
桥体更名赤阑桥,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桥名更改后,城市管理者为深掘地方文化,作了些文化的补遗,如围绕主题,创设一些景点,组织开展学术研究。诸多报纸媒体讨论这个话题,也引起作为一个生活在其周边的居民我的关注。对于赤阑桥文化的发掘,我觉得热闹了一阵子,却始终还停留在碎片化形式,没规模与体系地建构引导,内涵型的赤阑桥文化没有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注赤阑桥,关注背后的故事。我当时写了篇文章《赤阑桥头忆姜夔》。文章成稿后先贴在新浪博客空间上。从众多的博友点击率来看,这篇文章所产生的影响还是不错的,不少文友给予了鼓励式的评论。一个多月后,与我素昧平生的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文化期刊《两代人》的编辑宁仁先生,通过网络与我联系,言之他们在网路上发现此文,表示此文与他们的刊物气质融通,相商可否刊发。同月,安徽教育报刊社的《教育文汇》也全文照登了。这是2008年5月间的事。
一个偶然机会,《教育文汇》主编卢光阳先生与我小聚。谈文论道中,他谈及《赤阑桥头忆姜夔》这篇文章,抬举文章有种意境美,构成一份特别的气质,建议可否改编成一个剧本,让其内涵充分展示与拓扩。光阳先生还进一步提意比如采用合肥地方的庐剧形式。
这一说,如灵光一闪,对我有着相当地触动。但也一直深埋于心中。



这个本子的写作,纯属偶然。
写作启思于2013年的除夕前夜,腊月二十九,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那天我身在安庆。由于父亲患病,这一年中的假期基本都在安庆这家医院里度过的。斯时寒假,我想借此机会,集中更多的时间陪陪父亲。由于正值腊底,居住安庆的几位好友得悉后,极力为我设宴聚会。地点安排在医院旁的一家中式餐厅,来者都属当地文教界精英,有相识的,也有新面孔。席间结识了一位黄梅戏演员,围绕戏曲历史与发展有不少共同的话语,并借酒增进了感情。尤为得知当今黄梅戏的本子奇缺,一时萌发出创作的欲望。那夜归来,心中总是惦念着此事,望着窗外的雪花飞舞,突发一种涉关艺术表现的激昂。
安庆地处吴头楚尾,文风尚炽,素有文化之邦、戏剧之乡的美誉,算起来也是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之一,黄梅戏的传承中心,戏曲文化氛围相当浓郁,这座全国文化名城持续举办黄梅戏艺术节,名扬大江南北。即便是寻常的百姓,其戏曲素养也颇高,可谓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
尔后,在古城安庆与一些青年演员较为系统地交流黄梅戏艺术。本着为戏曲推进发展,专门前往老城区的登云坡,瞻望了当年雄秀长江的大观亭遗迹,尽管所到之处,已是一片费墟,但还能看点前朝的荣光。关键这里都是当年戏曲的推崇地。接下来深入到原居民家,接触一些留守旧宅子的老人,听听当地老戏迷们对黄梅戏发展走势的一种憧憬。又借正月期间参加朋友家庭聚会之际,与各界聊谈戏曲,见仁见智。皖江公园边的黄梅戏艺术博物馆让我驻足了大半天时间,图物如证加深了对黄梅戏文化的理解。
种种外在的资源与环境整合,自然使脑子产生了萌动想动手写一个部黄梅戏本子,写什么?一时想了几个主题,又考虑有些写作的难度一一排除。左思右想,最终觉得还是曾经构划的赤阑桥的故事脉络比较清晰,主要是借以一种表达形式就能合盘托出。
决定后,旋而开始动笔。桃花初发的三月初,我开始作本子构架,并与病榻上的父亲进行交流。父亲年青时代抱有对戏曲的梦想,且有实践。听到我的写作想法,他面带微笑,自然是全力支持,还在床头动笔为我写了赤阑桥三个字,不过那时他已经体力不支了,没有多少精力与我深交流。
方向确定后,写作的动力很大,快速地向前推进。所有的写作时间都在8小时以外,比较碎片化。那时每每从合肥去安庆的须乘坐大巴车,一路行程要二个多小时,无事就在车上打开笔记本电脑,架在双腿上就开始写作,甚至在车站候车室里等车也打开草稿打印小样,抽笔串串改改。那时创作激情很高,有时竟然一路埋头写到安庆。而在医院里,白天要静坐病床边陪着父亲。夜深人静时分,一边照看父亲,一边就着微弱的灯光,打理着自己的文稿。写作期间,医院里一些年青的医生和护士们经常过来围观,于是我就索性地在空闲时间讲给他们听,重要是听取他们的理解与反应。这些年青人大多是安庆本地人,戏曲的素养还是有的,或多或少会提出一些建议,这些对本子写作来说颇有裨益,算是集中了大众的智慧。同时,还经常相聚茶楼,约请一些青年演员观看剧本,他们一方面给予评价与建议,一方面还进行试唱摩练,指出问题所在,这让我写作信心倍增。
四月份出差成都,旅途期间清闲无事,在城外龙泉驿的一家小书店里偶得《川剧经典折子戏》三本,便在宾馆里用心研读,琢磨川剧的精萃与特点,影响颇大。一时兴起,在宾馆里,或河边广场上,沐浴着蜀地的春光和微风,打开笔记本电脑,就修改起剧本稿子,算是吸纳了川剧之精华。
没有写作经验,唯一可做的是参阅一些经典剧目,甚至托人复印一些安庆再芬黄梅剧团的档案资料。身在安庆,行访桥头巷末对我帮助很大,更有了现场观看黄梅戏之便。现场观看名旦韩再芬主演的《徽州往事》,让我对当前戏曲发展有了一个深刻认识,随后又研读了谢熹先生撰写的剧本,深深地理解这位来自皖南休宁的商人创作情怀,这些对我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
写作三个月就渐成初稿了,但翻看起来感觉相当地毛糙,嗣后主要精力是修改,并于当年修删了五遍,次年又细改了三遍。期间印制了一些小样,并让一些文化名士、业内方家给予指导。
这算是首次完成了一个全本剧目的写作。在学生时代,也写过些应景的短剧,或属校园文艺演出时的即时创作,其写作的体例,无非是仿制语文课本上所学的几篇如《雷雨》、《威尼斯商人》等剧本的片段,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练习。中学时代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曾经认真地阅读过一部电影剧本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是第一次对剧本全本有了一个完整的认知。



有位好友浏览了剧本的小样后,面带疑惑地质问,为什么一定要将这段情事以黄梅戏剧本形式演绎?
我的回答是,本人是安庆人。
众所周知,黄梅戏发祥于安庆。黄梅戏在地方影响非常大,作为安庆人,黄梅戏的经典唱段都耳熟能详,影响深刻。以家乡戏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似乎让人表达更有信心与自豪。
说实话,也曾考虑过使用故事源发地合肥地道的庐剧来演绎。这种合肥本土原汁原味的倒七戏,也极富有区域特色。但相比较而言,庐剧的表现形式上还是显得有些世俗化,俚语多,属北方语系下的戏曲。我最终还是认为黄梅戏曲调清新,雅致有韵,而这段传说适宜黄梅戏来表现。
小时候,我对戏曲有着特殊的情感。父亲年青时爱好戏曲,同时也是个实践者。文革期间,各地都纷纷组建文工团,他是地方业余剧团组织与策划人员,同时也是演职人员。当时剧组的技术活,比如无人拉二胡,他就自己补位来拉主胡。记忆中比较深刻的是,当年组织编导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可以说完全是创造条件,在极为艰苦环境下完成革命宣传任务,令人鼓舞。听着锣鼓咚咚锵,我那时心中就有梦想,自己编写一部戏,演好一曲戏。
《山伯访友》是我平生看过的第一部全本黄梅戏。据说这部戏是由越剧经典曲目《梁祝》改编、移植过来的。演出地点在家乡小镇。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后,文化艺术界可谓是百花齐放,推陈出新。集镇上组建了一个地方青年黄梅剧团,办得红红火火。剧团还经常外出演出,曾经顺水而下,在长江南北沿线不少县市进行演出,从铜陵到马鞍山,从无为到和县,各地民众都褒扬剧团演出成功,赠送的锦旗挂满了会议室。当地群众对剧团也是高度赞誉,大力支持剧团发展。从另外一个角度,能看出那个年代呈现了文化复兴的端倪,一时神州大地无处不春风。
当时剧团在小镇的交通要道边新盖了一幢剧场,红砖砌成,颇有气势。地方斥资盖戏园子,在那个年代确是件了不起的事。有了剧场,演出就走向常态化,尤其是在春节期间正月里,每天午后和晚上都演出两场。
那天看的是午后戏,父亲的同事把戏票送来了,一看是好票,第二排中间位置。一共四张,父亲、哥哥和我三人以及父亲的同事同往。那个年代家乡的小城镇工业化程度较低,当时还没有架通高压电,镇上的用电是借靠一家国营机械厂提供的。原本厂内的小型发电机发电供单位生产使用,其富余电力兼顾全镇居民的民用照明。不巧那天逢上星期天,是规定的机器检修时间,因而戏台上还得用煤油汽灯来照明。三盏煤油汽灯高悬台前,然后由工作人员不断地更换,保持亮度。虽然没有电,舞台上自然也就没有电光布景了,但这并不影响看戏人的热情。七八百人的剧场里总是满座,还有不少人买的是站票,黑压压的一大片。其实,场外还有更多的人,他们只能在门外侧耳听,期盼能一饱耳福。
坐在长长的木椅上,我认真地看一会了,剧情不太懂,就起身趴在台前,看前面乐池里乐队演奏的模样。戏是冗长的,一幕一幕地演。由于听不懂唱腔,父亲在一旁对我讲着剧情的梗概,才明白台上人一招一式都是什么一回事。不过觉很新奇,演员出场的道具、服装,还有那自动闭合的帷幕,都是那么的新鲜。最让我要想急于解迷的是祝英台如何就能伴随着一声雷电钻到坟里,然后两只蝴蝶怎么就翩翩起飞,好像真的一样。这些问题让孩童的我一直有着浓浓的兴趣。散场时,外面不知不觉地下起来雨来了。天空渐渐暗下了,小镇的路灯亮了。我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一路上沉思于那部戏当中。
父亲青年时代有一位挚交,杨应先生,长期在地方黄梅剧团工作,主要从事黄梅戏的编导业务。据说他创作了不少戏曲,其中《江南春晓》在地方获奖。我在县城高中读书时,经常周末去他家打牙祭。杨先生博学聪慧,又热情好客,每次饭前饭后,必聆听他一番说教。他平时研究内容丰富,广涉诗词歌赋。尤其在艺术表现领域显示出许多独特的思考与方法。他喜欢与我交流,讲人生经历,讲创作的心得,每次都给了我许多启发。可以说,在艺术课堂上,他是一位没有站在讲坛上却对我影响最为深刻的老师。
戏曲传播形式多样,剧场舞台是主流,街头巷尾的随景,路边围观、席地而坐看演出也是寻常事,灵活多样的演出让人更是近距离接触。而如今安徽省黄梅剧院,就座落在赤阑桥附近。省黄梅剧院旁边设有实验剧场,经常由年青的演员上演一些折子戏,都是清一色的黄梅戏。剧场虽然不大,但能管窥地方文化戏曲特色。坐在大厅里,或拣一间包厢,一群人围桌而座,品着点心瓜籽,听着台上的戏,颇为乐趣。而外省朋友来皖,诚邀其一起来听一出黄梅戏,算是体现一份地方文化的礼遇了。虽然是实验剧场,这里的演员演出都浑身抖擞。除了青年演员,也有个别的台柱子,偶尔还会有几位名家来串串场。而在古城安庆,繁华的市区遍布着多家黄梅戏会馆,都由某位名角来驻台演出,文化名人趋之若鹜。街头巷尾,时时回荡着黄梅乐调,那是快乐的旋律,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心情。夜色下,一群群票友在演绎着精彩的黄梅世界。一把二胡,一只音响,就让黄梅响彻城市的角落,轻飘飘地传递着快乐。
这些年来,在合肥、安庆两地,观看名家经典的机会也不少,现场看过梅花奖得主黄新德、吴亚玲的登台演出,多次领略二度梅韩再芬大师的风采,并有幸在台湾铭传大学的舞台上,听到她带去家乡的黄梅调,一番清悦歌声回荡于宝岛。回顾经典,专心研读过陆洪非、林青伉俪创作的剧作精品。还在大学校园里,聆听了时白林先生的黄梅音乐专题讲座,细细品味了一曲黄梅新韵。



由于这座桥,基于盛传的这段凄美的传说,我潜下心来对姜夔的诗词进行一番研读,也按图索骥查寻一些相关的文化典籍。近年来,细读了夏承焘的《白石辑传》,中华书局出版的《姜夔资料集编》,陈书良的《姜白石词笺注》和《姜夔词》。学界对姜词的研究很多,而对于合肥情事,也是常见于篇章当中。
七八年前,浙江宁波的一位文友杨君前来合肥,一炉火,一壶茶,我俩面谈颇为投机。为了媲之光采的甬派文化,我极力宣扬本土文化的底蕴,且不顾严冬之寒冷,领着文友顶风去观赏赤阑桥。
记得那是元旦前后的深夜时分,偏逢气温骤降,酷冷异常。文友下榻的宾馆离赤阑桥不远。俩人吃过宵夜后,就着热乎乎的劲儿,裹着风信步而来。路上没有什么行人,寒冷的夜里车子都少见,只见那高悬的路灯炫目,与河面上冰冷的静水相互映照。这一冷一静,虽让人风中直搓手,但这却正合乎赏桥揽景的意境。
站在桥头,迎着风,挥着手,向文友介绍这拱看似普通石桥背后的故事。当时我正在研究姜夔,就从词律入手来谈。文友第一次来合肥,对于姜夔与赤阑桥故事却初有了解,言之故事之余,蛮富传奇色彩。
随后,又去瞻观了不远处的白石知音广场。一条长长的浮雕墙隐逸在山坡的外围墙上,石板浮雕上显出河道漠漠,柳色依依,小桥横跨,轻舟荡漾;两位女子,琵琶箫筝,艺色双绝,各呈风姿。画面上刻有姜夔的词句《疏香》《暗影》等,整个画面颇为雅致,却独缺了主人公姜夔的容颜,实为遗憾。那夜,我们回去议论的主题就是姜词,和这段情爱交织家国情怀的佳话。
《全宋词》里收入姜夔的词并不多,但他的每章词都具有入乐可歌的特性,寄托深远。清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高品姜词。袁行霈先生将姜词评点收入《中国文学史》,作为高校教材,提出姜词是对恋情的雅化和语言的刚化,独具别有寄托的咏物和幽冷悲凉的词境,是苏东坡之后又难得的艺术全才。
细读姜夔的词,说实话,不是每一篇都喜欢,但关涉合肥的22首,我读得最为用心。这方面,夏承焘先生的研究最为深刻,他对合肥也是情有独钟。而合肥情事一说,就是源自夏承焘先生的研究。这个本子,借用此名(合肥情事),自认为还是比较贴切。
在合肥桐城路月潭庵的北边,原合肥师范附小学校的门前立有一块汉白玉碑,上面刻写着合肥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赤阑桥三个字,似乎佐证了这里就是赤阑桥的所在。然而,在人来人往的路中,这块石碑毫不起眼,甚至很容易被路人忽略。碑文上标注着此碑是于2002年8月由合肥市人民政府所立,碑的背面刻下这样的一段文字:
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在《送范仲讷往合肥》诗中说我家曾住赤阑桥,邻里相过不寂寥。赤阑桥在宋合肥城南,姜夔曾在此小住过一段时间,并留下不少带着无限伤感的合肥情结的诗词名篇。赤阑桥因此出名,遂成合肥一大名胜。桥虽已不存,但名气流传到今。
其实,即便是合肥本城人,还是有不少人不知其所在。看来这个知名度确实不足。
近期偶发现,合肥老城区三孝口一带的七桂塘,现却改建为一条香街。香街一名应源自宋代词人陈克的《菩萨蛮赤阑桥尽香街直》:
赤阑桥尽香街直,
笼街细柳娇无力。
金碧上青空,
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
日日青楼下。
醉眼不逢人,
午香吹暗尘。
全词本写花街柳巷之景,艳冶富丽,而寻花问柳之人招摇过市,目中无人,放浪生活之景态。细究此本与合肥没有丝毫关系,与琵琶女故事也不关联,现在却拿来附会,一般之人若没有深究,或从首句语意中生义,自然觉得这两者是一回事。
街名是复古的,形式却是现代的。其实这条不长的小街上,充斥了时尚的元素,最为入目的是设计者着力呈现一些主题雕塑,把姜夔与琵琶姐妹搬进了香街。在香街的出入口小广场上,书生姜夔的形象第一次在合肥地面立体呈现,琵琶姐妹在一旁弹琴拔筝。这次的改造,最大亮点是把这段故事元素融入了城市街具当中,而不只限于赤阑桥那个逼仄的空间。同时,通过更丰富的形式,让当今世人对这段故事有一个视觉认知与传递。这一点与我的创作构想比较一致。更为巧的是,一年前我在创作本子时,对于琵琶女所处的街区命名时,也是通过这句看似关联的词句把香街殖入剧本中,认为香街与赤阑桥是相对应的。
香街的设置,此举自然让人们贬褒不一。有人认为,七桂塘这个地域不能随便更改,是事实,这个根不能丢,不是通过文化包装就改变内涵与本位。而有学者观点,香街与七桂塘不矛盾,是点与线的关系。从事物辩证的角度来看,破与立是矛盾的,不知如何是好。但我想,处理这个关系是先得要真正地理解其中味。



通观本子,创作整体上是尊重史实和依据史料。由于这段故事没有正史佐证,其人物、时间与地点大多参照了姜词的交待或共享学者研究的成果。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故事脉络是以史实为框架。确有依据时,可以顺藤而下;没有依据,修补性地臆测创作。关于从军破阵这一部分,主要是从情节发展的需要进行创作考虑。实是求是地说,这部分主体是虚构的。但细究其也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至少也源自合肥坊间口口相传的一些民间传说。合肥市政府组织出版人文合肥系列文化丛书,其中《合肥故事》分册里面由刘应芬整理的《赤阑桥》,故事中就有姜夔从军一说,并交待投靠的是大宋刘琦将军。二十多年前,黄山书社出版的《庐阳民俗风情》,其中也有相应的姜夔从军传闻。
当时金兵入侵,合肥几度沦陷,后又被宋军收复,在这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创作。核心还是突出姜夔在戏曲的中心地位,发挥出姜夔的词作与音乐在抗金中的潜在作用。姜夔是否从军,这本来就是一种猜度。斯时兵临城下,所有青年壮士都应入伍抗金,包括行游途中的姜夔。若投身参军了,如何协助破阵?没有任何资料作支撑,情景当然只能虚构了,800多年前的战事是无法揣测的,而军中策划计智就更鲜为人知了。本人对照史料,发现刘琦将军与姜夔的生活年代不符,投奔刘琦抗金之事有谬。于是再查寻当时抗金将领,发现葛升是南宋时期参与收复合肥的将领,又是合肥本土将军,于是演绎出这一段激将从军、姜葛合作破阵之故事。
这部分的创作思路确定为以文震武。这个思路的基础是源自宋代社会崇文淡武。以文退敌,更合乎当时的社会能力结构和人们的心理取向。因而推出谱曲助战,发挥文化的力量。从现今的史料来看,这部分没有任何佐证,纯属臆想与创作,比较个人理想地勾画出《破阵》这一幕。这里也提请好心严谨的朋友,不要因为史实相符吻合为由,进行无谓的史学式讨论与批评。况且,这本册子对姜夔的写作并不是一本历史传记,而是一出文学剧本。既然属文学作品,自然少不了符合戏剧化典型性故事的情节和起伏。其实,戏曲这类文学作品,讲究的是故事性、情节性,以此来突显人物形象而已。
安庆是黄梅戏的兴发地。这部剧本应该是为黄梅戏剧种量身订制,而语言上有不少地方表达上摩用一些安庆区域本土的方言,其中一部分是从医院里的小护士口头语言上汲取的营养。但考虑故事发生地在合肥,江淮官话与土语多少也呈现出来,到底以哪为准,这对矛盾一直让人很纠结,到底从哪个更合乎剧情?但我仔细想,只要是读者(观众)能听明白,就是最好的表达。凡成功的表达,而并不需要刻意地追求一种历史的原生态。
大凡黄梅戏剧目中文戏偏多,这部剧本里却格外地融入了些武斗的成分,这是我主观上的一种设计,其目的有二点,一则增强节奏,二则让戏曲功能更为丰富,舞台表演场面上显得更为壮观。我曾强调一个观点,戏剧是浓缩的社会大舞台,是多元呈现,不能只有俊美的花旦与小生。而武戏适量地渗入,更能让人的耳目一新,节奏变快,场面动感。为弘扬地方民俗文化,刻意又增添了一段傩戏,有以傩祈福和平之寓意,并展示傩舞风范。这一方面既是剧情创作的需要,同时也是非遗艺术展现的一个切入点。
本子的初步创作只用了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后期更多的精力都放在资料查询上,力求贴近史实。为阅读与研究资料,安徽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和相关高校图书馆领导给予了便利,还参考了诸多前贤的智慧,如王光亚先生的《赤阑桥与姜夔》,合肥市剧作家候露女士的作品,虽然没有直面与这些前辈们交流,但已经从他们呈现的作品里吸收了不少营养。本来在姜夔研究和宣扬这段史实上,这些前辈们曾经作出了诸多的奉献。
由于是第一次写作,也不明白剧本的架构肌理,写作路径主要是仿照摩学。经常参考案头上几本《黄梅戏艺术》杂志,细读里面刊发的几出本子,除了糊涂胆大外,还有些模拟之嫌。比如每一幕的题目或体例上,就参学经典之作《西厢记》的篇目。同时也有些自信的经验主义,自以为戏就是这样唱的,也就应该这般写,这里面少不了欠缺一些精心的思考与技术性的曲解。



在剧本中插图,形成图文并茂是我心中的一个文艺情结。
也许是童年看过太多的小说故事人物绣像之缘故,对书中的插图情有独钟。希望能有一组如连环画式的白描图,给干巴巴的剧本增添些画面感和柔软度,通过动感的画面给故事一种直观诠释。
生成这种想法的背景是,当下社会人们知识获取方式略显浮躁,基本原则是从简从浅,尤其对于楷楷文字,难以瞬间提取人们兴趣。而一幅两幅小图,却有效地改变阅读格局,因而现今被谓之全民读图时代。不过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一本书尽是楷楷小字,势必难以让读者短时间内找到信息兴趣点。
剧本写作临近杀青时,决定安排一些绘图,可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绘画者。后来,北京的《写作》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王琪荐举了一位绘者,边素萍女士来担纲绘制。
绘者来自于北方某高校,与我素昧平生,也没有直面交流。绘前让其知晓本意最为重要,劝其先通览剧本,可随之反馈厚厚的剧本看不明了,许是难有耐心地通阅与透析。于是只好对心中构想的画面先注写个脚本,如同连环画创作一样,先编后绘。当初构想是一幕一幅,七幕七幅,封面另绘一幅彩色图,共八幅。后来根据内容又增设二幅,这样就有了现在的十幅图。我给图景设计了脚本:

面:阳春三月,古城庐州南薰门前,碧柳成荫。赤阑桥头,琵琶女姐妹弹琵琶、操古筝,神情气定。
第一幅:金兵犯境,铁蹄践踏,扬州城烽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
第二幅:夜色里廊檐下灯笼映出柳下坊,琵琶女临窗弹琵琶。手执折扇的姜夔门外聆听。
第三幅:深秋落叶缤纷,天边雁南飞,琵琶女独自倚窗思念。墙上张贴的姜夔词句书法更让人睹物思情。
第四幅:淝水渡,长亭边,琵琶女姐妹及卫妈前来送别肩背包袱远行归乡的姜夔。
第五幅:元宵月圆夜,萧舒莲在书房里灯光下翻阅姜夔诗稿。
第六幅:乌云弦月林梢间,柳小萼弹琴,姜夔身着道服舞剑吟唱。背后宋军营寨隐隐。
第七幅:华庭内,柳小萼举剑欲刺,琵琶女举手阻拦,萧舒莲在琵琶女身后避让。
第八幅:琵琶女怀抱琵琶,从赤阑桥上纵身投水。岸边几名追随的金兵惊望,远处一只帆船顺水而下。
第九幅:腊梅绽放于秀丽山河,姜夔惆怅离去,久久落寞的情怀留连于篇章。
同时,建议图景中的人物山水以白描为主,绘画风格前后关联呼应。后来,图景绘制比较顺利,画面基本能吻合当时剧情需要。通过反复沟通,每幅图都作了或多或少的修改,还听取了几所大学的美术专业教师、剧本试读者以及女儿多多的意见,通过前后三番修改渐而成形。其后将几幅图画打印插入文本小样中,感觉确实为剧本增色不少。
有图,可以助读,让读者甚至一位陌生者更好地对剧本的进行消化与理解。至少读者翻阅时,心中有了一个相对定位的画面。譬如时处宋代,对画面的物件与服饰都与当时社会背景相符,让人伴着画面就贴进时代,走近故事。女儿认真地看了,看后自信地说她也可为这本书绘图。我说这个机会还是有的,会有那么一天,让她来开心地绘制全本的画图。关于赤阑桥,她确实创作过,用铅笔勾划了一幅稚样图,委实可爱。还有的朋友建议说全部作彩图,我觉得还是白描式样中焕发一份素雅与精致。
考量下一步的成书出版装帧,心中思考专门为这本子制作两方印,算是添点文气。巧的是,年前结识了一位美术教师,王鹏先生。王鹏擅喜雕刻,且年青好学,水平不错。宴席上偶遇,我提及此事,委请他镌制合肥情事、赤阑桥两方印记。年青的他爽快地应承,并用心制作,春节后制好并精致包装送至我处。两枚印一阴一阳,颇为精美,刀法尚古拙,章料也上乘。尤其在合肥情事印章立面四边,镌刻着戏曲梗概,共四百七十多字,全皆蝇头小字,金粉充填,密而有致,让人辩识玩味十足。年青刻者刀下的两枚印模融入,将给本子自然增添些古朴的内涵。
最后部分是关涉书名的题写,这也是本册的点睛之处,敬请何人用何字体来书写?冥思已久,始终没有个主张。不过心中暗立了一条原则,即认为以本域文化名人来担纲,比较接地气。约几位文友一起来相商此事,大家共推以隶书呈现为妙。于是,有朋友就私下帮忙集了安徽大书法家邓石如的字,字体甚美,但觉得与本册子没有多少关联,于是另寻新辙。嗣后,有人提及当地著名的书法家王家琰,大家一致认为切适。
家琰老先生是安徽寿县人,幼承家学,学颜柳,工二王,擅楷行草。后供职安徽省博物馆,从事专业的书画创作与研究,其书画作品频频入选国内外大展,并屡次获奖,大量作品流传与收藏于美、日、英等国家。多年前,我们常聚于琥珀山庄诗人韩瀚的寓所里夜话,靠着柔软的沙发,面对面地一起聊茶、聊艺、聊人生。此番委托好友果悟先生前往登门约请先生赏赐墨宝。先生听清原由,挥毫点墨,潇洒地在散金宣纸上书写,并专门进行裱托。我得之格外欢喜,家琰先生虽已年届古稀,而眼前的二幅字依然笔力雄健,朴茂灵动。嗟夫!此字自然为本册增色。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