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信息社会与新媒体》共分为六章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社会的来临、数字时代的政治生活、信息技术影响经济:范式与产业、信息时代的个体生存、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信息时代的伦理与控制等。
|
目錄:
|
第一章 信息社会的来临/1
第一节 媒介变迁的全景/1
第二节 信息社会的来临/12
第二章 数字时代的政治生活/20
第一节 网络公共领域的新媒体/21
第二节 民众网络政治参与/29
第三节 政府网络治理的出现与发展/38
第三章 信息技术影响经济:范式与产业/48
第一节 理解信息经济几种主要范式/48
第二节 信息技术的产业影响/52
第四章 信息时代的个体生存/72
第一节 现实的延伸网络化交往/73
第二节 时间与空间概念的演变/78
第三节 虚拟与现实/86
第四节 信息时代的身份认同/95
第五章 信息技术的社会影响/108
第一节 新的社会结构网络社会/108
第二节 新的文化形态/112
第三节 新的城市图景/119
第四节 新媒体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729
第六章 信息时代的伦理与控制/140
第一节 网络伦理什么是对的?/140
第二节 网络立法强制性管理/150
第三节 其他:技术及NGO控制/155
编后记/161
|
內容試閱:
|
电力设备、输油与输气管道、通讯系统、金融交易所、空间运输控制系统、铁路转换系统、货车定位与派送系统、媒体播送系统以及军事和其他政府安全系统,目前狭义的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上这些范围。信息空间域在不少情况下被作为数码空间域的同义语互换使用。但事实上,信息空间域的概念范围远比数码空间域广得多:信息空间域包含了后者,以及一系列无法包含在网络内的信息系统(包括广播电视、印刷品和其他媒体,以及类似于公共图书馆等一些尚未完全电子化的机构)。
在军事世界中,信息空间域还包括指挥、控制、通讯、情报、监视和侦察等超越战场或使用于战场中的电子化军事信息系统。它强调的是信息活动的综合空间和领域,呈现的是超越传统空间和时间概念的真正的全球性信息设施组织和环境。从这个角度说,像全球网络金融以及围绕着它展开的整个金融市场、金融服务和一切相关流程、关系,都可纳入信息空间的范畴。
与数码空间域偏重技术面相对应,信息空间域的特点在于专注于信息环境,而非仅仅关注计算机化的技术和设施,所以其定义更为宽泛,并把一个建立在(抽象的)信息之上的截然不同的领域,与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平时研究、论述信息相关议题时所指称的信息和信息空间应该就是这个定义所包含的范畴。
综上所述,数码空间基本上是物理的、技术的;信息空间则主要是在物理和技术基础上,包容了具有更大时空尺度的人文社会组织和环境。后者包容了前者。当然,在大多数场合,网络空间与信息空间是互相重合或互相替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