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译名著·哲学经典十种
》
售價:NT$
3460.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大宋悬疑录:貔貅刑
》
售價:NT$
340.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东野圭吾:分身(东野圭吾无法再现的双女主之作 奇绝瑰丽、残忍又温情)
》
售價:NT$
295.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內容簡介: |
本书精选作者的30多篇与草原文化研究相关的文化学、蒙古学和民族问题研究文章以及记者访谈。这些文章提出了草原文化的内涵、发展脉络、区域分布、发展规律等一系列的学术命题和学术观点,把草原文化始终置于中华文化大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并把草原文化研究同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为自治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学术支撑。
|
關於作者: |
吴团英,男,达斡尔族,1957年4月生,黑龙江省龙江县人,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国蒙古学学会会长。累计发表论著、论文、理论文章百余篇,主持国家、自治区社科重点课题草原文化研究工程、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项目、蒙古语语料库建设项目、北部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内蒙古文化资源普查等。
|
目錄:
|
继承与创新: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研究
草原文化的历史传承与创新发展
论草原文化的建构特征
草原文化与游牧文化
草原文化区域分布研究
试论游牧民族与城市生活
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学
草原文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草原文化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草原文化符号体系研究与建构
谈谈构建草原文化学术话语体系问题
从草原丝绸之路说开去
创新话语体系 增强四个认同
从草原文化研究谈起
崇尚自然 践行开放 恪守信义
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草原文化创新发展的历程、表征及其路径选择
草原文化的历史集成
一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草原文化的拓展与创新
二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当代草原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三论蒙古族文化在草原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转换管理机制 推进学术创新
兼论草原文化学科创建模式
内蒙古的文化大区建设应如何定位
民族文化大区与草原文化大区概念内涵辨析
文化的春天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体会
文化与文化的力量
试论和谐文化的内涵品质及功能
民族心理素质是民族最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试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及其发展变化的特点
兼同《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商榷
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革命与民族问题关系的基本思想
关于推进蒙古学学科建构的若干思考与设想
试论蒙古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民族性格上的体现
关于设立敖包节的构想
关于狼图腾问题的几点讨论
拓展研究领域 创新学科建构 推动中国蒙古学研究事业科学发展
保护母语:我们的态度与行动
附
以理论创新为目标 构建草原文化新学科
访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吴团英
中华一体多元共存不容破坏
弘扬草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首届中国草原文化高层论坛综述
|
內容試閱:
|
继承与创新:草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研究
今天,很高兴有机会同区域文化研究专家探讨草原文化问题。下面,围绕草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研究状况,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草原文化研究的缘起及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的基本情况
关于草原文化,我们注意到学界已经有一段比较长的研究历史。最早提出这个概念的可能就是文学艺术界。以草原为背景,以草原民族生活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被誉为是草原文学、草原流派的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界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开始关注草原文化并主要从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角度切入这一领域的。我们对草原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从2004年开始的。我们的研究跟过去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始把草原文化作为一个学科研究对象,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和研究。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做出实施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受到各界普遍关注和欢迎。但人们也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民族文化,怎样建设民族文化?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学界也提出了一些不同的概括和主张,比如,有人提出用游牧文化来概括民族文化,有人提出用草原文化总括我们内蒙古文化,当时学界还提出过马背文化等等。后来,草原文化这个概念逐渐被接受。为了推动这项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还专门成立了草原文化研究工程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施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这个研究项目的具体实施工作是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承担的。在讨论设计这个项目时,我们一开始就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科研项目对待的,而是把它定位到自治区大型的学术和文化建设工程来认识和设计的。由于定位比较准确,这一研究工程又得到中宣部和国家社科规划办的立项支持。实际研究工作是从2005年的1月份开始的,到2007年7月份结项。在两年半的时间内,我们前后召开了7次专题研讨会,其中2次是按国际学术会议组织的;出版了5辑《草原文化研究资料选编》、5辑《论草原文化》和3卷本《文化内蒙古》;最后作为这个工程的结项成果,出版了1部《草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一共12卷。连同陆续发表的论文加在一起,该工程项目总记字数达1000万字以上。我们在《光明日报》发表的草原文化系列论文和《草原文化研究系列丛书》分别获得自治区政府第一、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奖一等奖。为推动草原文化学科建设,自治区政府把草原文化同蒙古学一并列为自治区两大人文学科,并在内蒙古社科院建立了草原文化研究基地;与此同时,内蒙古社科院还同中国社科院合作成立中国草原文化研究中心,努力把草原文化纳入国家层面进行研究。此外,我们还提出了草原文化遗产保护日的建议并得到自治区政府的采纳,使我们内蒙古成为在全国率先开始实施文化遗产保护日的省区。
这项工作开展以来,陆续得到学界和有关方面的关注与好评。例如,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办公室发一期《管理工作简报》(2007年第19期),专门介绍草原文化研究状况,指出这一重要成果开辟了中国文化研究和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使草原文化研究向理论化、系统化和体系化发展,形成了一个中国文化研究的新亮点、新学科。
《光明日报》(2009年7月13日)在其述评文章中也给予草原文化研究高度评价,写道: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组宣布了新的史学观: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一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三大主源之一。这一论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我国文化史在进入21世纪最具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成果。大致情况和主要成就是这些。这是我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