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校释(壹):《命训》诸篇
》
售價:NT$
408.0
《
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导论(光启文库)
》
售價:NT$
296.0
《
虚弱的反攻:开禧北伐
》
售價:NT$
429.0
《
泰山:一种中国信仰专论(法国汉学经典译丛)
》
售價:NT$
380.0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編輯推薦: |
本书采用话题体的形式叙说从人文初祖到鸦片战争以前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共分为五十八大话题,约二百四十个小话题,均为读者特别关注的历史话题。在写法上,既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又具体而微,生动有趣,给人一种新鲜感。为了增加作者叙说历史的生动性和读者阅读上的轻松感,特在文中插配多幅珍贵精美的图片,图文辉映,更有可读性。相信此书会给热爱历史的读者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洞悉中国深广博大的历史。
|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话题体的形式叙说从人文初祖到鸦片战争以前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共分为五十八大话题,约二百四十个小话题,均为读者特别关注的历史话题。在写法上,既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又具体而微,生动有趣,给人一种新鲜感。
书中比较注重运用新的史料,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历史、考古、文物各界的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力求以辩证唯物史观去进行观察、分析和评述。
为了增加作者叙说历史的生动性和读者阅读上的轻松感,特在文中插配多幅珍贵精美的图片,图文辉映,更有可读性。
|
關於作者: |
郭伯南,北京《人民中国》杂志社编审,现退休。
刘福元,河北师大教授,主编《中华地域文化大系.燕赵文化》,著有《古代诗词常识》等著作。其中《古代诗词常识》2009年5月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至今已重版六次。
|
目錄:
|
原版康序
原版秦序
一、中华民族之根
北京人、元谋人和巫山人
中国最早的人类
丁村人和许家窑人
氏族制度的萌芽
山顶洞人的文化踪迹
氏族制度的形成
仰韶村的考古发现
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
古老文化的又一摇篮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
父系氏族社会的历史见证
以泰山为中心的大汶口文化
二、古老传说中的古老文化
有巢氏构木为巢
建筑的起源
燧人氏钻木取火
从利用自然火到人工取火
伏羲氏与丁村人、许家窑人
猎人时代的文化
神农氏教种五谷
农耕文化的兴起
神农尝百草
中国医药的由来
三、文明时代的诞生
人文初祖黄帝
新制度诞生前的阵痛
尧舜的禅让
氏族民主制的衰亡
大禹治水与造城
跨向阶级社会的进程
嫘祖教人养蚕
丝绸的初现与丝织的发展
四、夏传子,家天下
大同向小康转化
奴隶社会的开端
少康中兴
奴隶社会的确立
清台与夏历
天文与历法的印记
五、商王朝的兴亡
成汤革命
商朝的兴起
纣王的功过
商朝的灭亡
商城和殷墟
商代的文化
寝宫与人祭
奴隶制度的缩影
象牙骨尺
商代的科技
六、西周的盛衰
周人与周原
西周的建立
分封诸侯
西周巩固王权的措施
穆天子西游的故事
西周的鼎盛
国人暴动
奴隶制的衰落
烽火戏诸侯
西周的灭亡
文王演易
《周易》的文化价值
七、春秋争霸
尊王攘夷
齐桓公创立霸业
假途灭虢
晋、楚中原逐鹿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田氏代齐
历史的转折
八、战国七雄
五国相王与马陵之战
魏国的盛衰
便国不法古
秦国的崛起
合纵与连横
楚国的盛衰
火牛阵
齐国的盛衰
长平之战
赵国的盛衰
图穷匕首见
秦与六国之争
九、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和科技
干将、莫邪
中国铁器时代的开端
都江堰
战国农业的进步
鼓橐与金银错
战国的手工业及其他
神医扁鹊与《黄帝内经》
汉医学的奠基
《星经》
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
十、百家争鸣的时代
仁者爱人
儒家圣人孔子
《道德经》
道家鼻祖老子
非攻与兼爱
墨家学派及其领袖墨子
韩非
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十一、先秦的文学成就
《诗经》
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屈原
中国第一位伟大诗人
十二、秦王朝的统一与崩溃
振长策而御宇内
中国第一个封建皇帝
郡县与灵渠、长城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焚书坑儒
在统一问题上的一场斗争
骊山陵和兵马俑
秦末的社会矛盾
十三、秦亡与汉兴
鸿鹄之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芒砀山下的丰碑
张楚政权的兴亡
约法三章
秦王朝的覆灭
从鸿门宴到四面楚歌
楚汉战争
十四、汉王朝四百年的盛衰上
让农民回到土地上去
汉初的经济政策
萧规曹随
汉初的无为政治
文景之治
西汉封建经济的发展
汉武帝的历史功业
汉王朝的统一与巩固
斗城长安
汉代的极盛时期
十五、汉王朝四百年的盛衰中
汉哀帝和董贤
西汉后期的社会危机
王莽改制
新莽王朝的始末
绿林、赤眉农民起义的威力
东汉王朝的诞生
十六、汉王朝四百年的盛衰下
刘秀的柔道
光武帝的中兴
跋扈将军
东汉后期的外戚专权
党锢之祸
东汉后期的宦官擅政
黄巾起义
汉代历史的终结
十七、汉代长城内外民族的悲欢
冒顿单于的崛起
匈奴驰骋漠北的三百年
卫青和霍去病
抗匈战争中的汉族英雄
张骞通西域
丝绸之路的拓荒者
昭君出塞
汉、匈民族友好的佳话
班超再通西域
汉、匈悲喜剧的尾声
十八、两汉时代的科技硕果
放马滩古纸和蔡侯纸
造纸的起源与造纸术革新家蔡伦
《氾胜之书》
中国第一位农学家氾胜之
从鼓橐到水力鼓风
东汉著名技术发明家杜诗
浑天仪和地动仪
东汉大科学家张衡
麻沸散
汉医的外科鼻祖华佗
十九、两汉时代的文化巨匠
《史记》
中国伟大史学家司马迁
儒术与谶纬
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
《论衡》
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
二十、两汉时代的文学艺术及文化交流
子虚和乌有的对话
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与汉赋历程
孔雀东南飞
汉乐府的文学成就和音乐价值
马王堆的考古发现
古琴、帛画和书的卷轴
丝绸之路的畅通
中西文化交流的高潮
二十一、魏蜀吴三国鼎立
董卓之乱
东汉末的军阀割据
官渡之战
曹操统一中原
三顾茅庐
刘备的崛起
赤壁鏖兵
三国鼎立的形成
二十二、魏蜀吴三国的历史功业
养民屯田
曹魏的经济政策
南征北伐
蜀汉的政治得失
拓土扬帆
吴国开发东南之功
二十三、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西晋王朝的建立
石崇与王恺斗富
西晋王朝的腐朽
八王之乱
西晋王朝的内讧
衔璧出降
西晋王朝的灭亡
二十四、东晋王朝与十六国的纷争
王与马,共天下
南北世家扶持的东晋王朝
石赵和冉魏
民族仇杀的一例
苻坚和王猛
苻秦天下一家的民族政策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苻秦碎,东晋危
淝水战后的形势
二十五、南朝宋齐梁陈的更替
寒族势力的上升
刘氏建立的宋朝
重蹈覆辙
萧氏建立的齐朝
皇帝菩萨的政绩
萧氏建立的梁朝
隔江犹唱后庭花
陈氏建立的陈朝
二十六、北朝魏齐周的更替
沙漠汗之死
北魏的兴起
南征与迁都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黄河椎冰的故事
东魏和北齐
宇文氏的政绩
西魏和北周
金陵王气尽
南、北朝的统一
二十七、魏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
指南车的故事
曹魏机械制造家马钧
祖率的来历
南朝大科学家祖冲之
《水经注》
北朝杰出地理学家郦道元
二十八、魏晋南北朝的文学艺术
古曲《广陵散》的传说
曹魏时的音乐家、文学家嵇康
书成换鹅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神妙独难忘
东晋绘画名家顾恺之
世外桃源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
二十九、佛教的传入与扎根
洛阳白马寺
佛教的传入中国
佛图澄和鸠摩罗什
十六国时期的兴佛
《佛国记》与扶桑国
东晋、南朝宋齐时僧侣的求法运动
佛教哲学的危机
南朝关于神的一场辩论
魏太武帝和周武帝的灭佛
北朝的政教冲突
三十、道教的早期宗派和炼丹名家
龙虎山上驻仙岩
龙虎山派及其前后的道教宗派
炼丹炉中的科学
道士身份的科学家葛洪
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道士身份的科学家陶弘景
三十一、隋王朝的治与乱
开皇之治
隋朝的统一与繁荣
建东都与开运河
隋炀帝暴政之一
出巡与扬威
隋炀帝暴政之二
三征高丽
隋炀帝暴政之三
好头颅,谁当砍之
隋朝的覆灭
三十二、唐王朝的创建与勃兴
起兵太原
唐的初创
玄武门之变
皇位之争
唐太宗纳谏的故事
贞观之治之一
任贤能与轻徭赋
贞观之治之二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唐初的民族政策
征辽东与求长生
唐太宗晚年的敝政
三十三、唐前期的女皇武则天
武媚娘
从才人到皇后
瓜熟子离离
从皇后到皇帝
请君入瓮
武则天的政略之一
宰相之错
武则天的政略之二
女皇的困境
从皇帝再到皇后
褒贬的准绳
武则天的千秋功罪
三十四、从开元盛世到天宝危机
救时宰相和伴食宰相
唐玄宗选相治国
长安的骄傲岁月
开元之治的盛况
奸相专权与贵妃专宠
天宝危机
马嵬坡的悲剧
安史之乱
三十五、唐王朝的衰败与末日
苛政猛于虎
昙花一现的永贞革新
蔡州之战与藩镇割据
唐王朝灭亡前的征兆之一
南衙与北司之争
唐王朝灭亡前的征兆之二
冲天香阵透长安
唐末黄巢起义
三十六、五代十国的始末
上源驿的厮杀
五代启端后梁
雀鼠耗
赋税奇苛的后唐
儿皇帝与晋高祖
出卖民族利益的石敬瑭
长乐老冯道
来去匆匆的后汉
统一的先声
为结束分裂奠基的后周
三十七、佛教在中国的黄金时代
傅奕和法琳
唐初的宗教政策
玄奘西游
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
鉴真东渡
中日文化交流的典范
会昌灭佛
佛教在中国的衰败
三十八、隋唐五代的科学技术
李春与赵州石桥
隋代的建筑学
孙思邈与《千金方》
隋唐时的医药学
僧一行与《大衍历》
唐代的天文历算学
三十九、唐代文苑中的诗歌、散文
盛唐诗坛两伟人
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
文起八代之衰
古文大家韩愈和柳宗元
四十、唐代艺苑中的书法、绘画
颜筋柳骨
书法大师颜真卿和柳公权
右相驰誉丹青与吴带当风
绘画大师阎立本和吴道子
四十一、北宋的统一与危机
杯酒释兵权
北宋的君主集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北宋的统一
《清明上河图》
北宋的经济繁荣
财政的危机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发展
王安石变法
北宋的改革与反改革
漆园誓师
北宋末的方腊起义
四十二、宋辽夏金的和盟与争战
澶渊之盟
辽与宋
好水川之役
夏与宋
阿骨打
金与辽
靖康之变
宋与金
四十三、南宋的偏安与沦亡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的建立与偏安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岳飞抗金
莫须有
秦桧卖国
英雄的巩州城
金朝的末日
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的沦亡
四十四、蒙古王朝的兴建与衰亡
一代天骄
蒙古族的兴起
治天下的良匠
元朝的建立
元大都与异域的交往
元朝的社会风貌
惹红巾万千
元朝统治的残暴、衰败与灭亡
四十五、四大发明中的三大发明
拓碑、雕版、活字
印刷术的发明
慈石、司南、指南鱼
指南针的发明
火球、震天雷、神火飞鸦
火药的发明
四十六、宋元科苑群芳谱
《梦溪笔谈》
北宋大科学家沈括
《授时历》
杰出天文学家郭守敬
衣被天下
著名棉纺织家黄道婆
木塔、铜人、珠算、宫漏
科苑群芳竞秀
四十七、两宋文坛的双璧
千古风流人物
北宋文坛魁首苏轼
但悲不见九州同
南宋诗坛领袖陆游
四十八、宋词与元曲
怎一个愁字了得
婉约词宗李清照
看试手,补天裂
豪放词宗辛弃疾
《窦娥冤》
元曲大家关汉卿
《西厢记》
剧坛奇才王实甫
四十九、两宋时代的学术巨著与理学哲人
《资治通鉴》
司马光的史学成果
游起于学术和政治之间
理学开创期的程颢、程颐
书院和精舍讲学与著述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五十、明王朝的诞生
和尚做皇帝
开国之君明太祖
胡、蓝之狱
明太祖治国之道
靖难之役
明初的皇族内争
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的文治武功
五十一、明王朝的祸患
土木之变
明朝的塞外边患
但愿海波平
明朝的沿海倭乱
买不尽的松江布
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
竟呼九千九百岁
明朝厂卫与阉祸
五十二、明王朝的覆亡
《备陈大饥疏》
明末的土地危机
迎闯王,不纳粮
明末李自成起义
崇祯帝煤山自缢
大明王朝的完结
闯王旗的碎裂
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结局
五十三、大清与南明
萨尔浒之役和八旗制度
清太祖的肇基开国
冲冠一怒为红颜
吴三桂的启关卖国
垂节义于千龄
汉族人民的抗清斗争
逐荷夷,复先基
清王朝的统一
五十四、清王朝的鼎盛
康乾盛世
清前期的国强人旺
平定三藩
康熙治绩之一
尼布楚条约
康熙治绩之二
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
土尔扈特部的回归祖国
五十五、清王朝的衰败
从文治到文狱
清王朝的由盛转衰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清王朝吏治的腐败
隆宗门上的箭头
清王朝盛世的破产
五十六、明清思潮与学术
从心即理到百姓日用即道
心学思潮的涌动与分流
异端之尤
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
风声雨声读书声
东林士人的经世致用
梨洲、亭林、船山
清初三先生
学术界的众星捧月
乾嘉学派和考据大师戴震
五十七、明清小说
逼上梁山
《水浒传》与施耐庵
《促织》的故事
《聊斋志异》与蒲松龄
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与曹雪芹
五十八、明清科技巨匠
医药科学之王
《本草纲目》与李时珍
古典科技总汇
《天工开物》与宋应星
《徐霞客游记》
地貌学、溶岩学开拓者徐霞客
《几何原本》和《农政全书》
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
律历编纂和新疆测绘
蒙古族著名数学家明安图的多项成就
后记
|
內容試閱:
|
捧在您手中的这本书《中国史话》,话说的是中国历史,中国的历史从何年何月讲起呢?
自古至今,多少人在思索: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史学大师司马迁用《史记》告诉后来人:传说中的黄帝掀开了中国历史的首页。今人屈指一数:上下五千年了。这本书先期出版的香港三联版、台湾书林版之书名皆为《中华五千年史话》,仍是照着司马迁划出的起始点而名之的。然而,书中第一大题中华民族之根,却上溯到了旧石器时代前期,且不说巫山人、元谋人,就北京人而言,距今也四五十万年了。
确实,近几十年来,由于考古学的勃兴,埋藏在地下的先民文化遗存年年都被挖掘着,不断有新发现。仅就已出土的原始人类的遗骨化石和石头工具,就把中国大地上的人类史和文化史,一下子从上下五千年上推到一二百万年,大大开拓了今人的历史视野。
先民的文化遗存为中国书写历史提供的证据,比有关黄帝的传说,抑或有关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的传说,更具真实性。毫无疑问,开创中国历史的先民们,是从旧石器时代前期走来的。
《中国史话》之话,为话题之话,指明这本书的体式是话题体。全书列出了若干个大话题,每一个大话题下又列出了若干个小话题。这本书先期出版的日文版,书名中有物语字样,翻译得不够准确。物语即故事,这本书的大小话题中有的也讲了历史故事,但与故事体那样讲历史故事不一样,而是围绕一个话题,有时通过一个历史故事,说明人们已思考过甚或深入思考的历史问题,或阐述一个道理。这一点,三十年前书稿在《人民中国》连载时,编辑部就一再提醒的。
上世纪研究中国历史的扛鼎之作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为章节体。先前和随后出版的种种中国通史,或断代的诸如两汉史、三国史、两晋史、六朝史、五代史、两宋史等等,或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科技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种种,大都是章节体。章节体,讲求全面而深入,能体现出学术研究的成就。而这本书却在章节体的历史书海中掀起一卷话题体的浪波,不讲求全面,但要顾及读者的关注。这本书的上海人民版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行了二十六万册,当时《光明日报》登载的一篇署名文章中要人们好好思索:为什么一本历史书发行量大得令人惊奇。不奇怪,这本书在最初写作时就考虑到了如何服务于更多的读者。有些章节体的历史书研究得太专业化了,给读者限定了范围。这本书的读者不限定于某个专业范围,而遍布于全国的各个领域。
用话题体讲述中国历史,如今已成热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述中国历史的专家们,采用的也是这种形式。古人的史著除纪传体外尚有种种体式,今人将史著体式繁衍得更多,因而,才有更多的好看的历史书送到读者手中。比如,讲述明代历史的,《万历十五年》和《明朝那些事儿》同样受欢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读者群各取所需。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竹、梅、菊、兰皆为人所爱,但其枝叶、花瓣、色彩、姿韵、香气却各具特色。
二十多年前的历史书海中这卷浪波再次掀起时将更可观。因为,上海古籍出版社为做好这本书已做过精心策划,还在书中插配了三百多幅精美图片。
此书在国内初版时,定名为《新编中国史话》。原版的书名有新编字,而新版的书名却去掉了新编。历史在前进,历史研究不断出新。当时名这本书为新编,是自得之词。《新编中国史话》1984年出版后,1986年巫山人化石被发现,这一考古发现指明《新编中国史话》刚一出版就不新了。这仅是一例。新编,还有图说,种种时尚之词,或许就掩盖了实在的本色,不如中国史话的简洁、大气。
这本书的第一作者郭伯南同志因忙于另书出版而无暇顾此,新版的运作是作为第二作者的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李保民主任和黄亚卓博士帮助下进行的。但,这本书无不充盈着第一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这本书的新版将注入更多的新元素和重要的知识点,递到您手中的是一本既可悦读又能益智的书。
以上是新版运作之随想。并为代序。
刘福元
二〇〇八年八月
于石家庄
李白有做政治家的抱负,想象管仲、诸葛亮一样,匡扶朝政,治国安邦,也曾自诩我辈岂是蓬蒿人。现在,李白得到皇帝的宠遇,平步青云,眼见理想即变成现实,更加春风得意了。但是,李白终于从天真的幻想中省悟过来,朝廷需要的是侍宴弄臣、宫廷诗人,并不需要他当治世的能臣与宰辅。在长安,李白无所作为,就整日同诗友们聚会,以酒浇愁,成了长安饮酒八仙之一。故有诗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从此,李白愤世嫉俗,蔑视权贵,甚至伸出脚去让百官都屈意奉迎的大太监高力士为他脱靴,同样,戏谑天子如同僚。因此,他也就为权贵们所不容。有这样个故事:
一天,唐玄宗携贵妃在沉香亭玩赏牡丹,感到应有新乐助兴,遂命乐师李龟年速召李白进宫作歌。李龟年到处找不到李白,就来到市井,忽听酒楼上狂歌: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莫为醒者传。
李龟年闻声上楼,李白已酩酊大醉,只好扶他下楼,抬进宫去。李白见到玄宗,醉不能拜,口角还在流涎。名歌手念奴口含冷水,为其洒面。玄宗又命人为其做来醒酒汤。李白遂乘兴挥毫,写下了三首著名的《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诗的第一首,大意是说,贵妃的衣裳象云似的轻飘,贵妃的容颜象花似的艳丽,这样的妃子,要不是在王母娘娘居住的群玉山头见过,那也只有到天宫的瑶池里去找了!第二首的大意是,看,贵妃多么象一枝凝香含露的红花,相传巫山神女非常美丽,可那是虚幻的呀!在人间,有谁能同她相似呢,恐怕只有汉宫中那令人怜爱的赵飞燕吧!第三首的大意是,名花美妃,两相辉映,君王依在沉香亭的北面栏杆上,久久地欣赏着,此时此刻,不管有几多春愁春恨,也都随着那春风冰消云释了。
李龟年立即将这歌辞谱上乐曲演唱起来,玄宗颇为欣赏,贵妃亦甚得意。
事后,因李白让他脱靴而引以为恨的高力士,暗暗地对贵妃说:李白在诗中将您比做行为不端的汉妃赵飞燕,这不是大不敬吗!杨贵妃一听,立即变喜为嗔怒恨起李白来。唐玄宗为杨贵妃掣肘,始终不肯重用李白。
这是个传说的故事,难说它是否可靠。但是,李白在长安三年,始终不得重用,无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却是事实。《清平调》三首也确是李白的名作。诗中隐指杨贵妃为倾国乱宫的尤物,与李白谑斥权贵君王的态度也是吻合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