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古文观止(上+下)(2册)高中生初中生阅读 国学经典丛书原文+注释+译文古诗词大全集名家精译青少年启蒙经典读本无障碍阅读精装中国古代著名文学书籍国学经典
》
售價:NT$
440.0
《
宠物革命:动物与现代英国生活的形成
》
售價:NT$
36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蔑视大众:现代社会文化斗争的实验
》
售價:NT$
275.0
|
編輯推薦: |
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成立于1924年,由于得到南方发达的药业团体支持,学校办学规模较大,且一直延续到新中国初期,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作为近代早期一批创办的中医学校之一,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办学时间长、教育体系完整、学生多且成材率高,为两广、港澳以至南洋各地侨界等培养了大批知名中医,著名中医药专家如邓铁涛、罗元恺、黄耀燊、李国桥、靳瑞等均为该校校友。
学校当时汇聚一批广东中医界名医,为教学需要,编撰了系列教材。这是近代中医首次编撰教材的创举,与上海等地的中医教育实践交相辉映,在民国时期得到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总会和中央国医馆等的赞誉,是近代广东中医理论与临床学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这些讲义系统性和规范性较强,在今天仍有学习价值。因此,经过系统整理、点读加工,民国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中医讲义系列丛书的出版应运而生。
|
內容簡介: |
本丛书的特点是以地区、学校为单位,首先系统整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整套中医药类教材。不仅可供研究专科学术参考,更可完整地呈现近代中医学校的中医课程体系、教材编撰等方面的特色。国医大师邓铁涛担任总主编,选取该校中医基础至临床各科教材近30种,连同该校校史,共整理成10个分册。
学校当时汇聚一批广东中医界名医,为教学需要,编撰了系列教材。这是近代中医首次编撰教材的创举,与上海等地的中医教育实践交相辉映,在民国时期得到全国医药团体联合总会和中央国医馆等的赞誉,是近代广东中医理论与临床学术成就的集中体现。这些讲义系统性和规范性较强,在今天仍有学习价值。因此,经过系统整理、点读加工,民国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中医讲义系列丛书的出版应运而生。
|
關於作者: |
邓铁涛,国医大师,我国当代著名中医药学家,全国名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早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后曾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国家973专项首席科学家。主要著作有《邓铁涛医学文集》等数十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郑洪,中医内科学博士,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上以中医近代史、岭南医学流派、中医文化研究为主要方向。近年独立或首要作者创作出版的著作有:《医史传奇》(羊城晚报出版社,2006)、《岭南医学与文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国医之殇----百年中医沉浮录》(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中西医道----中西医比较面面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岭南摄生录》(南方日报出版社,2014)。
|
目錄:
|
第一章 针刺总论
第一节 针刺之始终
第二节 经脉之取裁
第三节 阴阳之刺异
第四节 针治之探本
第五节 迎随之审度
第六节 针法之辨用
第七节 持针之慎用
第八节 手术之讲求
第九节 针态之去留
第十节 经气之慎守
第十一节 行针之谨密
第十二节 持针之坚定
第十三节 论用针之专一
第十四节 下针之端正
第十五节 针刺之活法
第十六节 用针之权变
第十七节 经络之审视
第十八节 针法之解结
第十九节 针法之推上
第二十节 针法之引下
第二十一节 针入之气合
第二十二节 针出之气离
第二十三节 用针之行泻
第二十四节 用针之行补
第二十五节 气至之审求
第二十六节 气至之标准
第二十七节 浅深之针考
第二十八节 徐疾之针考
第二十九节 刺肥之针辨
第三十节 刺瘦之针辨
第三十一节 刺壮之针辨
第三十二节 刺婴之针辨
第三十三节 数刺之针辨
第三十四节 缪刺之病形
第三十五节 春刺之确要
第三十六节 夏刺之确要
第三十七节 秋刺之确要
第三十八节 冬刺之确要
第三十九节 春刺夏分之误
第四十节 春刺秋分之误
第四十一节 春刺冬分之误
第四十二节 夏刺春分之误
第四十三节 夏刺秋分之误
第四十四节 夏刺冬分之误
第四十五节 秋刺春分之误
第四十六节 秋刺夏分之误
第四十七节 秋刺冬分之误
第四十八节 冬刺春分之误
第四十九节 冬刺夏分之误
第五十节 冬刺之秋分之误
第五十一节 时序之禁刺
第五十二节 日辰之禁刺
第五十三节 逆治之禁刺
第五十四节 现象之禁刺
第五十五节 五夺之禁刺
第五十六节 四避之禁刺
第五十七节 过分之禁刺
第五十八节 失宜之禁刺
第五十九节误刺之变病
第六十节 误刺之死亡
第六十一节 反实之针误
第六十二节 死征之针戒
第六十三节 阴阳之定位
第六十四节 阴阳之审治
第六十五节 五邪之针判
第六十六节 痈邪之针向
第六十七节 大邪之针向
第六十八节 小邪之针向
第六十九节 热邪之针向
第七十节 寒邪之针向
第七十一节 输刺之认定
第七十二节 远道刺之认定
第七十三节 经刺之认定
第七十四节 络刺之认定
第七十五节 分刺之认定
第七十六节 大泻刺之认定
第七十七节 毛刺之认定
第七十八节 巨刺之认定
第七十九节 焠刺之认定
第八十节 偶刺之商确
第八十一节 报刺之商确
第八十二节 恢刺之商确
第八十三节 齐刺之商确
第八十四节 扬刺之商确
第八十五节 直针刺之商确
第八十六节 输刺之商确
第八十七节 短刺之商确
第八十八节 浮刺之商确
第八十九节 阴刺之商确
第九十节论 傍针刺之商确
第九十一节 赞刺之商确
第九十二节 半刺之因应
第九十三节 豹文刺之因应
第九十四节 关刺之因应
第九十五节 合谷刺之因应
第九十六节 输刺之因应
第二章 针体总论
第一节 镵针之形式
第二节 员针之形式
第三节 鍉针之形式
第四节 锋针之形式
第五节 铍针之形式
第六节 员利针之形式
第七节 毫针之形式
第八节 长针之形式
第九节 大针之形式
第十节 九针之取法
第十一节 镵针之究竟
第十二节 员针之究竟
第十三节 鍉针之究竟
第十四节 锋针之究竟
第十五节 铍针之究竟
第十六节 员利针之究竟
第十七节 毫针之究竟
第十八节 长针之究竟
第十九节 大针之究竟
第三章 灸法总论
第一节 灸刺之合治
第二节 刺灸之串治
第三节 徒灸之单治
第四节 灸焫之缘起
第五节 灸法之指归
第六节 灸法之补泻
第七节 灸癫之部分
第八节 脉癫之刺灸
第九节 灸狂之部分
第十节 寒热灸法一
第十一节 寒热灸法二
第十二节 寒热灸法三
第十三节 寒热灸法四
第十四节 寒热灸法五
第十五节 寒热灸法六
第十六节 寒热灸法七
第十七节 寒热灸法八
第十八节 寒热灸法九
第十九节 寒热灸法十
第二十节 寒热灸法十一
第二十一节 寒热灸法十二
第二十二节 寒热灸法十三
第二十三节 寒热灸法十四
第二十四节 寒热灸法十五
第二十五节 寒热灸法十六
第二十六节 寒热灸法十七
第二十七节 犬啮灸法十八
第四章 寻穴揭要
第一节 经穴之状态
第二节 面积之微渺
第三节 审穴之三器
第四节 位置之界域
第五节 体度之分类
第五章 穴道备纂
第一节 任脉经穴
第二节 督脉经穴
第三节 足太阳经穴
第四节 手太阳经穴
第五节 足少阳经穴
第六节 手少阳经穴
第七节 足阳明经穴
第八节 手阳明经穴
第九节 足太阴经穴
第十节 手太阴经穴
第十一节 足少阴经穴
第十二节 手少阴经穴
第十三节 足厥阴经穴
第十四节 手厥阴经穴
第十五节 奇经八脉穴
第六章 经穴部位疗治
第一节 任脉穴部位疗治
第二节 督脉穴部位疗治
第三节 足太阳穴部位疗治
第四节 手太阳穴部位疗治
第五节 足少阳穴部位疗治
第六节 手少阳穴部位疗治
第七节 足阳明穴部位疗治
第八节 手阳明穴部位疗治
第九节 足太阴穴部位疗治
第十节 手太阴穴部位疗治
第十一节 足少阴穴部位疗治
第十二节 手少阴穴部位疗治
第十三节 足厥阴穴部位疗治
第十四节 手厥阴穴部位疗治
第七章 针灸要録
第一节 制针方法
第二节 进针方法
第三节 向针方法
第四节 留针方法
第五节 退针方法
第六节 晕针方法
第七节 折针治法
第八节 灸分补泻
第九节 隔灸治法
第十节 灸器宜备
第十一节 雷火针灸
第十二节 盐灸法门
第十三节 针灸疮论
第十四节 洗护疮法
第十五节 针灸大纲
第十六节 四花穴法
第十七节 骑竹马法
第十八节 艾柱大小
第十九节 壮数多少
第二十节 针灸标准
第二十一节 因部取穴
第二十二节 八会要诀
第八章 针灸赋选
第一节 灵光赋
第二节 席弘赋
第三节 百症赋
第四节 玉龙赋
第五节 指要赋
|
內容試閱:
|
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筹建于 1913年,成立于1924年,一直办学至1955年,后来并入新成立的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作为近代最早筹设的中医学校之一,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具有办学时间长、教育体系完整、学生多且成材率高等特点,现代著名中医药专家,如邓铁涛、罗元恺、黄耀燊、李国桥、靳瑞等均为该校校友,其附设的医院广东中医院(现广东省中医院)延续至今,已发展成为全国最知名的中医院之一。
民国中医学校的历史贯穿于近代中医药界争取学校教育权利的过程中。在当时的种种阻碍之下,中医药先辈积极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办学体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等,这对今天的中医药教育也有重要影响。中医教育从师承教育向学校教育转型,是影响中医百年来发展道路的重要事件,其转型既有内在发展的动力与需求,也有着外在的压力与制约。当中值得研究的内容很多,教材便是其大端。
民国中医学校教材,既保留传统体系与思维方式,又开始按照现代教育理念来分科编撰。其内容包含了很多当时中医名家的理论心得与临床经验,也体现了新教育模式的框架。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所编撰的教材在民国时享有盛誉,在 1929年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的教材编辑委员会会议上,该校所编教材被认为最完备。中央国医馆成立后,收集各学校教材,又以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选送最多,达84册。为了让这些颇有价值的教材能够为今人所利用,在新中国中医高等教育肇始 60周年,亦即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 60周年之际,我们对其中的中医药教材进行了点校整理,既可借以研究当时中医教育的情况,又可供学习名医的思想学术与临床经验。丛书中选入了惟一一种不属于医学科目的是《国文学讲义》,但书中亦有与医学有关的篇目,部分相当于今之《医古文》,教学方法很有传统特点,可供借鉴。该册作者廖景曾是对学校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人物。
本丛书共分10个分册,包括附编该校校史一册,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支持下编辑出版。广东中医药专门(科)学校第九届毕业生、今年喜满百岁遐龄的首届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欣然担任本丛书总主编,让后学倍感欣喜。在整理过程中,我们尽量保持讲义原貌,还原民国时期中医讲义特色。冀望本书的出版,能为中医药院校师生提供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