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科学技术、人文社科、国家视角三个方面分析了各相关领域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展现了这些影响机制的机理和力度,从比较的视野指出了我国该如何学习德国的创新经验。全书共分分三篇,*篇是科学技术篇,从技术、产业、建筑、创新体系、专利、机制和经济秩序等方面分析了德国创新力源源不断的原因所在;第二篇是人文社科篇,从历史、法律、哲学、外交、智库和家族企业的角度探讨了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第三篇是国家视角篇,主要探讨了工业4.0下德国的社会创新政策。本书对我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升我国持续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德国是公认的具有世界领先的创新能力的国家。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在哪里?为什么这个国家总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依托同济大学一百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对德研究资源,携手校内外、国内外一流的德国问题专家,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书中的每一篇文章探讨了不同领域同德国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了各相关领域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展现了这些影响机制的机理和力度。
|
關於作者: |
裴钢,男,出生于1953年12月11日,辽宁省沈阳市人,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1月~1982年2月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4年12月就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12月~1991年12月就读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和逢甲大学荣誉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3月~1997年6月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2000年5月~2007年11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6年6月任同济大学名誉教授,2007年8月~2016年9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编等。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理功能等研究。江波,男,1959年8月生于上海,浙江奉化人。历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1978年2月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同年10月赴法国雷恩第二大学学习法国语言文学,1981年毕业。1990年9月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教育学,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1年7月由法国回国后在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任职,1993年参加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筹备工作,1995年~1999年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1999年12月~2004年8月任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教育参赞,2004年10月~2005年6月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2005年7月~2012年6月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正司级),2012年7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从事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工作。裴钢,男,出生于1953年12月11日,辽宁省沈阳市人,1998年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78年1月~1982年2月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2月~1984年12月就读沈阳药科大学药学系,获硕士学位;1986年12月~1991年12月就读美国北卡大学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获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和逢甲大学荣誉工学博士学位。1995年3月~1997年6月任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所研究员,中科院和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小组组长,2000年5月~2007年11月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2006年6月任同济大学名誉教授,2007年8月~2016年9月任同济大学校长。兼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第四届、第五届专家顾问组成员,干细胞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第一届专家组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平台建设专家组成员,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理事长,中药全球化联盟副主席,《Cell Research》主编等。从事细胞信号转导机制及生理功能等研究。 江波,男,1959年8月生于上海,浙江奉化人。历任科员、主任科员、副处长。1978年2月就读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文学系学习,同年10月赴法国雷恩第二大学学习法国语言文学,1981年毕业。1990年9月赴英国诺丁汉大学学习教育学,1994年获博士学位。1981年7月由法国回国后在教育部(国家教育委员会)任职,1993年参加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筹备工作,1995年~1999年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1999年12月~2004年8月任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馆教育参赞,2004年10月~2005年6月任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2005年7月~2012年6月任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正司级),2012年7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正局级)。从事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工作。
|
目錄:
|
科学技术篇
对德国工业4.0 法律问题的反思【刘 迪 单晓光】/001
基于专利的德国技术创新分布格局与发展趋势【慎金花 陈 欣 杨 锋】/006
从包豪斯到零豪斯
德国建筑创新的三次浪潮【李振宇 邓 丰】/021
创新德国汽车业发展动力的源泉【马 钧】/028
德国在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创新发展历程【李克平】/037
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德国模式
谈职业教育对德国创新的促进机制【王继平】/042
高校与企业的研发合作德国创新的发动机【伍慧萍】/050
德国应用学科的创新体系【戴晓虎】/059
德国制造业与德国创新体系研究【陈 明】/068
从经济秩序看德国创新力持久不衰的原因所【冯 晓】/082
弗朗霍夫学会运行机制对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若干启示【陈 强 李伯文】/088
德国家族企业与德国创新能力的关联
以弗斯托公司为例【吴志红 杜 斐 宗 琛 吴瑞明】/096
人文社科篇
哲学批判与创新思维以德国哲学为主要考察背景【孙周兴】/102
创新与传统之间的中庸之道
近代以来德意志民族的三次创新性选择【吴建广】/113
马克思主义正统的解构与创新
从新马克思主义看德国的创新能力【李 振】/120
人格与创新德国人格法的视角【卢 鹏】/129
二战后德国的多边外交创新及其影响【王道云 杨 烨】/144
德国推动大国协调的外交创新能力评述【宋黎磊】/155
德国智库对德国政府决策创新的影响【杨 烨】/165
从《我的奋斗》、三十年战争说到费舍尔争论
德国围绕一战的历史观的维新【胡春春】/171
国际视角篇
先进的数字工业(工业4.0)
促进创新、鼓励创业与创造新就业机会的系统方法【Peter Sachsenmeier】/179
工业4.0 的社会创新政策【Daniel Buhr】/188
工业4.0 德国已经为未来做好准备了吗?【Yun Schler-Zhou】/207
尖端集群its OWL 的创新举措
【Jrgen Gausemeier, Roman Dumitrescu, Arno Khn und Martin Rabe】/217
介于被迫创新与创新疲劳之间德国关于创新的话语讨论
【Alexandra Hausstein und Armin Grunwald】/227
中德关系中的社会创新【Katja Levy】/238
音乐与创新【Elisabeth Gutjahr】/248
|
內容試閱:
|
总序
德国是公认的具有世界领先的创新能力的国家。在所有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国家排名中,德国都跻身于前六名。巨大的创新活力、优秀的创新团队、良好的创新体系、卓越的创新转换能力和敏锐的创新市场捕捉能力,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雄厚的国家实力、殷实的百姓生活、安定的社会基础和崇高的国际威望。
当今世界国家实力的竞争,实际上是国家创新实力的竞争。没有创新能力的国家很难保持可持续发展。创新理论的奠基者奥地利裔美国学者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教授早在百年前就提出了著名的关于创造性的毁灭的论断:一个产品的创新、一个工艺的创新、一个机制的创新,往往会带来一个新的企业、一个新的行业和一个新的市场的产生。它们的产生,往往又会淘汰大量现成的产品,从而对许多企业,乃至于对整个行业形成毁灭性打击。
即使是曾经独领风骚的企业和行业,如果躺在原有的创新成果上睡大觉,也摆脱不了创造性的毁灭逻辑的魔力,逃脱不了被摧毁和淘汰的命运。2014 年10 月14 日,芬兰总理亚历山大?斯图布(Alexander Stubb 宣告,苹果的创新系列产品摧毁了芬兰的两大支柱产业,并导致苏兰国家经济滑坡、国家信用评级下调。斯图布的话发人深省。他说:我们已经有两个冠军倒下。iPhone 杀死了诺基亚,iPad 杀死了芬兰造纸业。但芬兰不会低头,我们会东山再起。
创造性的毁灭告诉我们一个真谛:创新,创新,再创新,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断地创新,一个企业才能一直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一个社会才能永葆坚实的物质基础,一个民族才能永远立足于世界之林。在这一点上,德国为世人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事实上,德国在其历史发展中也曾经历过诸如纳粹统治的黑暗时期,但德国人善于反省历史,善于从失误中学习,并能够在经历挫折后重拾创新的信心和实力。如今,就像斯蒂芬?泰尔(Stefan Theil)在《为何德国仍在制造》中分析的那样,德国的创新能力不但不亚于美国,而且在许多方面还正在超越美国。
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源泉在哪里?为什么这个国家能在激烈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但世人没有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而且德国社会和学术界也就它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然而,清楚地回答这两个问题,不仅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2015 年是中德创新合作年。两国政府的期待、两国社会的兴趣、两国企业界的热情、两国学界的关心把同济大学的德国研究智库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推到了研究德国创新能力的前沿。我们非常荣幸能接受这个挑战,把研究中心的第一份年度专题蓝皮书的主题锁定为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力图抛砖引玉,为理解德国创新能力的真正根源,为吸取德国创新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提高中国的持续创新能力做出贡献。
一个民族的持续创新能力应该产生于它的内部而不是外部。因此分析德国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分析德国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语言、哲学、音乐、伦理、道德、建筑以和宗教信仰。根据这个总体论方法,我们将系统分析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紧紧围绕德国创新能力这个主题,探索它的历史渊源,展现它的文化背景,解析它的政策关联,挖掘它的军事动机,讨论它的哲学内涵,分析它的音乐含量,衡量它的伦理分量,揭开它的道德岩层,描述它的建筑灵感,体察它的宗教维度。但我们这里所理解的创新不局限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而是以一种广义的创新视角,把社会创新和管理创新等也纳入考察的范围,这也符合中德双方2014 年10 月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共塑创新》的要旨。
总体的方法,需要总体的团队。我们依托同济大学一百多年来积累的丰富的对德研究资源,携手校内外、国内外一流的德国问题专家,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进行系统的分析。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立的分析报告。它们探讨了不同领域同德国创新能力的关联,分析了各相关领域对德国创新能力的影响,并展现了这些影响机制的机理和力度。
在此,我们感谢各位作者,感谢他们加入了我们的讨论,为我们提供了稿件,贡献了他们的创新观点,与我们携手探究德国创新能力的基础与源泉。
裴 钢 江 波 辜学武 郑春荣
2014年12月28日于上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