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內容簡介: |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为中国科学院在沪的下属单位,自1956年8月开始筹备。1957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筹备处正式成立。至2016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已经走过了60个春秋。在一个甲子的岁月中,经济研究所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之下,推出了一大批有学术价值、有全国甚至世界影响力的成果,并发展成为国内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单位之一。
本书由经济研究所的在职和曾在经济研究所工作的学者撰写,用一篇篇文章回顾了经济研究所的学术历史往事,笔触真实,记载详细,其中的一些内容颇有可读性。
|
目錄:
|
开拓者的学术风范
附: 沈志远1962年7月23日在上海市政协会议上的发言节录
1959年和平饭店经济理论讨论会纪实
大隆等三部厂史上《红旗》杂志评价
第一部中国自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
洋务运动研究的重大突破
《社会必要产品论》推出的前前后后
所有制理论研究的新发展
两层次分配理论的新亮点
《上海经济发展蓝皮书》新贡献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新探索
企业史研究纵深发展
行业史研究硕果累累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高地
就业与社会保障特色学科团队的跨学科研究
上海城市经济研究的深化发展
左学金工作室的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创新研究
石良平工作室的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创新研究
广泛开展决策咨询研究获好评
扎实调研提供企业咨询服务
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与咨询双丰收
中印比较研究中心成长历程和新起点
企业研究中心精心打造论坛新品牌
鼓励学术争鸣,提倡学术文明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
倡导踏实与坚毅的学术风范
重视梯队建设,鼓励人才拔尖
附录
经济研究所大事记
重要学术荣誉与奖项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一览表
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承担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2000年以来学术团队建设概况
《上海经济研究》概况
历任所长、所学术委员会成员名单
历届所党组织成员名单一览表
历年组织机构一览表
历年全所在编人员名录
研究生教育概况
历届研究生名录
博士后名录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指出:现在,如果我们还不及时地加强对于长远需要和理论工作的注意,那么,我们就要犯很大的错误当然,理论决不可以脱离实际,任何脱离实际的理论研究都是我们所必须反对的。但是目前的主要倾向,却是对于理论研究的忽视。这种情况不但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同样地也表现在社会科学方面。目前,我们在社会科学方面分配的力量,比在自然科学方面分配的力量,按照我们国家的需要说来,更加薄弱得不相称。因此,党中央要求: 在今年四月底以前,必须确定科学发展的远景规划,一切文化教育部门都应该作出从1956到1967年的发展规划,并且采取最有效的措施加以实现。报告还着重强调,我们的发展科学文化力量的计划,必须是一个既提高而又扩大的计划,因为不但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必须有一定的数量才能适应各方面的需要,而且质量一般地也只能在一定的数量的基础上产生。当时,周总理报告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科研、教育、文化系统更是受到极大鼓舞。遵照周总理的指示精神,中国科学院开始着手制定发展规划,并在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委的积极支持下,由中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家沈志远会同黄逸峰、吴承禧,于当年下半年在中国最大的经济城市上海,创建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并于1958年并入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已经历了60个春秋。往事历历,可圈可点。
经济研究所的创业时期,正是风云变幻的年代,阶级斗争鞭子已经频频扬起。尽管如此,经济研究所仍做了不少可以留存青史的实事: 民族企业史研究成果频出,特别是追索第一手资料的研究风格,获得《红旗》杂志的高度评介;在上海和平饭店,与孙冶方领衔的中科院经济研究所联合召开全国商品经济与价值规律理论讨论会,那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经济学界的第一次大聚会;1961年,以第二任所长姚耐领衔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社会主义部分)》正式推出,这是国内第一本公开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962年,组织全所中青年研究人员,参加为期一年的《资本论》学习班,尽管此事被当年市委责难为在意识形态两条道路斗争中身处事外,关门读书,只管业务,不闻政治,但实践证明,这一年学习对提高全所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水平大有收获。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春风,激发了经济研究所同仁的科研活力。正如雍文远教授所说,现在终于可以用自己的观点,书写自己的东西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正是经济研究所喜获丰收的时期: 洋务运动研究获得新的突破,社会反响强烈;行业史研究成果累累,在国内独树一帜;企业史研究纵深发展,老树新花;企业史资料研究中心中外共建,获得海内外学者青睐;《上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简史(19491985年)》史论兼顾、质地厚重;《社会必要产品论》一书,紧扣时代脉搏,社会推崇,并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提出两层次按劳分配理论,深得决策部门关注;国企国资改革研究收到实效,温州模式研究影响深远,所有制结构研究推上新的水平;包括增长方式转变、金融中心重建、国有企业改革、房地产发展等12种论著的《上海经济发展丛书》,熠熠生辉。
进入新世纪以后,更进一步创新发展: 基础理论与咨询研究双轮驱动,成绩斐然;大城市研究、浦东开发与自贸区研究,成为新的亮点;蓝皮书系列,再放光彩;史实结合的研究方法,把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的研究推上新的高地;政治经济学研究走上再探索的新路。
60年风云变幻,几代学人披荆斩棘,为经济研究所的发展,为祖国社会主义经济繁荣,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展望未来,经济研究所的同仁,一定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再创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