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女王冠:三位女性的权力与生存之战
》
售價:NT$
500.0
《
唤醒孩子的学习力3: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
》
售價:NT$
332.0
《
变富:如何有效积累足够的财富
》
售價:NT$
403.0
《
大宋西军
》
售價:NT$
398.0
《
这才是真正的诸葛亮
》
售價:NT$
347.0
《
嫉妒
》
售價:NT$
250.0
《
文明的碎片(西蒙·沙玛重磅新作!)
》
售價:NT$
500.0
《
别读博,会脱单
》
售價:NT$
265.0
|
內容簡介: |
妮娜原本任職報社,有很長一段時間她熱愛這份工作,熱愛它的高低起伏以及辦公室裡的豐沛能量——瘋狂的打字聲響,高談闊論跟聊天打屁,聽記者跟消息來源通電話,從全神貫注到終於發稿。她對身為其中的一員感到驕傲。隨著網路崛起,產業環境改變,記者們不再討論讀者,開始討論網民,她也成了網站總編輯,終日點擊著網頁。有好幾年她只要醒著,幾乎都在看電腦、按滑鼠。終於,她的大腦發出吶喊:
「再這樣下去你會死的!做這種事真是浪費生命!」
妮娜大學念的是英文和古典文學,成天研究古代史與文學理論等抽象概念,當了記者之後繼續處理無形的東西。而今,她渴望更具體而有形的工作。她看到一則徵人廣告:「徵木工助手:強烈建議女性應徵」。沒有絲毫經驗的她憑著一股熱情,鼓起勇氣應徵,沒想到竟錄取了。
在這本書中,她以深具感染力的好奇心,訴說手工製作的喜悅與挫折,透露在從業人員百分之九十九是男性的行業裡,女性面臨哪些挑戰,以及勞力工作如何改變了她的世界觀。我們碰見她從容不迫的導師瑪麗,一位嬌小卻強悍的木工師傅兼哲學家(「別讓工具駕馭你!」);還有狂野的拆除父子檔、滿嘴髒話的鉛管工人、語帶嘲諷的五金行店員,以及她跟瑪麗服務過的形形色色的客戶。
築牆、裝修廚房、改造整棟房子……,她帶讀者快速穿梭在各種工程之餘,也介紹了跟建築相關的有趣歷史、木工工具的沿革、各種工具的優點和差異,同時引用羅蘭.巴特、奧維德、安妮.迪拉德與瑪莉.奧利佛等文學家的智慧,來說明自己的新工作。這是一本平實中充滿熱情的作品,書中有汗水、有髒話、有受傷的拇指,還有尋找工作與人生真諦的深刻見解。
各章心靈小語
一★這些年來,我幾乎只要醒著都在看電腦、按滑鼠。我隱約感覺到,我想用雙手去實踐腦中的想法。
二★欣賞熟悉工具的人使用工具,看他們處理基本工作的技術與冷靜,是一大樂事。
三★我喜歡剛柔之間界線模糊的感覺。那是把雙性揉合在同一個身體與心智裡的強烈渴望,一種精神上的富饒。
四★休耕期是值得細細品味的時間。生產力降低的時間是生命裡的奢侈享受。
五★讓材料告訴你它們願意怎麼屈服。用大腦思考,仔細聆聽。讓物理特性、工具和耐心幫你完成工作。
六★這第一個孔就是犯錯的第一個機會。凝望是為了在心裡完美演練,實際操作是接受犯錯的可能性。
名人推薦:
「遠離熟悉的環境能打開我們的眼睛,這是旅行的真諦。」
作者離開了處理抽象思考的文字工作,這開發了她的感知與視角
從而體會到:擁抱改變,你才能擁有新的視界/世界。-〔林黛羚專文推薦〕
有勇氣聽從心裡那微小的聲音,去追尋真正適性的職業的人不多,如果這職業無法讓你享有社會地位、健保福利與穩定收入,那就更難了。作者記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勇敢放手一搏帶著她直抵心靈深處,雖然風險很高,但是獲得長久喜悅的可能性更高。麥可拉弗林的這本散文與她學會製作的木製品一樣,精確直接、四平八穩、坦誠無欺。
這本書既可愛又意義非凡。——安卓.杜布斯三世(AndreDubusIII),《Townie》作者
這本回憶錄記述學習一門手藝的過程,妮娜.麥可拉弗林在書中探索道德、慾望、光陰的流逝與工作的意義。她不只描述本身的經歷,更引領讀者深思自己的工作有何長遠意義。——菲利普.康納斯(PhilipConnors),《FireSeason》作者
妮娜.麥可拉弗林生動而深入地,描繪木材以及塑造它們的過程、用雙手工作、冒險與放下。這是一本精彩的出道之作。——莫莉.伯恩邦(MollyBirnbaum),《失去嗅覺的廚師》(SeasontoTaste)作者
這本書溫暖、充滿智慧、真正啟發人心。從來沒有一本書曾讓我既想要重讀奧維德,又想要幫浴室重舖磁磚,或是令我相信這兩件事我都辦得到。我愛這本書。——蘿西.沙普(RosieSchapp),《DrinkingwithMen》作者
|
關於作者: |
妮娜.麥可拉弗林NinaMacLaughlin
妮娜.麥可拉弗林在麻薩諸塞州長大,定居劍橋,職業是木工師傅。她曾在《波士頓鳳凰報》擔任編輯,也曾為《Believer》雜誌、《Bookslut》文學評論網站、《洛杉磯書評》雜誌和其他刊物撰文。
個人部落格:www.carpentrix.tumblr.com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大外語系,輔大翻譯研究所,專事翻譯。譯作包括《用科學打開腦中的頓悟密碼》、《今天,我比昨天勇敢一點點》、《死過一次才學會愛》、《超腦零極限》、《源場》(合譯)、《深刻入骨》、《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夜幕低垂》(合譯)等書。賜教信箱:judyjlo@gmail.com
|
目錄:
|
推薦序 新風景,毋須遠求(林黛羚/撰)
前言 如何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確決定?
我身處的真實世界,都是打得到、也踢得到的實物,不過當時我視它們為理所當然,眼裡只有發光的電腦螢幕……
第一章 捲尺——從這裡到那裡的距離
任何型態的工作都有單調之處,都像史德斯.特凱爾在《工作》一書中所言,「這是一種身心暴力。」就算是我們熱愛與自豪的工作也不例外。這些年來,我幾乎只要醒著都在看電腦、按滑鼠,直到我發現我已變成坐在椅子上的一團肉塊。我的存在,只不過是辦公桌前的一副軀殼,靈魂卻像一片漸漸走味的蘇打餅。
第二章 鎚子——揮擊的力道
瑪麗大我十三歲:她沒有老到能當我媽,也沒有年輕到像朋友。她也沒有假裝自己什麼都會,這使她成為最理想的老師。我學瑪麗那樣斜放釘子。我舉起鎚子用力一敲,釘子飛出去。我從盒子裡拿出一根釘子再試一次,釘子彎向左邊。我從另一個方向敲,釘子被我敲得更加彎曲。「我爛透了。」
「你不爛,」瑪麗說。「你只是需要練習個幾百次。」
第三章 螺絲起子——關於鎖緊與搞砸
該死的螺絲釘。我重新就定位,用全身的力氣壓住電鑽。螺絲釘彈飛旋轉,落在櫥櫃後面的角落,像滑冰選手一樣轉個不停。瑪麗遞給我一枚尖細的鑽頭。「先用這個,」她語氣平靜。「鑽一個導孔。」
愛斯基摩人會藉由走路來消除憤怒:「當憤怒平息時,用棍子標示自己的位置,親眼看看憤怒的力量或時間長度。」憤怒消散在你身後的步伐裡,轉過身擁有全新的視野。
第四章 螺栓夾板——壓力之必要
螺栓夾板的材料是楓木和鋼鐵,旋轉把手就能把夾板鎖緊,很像用雙手踩腳踏車,它連最小的縫隙都能消除。血緣發揮類似螺栓夾板的功能,把我們一家緊緊夾在一起,甚至在我們極度渴望距離的時候,也不放鬆。太過靠近、太過緊密,就像那種餓到胃緊縮起來、極度匱乏的感覺。
第五章 鋸子——與整體切割
新工程開工時並非總是順利。每次告訴別人我是木工學徒時,他們肯定想到淺色的木屑捲、熟悉的耶誕節松木氣味、寧靜的工藝沉思。但此刻我正在陌生人的浴缸裡,刷洗冰箱蔬菜盒上的黴菌。我們想像別人的生活時,總是想到最刺激的部分。我們對別人的想像裡,住著我們最想實現的憧憬。你是木工,親手製作東西的感覺一定很棒!的確很棒。除了不棒的時候。
第六章 水平儀——調整、沉澱,然後繼續調整
父親打來問我有沒有空的時候,我卻步了。我心中已演練過施工步驟,但是我真的能拿起工具、把木材變成腦海中的書櫃嗎?動工等於面對自己有可能搞砸。
小說家馬奎斯曾說:「文學的本質無異於木工。」要是他做過木工,就會知道木材跟文字並不相同。木工有一種「實現」感,寫作沒有。想發揮最精細的技巧,反而要腦袋放空,這種冥想目標必須擺脫語言才能達到。
後記 知途者視而不見
雖然跟著瑪麗五年了,但這份工作依然有種陌生感。現在的我安於不斷地犯錯、一再地嘗試改進,直到做對為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