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农为邦本——农业历史与传统中国
》
售價:NT$
340.0
《
小麦文明:“黄金石油”争夺战
》
售價:NT$
445.0
《
悬壶杂记全集:老中医多年临证经验总结(套装3册) 中医医案诊疗思路和处方药应用
》
售價:NT$
614.0
《
无法忍受谎言的人:一个调查记者的三十年
》
售價:NT$
290.0
《
战争社会学专论
》
售價:NT$
540.0
《
剑桥意大利戏剧史(剑桥世界戏剧史译丛)
》
售價:NT$
740.0
《
教育何用:重估教育的价值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九世纪初叶,在大唐元和中兴开始之后的峥嵘岁月,一代名相裴度,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二十年。
《大唐中兴宰相裴度》是关于这位风云人物的*部长篇小说,也是一位当代作家对那段历史的*诠释。
|
內容簡介: |
裴度是一位坚持国家统一、反对割据分裂的政治家,史称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二十年。本书是第一部描写这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的长篇小说。
小说从旷古未闻的暗杀当朝宰相事件开始,拉开大唐元和年间朝廷讨伐蔡州战争的序幕。小说围绕恐怖长安、东京事变、裴度督军、淮西风云、再造辉煌、中流砥柱、不如归去、洛阳残春等情节展开,在封建王朝的中央与地方、统一与割据长期而复杂的斗争中,塑造历史人物形象。
小说以宏大的气势,张弛有致的情节,鲜活生动的细节描写,清丽明快的语言风格,生动再现九世纪初大唐帝国方方面面的生活图景。
|
關於作者: |
青禾,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祖籍福建永定,生于漳州。已发表中篇小说44部,短篇小说100部,散文随笔、报告文学、诗歌等400来部(首);在海内外出版、再版长篇小说1部,长篇历史小说7部,长篇传记文学2部,小说集4部,计450万字。
|
目錄:
|
第一章 恐怖长安
第二章 东京事变
第三章 裴度督军
第四章 淮西风云
第五章 再造辉煌
第六章 中流砥柱
第七章 不如归去
第八章 洛阳残春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恐怖长安
(一)
长安初夏的黎明,美丽而宁静。
风从旷野来,越过高高的城墙,像一个游手好闲的阔少爷,懒懒散散地漫步长安城,这里走走,那里看看,这里摸摸,那里动动,把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所有宫殿、寺院飞檐上的风铃摇响,把槐树叶上的露珠抖落,把东市、西市的各种各样商幡扯得东扭西歪
宵禁已经结束,街上开始有人走动,那大都是赴早市的商人和上早朝的官员。稀稀拉拉的脚步声和马蹄声,反而使长安城显得更加寂静。
空气中荡漾着淡淡的茉莉花香。
这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初三的黎明。
大唐宰相武元衡推开房门,站在台阶上舒展一下手臂。有一颗流星从对面槐树上滑过,拖着长长的尾巴,武元衡愣了一下。他捋了一下花白的胡子,自言自语地说:不祥。但他其实并不怎么在乎。他吸了一下鼻子,吸进一阵幽幽的花香。
对面的院墙下就有几株茉莉花。夜光下,白色的小花在微风中颤抖着,溢出一阵阵幽香。
武元衡,字伯苍,河南缑氏人,今年五十八岁。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进士及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为华原县令。时畿辅有镇军督将恃恩矜功者,多扰吏民,元衡苦之,乃称病去官。他自由自在地过了一段很长的诗人生活,放情事外,沉浮宴咏。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迁左司郎中、御史中丞。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正月,拜门下侍郎、平章事,赐金紫,兼判户部事。元和三年(808年),拜检校吏部尚书,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充剑南西川节度使,接高崇文镇成都。元和八年(813年),征还,重拜门下侍郎、平章事。
唐设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朝政,并为宰相。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原为正三品,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升秩为正二品。门下侍郎是门下省的副职,原为正四品,大历中升秩为正三品。大历后,由于平叛战争紧急,侍中之位一般不单授,成为赏战功的荣誉衔,为将帅所遥领。所以,门下侍郎便成为门下省的最高负责人,真正的宰相。
武元衡由眼前的茉莉花想到前不久在唐昌观看到的玉蕊花。他与诗人王建、张籍等人作了同题诗。想起当时的情形,他情不自禁地微笑着摇了摇头。
武元衡的侍妾张氏走出来,把金鱼带挂在武元衡的腰上,说:
老爷总是忘了带。
有什么用?
武元衡不耐烦地说。
唐代官员有挂鱼符的制度。因为唐乃李家天下,鲤音同李,鲤鱼得了皇家的姓,成为官员的佩饰。五品以上的官员佩鱼,三品以上饰以金,四品、五品饰以银。佩金鱼,是一种高贵的象征。但安史之乱后,为赏战功,鱼袋之赐近乎泛滥,已失去往日的荣光。
张氏尴尬地笑了笑,说:
佩着好看。
好看什么?
妾觉得好看。
武元衡看了看张氏,夜光中,张氏显得妩媚动人。徒有其表,元衡摇了摇头。他突然想起远在成都的女诗人薛涛。她现在在做什么呢?
薛涛,字洪度,幼年随父亲薛郧从长安到成都。薛郧是一个小官吏,但很有文才。薛涛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八岁便会作诗。有一次,父亲指着庭院中的梧桐,要她以此为题作诗,父亲先出上联: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应声答下联: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后父丧,家道中落,为养家糊口,不得已而入乐籍,成为一名乐伎。数年后脱名乐籍,以女诗人的身份出入幕府,与当地官吏和著名诗人唱酬诗歌,如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王建、杜牧等。武元衡入镇成都,与她有很深的交情,再度入朝为相后以薛涛才学出众,奏请授她为校书郎。宪宗皇帝是一个风流才子,又对武元衡十分信任,当即准其所请,授薛涛校书衔。著名诗人王建闻讯,写了一首《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云: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此时,武元衡的脑海里浮动着薛涛那醉人的微笑,耳畔响起她那甜美的声音:东阁移尊绮席陈,貂簪龙节更宜春。军城画角三声歌,云幕初垂红烛新。这是几年前她送给他的诗。
老爷。
张氏的声音打断了武元衡的回忆。他感到十分扫兴。张氏的手上拿着一幅粉红色的诗笺。这是薛涛所创制的薛涛笺,也叫浣花笺,主要用于写短诗。唐代笺纸多用于写佛经和长篇书札,多为大幅。而唐代诗坛,喜作律绝短诗,不过四句、八句,大幅笺纸裁成小幅,很不方便,而且大小不一。薛涛笺的大小适宜,用于写诗,则一页之内能写下一首律诗或绝句,用于写信或文章,一页不够,可另写他页,各页尺寸划一,便于保管。薛涛创制此笺,本来为了自用,不想因为实用方便,制作精美,风行一时。张氏把手中的诗笺在他的眼前晃了晃说:
老爷,这诗,她们说要拿去唱,行吗?
她们?是你的主意吧。
老爷
张氏嗲声嗲气地叫了一声。武元衡皱着眉头,挥手说道:
拿去吧,拿去吧。
这是武元衡昨晚写的一首诗,他并不认为这诗写得好,但他有诗名,工五言诗,每写一首,都在京城里传唱。这首诗题为《夏夜作》,诗云:夜久喧暂息,池台惟月明。无因驻清景,日出事还生。
这时,仆人走过院子,说:
老爷,该上朝了。
武元衡无端地吃了一惊。刚才仆人走进来,竟如影子一般,没有声息。回头看,张氏也早已不在身边。想是她一时高兴,拿着他的诗到后院让家妓配乐去了。走得也太急了吧。武元衡穿过院子。
大门外,马早已备好。武元衡上马,说:
走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