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夏天,19岁的肖像(青鲤文库)岛田庄司两次入围日本通俗文学奖直木奖的作品 ,同名电影由黄子韬主演!
》
售價:NT$
225.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股市长线法宝(第6版)
》
售價:NT$
640.0
《
中文版SOLIDWORKS 2024机械设计从入门到精通(实战案例版)
》
售價:NT$
450.0
《
纯数学教程
》
售價:NT$
390.0
|
編輯推薦: |
老年人不仅要保重身体,还应注意理智与心灵的健康,因此老年也得不断学习。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 一个老年人如果还该学习的话,那就只该学习怎样去死。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 学习怎样去死,便是学习怎样去生。当代英国哲学家克里奇利 学习哲学即是学习怎样去死。16世纪法国哲学家蒙田 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哲学就是学死。当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
內容簡介: |
作者人到中年开始致力于人的素质与人生哲学研究,步入老年后又将研究方向聚焦到生死问题。本书面对年过七十老人这一特殊群体,从哲学层面解读了死亡,并介绍了安宁死、安乐死与自安死等方面的常识与信息,旨在探求积极有为的生死观,全面提高生命质量,安详走完人生的最后历程。
|
關於作者: |
解思忠194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1964年考入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建筑施工技术10年,高级工程师;1980-1990年在建设部工作,历任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法规处处长;1990年进入中南海,历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教科文卫组组长(正处级)、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副司长、司长;1998年任国务院稽察特派员,2000年转任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均为副部级);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2013年退休。
业余早期从事文学创作,出版4部长篇文学作品,并有中短篇文学作品获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后从事人的素质与人生哲学研究,出版专著12部,曾兼任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人生篆书,即将传统人生格言与人生感悟用小篆写成书法作品(别署大隐);其作品曾获启功得其髓与季羡林学者书法之典范评价,以及日本国际书道金奖、当代中国作家书法优秀奖等奖项;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鉴于有关著作为提高国民素质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所创建的关于素质内涵与分类的理论填补了该领域空白,2008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授予中国改革30年杰出人物荣誉称号,其事迹亦相应收入《中国改革30年人物录》一书。解思忠194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1964年考入同济大学城市建设工程专业;毕业后从事建筑施工技术10年,高级工程师;1980-1990年在建设部工作,历任高等教育处副处长、法规处处长;1990年进入中南海,历任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教科文卫组组长(正处级)、国务院研究室教科文卫司副司长、司长;1998年任国务院稽察特派员,2000年转任国务院派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均为副部级);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委员;2013年退休。
业余早期从事文学创作,出版4部长篇文学作品,并有中短篇文学作品获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90年后从事人的素质与人生哲学研究,出版专著12部,曾兼任教育部中国人生科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国民素质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国学社顾问,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人生篆书,即将传统人生格言与人生感悟用小篆写成书法作品(别署大隐);其作品曾获启功得其髓与季羡林学者书法之典范评价,以及日本国际书道金奖、当代中国作家书法优秀奖等奖项;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鉴于有关著作为提高国民素质所起的推动作用,以及所创建的关于素质内涵与分类的理论填补了该领域空白,2008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改革年鉴编纂委员会授予中国改革30年杰出人物荣誉称号,其事迹亦相应收入《中国改革30年人物录》一书。
2004年出版的《前沿的中国人中国高层新智囊》一书(章晓明著),将其收入20名影响中国轨迹的精英人士;并以 解思忠:中南海里的学者官员为题,介绍了他集官员、学者、作家、高工等于一身的独特经历。
|
目錄:
|
前言 001
一、记住你即将死去古希腊特拉普修道院的问候语 001
二、未知生,焉知死孔子的千年长叹 011
三、生死根本与齐生死佛道两家的生死观 016
四、只知道生不管死梁遇春笔下国民的人死观 020
五、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对死亡的恐惧古罗马哲学家爱比克泰德 029
六、一个人如果负担太重的话,死是最好的解脱毛主席语录 038
七、寿则多辱《庄子》引尧帝所言 043
八、我是赖活着不如快死啊一位久病卧床老人的心声 050
九、好生易得,好死难求谚语 056
十、安宁死 064
(一)何谓安宁死 064
(二)台湾地区的安宁缓和医疗 071
(三)大陆开始流行生前预嘱 075
附录一生前预嘱我的五个愿望(文本) 084
附录二七十预嘱 094
(四)不赌为赢 097
十一、安乐死 100
(一)何谓安乐死 100
(二)安乐死在国外 103
(三)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两次安乐死悲剧 110
(四)一场长达数年的讨论 120
(五)可以做,但不可以说一位学者的坦言 125
(六)一位助人解脱的白衣天使 130
十二、自安死 136
(一)何谓自安死 136
(二)自安死的哲学解读 140
(三)自安死的现状 145
(四)一位自我解脱的白衣天使 148
十三、关于人工冬眠的最新报道 152
十四、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161
十五、生不负人,死不烦人 168
后记 172
|
內容試閱:
|
我并非是正襟危坐于书斋之中刻意钻研生死之道才涉足这一领域,而是在徜徉于书海之中探求人生哲理、辗转于红尘之中体悟人生三昧之后,才发觉生与死实在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对立统一体;要研究生,就不能不研究死。古今中外,一切关于人生的高谈阔论,如果不涉及到死,或者只是闪烁其辞、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都属于不及格。
我于1990年进入中南海,1998年离开;由于所从事的工作是教科文卫体等社会发展领域的政府管理与政策研究,业余时间便由文学创作转而研究人的素质,后来又延伸到人生哲学,自然也就涉及到生死问题。
在国务院工作期间,可以接触到较多社会发展领域的报刊资料,其中就包含有生死方面的内容;这些资料一直留存至今,许多已纸质发黄。在这些资料中,有原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综合调研室上世纪90年代编印的《老龄工作简讯》,还有一些文章,例如1991年2月2日《北京日报》上由该报记者刘鸿撰写的《她在安乐中离去》、1991年第9期《人与法》杂志里由毛福忠撰写的《安乐之于死亡》。
有关生死内容的图书,我一旦发现便立刻买下。其中出版时间较早的有:上海文化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五角丛书系列中的《安乐死》(楚东平著)与《人的末日》(原名《论死亡》,[美]恩莱特著,华进等编译),以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死亡哲学》(毕治国著)。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开始写作出版有关人的素质与人生哲学著作;在此同时,随着研究内容的拓展与深入,笔触自然也就延伸向生死问题。
1998年出版的《观念枷锁》一书中,我曾列举了36种阻碍国民素质提高的错误观念,并分别予以剖析;其中一种错误观念就是好死不如赖活这是我对生死最早的思考与论述,当时刚年过五十。
2000年出版的《国民素质读本》一书,我将现代人必备的素质归纳为8个方面、50个子项,每项独立成篇;其中一项是生命质量,即生命的存在状态与实际价值;在生命质量这一篇中,阐述了现代人应该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2006年出版的《人生篆书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精髓》一书,辑录了100句传统人生格言;尽管其中不乏诸如人生无常、安时处顺等之类与生死有关的格言,但鉴于传统人生哲学缺乏对死的直接面对与深入思考,也缺乏这方面的至理名言,我便以后记形式撰写了一篇题为人生绝笔的文章,介绍了古今中外的生死智慧。我在该篇文章的开头写道:任何一部关于人生的著作,都不能回避死亡这个话题,否则就是不完整的;同样,衡量一个人生是否圆满,也不能无视死亡这个环节,否则也是不完整的。
2011年刊印的《永定书院》第1期,是以《国学人生解思忠(大隐)书院问答录》为题的个人专辑;其中提出了人生两笔一笔生,一笔死;在死写好人生第二笔这部分内容里,集中阐述了应该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上述关于生死的论述,前后历时10多年,且散见于几种出版物与内部刊物,内容不全面,也欠深入。本书的写作,既是一次系统的再学习与再思考,同时也填补了在自己已有著作中关于生死问题研究的空白。
一、记住你即将死去
古希腊特拉普修道院的问候语
在古希腊的特拉普修道院里,人们见面时相互之间的问候语居然是记住你即将死去。
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句问候语曾被德国当代哲学家云格尔在《死论》一书中引用过;此书由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出版,译者林克。云格尔在书中写道:死不是被理解为一般的认识对象或最重要的认识对象,而是被理解为一切认识的根本对象。记住你将死去与认识你自己的同一性说明,每一认识都旨在认识自己将要死去及必然死去。
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句问候语还被当今驰名全球的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引用过。
作为一个受当代年轻人崇拜的偶像,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面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曾做过一场演讲。他没有大谈自己艰苦创业的历程,也没有大谈智能移动设备发展的前景,而是以《记住你即将死去》为题,畅谈了自己对生死的认知与感想。他的演讲中有这样一段话
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帮我指明了生命中重要的选择。因为所有的荣誉与骄傲,难堪与恐惧,在死亡面前都会消失。我看到的是留下的真正重要的东西。当你担心你将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是最好的解药。如你能够清空一切, 你没有理由不去追随你心。
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句古希腊特拉普修道院的问候语,到古罗马时期已成为哲学界的共识。有一位名叫琉善的哲学家在公元初年就告诫人们:你们不会永远活在世上。世上所有贵重的东西,没有一件是永存的。死的时候谁也不能带走什么,必须赤身裸体地离去,房屋、土地和金钱都必须不断地更换主人,归别人所有;所以,要在过日子的时候,一只眼睛盯着死亡。另一位古罗马时期的哲学家西塞罗则说得更加透彻一个哲学家的全部生活乃是冥思他的死亡。
记住你即将死去这句问候语不仅源远流长,而且一直贯穿西方文明,绵延至今。当代英国哲学家汤因比也曾说过相同意思的话:世上有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但有一件事我们却清楚知道一定会发生,那就是死亡。聪明人会好好预备,愚蠢人则只知道逃避。
正如我在本书题记里辑录的几句西方哲学家关于生死的论述,西方文化非但不回避死,提醒人们记住你即将死去,而且还倡言哲学就是学死这已不再是个别人的观点,而是学界的共识。
要真正理解哲学就是学死,得追溯到哲学的本源去认识。哲学是人创立的认识科学,没有人也就没有哲学;而人又是要死的,人如不死,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我们不妨做这样的假设人要是不死会怎么样;其结果,势必会从根本上动摇,甚至颠覆现有的各种观念,乃至整个哲学的基础。正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死亡论》一书篇首里开宗明义所指出的:死亡是给予哲学灵感的守护神和它的美神,苏格拉底所以说哲学的定义是死亡的准备,即是为此。诚然,如果没有死亡的问题,恐怕哲学也就不成其为哲学了。
要真正理解哲学就是学死,还得追溯到哲学的功能去认识。在我记忆中的教科书里,哲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总和,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其实,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它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帮助人们认识自己,正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在他的《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一书中所说的
我见过许多言谈远比我更博学的人物。但是,他们的哲学简直可以说跟他们本人是无缘的。为了显示出比别人更有学问,他们研究宇宙,了解它的排列,就像他们会去研究他们偶尔发现的某种机器那样,纯属好奇。他们研究人生,是为了高谈阔论,而不是为了认识自我;他们致力于教育别人,却从不启迪自己的内心;他们当中好些人只是为了著书,不管什么样的书,只要写出来受欢迎就行至于我,只要我去学习,就是为了认识自己,而不是为了教育别人;我一贯认为,在教别人之前,首先要充分认识自己。
这里所说的认识自己,其实就是记住你即将死去,正如前面曾引用过德国当代哲学家云格尔在《死论》一书中所指出的记住你将死去与认识你自己的同一性说明,每一认识都旨在认识自己将要死去及必然死去。
正由于哲学最终所关注的乃是人生的基本道理应该怎样活着,所以,它并非是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深不可测、高不可攀。人们之所以会觉得哲学深不可测、高不可攀,是因为它根本就不在深处,也不在高处,而就在我们的身边;如果一味往深处、高处去寻觅,无异于缘木求鱼。
为了面对人生的有限存在,从积极的意义上把握人生,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又提出了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意思是人生是走向死亡的存在,是能够自觉到死的存在。
其实,一切关于人生的思考,都是向死而生的思考;只有理解死,才能理解生。人生如旅,尽头都是悬崖,最后的结局也都是死亡。如果不从这一点出发,而一味地高谈阔论人生,到最后才意识到啊,原来人都是要死的呀!再把以前说的审视一遍,这才发现必须要做根本的修正。只有念念不忘人生是有限的存在,无论是天才还是白痴,到头来都逃脱不了这个结局,才会在无奈悲凉之中获得某种顿悟,才会做一个清醒的生者。
向死而生的生命解读,实际上也隐含了哲学就是学死的命题,以及不负此生、视死如归的积极态度,不失为一种大彻大悟的真知灼见。只有大胆地面对死亡,才能保持彻底的清醒,让人生变得更加美好就像这位哲学家所说的人,应该诗意地栖居一样。
近年来畅销一时的《相约星期二》一书中,美国社会学教授莫里在临终前对他的学生米奇说:一旦你学会了怎样去死,你也就学会了怎样去生人人梦寐以求的好生,必须包括好死;这是因为死亡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作为一个过程是人生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思考就是对人生的终极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人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就在于如何对待死亡一个人如何对待死亡,就会选择如何对待生活。
与西方哲学血脉相连的基督教也从不避讳死的话题,记住你即将死去之所以能成为古希腊特拉普修道院的问候语便是佐证。《圣经》自始至终都在讨论关于死的话题;其中第一卷书《创世记》即记述了死的由来,之后在许多地方都提到了死,直到最后一卷书《启示录》,为死做出了最终的解答。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的宗旨正是要解决关于死的问题;因此,基督徒非但不避讳死亡,反倒以积极的心态正视死亡,正如法国当代著名作家莫洛亚在《生活的艺术》中所说:基督教哲学家并不畏惧死亡,因为对于他来说,死亡不过是一条通道,他知道在通道的另一头,他可以重新见到他所爱的人,而且他将享受一种比尘世生活美好无数倍的生活。
除哲学界和宗教界外,生死问题在西方还受到文学、艺术、医学、伦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特别关注,并于20世纪形成了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死亡学。
死亡学的概念是俄国科学家艾列梅奇尼可夫1903年提出的,一个世纪以来,尤其是近几十年,死亡学的研究与普及方兴未艾,已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和专业的出版刊物。伴随着死亡学研究的兴起,各种形式的死亡教育在西方一些国家也正在迅速兴起。
在美国,不仅成立有死亡教育学会和国际死亡研究所,出版有《生死学》、《死》等书刊,而且从大中小学到为社会成员举办的讲座中,都有死亡教育的内容。美国规定对中小学生要进行死亡教育,使他们从小能对死亡持一个科学的态度,从而避免对死亡产生恐惧心理,以及对亲人的死亡过度悲伤。美国波士顿还专门为儿童开设了一家死亡博物馆,旨在让儿童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美国中小学学生的长辈去世后,校长和班级指导老师都要去参加葬礼;在葬礼上,他们手持鲜花,轻声劝慰学生节哀,记住已故亲人的遗训。
日本在大量引进美国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出版了不少专门论述死亡的书刊;其中《学习快要死亡的经验》、《生与死的思考》和《死前的准备教育》等图书,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日本上智大学每星期开设一次死亡哲学课,每年组织一次以普通市民为对象的思考生与死的学术讨论会,聘请晚期癌症患者登台演讲如何面对死亡。
法国成立了总统委员会来专门处理有关生与死的社会控制问题,前总统密特朗还亲任由36名哲学、宗教学、伦理学、生物学和医学专家组成的国家生命与健康科学伦理顾问委员会主席。
德国实施了死的准备教育,出版了《死前的准备教育》等教科书,引导人们以坦然、明智的态度去面对死亡。
据统计,近20年来国外有关死亡的书籍出版量增加了近10倍,报刊、广播和电视经常开设诸如死亡哲学之类的专题讲座,对公民进行死亡教育。
影视等文学艺术作品的介入,也使得死亡的话题更加贴近大众。例如,2005年荣获第77届奥斯卡、金球奖双料最佳外语片的影片《点燃生命之海》,就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编、描述西班牙一位全身瘫痪卧床30多年的病人争取安乐死的故事。再如,由奥地利、法国和德国三国合拍,2013年荣获第8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影片《爱》,也是一部以死亡为题材的影片。该影片讲述了一对年过八旬的老夫妇,在妻子身患中风、病情日益恶化,并决意赴死的情况下,丈夫帮助她完成心愿后,自己也紧随而去的动人故事。
在西方国家与日本,墓地大都建在市区,有的还与公寓比邻而建,植花种草,装点得像公园一样,便于人们到里面作短暂的休憩,阅读碑文,体验生命每座坟墓不仅埋葬着一个人,也埋葬着一个人生,埋葬着一本关于生死的教科书。
韩国还开设有棺材学院,报名入学的人在写好遗嘱,与亲人告别,并聆听过追悼会后,身着死者入殓时一般穿的麻衣,躺进棺材,静悄悄地待几个小时,以体验死亡。
在印度,公共茶室的桌子上都放个小棺材。有中国游客感到不习惯,认为不吉利,并对此提出质疑。印度人解释说:既然早晚都要死,不如早一点去面对,去思考,去接受,这样,当某一天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恐惧;而且,面对棺材喝茶时的心情会变得格外平和,也能真正品出茶的味道来。
从上述这些事例不难看出,在一些国家,死亡已成为哲学和有关学科研究的对象,死亡教育已纳入各级各类教育,有关死亡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屡见不鲜。与此同时,向死而生的理念正以各种形式渗透到大众的生活之中,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