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坐听云起时:谢新文化访谈录

書城自編碼: 290837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评述
作者: 熊召政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61386606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10-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80/24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8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500万次倾听:陪伤心的人聊聊 》

售價:NT$ 245.0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英国商业500年(见证大国崛起与企业兴衰,启迪未来商业智慧。) 》

售價:NT$ 367.0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万千心理·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心智化:临床实践指导 》

售價:NT$ 398.0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自我囚禁的人:完美主义的心理成因与自我松绑(破除你对完美主义的迷思,尝试打破自我评价过低与焦虑的恶性循环) 》

售價:NT$ 301.0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1514
《 《张居正》(线装特藏本) 》
+

NT$ 960
《 张居正(全四册)(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 》
+

NT$ 360
《 大金王朝第一卷?北方的王者 》
+

NT$ 285
《 明朝帝王师 》
+

NT$ 749
《 张居正(彩插珍藏版)四卷本 》
+

NT$ 1035
《 张居正·注释本(全四卷) 》
編輯推薦:
谢新在新华社系统工作了二十多年,记者、主持人、高管都做过,但采编的职责始终没有放弃,而且每次访谈前后,谢新都会做足功课,因此,你在看似平常的她的采访中,很能看见她的用心与功力,而她对社稷民生、国事时政的关切,往往跃然纸上。那些被采访的大家,如许嘉璐、邵秉仁、周韶华等,对她的访谈自然都很满意。这样的一种原汁原味的主题对话的访谈形式,一定会成为她既作为记者也作为作家的一个品牌,很有含金量。
內容簡介:
《坐听云起时》是一部以文化为主题的访谈稿结集。所采访对象有文化名人,有知名企业家,更有虽然没有名气却是社会脊梁、人性大美的普通人。该部访谈录含金量较高,通过阅读它,你能撷其精要、快速了解湖北(鄂)2012年到2014年文化、经济、民生等方面发展与进步情况,以及各市区独特的发展路径,同时也能深刻感知到这个时代的一些珍贵气息,足以提振精神,引发思考。
關於作者:
谢新 ,1996年入职新华社湖北分社,2012年9月调入新华网湖北分公司任副总经理。20多年来采访过各行各业的精英和社会上的普通人,用新闻人的眼光探寻人物内心,并通过他们来触摸时代的变革。
目錄
许嘉璐 自然环境和人文积累孕育新长江文化 001
尚长荣 做平常的人 演不平常的戏 011
邵秉仁 书法的人文精神不能泯灭 015
王 石 共同体意识是文化的终极关怀 025
周韶华 不朽的作品要经过历史的检验 033
熊召政 创作要有为读者着想的精神 043
章红艳 请叫我琵琶行者 054
健阳乐住 音乐是契入本心的一种途径 065
谭 晶 年轻的歌手要起到传承和发扬的作用 073
蓝 天 演员需要与观众做情感层面的互动 079
关广富 不用丰富的色彩难以表现时代精神的特质 089
李乃蔚 中国画应该画出很写实的东西
101
净慧老和尚 善用其心 善待一切 117
钱 复 做有责任感的慈善家 123
苗 圩 机电制造搭起互通、合作的桥梁 133
张昌尔 通过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37
李宪生 修复五大会址迎接党的十七大 146
麦守信 一对一是最好的交流形式 154
魏建国 出路走出去就有路 157
茅永红 立足基层社会服务 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161
周先旺 在合作竞争中实现中部六省共赢 170
忠诚勇敢善良:湖北子弟兵用生命守护新藏线
武警交通八支队湖北籍官兵接受谢新专访 181
崔讲学 深化气象服务,为湖北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187
闫春亚 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品鉴纸制品收藏 197
王 斌 武汉剧院是武汉演出市场的历史见证 206
李发平 武当山离世界旅游目的地近在咫尺 214
李洪敏 旅游和文化结合起来才有持久生命力 227
谭文骄 发挥资源优势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区 239
李国璋 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50
周阳艳 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264

內容試閱

看了谢新女士的人物访谈录《坐听云起时》,不免生出一些感慨。
记者这个职业,是随着报纸的诞生而出现的。但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中国文人最为重要的一支,这乃是因为记者的文章无不关乎社稷民生、国事时政。现代人可以不读文学,但极少有不读报纸、不看电视的。因此,记者成为社会上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
记者与作家,虽然都是舞文弄墨的人,但其职业的差别很大,新闻与文学的要求也迵然相异。在20世纪之初,办报纸当记者的人,多半都是作家出身,后来便分隔得越来越远了。大学里除了中文系,还专门有一个新闻系,中文系虽然很少培养出作家来,但从事记者工作的则多半是从新闻系毕业。
记者爱好文学的不少,但由记者变成作家的,却是越来越少了。谢新在新华社系统工作了二十余年,当了多年的记者,后来又当新华网主持人、负责经营的高管等等,但始终没有放弃采编的职责。我认识她,即是我获得第六届茅盾奖后,她联络我进行了一次专访。兹后,她又采访我多次。于是我开始关注她的文字及她的访谈录。便发现她的文字有简约之洁,古典之美,她选择的访谈对象大都是文化名人、商界翘楚或是各级领导,每做一次访谈,谢新都会找来大量被采访者的资料进行研究,然后找出访谈的话题,写成一张一张的小纸条,以方便访谈时提示。采访完后,她再根据录音整理,逐字逐句琢磨,再见诸报端或新华网站。我听到不少被采访的人如许嘉璐、邵秉仁、周韶华等,对她的访谈均甚为满意。
有一次,谢新告诉我,她不愿意让一些负面的情绪影响她的生活,影响她的心灵,她希望通过访谈,让我们这个时代中优秀的人的事迹与品质在社会上产生更大的影响,让更多的人认知。窃以为,用文学的情怀投入新闻的写作,这是难得的境界,亦是高雅的追求。希望谢新的访谈录,成为她既作为记者也作为作家的一个品牌,坚持下去,越写越好。


熊召政
2016年9月



1.许嘉璐:自然环境和人文积累孕育新长江文化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接受谢新专访

从长江源头到长江创新带
谢 新:长江文化论坛是李鸿忠书记非常重视的一个项目,而且希望坚持在湖北把它办下去。今年年初在东湖之滨举办的首届论坛上,您是最后一位发表综述的。您在发言中寄望于今后的论坛能够针对如何塑造新的长江文化做进一步研究。能否为我们描绘一下您理想中的新长江文化?
许嘉璐:谈新长江文化,首先需要谈老长江文化。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下游,确实是文化事业比较发达的一带,但它在中华文化的历史上是后起之秀。所以,我简单描绘一下中华文化的历程。
我们从先于长江文化的黄河文化说起。涓涓细流从昆仑山缓缓而下,所路过之处皆有溪流注入,到陕西那一段时,水势渐长,所以有了壶口瀑布。接着往下,到郑州出现了中原典型的宽阔河流,黄河流域就集中在河南一带。当时,在黄河中游周边聚集的部族、民族、种族是最为繁盛、最有吸引力的。
公元前1000年左右,也就是在周代,中华文化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信仰作为文化最核心的东西发生了改变。周以前,人们信仰天,天授神权,王就是天之子。那时候的天带有人格神的味道,是有人格的崇拜对象。到了周代,一场革命来临,周用武装力量让商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神的地位慢慢下降,祖的地位上升。《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天命靡常,惟德是辅。意思是,天把命降给谁,没有常规。靡就是今天的无,命赐给谁是无常的;惟德是辅是倒装结构,其实是惟辅德只辅助有德之人,而非赐命给有德之人。
周邦虽旧,其命维新。天在全民心目中的地位慢慢下降,大家开始尊祖。从王到寻常百姓,大家祭周祖、祭家祖,感恩祖先。这是一次巨大的文化革命,也是礼仪上的一次革命。
发生这个革命之后的几百年,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500年这一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另一个文明里塑造了人格神。根据对圣经古卷的挖掘考证,公元前4世纪,也有人说是2世纪,我们统称为God的人格神耶和华出现了。7世纪,公元622年,穆罕默德正式建立了伊斯兰教。还有我在发言中谈到的婆罗门教的最高神大梵。
谢 新:信仰与宗教的仪轨都初现了。
许嘉璐:当时的华夏处在农耕时代,同时期的长江则是捕鱼、打猎的狩猎时代。我们走了跟他们相反的路
抛弃神,从此以人为本。
这个时代,人和人、人和自然最为和谐,人的观察和体验也是最细腻的。隔绝、对抗、协作,哪种状态对生活最为有益?自然是第三个。
谢 新:人与人、人与自然找到和平相处的方式。
许嘉璐:这是农耕时代的规矩。原始耕作,生产工具很落后,但部落要生存,绝不能以隔绝或是对抗的方式相处。
先说人与自然。什么虫子什么时候出没、什么虫子吃庄稼、什么虫子无害、什么草吃了要中毒,都有体验。研究什么季节刮什么风、什么季节雨多什么季节雨少、黄河什么时候发水,农耕就是这样,人对自然的体验最为细致。
神没了,但人的魂还在。经过先人辛勤的开垦、耕作,生地变为熟地,所谓故土难离。难离的不只是故土,生产工具也好,观察、体验得来的经验也好,这些祖辈留下来的财富可以靠机制传给后代。
现在的孩子不理解,一把镰刀有什么好,又不贵。1971年,我在山西时上山割过麦子。路上得走二里地,直到收工再回来。
谢 新:没想到您干过农活。
许嘉璐:岂止干过。北方的农活我还没想到什么我不会干的。赶车、放羊、挖井、挑担子,什么都干过。那时候,我看见村里的妇女为了拿回一把忘在地里的镰刀,来回走了八里路。70年代,一把镰刀确实很宝贵。
这些财富都靠祖辈、父辈一代代继承下来一个犁、两把锄头、三把镰刀;没有农业学校,就由他们来教授技术、技能。能够维持生计、传承血脉,我们感念祖先的恩德。所以必须要回到历史去看,我们说慎终追远。过年我们祭拜的是祖宗,神没它的地方。什么叫灵魂永垂不朽,垂的是精神。
农耕社会是人类第一次获得不仅供眼前的消费还有结余的时代。一年种的粮食可以够一年半吃;儿子不再种地,可以教书育人,如孔子;公输盘可以专门做木匠、做建筑;华佗可以做医生。
生活有了富余也就有了男耕女织。男的耕地,女的织布。这样一来,装饰美的出现就吸引周边的人前来朝拜,进而出现同化。所以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文是非物质生产,德是道德。至此,长江一带开始向往黄河流域。
近年来阅读的文献,有关原始社会文化积累的部分,都提到了这样一个强大的中原帝国。农耕文明最古老、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炎帝,出自湖北随州的历山,而作为原始社会最为卓越的部落领袖,黄帝首先统一了华夏部落。但真正形成王国、不到处流动且有文献可考的,是夏。但夏留存下来的仅有典章制度、诗歌,没有理论。无论何种文化,只有当理论的、哲理的东西出现,它才能够定性。
中华文化定性在孔孟之乡的山东。用孔孟的伦理、道德治国,虽然是诸侯,可也算是小的世界里的国际关系。关系如何处理?来了外敌怎么抗拒?有荀子,有法家,还有孙子。地域的吸引力逐渐增加成为一统,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同时解放的还有人的智慧。这里跟北方不一样,水草丰茂,自然条件好,经济一下子就起来了。到了隋代,必须开凿运河,把南方的物资运到北方去。
谢 新:北方物资匮乏,气候条件相较南方也很恶劣,为什么还要定都北方?
许嘉璐:强敌都在北边。游牧民族从来都是靠牲畜来解决食物问题,要想改善生活只有抢,所以农耕社会要在北边修长城。南北朝以后,定都在江南,没两年就让人打了。
楚文化诞生在鸟类多、鱼自由的江边,所以图腾也不一样。如同熊召政先生所说,充满了空灵的想象,正如《离骚》丰富的想象力。由于楚地自然条件好,物质丰厚,所以它造就了很多文人。
古代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大国。长江可以说是长诗歌之家。面对着枯山、黄土高坡,能写出多少诗来?但当你来到了水边,有花有草有鸟有鱼,水中有莲、有菱,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难免引起遐思,所谓艺术文学创作就形成了。
现在说新长江文化。怎么新?必须不离根本,不离中华文化的哲学思考和伦理道德,因为它已经在我们心里扎根了几千年,百姓日用而不自知你的行为与之相吻合,但却说不出道理来。所以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如果有机会,建议去三江源看看,那里真的可以发思古之幽情,超越现实地思考,诗人到了那儿应该写出诗来。所以,新时代的长江文化,首先是对故有文化的核心的弘扬,同时,由于这里的遐思多,所以第二个重要特征应该是创新性。科技的创新,制度的创新,艺术的创新。我想,长江经济带应该是创新的经济带,应该叫长江创新带。今后,长江应该在全国呈现出它的优势来。
谢 新:就目前来说,这个创新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许嘉璐:创新可以以历史经验为基础。比如说我们的雕塑、绘画接受了中亚的启迪,中亚吸收了希腊、罗马的营养,我们又从印度获取灵感,这才有了我们自己的绘画、雕塑乃至建筑样式。南北朝涌现了大批杰出的诗人、文人,也融入了少数民族文化。
我觉得,创新应该有自然环境影响和继承这二者的交叉。当前这样一个新的时代,历史传统仍然在左右着中华文化。现在之所以公开提出弘扬优秀文化,也是因为它本身的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积累应该孕育出新的花朵。这个花朵正是中华民族在当前时代所缺乏的创新。

中华文化应当回归元初
谢 新:辜鸿铭曾说,孔子教人之方法,如数学家之加减乘除,两千年前是三三得九,今日仍是。如同今年两岸人文对话的主题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传统元典中的精神放到今天仍具有指导意义。是什么让这些古人的思想、传统的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生生不息,传承至今?
许嘉璐:在人类发展史上,农耕社会形成的文化最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繁衍,最终走向发达。因为不管什么社会,在五大洲什么地方,要想家庭、种族和民族永续下去,都要解决好四个关系:第一个关系,人和人的关系;第二个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狭义地说就是生态,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有一个神明的问题;第三个,现实和未来的关系;第四个又回到人自己,就是肉与灵的关系,身与心的关系。
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是基于这四个关系,只有农耕社会是人跟人最密切、人跟自然最密切的。比如说,咱们现在在室内,外面的冷暖无从知晓,而在农耕时代,大家关心外面冷不冷,今天下不下雨,下的雨对庄稼会有什么影响。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在车间里工作,整天望着机器,外面下雹子都不知道,下了班还纳闷儿为什么地上有冰盖儿?农耕时代不是这样。一下雹子,先找个地方藏起来,别砸到,然后马上到地里看庄稼怎么样,再打听别的村下雹子没有,咱们的果园怎么样?十分关心自然。现在在写字楼里谁关心天气呀?反正夏有冷气、冬有暖气。
到了工业化时代,现实主义只管现实、利润,只满足物质的需要,不管别的。正因为这样,中国农耕社会持续时间长,农业发达,游牧也逐渐被同化了,所以它历久弥新。
现在,人们购物甚至连商店都不用去了,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已经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影响。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是隔绝还是抗拒?我们与大自然的距离正在逐渐拉远,我们得关心它,现在强调的生态,这是对人心的一种挽救。再谈现实和未来。人生来就处在社会种种复杂的关系当中,只考虑自己是没有未来可言的。
所以,必须把这四种关系处理好,不管是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后后工业化时代,都离不开这四个关系。而这四个关系在人类历史上达到最和谐的时期就是农耕社会,具有普世价值。
谢 新:当前,中华民族正朝着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这似乎也预示着中华文化复兴时代的来临。这个话题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西方的文艺复兴。谈及西方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无不崇尚古希腊文化。而崇古的风尚从古至今也一直在延续。在您看来,汉文化圈是否会出现类似文艺复兴的风潮?
许嘉璐:社会上的确存在这样的想法,我们的文化应该回归原初,回归到古老的文化里,回归到先圣先哲的教诲里。联想到中世纪以后的西方,也是让人回归,有些人说文艺复兴是向西方学习以人为本,但我们应当了解,西方的文艺复兴是在中世纪的黑暗统治下开启的,二者之间有区别。
中华文化复兴,用一句带有文学色彩的语言说:回归到祖先的怀抱里,吸吮祖宗的奶水。中华文化的基因就在我们的身上,要想唤醒它,就得喝祖先的奶水。但今天的生活场景改变了,我们不能照搬、克隆,那么就需要结合今天的现状创新。可是碰上了一个什么时代?18世纪中叶到现在,西方观念被强制地用剑与火推到全世界,包括中国。彼时彼刻我们相对落后,就容易否定自己,这种情况下需要回归创造。如何创造?比如对文化核心的思考,我们要用哲学的工具对古老的观念做深入分析,也就是寻找理性思考的合法性。仅仅这样还不够,还要化为大人、孩子、城乡老百姓都听得懂、记得住、爱听的话语。创造性的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

文化建设需要顶层设计
许嘉璐:文化传承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靠文献。试想,全世界找不到一本《论语》的时候,我们如何去继承它?第二点是靠人。只有人来传承,才能把书本背后、书以外的东西一起传下来。所以常听学术界提断代,如科学技术断代、设备断代、知识断代、教育断代。
谢 新:说到教育,您在北师大从助教到中文系教授再到副校长,前前后后有50多年的执教经历,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
许嘉璐:我有一本关于教育的书,看到中国的教育我实在是安不了心,这本书的名字叫《未安集》。我在前言里说,我不是教育家,我只是一个教育工作者。
谢 新:您现在还会站到讲台前为学生讲课吗?
许嘉璐:没断过。
谢 新:您的授课内容有哪些?
许嘉璐:我只讲国学。
谢 新:近几年,各地都在兴办幼儿国学班、童学馆,国内著名高校开设的国学课程也是层出不穷。您如何看待当下不断升温的国学热?我们应当以何种姿态向传统文化致敬?
许嘉璐:事物有它自己的规律,人也是。不论什么事,都应该是事物的规律和人的规律相吻合,它就成功了。先让我们看看人的规律。幼儿园的孩子,基本上是一个自然人逐渐开始向社会人过渡,在小学阶段进一步社会化。孩子在妈妈怀里的时候,他只接触家人,到了小学阶段,教育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年龄特征,有两点最突出:一个是他容易接受感性的东西,接受理性事物比较困难,需要感性事物的多次重复,从中找出规律来,化为语言,即是理性,小学还做不到;第二,这个阶段,由于没人给他加以限制,所以喜欢奇思妙想。这个时候我们给他输入,不管是国学、非国学的知识,都应该以感性为主。到初中阶段,理性开始上升,开始学习地理、历史,都是抽象的东西。到了高中,理性占上风;到了大学,完全理性。
所以拿这个来观照一下,人之初,性本善是高度抽象,因为距离孩子生活远了难以接受,所以我们只能用今天的语言不确切地去给孩子描述。再举一个感性的例子,有些诗不适合小孩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样的好诗就是白而又白,深而又深。小孩子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成长,他哪知道思故乡?没有感觉。我们也常与博士生探讨李白的《静夜思》,只有当你对古代文人有了了解,才能体会。但小孩子的记忆特点是机械记忆快,很多教育机构教孩子背《弟子规》《千字文》,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我九岁开始读《古文观止》,到现在依然滚瓜烂熟,尽管当时一点儿都不懂,但后来我反刍之后,我品出它的滋味来了。所以说,家长送孩子去读国学班,不能彻底否定它,因为它的效果在二十年后,现在难以判断。
当前的现状是,国家没有关于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顶层设计,所以各地在这方面积极性都很高,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状态。例如:我在山东建了134个尼山书院,下设尼山讲堂。到湖北就不一样了,2016年9月1日起,会有统一教材。我们不追求齐步走,但要有一个总的方针、路径、目标、原则,配套的设施要齐全。
谢 新:中国的文化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学的魅力深入人心。谢谢许先生接受新华网的独家专访。
2. 尚长荣: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
中国剧协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接受谢新专访

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
谢 新:尚老师您好!我是新华网湖北频道的主持人,也是个京剧迷、您的粉丝,在我们这些年轻的戏迷心中觉得您很萌。

尚长荣:萌?
谢 新:萌是网络流行语,很可爱的意思。
尚长荣:嗯,这个我接受。
谢 新:王珮瑜、谭晓令这些年轻的京剧演员在各种场合都曾说到尚老师太可爱了,这个可爱的评价中也包含着对您的敬意和爱戴,您是如何保持艺术青春的?

尚长荣:会生活、会演戏,做平常的人,演不平常的戏是我的座右铭。我有夜里背词的习惯,还要在屋子外面背,这样印象会很深。在排练场排练的时候一是一、二是二,来不得半点虚假,文的、武的、靠的都要练,再好的戏都要人唱,把戏演好才能打动观众,对演艺风格的追求不能停止。


歌颂伟大的民族、歌唱伟大的党是戏剧人的天职
谢 新:现在我们知道了《曹操与杨修》《廉吏于成龙》中一个个鲜活的舞台形象是多么来之不易。中国文联在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9周年、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组织了这次情满大别山文艺家慰问革命老区行活动,是什么吸引您参加这次活动的?

尚长荣:文联、剧协组织的深入基层为老百姓演出,为传播、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的活动我都会积极响应、参加,不是为了作秀,是一种平常心,是自己应该做的。在建党90周年举办这种活动有着重大意义,歌颂我们伟大的民族、歌唱我们伟大的党是我们戏剧人的天职。我们现在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也离不开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的流血牺牲,我们不能忘记老区人民。这次为来麻城我推掉了两个活动,也不算商演吧,我觉得还是应该到麻城来。

谢 新:可以在现场欣赏到您的精彩演出,老区人民要感谢您啦。
尚长荣:我们应该感谢老区人民,讴歌老区人民。看到老区的发展我感到很欣慰。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当中,老区人民付出了多少!所以现在应该做很多补课工作,补什么课?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这点我们应该做些工作,力所能及,趁现在还蹦得动,还走得动。


多做实事演好戏
谢 新:在很多公益性演出、慰问演出的现场都能看到您的身影,您已经70高龄,去这些环境艰苦的地方演出对您有什么触动?

尚长荣:震后我三次去汶川,当地老百姓生活环境艰苦,气温低时连保暖都成问题。天灾无情,每次都深有感触,去一次灾区长一次记性。当地群众的朴实、勤劳感染了我们这些演员,很受教育。我们能做的只有多做实事演好戏,有血有肉塑造人物,把戏唱好。

谢 新:上海京剧院复排青春版的《智取威虎山》,吸引了大量的年轻观众,您认为新生代的京剧演员能挑起大梁吗?您是剧协主席,不管是青年演员还是广大戏迷,对您的期望更高,您觉得自己最迫切想做的是什么?

尚长荣:傅希如、蓝天他们都是很优秀的演员,他们都能挑得起大梁,都能独立撑起一出戏,团里也会给他们更多的展示机会。老演员要用正气和正义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激励人、鼓舞人,我们就是做这些工作的,这也就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一句话我很欣赏: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确实应该多做点实事,力所能及地做一点。

谢 新:那您准备带给老区人民什么样的节目?
尚长荣:唱一段现代戏吧,《自己的队伍来到面前》。
谢 新:太好了!那我们能够在现场欣赏到您的精彩表演了。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新华网专访!祝您身体健康,永葆艺术青春!

尚长荣:谢谢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