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潜能觉醒
》
售價:NT$
395.0
《
初平:汉末群雄混战(190—195)
》
售價:NT$
245.0
《
建安:官渡大决战(196—200)
》
售價:NT$
245.0
《
中亚民族史
》
售價:NT$
840.0
《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概念与方法 [美]马苏德·索鲁什 [美]理查德·D.布拉茨
》
售價:NT$
640.0
《
中平:东汉王朝大崩溃(184—189)
》
售價:NT$
245.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中国历史研究入门(全二册)
》
售價:NT$
1290.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法律语言学方面的一部扛鼎之作,Language and the law
|
內容簡介: |
法律语言学方面的一部扛鼎之作,Language and the law ,该书主要以语言学理论分析法律问题。本书所涉及的材料大多出自《语言与法律》课程讲座,本书作者曾在加利福利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讲授该课程近20年,本书译本在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课上作为教材使用,反响很好,需求也很大。
|
關於作者: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律语言学博士研究领域法律语言学、法律翻译及法律英语 讲授课程法律英语、法律英语写作、法律英语视听说 海外经历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语言与比较文化学院访学 社会兼职世界汉语修辞学会理事、中国法律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荣誉奖励2009-2010年度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语言歧义与法律中的误解
与所谓歧义(ambiguity)相关的三个法律案件:Frigaliment案(词汇歧义)、拉弗尔斯案(指代歧义)、州际商贸委员会(ICC)案(范畴模糊)
歧义(ambiguity)的语言学分析
关于误解的分析
Frigaliment案及其他类似案件:母牛还是小母牛?携带(Carrying)枪支、丢失的戒指
Raffles案及其他类似案件:两条同名的街道、硬币收藏中的硬币、单一工作地还是多个工作地?
ICC案与其他类似案件:裙装(dress)是什么?水是一种矿物吗?砾石是一种矿物吗?
句法歧义和从宽原则
第二章语言隐喻与法律拟制
两个著名的法律拟制:引诱公害原则与企业法人
有关法人人格的三个理论:造物论、人格论和个人论
最高法院关于法人人格的观点
《美国宪法》第三条: 当事人州籍不同
思想和语言中的隐喻
概念隐喻:生活是戏剧(LIFE IS THEATRE)和一棵树是一个人A TREE IS A PERSON
关于两个法律拟制的分析:引诱公害是邀请方(AN ATTRACTION NUISANCE IS AN INVITER)企业法人是一个人(THE CORPORATION IS A PERSON)
为什么法律需要拟制和隐喻
第三章言语行为与合法传闻
什么是传闻?
合法的传闻:言语行为听者的反应及其思想状态;说话者间接思想状态;
做了必要声明的言论
传闻规则的例外:思想状态例外
什么是言语行为?断言行为、指令行为、承诺行为、表情行为、宣告行为、已言取效、言内行为
传闻的语言行为分析
思想状态:间接思想状态、与外部事件相联系的思想状态、思想状态自身、仅仅与思想状态有关的:打算
言语行为与传闻的关系
第四章允诺与合同订立
法律允诺和合同成立:允诺之合同抑或契约之死?
要约和承诺、对价、对价的缺失
做出允诺的言语行为、塞尔的合适条件说及相关的法律要素
对价的语言学分析
合适条件与对价
对价的充分性:过去的对价、预先存在的责任、虚假对价、附条件的赠与、偶然事件
要约或是承诺?传统的观点的替代观点
结论
|
內容試閱:
|
本书的研究议题包括语言学兴趣领域,并找寻法学研究中近似的话题,二者相互整合。本书中的四个章节均采取以上的方法探讨语言学与法学研究视野重叠的话题,其中涉及的语言学话题包括:(1)歧义;(2)隐喻;(3)言语行为;(4)允诺。与这四个话题相关的法律问题则分别是:(1)误解;(2)法律拟制;(3)传闻;(4)合同构成。
每章内容均由四节组成。第一节聚焦于法律,主要介绍本章涉及的法律问题,介绍法律的话题,评介相关的法院案例,并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第二节关注语言,提出语言学概念,并阐述分析法律材料所涉及的修辞概念。第三节展开分析,提出作者对法律材料独到而新颖的见解。第四节体现语言与法律的交互,思考本章所涉及的法律材料及其语言学分析的关联性。在附录中,作者列出了本书所讨论的部分案例判决书的节录。为了便于区分本书重点讨论的12个案例,作者采用法学界惯常采用的表述方式引用上述案例,如加利福尼亚诉布朗(California v. Brown)。其他案例则未采用该形式,但读者可在本书案例分析所附录的尾注中查到相关参考文献的出处。
本书所涉及的材料大多出自于《语言与法律》课程讲座。本人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连续讲授该课程近二十年。该课程吸引了很多有意报考法学院的学生,数量可观的语言学专业的学生和少数猎奇的学生。因为学生的背景差异,该课程未设任何选课要求。作者并不要求选课的法学院学生具备任何语言学的训练,语言学专业学生之前修读法学课程。
本书所采取的研究方法近似于主题研究法。作者意识到部分读者可能具备法学功底,部分读者接受过语言学训练,另有部分读者两者兼有。由此,作者不预设读者的知识背景。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和参差不齐的知识储备,作者试图阐明所有必要的语言学及法学概念,并尽最大可能避免采用学术术语。我将所有信息均呈现于本书正文的每一章节,尾注中只提供参考信息。作者试图拓宽本书的读者群,包括致力于法律和语言学跨学科研究的法学家和语言学家;首次涉足跨学科研究的学生和学者;对语言和法律的复杂关系怀有兴趣的普通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