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瀛涯胜览》作为研究郑和下西洋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传抄本向为藏家与学界所重视,尤其是明代的抄本。本书所据底本,即是明祁氏淡生堂抄本,此本未经后人删改,且保存完好,品相精美,洵为可珍!
《瀛涯胜览》的作者马欢,是明代中国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出国旅行的官员。郑和七下西洋,他三次身逢其盛。他去过占城国,那里的人们娶亲时亲友就围坐在一起喝酒,酒是用饭拌药封于甕中,喝的时候按人数加水,喝完再加,直喝至没有酒味。他去过爪哇国,那里的男人下至三岁小儿上至百岁老人,均腰插短刀,名曰不刺头,其国风土无日不杀人,甚可畏也。他去过旧港国,那里的人们喜欢吃炭烤鸡这是一本充满异域风情、奇闻逸事的书,字大行稀,行文晓畅,仿古本装祯精美绝伦,送人不丢份,自用亦相宜。
|
內容簡介: |
郑和下西洋,前后历时29年,其原始航海纪录早已遗失,幸有先后随郑和下西洋的马欢、费信及巩珍三人将亲历见闻记录著书,其各自撰著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便成为研究郑和以及明代中外交通历史的第一手数据,其中尤以《瀛涯胜览》对于十五世纪初南洋各国和一些阿拉伯国家民俗及物产等记述最为详细,更具有原始资料性质,是这三部远洋文献中最具史料价值者,是研究郑和下西洋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此书成书后,不断有刻本、抄本行世。传抄本向为藏家与学界所重视,尤其是明代的抄本。福建省图书馆藏淡生堂抄本《瀛涯胜览》曾为闽龚易图大通楼所藏,并钤有大通楼藏书印、龚易图收藏书画印等章。此本未经后人删改,洵为可珍。而且此书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保存完好,品相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版本价值。
|
關於作者: |
马欢,字宗道、汝钦,号会稽山樵,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明代通事,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曾随郑和于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宣德六年(1431年)三次下西洋,为其得力助手。
|
目錄:
|
瀛涯胜览
诸番国名
占城国
爪哇国
暹羅国
旧港国
哑鲁国
苏门答剌国
黎伐国
溜山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