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思维:哥伦比亚商学院六步创新思维模型
》
售價:NT$
332.0
《
宏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UE5虚幻引擎必修课(视频教学版)
》
售價:NT$
505.0
《
真需求
》
售價:NT$
505.0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6.0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广西20142015年重点文学创作扶持项目(散文类)作品之一,共有102篇散文。作者以诗化散文和艺术散文的形式,在哲学、美学等的语境下展开了斑斓的画卷,,用富于变化的节奏、旋律、和声,对天、地、人等进行了匠心独运、别开生面的探寻和描绘,并通过人文和自然之间的关联,呈现出深刻的意蕴。
|
關於作者: |
谭延桐,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散文集、诗论集、长篇小说共18部。曾获中国作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等颁发的文学奖、音乐奖和优秀编辑奖200余项。系首批文化艺术国家荣誉金质勋章获得者。
|
目錄:
|
001用文字来保护思想的现场
003在海拔很高的地貌上安放风骨峰
005麻雀竟然发芽了
008慢慢地摇着
011我再次走向了那棵树
013老槐树启示录
016围着山楂树转了三圈
019不卑不亢的狗
022问号保持着它一贯的鬈发
026写
028地上的省略号变成了空中的感叹号
031终于轮到我来说疯癫了
036并不是每个窗口都能看到船
039众生明细账
042塘上的事儿
044荒野上的精魂
046做羊还是做狼
049动物性和人性应该是双管齐下
051所有的雨都是云变的
053他点燃了一场又一场大火而自己却被冻得浑身发抖
055疼痛在空袭
060这回我不想弄个题目来碍事儿
062把我掷向蓝天
064种在月光里的悬铃木
067天气不是关键词
070显现出了你的内在的法喜
072这样
075我在火车上说花儿的时候思绪一再地被打断
077规矩诚设
079冰箱上布展
081西皮唱腔
083离童话最近的人就总有雀跃的理由
085有氧拉丁融进了愿心的话语都是有稀释作用的
091气贯长虹的动作
093想象的凭借与自我疏通
095我和俩孩子一起咀嚼
098照耀
100家是地球的中心
103空了的盒子是为你的文字预留的
105时机是宇宙中的隐形人
110我为什么总有吃不完的果子
112我们这些文本文档
114一个因素会牵扯到另一个因素
117猫也玩杂技
119只有老人自己知道他一下子变得更老了
121让胃和心都高兴
124明亮事业甚至辉煌事业的殉道者
126内在证明
129时光没有留下任何脚印
131喜鹊湖往哪儿走
133他不是你的耳朵认识的那个阿甘
136雨说到我的心里来了
138理解这场盛大的雨
140骑手的事业
142一种两种三种无数种钓饵
145皮肉受苦也是教训的一种
148经过磁化并带有电荷的依托
150有香味的魔咒
153接近梦的品质
155美好的笑是灵丹妙药
159年年都有人在堆雪人
161岛上
163用锥子去测量浑厚的大地
166又有一些青年被杀了
169三个支持系统不可缺一
173付出为生命加冕
175本分重于函牛之鼎
177黑孩子用他那不再生锈的嗓子在唱
180安安静静地待在家里
183我不愿听到的竟然又听到了
189仲尼在流浪
192从测量自己的小宇宙开始
196对面的茑萝
199智力的健全依赖于体力的健全
217世界上离我最近的作曲家
220为苏小小正名
225禅房建在喜马拉雅山上
229识别真伪评论
233热爱枝繁叶茂的诗歌
236一位帝王作家的沉思
239像瓦尔登湖一样澄澈
243海伦对我们说美
247青鸟衔来幸福的秘诀
250硬汉精神贯穿了海明威的一生
254从大洋彼岸传来的谐美的对唱
257跟上风的步伐
260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
264布鲁克林的树究竟是怎样的一棵树
269我的脑子里有一只总也赶不走的黑羊
273喀伦坡大平原上的狼王
276走成一首仪态万方的抒情诗
281文字里的瓦格纳味
285茨维塔耶娃和她的小鬼们
288改造一个坏师傅
292那声音紧紧地抓着休斯的颈背
296书画家普希金
302用黑亮的声音去填补空白
306抽象美学的汤
309落在地里的陀氏
312柏格森的灵魂所忍受的
315爱默生递给自己一只大烟斗
|
內容試閱:
|
用文字来保护思想的现场
从结绳记事,到河图,到洛书,到伏羲文王画八卦,到甲骨文,到金文,到钟鼎文,到大篆,到小篆,到隶书,到行书,到草书,到楷书文字,风风雨雨、曲曲折折、跌跌撞撞地一路走来了。文字是怀揣善意来帮助我们的,帮助我们记录,帮助我们铭刻,帮助我们捍卫,帮助我们调剂,帮助我们传递这毫无疑问。文字带来的好处,实在是数不胜数。
文字,有好多用处。最大的用处,在我看来,便是用它来保护思想的现场。当文字听从了作家的某种召唤,像卫兵一样把思想的现场保护得十分完好的时候,应该说,这就是一位作家最最幸福最最荣光最最欣慰的时候了。作家,即使再穷,也有文字,文字就是作家的私人部队。何况,这支部队,只听从作家一个人的召唤和指挥。仅从这点上来说,作家的权力就是无比巨大的。可是,好的作家,既不浪费权力,也不滥用权力。权力,只是作家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思想的现场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和保障。
当然,情感的现场也是需要保护的,但思想的现场永远在先。一位作家,首先要考虑的,便是用文字来保护思想的现场。如果放弃保护,人人都放弃保护,世界上自然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思想的现场了。即使有地方可去,我们也不可能领略到那么多的思想的胜景。思想,也唯有思想,才能和太阳的光辉媲美。也可以这样说,思想是另一种形式的阳光。它哺育的,是人类的心灵。
苏格拉底不写作,可是,他的思想的现场却被他的爱徒柏拉图用对话录的形式对话录,当然也是以文字的形式再现的完好地保存下来了;孔子也不写作,可是,他的思想的现场也被他的弟子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等及时地保存下来了,虽然并不完整思想的现场,总要有一些文字去保护的。不保护,所谓的借鉴,就是残缺的,就像残缺的圆明园那样。
在文字得到唤醒之前,所有的文字其实都是无动于衷的,这点是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的。而无动于衷的文字,是肩负不起保护思想的现场的重任的。因此,在写作的时候,作家的生命本身,也便成了一根魔棒。好的作家,只要轻轻一点,文字便动起来了。当每一个文字都热情洋溢、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时候,思想的现场也就不愁保护不了了。
可是,我怎么就是保护不好呢?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保护不好的原因,我知道并非他们不想去保护,而是,他们缺乏调遣自己的文字大部队的能力。能力这种东西,可不是说有就有的。没有个十几年的工夫,任何人都是不敢妄言自己具有真正的能力的。真正的能力,从来都是烈火焚烧、千锤百炼的结果。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能力,就让马可奥勒留、尼采、梭罗、博尔赫斯、加西亚马尔克斯、伊塔洛卡尔维诺、阿尔贝加缪、索尔仁尼琴、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等一一告诉你好了。
人类,的确是需要一个又一个思想的现场的。思想的现场多了,历史也好,现实也好,也便无处不风光。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好的作家,都是有资格列入文化英雄的名册的。
在海拔很高的地貌上安放风骨峰
仅有平静是不够的。平静,只是一种基调。真正的诗人的生命堡垒里除了必不可少的平静之外,还应该有激动,激动一闪,便是一个耀眼的火花。进而,火花形成了诗。没有激动就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诗。而激动,并不是瞎激动,乱激动,盲目地激动,本不激动却硬做激动状;是自然而然的激动,瓜熟蒂落的激动,由衷的激动,真正的激动。激动存在于喜悦里,也存在于忧伤里,甚至存在于愤怒里温暾、模糊、阴郁、不清不楚、不冷不热、不黑不白的人是做不了诗人的。硬做,也是伪诗人。但诗人的棱角从来都不在身上而在骨头里,激动也好,真性情也好,其实都是棱角的另一种变形,或曰替身。风骨,说到底便是这样形成的。诗人不能没有风骨。把自己藏得深而又深,割三刀子也割不出一滴血来的诗人,你从他们的身上也割不出风骨。
建安风骨,我们怀念它,因为那是一个有灯有光、有火有焰的年代。年代没了,真正的诗人都应该在生命的王国里再造一个年代。这个年代什么都可以缺,唯独不能缺的就是风骨。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再诵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便觉随所生处肉眼不坏肉身不拘。这风,说白了,便是文本的原始的生命力,它是一种内在的、能浸润人感染人带动人改变人的杰出力量。有了这风,文本才会自然、鲜活而灵动。它与文本的思想和情愫有关,但绝非仅指思想和情愫。而骨,则是指文本的表现力,也就是说文本应该表现出的刚健有力。风是一个比较虚的概念,而骨则是一个比较实的概念,它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筹帷幄上。建安诗人中,曹操的对酒当歌,曹植的名都白马,王粲的登楼赋哀,陈琳的饮马长城无不体现了建安风骨的精髓和风力。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便成了每一位证得菩提的诗人的中心神往。诗人不能没有自己的中心神往,特别是对于高处甚至高处的高处的极度神往。取消了这样的神往,也便取消了卓然而立的可能。
如果一个诗人带着风骨来,那么,风骨便是他的最好的礼物了。如果一个诗人带着巧言令色甚至虚伪狡诈来,那么,就还是远离他吧,彻底地远离他,就像远离细菌和病毒那样。
我们人类的梦想之所以神采奕奕,都是诗人打扮的。不能给人类的梦想添砖加瓦或添加营养的诗人,你就不要称他为诗人。千万不要以为,一个人乔装打扮之后他就是一个诗人了。诗人这个门槛是最难踏进的,能踏进的无一不是上帝的选民。这些选民,无一不纯正,无一不纯粹,无一不纯净,无一不纯真。
是诗人,撬开了一个又一个秘密我说的是真诗人。假诗人只能破坏这个世界,真诗人却能创造无数个世界。当一个人在诅咒真正的诗人的时候,无疑他就是在诅咒他自己。自己被自己咒死了,他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死的。死因不明的人太多了,这时令。他们死了,这个世界上的诗歌就活得轻松愉快了,这是多么的好。其实我们所有的努力都只是为了一个字:好。好,让我们识别吧,在巨大的识别中成为巨大的一部分。弯了的能够让它直起来,本来就直的就让它更直、无比直。我们需要直接、直观、直率、直爽的心灵,这样的心灵不用设防,这样的心灵什么时候都可以放心。这样的心灵与矮小、苍白无关,因为它是安放在海拔很高的地貌上的醒目的风骨峰。
麻雀竟然发芽了
很多的鸟儿,只要给它们个笼子,给它们些吃的喝的,它们就能委曲求全甚至欢天喜地地活下来,至少是不会绝食,更不会自杀。可是,麻雀却不同。据说,麻雀是所有鸟类中最难养得活的。它们一向热爱自然,热爱自由,热爱朴素,拒绝施舍,拒绝家养,无论你拥有多么豪华的一颗心和多么气派的一个家。别人的家,终归不是自己的家,这点,麻雀是非常明白的,好像比所有的鸟儿都明白。
这,我是见证过的。那次见证,沦肌浃髓,刻骨铭心。
那年的冬天,耐风寒的我,独自一人,像在瓦尔登湖畔漫步的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那样,在北方的一片旷野上走来走去,寻找着那只受伤的麻雀之所以知道这件事儿,是因为一个刚走出旷野的手里拿着弹弓的年轻人一边走一边对他身边的同伴这样说,那只麻雀,肯定是没死,因为我清清楚楚地看见它落在地上,又飞了起来,最终又落在了地上,落在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他的话随风飘进了我的耳中,我没有责备那个年轻人,这个年代的年轻人都是责备不起的。可是,仿佛被一根隐形的绳子牵着,而且越牵越紧,牵着牵着我就鬼使神差般走进了那片旷野
那片旷野,很大,离我所在的泉城大约有三十公里。那片旷野上的草虽然集体商量好了似的枯萎了,但还是足以掩盖一只小小的麻雀的身体的。我的目光,就那样,四处搜寻着,就像搜寻着一位战场上遗落的战士的身体终于,我还是找到了它,找得自然是相当辛苦。旷野那么大,虽说不是大海捞针,但也差不多。之前,有那么一刹那,我也是讥笑过自己的:这么冷的天,这是何苦,何苦啊?可是,转瞬,我便又端正了自己的态度。那只受伤的麻雀,身体虽然受伤了,但精神依然完好,还在一次又一次地挣扎着,扑棱着翅膀,试图飞向蓝天呢。看着看着,我就不禁有些心疼了,弯下腰去,没有犹豫,便小心翼翼地把它给捧了起来刚开始,它也是想挣脱的,可是,没有成功。我是理解它的,因为它不知道我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不知道我究竟想干什么。很显然,是它的最终的不成功,成就了我的最终的成功最终,我把它捧回了我的车上。回到家里之后,又是给它包扎,又是给它买笼子,又是喂它可是,无论喂它什么,它却坚决不吃,连瞥一眼也懒得瞥一眼。这,让我很是失望。我的好意,变成世界上最不值钱的东西了,一点一点地都浪费了。
麻雀竟然发芽了至今,我也难忘它那不屑的眼神,仿佛是在告诫我:你少来这一套了,就少来好了,你以为你给了我一个精美的笼子我就得服从你啊?你以为你喂我吃的喝的我就得感谢你啊?你以为你是我的主人啊?你还我的蓝天,还我的绿地,还我的自由!那一刻,我久久地,望着它的眼神,一下子便想起了《礼记檀弓》里的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以及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为五斗米折腰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穷志不短等说法。那一刻,我突然就悟了气节二字的分量。
它不吃不喝,就那样一直在笼子里待着。过了两天,它就不再继续扑腾了。我以为是它觉悟或屈服了呢,可是过去一看,它早已壮烈牺牲了。它闭紧了嘴巴,对它的死亡的事绝口不提。只给我留下了一个谜,一个巨大的谜。
气节望着它的冰冷的尸骨,我默念着。默念中,我似乎看到了被朱熹称作天地间,第一流人物、被韩琦称作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被王安石称作一世之师,由初迄终,名节无疵的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范仲淹我自然是知道,它的气节,自始至终都是大写的。我自然是知道,它曾经像那只叫作范仲淹的活得有尊严的麻雀那样,在时间的纸上写着朴素而又高贵、谦逊而又高傲的文字。
站在阳台上,我默哀了很久。最后,在我们小区的花圃里,我安葬了它。安葬的过程中,我还一直在想,林黛玉葬花,我葬麻雀,花不能发芽,麻雀也不能发芽可是,奇怪的是,后来,麻雀竟然发芽了,在我的心上,发芽了,并在我的心上长出了一种漂亮的飞翔的姿势。
此刻,我的心,我的心就在飞,以一种平民般也是英雄般的麻雀的姿势,在飞,扑棱棱地,飞啊
慢慢地摇着
街头,他慢慢地摇着,就像摇着他眼前的圆滚滚的时光。看他的神情,不急不躁;看他的嘴巴,不声不响;看他的身影,不慌不忙;看他的动作,不依不饶。就那样,他不紧不慢地摇着,摇着老式爆米锅的转把,摇着摇着,也便摇出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滋味。突然,他起了身只听,砰的一声,许多香喷喷的爆米花便从他刚才摇着的老式爆米锅里哗哗地流出来了,流进了一个袋子里。他的眼睛里,也随之流露出了许多的喜悦。就似乎,他的心情,也开了花一样。
这是我小时候见过的一个温馨的场景。多少年过去了,温馨的场景依然温馨,一点也没有褪色。
后来,我爱上了读书。当我在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赵翼的史学著作《檐曝杂记》里读到东入吴门十万家,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这样的脆香的诗句时,便不由得会心一笑。眼前,便又真真切切地浮现出小时候见过的那个转手翻成白玉花的颇有味道的场景。再后来,我开始对物理学感兴趣之后,自然也曾多次想起过,想起了它所蕴含的许许多多的东西。用老式爆米锅制作爆米花时,首先,是要将玉米粒倒进爆米锅里封住,然后慢慢地加热。锅里的温度在不断升高,锅里的气压也在不断增大,这样,玉米粒便处在一种高温高压的状态之下了。当温度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玉米粒也便逐渐变软了,平日里储存在玉米粒内部的大部分水分也便变成了水蒸气。水蒸气的压强在高温之下自然是很大的,这也便逼迫着已经在变软的玉米粒不断膨胀。直到这时,玉米粒内外的压强还是一直保持着平衡的,因此玉米粒是不会在锅里突然就爆开的。可是,当锅盖突然掀开之后,玉米粒猝不及防地遭遇了常温常压,而锅里的气体也在瞬间迅速膨胀,玉米粒内外的压强差突然变大,也便导致了玉米粒内部的高压水蒸气急剧膨胀瞬间,随着砰的一声,玉米粒便开花了。玉米粒内部的结构和性质,也便迅速地发生了变化。你看,这不是明摆着在让我复习物理学吗。其实,它既是物理学,也是哲学。封住,加热,处在一种高温高压的状态之下,等待时机,怒放,发生质变这爆米花哲学,一直以来,都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就像我的一根制胜的魔杖。
慢慢地摇着多少年来,好像,我只在杭州的宋城见过一回,我是说见过一回摇老式爆米锅的场景。我当然知道,那是带有表演性质的,因此,场景很快就褪色了,模糊了,被忽略不计了。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学着小时候见过的那位街头的老人的样子,在慢慢地摇着,摇着,摇着一口隐形的爆米锅有时候,甚至能看见锅底的扑腾扑腾的火我知道,那扑腾扑腾的火,是我的热血,是滚沸的,是倔犟的,是不屈不挠的。我摇着,摇着,摇着热血诚聚,心无旁骛。一边摇着,一边倾听着锅里的唰啦啦的声音那是一种奇妙的声音,像音乐,却比音乐还要美,美不胜收。摇着摇着,我便爱上了摇着这个非常朴素的动作。就这么一个动作,我坚持着。
终有一天,我也会像街头的那位老人那样,起身,猛地一掀锅盖与此同时,耳边响起那声激动人心的砰的巨响对此,我是早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的。
一篇篇文章出来了,一本本书出来了,原来,那是我爆出来的,像爆米花一样砰的一声,又砰的一声,砰砰砰,爆出来的。
一个文字,就是一朵绽放的爆米花。为了爆出更多的香喷喷的文字,平日里,我就在时间的街头,安守着自己的寂寞,像那位至今我也不知道名字的老人那样,慢悠悠地,从容不迫地,雷打不动地,摇着,摇着,摇着若是没有平日里摇着的那些功夫,再急也是没有用的,也是不可能会转手翻成白玉花的。这个意思,我显然是早就懂得的,因此,我就既不怕苦,也不怕累,什么也不怕。
是的,我摇的不是别的,而是我的生命这口锅。无论怎么说,我的生命这口锅也是经得起一摇再摇的。活到老,摇到老,我正是这样想的。摇着,摇着,生命里的许多内涵也便芬芳四溢了。
我再次走向了那棵树
步履如风,我再次走向了那棵树。是的,那是一棵勇敢的树,坚强的树。它的勇敢和坚强,我自然是早就领略过的。领略过之后,它便在我的心上,深深地、深深地扎根了。
我是在一座土山上与它不期而遇的。遇到它的那一刻,我震惊了。就仿佛,我的生命世界里发生了十级地震一样。因为暴雨的猛烈冲刷,山洪的肆意冲击,它的脚下,已经完全地空了,空空的了。可是,它却依然用它的根须,牢牢地攫住了两边的泥土。尽管,两边的泥土也已经越来越少了,可是,它就像个战场上的视死如归的勇士那样,坚决地就是不放弃最后的希望。它越陷越深,越陷越深,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住了在这万分危机的情况下,却没有一个人听到它的哀嚎。我就在想,如果神可怜它,就是让它完完全全地陷落也是好的啊。陷落了,它还可以重新选择,重新布置,选择新的土壤,布置新的天地可是,不,仿佛预备了太多的严峻的考验的神是在考验他的最为忠实的仆人约伯似的,考验得还不够似的,并没有让它完完全全地落下去。就那样,它悬空着悬空着,它也坚决地就是不妥协。它,怀着最大的希望,做着最大的努力。它,简直就是植物世界里的坚忍的约伯。
是的,一直一直,它都在抗争着它的抗争的大丈夫气概,让我惊呆了!
仔细看,你仔细看哪它的身上,没有一根枝条是枯萎的枝条,也没有一片叶子是枯黄的叶子该怎么活,就怎么活,它显然是懂得这种十分浅显的哲学的。它的头顶上的墨绿确实是墨绿在我看来,既是宣告,也是宣吐。它,究竟是在向世人宣吐着什么呢?
任何时候,都不要妥协!大不了,以死相拼!连死都不怕,还怕命运的逼供吗?很显然,是它的默默的宣吐,让我,突然就明白了这些。之前,我就明白;现在,是更明白了。于是,我的所有的骨头,就都迅速地坚硬了起来,至少,是比先前更坚硬了,坚硬如钢。
再仔细看是的,它是在奔跑造化给它设置了那么深的壕沟,它也试图一步跨过!它的奔跑的姿势,仪态万方的风度,一下子,便凝固了,凝固成了一尊比醒目还要醒目的雕塑!
步履如飞,我再次走向了那棵树,是派我的心带着我的敬虔再次走近了它的。走近它的时候,风正在使劲地撼动着它,以标准的撼动的形式,一而再,再而三地教训着它。它却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我就不禁在想,是的,我在想,那些动不动就惊慌失措、事到临头就退缩逃避、总是贪生怕死的人,也许,应该去拜访一下它才是,看看它是怎样从容不迫,看看它是怎样大义凛然。
以勇敢的方式来对待生活,或以懦弱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其结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之所以坚定不移地把它栽在了我的心上,很显然,是我太爱它了。自从我把它移栽到了我的心灵的版图上之后,我的心,也便变得异常勇敢了。自此以后,我也便有了一颗勇敢的心,就像苏格兰的起义领袖威廉华莱士有了一颗勇敢的心一样。
吾观此树,吾悟此树,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老槐树启示录
骨头响了一下。我知道,我的骨头为什么响。随着这一声脆亮的响声,我的记忆便又着实地闪了一下,就像时间的深处有一只镁光灯醒来了,又开始了它的光辉的工作一样。
很小的时候,爷爷就对我说,而且不止一次地说,大概是元朝末年的事儿了,河北、山东、河南、甘肃等地,因天灾兵祸,造成了大量百姓死亡。黄河下游,赤地千里,渺无人烟。而山西境内,却风调雨顺。因为山西境内的人口多田地少,我们的祖上,就从山西洪洞县广济寺的一棵老槐树旁迁来山东了。也就是说啊,我们都是古槐子孙。
古槐子孙,我琢磨着。琢磨着,我便开始对老槐树这个意象有了一种日益繁茂的情结。每当看见老槐树,就像是看见了我的故乡一样。故乡的含义,在我的词典里,就总是醒目着。
那里是的,那里有一些树。准确一些说,是那里有一些槐树。再准确一些说,是那里有一些老槐树。我深情地凝望着它们,就像凝望着一个又一个的传说它们老了,在风雨雷电的摧残下,变得东倒西歪了。每一棵老槐树,都让我禁不住想起了沧桑二字。沧桑,我咀嚼着,似乎咀嚼出了一种涩涩的味道。
仔细看,有的没了头,有的断了臂,有的弯着腰,有的驼着背,有的像是人在呐喊,有的像是骏马在奔腾没有一棵老槐树是匍匐着的,更没有一棵老槐树是哭泣着的。久久地,我望着它们,嗅着它们的芬芳,不禁就又想起了《西游记》第七回里的那句桑田沧海任更差,他自无惊无讶。我自然是知道,那是一种风度,内在的风度。老槐树的内在风度,没法不让我把它们和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海明威笔下的桑提亚哥、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等密切地联系起来。它们之间,实在是有着一种无法割裂的秘密联系。
老槐树启示录听说,在几十年前,这里曾发生过一场地震,虽然震级不是很大,但毕竟也有一些房子妥协了。老槐树们没有妥协,它们在大地的痉挛中依然站着,尽管,有的站姿已经不像以前那样优美了。一直以来,它们是在一个泥泞的梦里艰难地跋涉吗?它们是在一种坎坷的现实中默默地走动吗?它们伤心吗?它们迷惘吗?它们无奈吗?没有人回答我。四周,静悄悄的,除了我,一个人也没有。我抚摸着它们,就像抚摸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一些多么坚硬而芬芳的故事啊。我已经不止一次地来这里了,可我啃不动那些坚硬而芬芳的故事。这便给了我再来的理由。是的,我要再来,直到,从这些坚硬而芬芳的故事里咀嚼出更多的东西。不可能只是涩味儿,这是不可能的,我想。
我站在它们中间,就像站在我自己的影子中间一样。这时候,我在它们中间呼吸的已经不仅仅是空气了。是的,我呼吸的,更多的是它们的气息。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有着独特的气息的。仅那些气息,就已经足够我受用终生的了。我自然不是为了受用才来的,我没有那么功利。我是为了读懂它们的光辉的启示录才来的。有时候,我也把它们当成一首又一首的诗歌来读,它们都是组诗里的坚硬的意象,我从不怀疑。当然了,有时候,我也把它们当成一首又一首的老歌来听,无论怎么听也听不够。面对着它们,我的每个细胞都是积极的,踊跃的,热情洋溢的,激情澎湃的,甚至是豪情万丈的。总之,我从不怀疑它们的老马嘶风和老当益壮。
可我怀疑我自己,怀疑我自己能不能像它们那样躲过一场地震,如果地震突然降临的话。这种怀疑,就这样,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怀疑哲学在我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还在继续发挥。
我是多么希望遇到一个人,当然最好是有耳朵也有听觉、有心脏也有心灵、有知识也有洞识的人,对他或她讲讲这些啊。可是,没有一个人。只有我自己,和我自己的影子。我突然想起了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的光滑而明亮的影子不不,我的影子,是有棱角的。要不,我的影子,也不会戳破大面积的苍茫。
还戳破了许多的谎言。还戳破了许多的荒诞。还戳破了许多的愚蠢。还戳破了许多的伪命题。还戳破了许多的聒噪。还戳破了许多的自以为是。还戳破了许多的强词夺理。还戳破了许多的无耻。该戳破的,都被我坚定不移地戳破了。可是,我并不自豪,就像老槐树戳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寒冬和命运的所谓的考验却并不自豪一样。自豪这种东西,从来都是非常廉价的。像老槐树那样,英心不退,英风不衰,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自然是知道的,深深知道。
是的,每次去,我的相机都是非常忙碌的,我的相机里留下了它们的风度,以及永恒。我坚信,那是一种永恒。你看啊别看那些老槐树东倒西歪的,像是一副喝醉了的样子,甚至像是一副不堪一击的样子,可是,无论你有多大的力气、多大的本事,也是不可能把它们推倒的。至于,活过它们,那就更是根本不可能的了。
这样想着,时间的列车呼啸一声,我便又回到了我温暖的精神的故乡。故乡广大,人间小啊。
围着山楂树转了三圈
我不想让山楂树孤独,不是这个原因。那年,我突然就站在了山楂树的身旁,没有原因。若硬是要贴标签一样地贴上一个堂皇的原因,这不是我干的事儿。反正,生命中的很多事儿并不是一定要有一个什么原因的,这样说肯定也是没有什么错的。
而事实上,山楂树并不孤独,所有的山楂树都不孤独。如果我硬是说它孤独,也不会有人信,连我自己都不信。
围着山楂树转了三圈,我依然不敢轻言我看清了山楂树。这话未确,且莫轻言,当我面对着那棵山楂树的时候,清初诗人、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辞院》里的这句话一直都在提醒着我。就像放录音,一遍一遍地,每一遍我都听得非常清楚。
认识,是要有个过程的。这话我自然是早就知道的。因此,我才转了一圈,又一圈,又一圈。当然了,还会继续转下去,我热爱转圈这事儿,就像卫星围着恒星转圈。
目前的情况大体上是这样的:我只知道,山楂树的形态特征大体上是这样的落叶乔木。个头很高。树皮比较粗糙。颜色是暗灰色或者灰褐色的。会开白色的花,花瓣呈倒卵形,或近圆形。花期在五月到六月。果实近球形,或梨形,深红色,有浅色斑点。果期在九月到十月。很朴素吧?我却喜欢它的朴素,乡野之民一样的朴素。朴素的,都是有资格做朋友的。
我只知道,山楂树的习性大体上是这样的:耐阴。耐寒。耐干燥。耐贫瘠。在排水良好、比较湿润的微酸性砂质土壤中生长最好。根系发达。树冠整齐。抗洪涝能力超强。花果鲜美可爱。在田旁也好,在宅院也好,有它,就是一道风景。我们都是热爱风景的人,它,自然也在我们的热爱之中。
围着山楂树转了三圈我只知道,山楂树所给人类贡献的山楂按其味道划分,可分为酸和甜两种。酸口山楂,又分为歪把红、大金星、大绵球和普通山楂等几个品种。歪把红,顾名思义,就是在其果柄处略有凸起,看起来有些歪把。歪把红比普通山楂要大一些,因此做冰糖葫芦大多用它。大金星,顾名思义,就是单果上有小点,看上去像金星星。大金星比歪把红要大一些,但特别酸。大绵球,个头最大,成熟之后软绵绵的,酸度适中。牙口不好的,看来,喜欢的就是它了。普通山楂,是山楂中最早的一个品种,个头比较小,果肉比较硬,适合入药,因此山楂罐大多用它。甜口山楂,外表是粉红色的,个头比较小,表面比较光滑,吃起来略有甜味。其中,酸口山楂最为普遍。我就爱吃这种。那种酸酸的感觉,也实在是一种好感觉。它酸得不让人厌烦,只让人喜欢。至于为什么会喜欢,这就要问胃了。可惜,胃总是习惯了沉默,只管默默地做事儿。
我只知道,山楂树所给人类贡献的山楂,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强心、抗心律不齐、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血流循环、增强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软化血管、防治动脉硬化、增强机体的免疫力、防衰老等作用。同时,它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特别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山楂里所包含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它对癌细胞在体内生长、增殖和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山楂是一位良医,大概不会很勉强吧?
远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了关于山楂树的记载。山楂树主要生活在中国、朝鲜和俄罗斯。在中国,它生活得最好。因此就有人说,它是中国的特色树种。反正,即使不是中国的特色树种,它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如果,人能像山楂树那样富有特色,就也算是一种骄傲了。
我只知道,山楂树是在风中长大的。它在微风中、狂风中、寒风中、热风中,都唱过歌。它的歌就像它的果实一样,是红的、亮的、有味道的。它所唱过的每一首歌,都是有人喜欢的。要不,我也不会被它的歌声吸引了去,并对它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在山楂树旁边待着,我就觉得心里很踏实。到处都有风,心里很踏实就很好。何况,要甜的有甜的,要酸的有酸的,就看自己的选择了。酸酸甜甜的,人生,还不就是这么回事儿吗。
围着山楂树转了三圈,十年就过去了。十年里,我的眼前燃起过数不胜数的灯笼山楂的名字,也叫灯笼,我就是这么想的。至少,是它照亮了我,或者说是照亮了我的生活。
因此,我就给山楂树画了一幅肖像,尽管画得不是很好。那幅肖像,贴在我的心上了。每天,我都能看到它。每当看到它,即使是在茫茫夜色里,我的时辰就也是亮的。生活气息,就会铺天盖地。一切,就都是圆的,像圆圆的山楂那样。
不卑不亢的狗
若不是别人有言在先,说实话,我是很难将那只雪白的狗和英雄二字的含义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因为,那只白狗,乍一看去,实在是太普通了个子小不说,且长着一张娃娃脸,且眼神一点也不凌厉,似乎任何一只狗看上去比它都要有风度,有气魄。
可是,我错了。那只白狗,它的确就是一个英雄。证明它是一个英雄的事儿有很多,我随便拣来几件就可以了,就很能说明问题的实质了。
有一次,有只恶狗耀武扬威地打它身边路过,它连眼皮也懒得抬一下,依旧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在路边,在梦中,旁若无人地踱着它的步。可能是那只恶狗觉得它好欺负吧,还没等它明白过来,便猛扑上来,开始咬,开始吠这时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精神便立马从它的身体里醒过来并蹿出来了,还没等那只恶狗彻底反应过来,它便已经毫不客气地开始反攻了。那只恶狗一看,原来,它并不好惹,撒腿便跑恶狗在前面像狂风一样跑,它就在后面像疾风一样追,直到一口气追出了至少五里路。那场面,像极了两个长跑运动员在竞技。后来,那只恶狗就再也不敢从它所居住的周边路过了。不得不从一两里外的地方路过的时候,也是东张西望的,小心翼翼的,甚至是双腿打着战,再也不敢有半点造次。
还有一次,它跟主人一起去一座大山里游玩,玩着玩着,便与一头野猪不期而遇。它原本不知道那就是野猪,只知道那头野猪块头比它要大。反正,大也不怕,大无畏精神它是从不缺乏的。因此,当那头野猪开始冒犯它的时候,它连想也没想,便闪电一样追上去了结果,在和野猪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较量之后,它赢了。主人意外地收获了一头野猪,自然是很高兴。因此,后来主人吃剩的我是说他们在大山里的战利品都给了它,它一点也不嫌弃。对吃的,它向来是要求极低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什么要求。
不卑不亢的狗这是最近一次了,是去年的事儿了。主人怕它在家里寂寞,便带着它去逛街,逛着逛着,主人一不小心就遇到了麻烦一个剃着阴阳头的年轻人对着主人莫名其妙地大吼:你你你,你眼睛瞎了吗?主人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能说明白点吗?阴阳头说:你碍着爷爷我的事了!还嘴硬?活腻歪了是不是?一边说着,一边便挥出了他的霸气的拳头就在他的丑陋的拳头快要落在主人的脸上时,正悠然地走在前面的白狗像一阵旋风一样掉转头来,向着阴阳头的腿狠狠地咬去趁阴阳头蹲在地上哎哟之际,主人和白狗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一路上,主人不停地表扬他的狗:你惩罚了那个坏家伙,好样的!好样的啊,你!狗只管听着,却并不骄傲。因为在它看来,它只是做了它该做的。捍卫主人,呵护主人,是它该做的。
它是一只有尊严、有原则、有理性的狗,从不乱咬。咬这个动作,它向来都是非常节约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浪费,一点一滴也不浪费。
它是一只有爱心、不惜命、不重利的狗,曾在河里救过一个溺水的小孩,在湖里救过两只溺水的小兔和三只溺水的小猫别人留下了赏金,它的主人没要,它自然也没要。钱这种东西,在它眼中等同于废纸。
而今,它老了。老了,也从不碍事,只是静静地蹲在或趴在一隅,打着盹,或想着它的绵绵的心事儿。它活得简单,但它毕竟也有心事儿。它的心事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在一旁,我就像读一本光辉书那样,久久地、饶有兴味地读着它读着,读着,忽地,我便想起了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朱之瑜在其《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里说过的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它也便顺理成章地变成我眼中的一尊醒目的雕塑。这尊雕塑,这尊任何一位雕塑家都塑不出的披戴着光芒的雕塑,虽然看上去并不宏伟,却很高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