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机会平等与幸福感

書城自編碼: 289968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经济通俗读物
作者: 潘春阳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40042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9-01


書度/開本: 16开

售價:NT$ 28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化妆品学原理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量子网络的构建与应用 》

售價:NT$ 500.0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拍电影的热知识:126部影片里的创作技巧(全彩插图版) 》

售價:NT$ 500.0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大唐名城:长安风华冠天下 》

售價:NT$ 398.0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情绪传染(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403.0

編輯推薦:
该书的研究对于更深入地理解收入差距的福利性质,探索中国机会平等的程度及制度根源,揭示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规律,制定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以*终跳出中国的伊斯特林悖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该书也为发展中国家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內容簡介:
本书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机会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全书共十章,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到3章)回顾了幸福经济学和积极心理学的相关文献,并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系统考察了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基本决定因素;第二部分(第4到5章)述评了机会平等的理论源流和测度方法,测算了中国机会不平等的总体程度,揭示了机会平等与幸福感的理论关系,并提出了相关研究假说;第三部分(第6到8章)采用宏微观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从不同角度对研究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第四部分(第9到10章)探索了导致机会不平等的制度根源,并提出了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方案。
關於作者: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经济学系教师。201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做访问研究。研究兴趣包括公共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并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世界经济文汇》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三十篇,出版译著两部。曾获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复旦大学黄有光福祉经济学研究奖学金。代表作:《中国城镇化的经验与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中国的伊斯特林悖论
1.1.2 收入不平等是否损害了居民幸福感?
1.1.3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收入流动性的视角
1.1.4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的机会不平等?
1.1.5 本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总体思路、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3.1 总体思路
1.3.2 研究框架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4.1 研究方法
1.4.2 数据来源
1.5 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5.1 重点和难点
1.5.2 创新之处
1.6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附录
第2章 幸福三问基于幸福经济学文献的分析
2.1 幸福经济学的源与流
2.2 幸福感如何测量?
2.2.1 关于幸福感的调查问题
2.2.2 幸福感指数的有效性
2.3 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
2.3.1 解释幸福感的计量经济模型
2.3.2 个人特征
2.3.3 收入因素
2.3.4 宏观经济变量
2.3.5 政治制度因素
2.3.6 针对中国居民幸福感的研究
2.4 幸福感指数能否作为公共政策的依据?
2.5 本章结论
第3章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居民幸福感
3.1 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伊斯特林悖论
3.2 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总体趋势与群体差异
3.2.1 数据来源
3.2.2 关于幸福感的调查问题
3.2.3 总体趋势
3.2.4 群体差异
3.3 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决定因素与国际比较
3.3.1 相关变量
3.3.2 计量模型
3.3.3 基准模型:个人特征与居民幸福感
3.3.4 国内和国际比较分析
3.3.5 扩展模型:经济转型与居民幸福感
3.4 本章结论
第4章 中国的收入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
4.1 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与形成原因
4.1.1 变化趋势
4.1.2 形成原因
4.2 机会不平等的哲学内涵和理论框架
4.2.1 机会不平等的理论源流
4.2.2 约翰罗默关于机会不平等的理论框架
4.3 机会不平等的测量方法
4.3.1 对机会不平等的主观判断
4.3.2 社会收入流动性
4.3.3 机会不平等测量方法的新发展
4.4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
4.4.1 从收入流动性看中国的机会不平等
4.4.2 中国机会不平等程度的客观测量:方法论
4.4.3 数据、类型和测算结果
4.5 本章结论
第5章 收入不平等、机会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理论分析
5.1 收入不平等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
5.1.1 隧道效应与相对剥夺效应
5.1.2 混淆的实证结果
5.1.3 在中国的争论
5.1.4 一个可能的解释
5.2 机会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中国的理论假说
5.3 本章结论
第6章 机会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基于主观感知的视角
6.1 中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基于主观感知的视角
6.1.1 机会不平等感知指数
6.2 数据来源、变量释义与计量模型
6.2.1 数据来源
6.2.2 变量释义
6.2.3 计量模型
6.3 机会不平等、收入不平等和主观幸福感:实证分析
6.3.1 基准模型分析
6.3.2 收入分层与城乡分层模型分析
6.3.3 机会不均对不同居民群体影响的异质性分析
6.4 进一步的分析
6.4.1 主观变量地区平均法
6.4.2 收入不平等感知范围问题
6.5 本章结论
第7章 机会不平等和主观幸福感:基于成功可控性的视角
7.1中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基于成功可控性的视角
7.1.1从成功可控性衡量机会不平等
7.2 数据来源、变量释义与计量模型
7.2.1 数据来源
7.2.2 变量释义
7.2.3计量模型
7.3 收入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实证分析
7.3.1 基准模型分析
7.3.2 边际效应分析
7.4 内生性问题探索
7.4.1 五大人格特征模型
7.4.2 因子分析法
7.4.3 直接相减法
7.4.4 人格特征对估计结果的影响
7.5 本章结论
第8章 机会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基于收入不平等的分解
8.1 中国省级机会不平等程度
8.1.1 方法论基础
8.1.2 中国省级机会不平等程度测算
8.2 数据来源、变量释义和计量方法
8.2.1 数据来源
8.2.2 相关变量
8.2.3 计量模型
8.3机会不平等、努力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实证分析
8.3.1 机会不平等、努力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
8.3.2 收入不平等和主观幸福感
8.3.3 机会不平等对不同居民群体影响的异质性
8.4 本章结论
第9章 机会不平等的制度根源与幸福导向的政策方案
9.1 机会不平等的制度根源
9.1.1 基本公共品配置失衡与财政分权制度
9.1.2 户籍歧视与城市倾向的经济制度
9.1.3 政治资本收益与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9.2 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方案
9.2.1 促进社会机会平等的制度安排
9.2.2 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其他政策建议
9.3 本章结论
第10章 结论与思考
10.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10.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內容試閱
经济发展与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都在于提升国民的幸福。但是,在中国经济深刻转型和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国居民的幸福感似乎并没有同步提升,相反,还出现了令人担忧的下降趋势,这与中国30多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所取得的物质福利成就形成鲜明对照。当一国的人均收入上升时,国民平均幸福感却并未同步提升,这一现象被称伊斯特林悖论。
是什么导致了中国伊斯特林悖论?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收入不平等是导致居民幸福感下降的重要原因。但从理论研究来看,收入不平等既可能通过隧道效应提升幸福感,也可能通过相对剥夺效应损害幸福感,同时,实证研究对于澄清上述问题的贡献也十分有限,收入不平等和居民幸福感可以呈正相关、负相关和不相关关系。
本书认为,现有研究之所以得出不同、甚至相互对立的结论,是因为他们都从收入不平等这一结果不平等的角度展开研究,而相对忽视了机会不平等的重要性。本书致力于从机会不平等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的伊斯特林悖论。
第一,本书通过回顾幸福经济学等相关文献,致力于回答三个重要且相互关联的问题,即幸福感如何测量?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哪些?幸福感指数能否作为公共政策的依据?
第二,本书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探索了中国居民幸福感的总体趋势、群体差异和基本决定因素,本书发现:(1)从总体上看,中国居民的平均幸福感并不存在明显的持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是在波动中演进;(2)较高的收入水平、女性、已婚状态、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居住农村都是提高幸福感的积极因素,同时,年龄和幸福感呈显著的U型关联,幸福感谷底大概出现在50岁左右;(3)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微观决定因素与其他国家基本一致,并没有特别之处;(4)经济增长并不能促进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则对居民幸福感存在微弱的正效应,而收入差距和官员腐败则是损害居民幸福感的显著因素。
第三,本书分析了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发现中国居民间、城乡间和城乡内的基尼系数都呈持续扩大趋势。本书根据Ferreira和Gignoux(2011)提出的非参数方法,测算中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发现:中国的机会不平等占总体收入不平等的18.7%左右。
第四,本书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4个理论假说:(1)机会不平等是导致中国居民的幸福感下降的重要因素;(2)收入不平等对中国居民的幸福感也存在负面影响;(3)收入不平等对低收入居民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4)机会不平等对社会弱势群体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这为后文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
第五,本书从居民主观感知的角度衡量了中国的机会不平等程度,并构造了机会不平等感知指数,致力于验证相关理论假说。本书发现:(1)机会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普遍的负面影响,且机会不平等对低收入者和农村居民幸福感的损害更为严重。(2)收入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也存在负面影响。(3)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城乡分割等是影响居民对机会不均容忍程度的内在原因。
第六,本书从成功可控性的角度构造了三个反映社会机会不平等程度的主观变量,致力于验证相关理论假说。并将潜在人格特征变量纳入模型,加强了结论的稳健性。本书发现:(1)机会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2)人格特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外向性、勤勉正直性、情绪稳定性和开放性人格是影响幸福感的正面因素,而亲和性人格则是负面因素。
第七,本书利用Ferreira和Gignoux(2011)的方法,将总体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两个部分,致力于验证相关理论假说。本书发现:(1)机会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2)努力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并不显著;(3)总体收入不平等对居民幸福感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4)机会不平等对较低收入者、农村户口持有者、受教育程度较低者这些社会相对劣势群体幸福感的损害更为严重。
第八,本书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城市倾向的经济制度和当前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导致中国社会机会不平等的重要制度根源。
最后,本书根据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从保障机会均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及建立权力监督的长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方案。
总之,本书的研究对于更深入地理解收入不平等的福利性质,探索中国机会不平等的程度及制度根源,揭示中国居民幸福感的变化规律,制定幸福导向的公共政策以最终跳出中国的伊斯特林悖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本书也为发展中国家幸福经济学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