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术莫用(十周年纪念版 逝去的武林续篇 薛颠传世之作 武学尊师李仲轩家世 凸显京津地区一支世家的百年沉浮)
》
售價:NT$
250.0
《
英国简史(刘金源教授作品)
》
售價:NT$
449.0
《
便宜货:廉价商品与美国消费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352.0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2024年新版)
》
售價:NT$
352.0
《
乐道文库·什么是秦汉史
》
售價:NT$
367.0
《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 : 自由、政治与人性
》
售價:NT$
500.0
《
女性与疯狂(女性主义里程碑式著作,全球售出300万册)
》
售價:NT$
500.0
《
药食同源中药鉴别图典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从框取到裁切,再由裁切到不裁是摄影学习者对构图把握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学习者培养观察力的有效方法。
▲为什么同样一个景物,高手和初学者拍出来的效果会有明显的不同?这个问题得从我们的眼睛说起如何培养摄影眼!
▲一张看似平淡的照片,在经过二次裁切之后就会显现出原本应有的气质,本书将对裁切的本质进行讨论。
▲上百幅的裁切实例几乎涵盖了我们平时拍摄所能遇到的大部分情况,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摄影视觉训练。
|
內容簡介: |
作者丁允衍老师在本书中通过对照片的二次创作裁剪为切入点,以100个实际案例充分展开对摄影构图法则的探讨,通过裁剪来研究构图、又通过构图来学 习摄影的观察的方法,从而令摄影学习者通过由裁切到不裁的进步,利用裁切的方法来启发拍摄取景的思考,其中的案例内容丰富,涉及如何处理前 景、背景与主体的关系,也有对比、节奏与景别等各方面因素的考量,再辅以名人佳作的经典案例分析,本书为读者开辟了一条高效、独特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对 摄影眼的能力培养的目标。
|
關於作者: |
丁允衍,1947年出生,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新闻摄影进修班毕业。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财政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多年从事摄影理论研究和摄影教育培训。
摄影论文《试论摄影艺术的形象思维》(1981)、
《论照相失真》(1982)、
《摄影记录论(1987)、
《复现意识 摄影 摄影文化摄影本质探源(1997),入选二、三、四、五届全国摄影理论年会。
《新闻摄影的纪实美初探》(1983)获中国新闻摄影优秀论文二等奖,
1999年继又获得中国改革开放20年新闻摄影优秀论文二等奖。
|
目錄:
|
目 录CONTENTS
写在前面 4
第一章 关于照片裁剪 10
第一节 从一幅摄影名作谈起 11
第二节 重新认识照片裁剪 12
第三节 正确对待照片裁剪 17
第二章 裁剪学习摄影构图的有效方法 20
第一节 与照片裁剪相关的几个概念 21
第二节 什么样的照片需要裁剪又可以裁剪 22
第三节 什么是裁剪思维 23
第四节 照片裁剪从哪里着手 24
第五节 从实际拍摄看照片裁剪 27
第六节 照片裁剪的一般方法 28
第三章 裁剪实例 30
第一节 调整照片的平面结构 31
第二节 调整形式语言 120
第三节 调整画面布局 212
第四节 裁出精彩,裁出新意 252
后 记 290
|
內容試閱:
|
第一节 调整照片的平面结构
照片画面的平面结构是相机在某一个拍摄位置上,由被摄对象形成相应的平面形状之间的位置关系。在这个关系里,已经没有了人眼视觉中被摄对象前后深度,成了画面中上下、左右、大小不同的平面位置。沿相机镜头的方向,按照在景物位置所处的前后,由近到远,可分为前景、主体、陪体、背景四部分。这样就形成了照片画面里所有形象的基本构成,被称作照片的平面结构。
调整照片的平面结构是照片裁剪的重要方法,包括简化前景、简化背景和强调主体三个方面。事实上,强调并突出主体是照片裁剪的根本原则,只是在实际裁剪时我们是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的,在调整平面结构时,或从简化前景,或从简化背景,而强调主体是从前景、背景和陪体综合入手的。
一、简化前景
前景是在主体与相机之间距离镜头比较近的辅助景物。前景可以是任何与主题相关的景物,可以处在画面的任何位置,而且在造型元素的各种对比中,总是在画面上呈现出最具表现力,也最为悦目的形式。在照片画面中,前景有6个作用,即点题、暗喻、引导、透视、平衡、装饰;体现了两个重要关系点题、暗喻、引导作用体现了前景与主体之间空间形象的关联性,透视、平衡、装饰作用体现了前景与主体之间空间关系的合理性。这是前景运用的关键,可以归结为两个字,一个是意(关联性),一个是美(合理性)。
两个关系的综合作用在照片画面中
也经常出现,既有含义,又有美感。合理性是基础,关联性是引申。因此,透视、平衡、装饰也称为基础作用,点题、暗喻、引导也称引申作用。
1. 春到玉渊潭 王连祥 摄
原照摄于北京玉渊潭公园,顺光拍摄,色彩鲜明饱和。前景有桃花、柳枝,主景为玉渊潭湖,背景为湖对岸的建筑群。原照立意明确,前景在画面中起到了对春的点题作用,但是前景线形和色彩繁杂,柳枝线形簇拥,不够舒展美观,意有余而美不足,因此简化前景是裁剪入手之处。有三种裁剪思考:保留一侧的柳枝和桃花呼应,或保留单一的柳枝,或保留单一的桃花。最终裁剪的画面考虑了顺光的色彩表现,采取单一的桃花构成,保持了原照的平面结构,但前景被极度简化了,主景得到了强调,画面简洁,构图更趋合理。
2. 冬雪 杜卫平 摄
原照为在雪地中利用散射光拍摄,影调透视形成了画面近暗远亮的效果,加强了雪中的环境气氛。近景人物各具姿态,在一片白茫茫的雪景中比较突出。原照中把一棵大树的局部枝干作为前景,力图增强画面的透视感。但事实上这个前景的安排并没有增强画面透视感,反而使画面的左侧显得局促,宁静气氛受到了影响,同时造成了画面的不均衡感。
因此,在裁剪时裁去了画面左边的树干,适当保留画面上方的树枝,使画面均衡、左右舒展,显得开阔。
3. 湖畔 赵新国 摄
原照摄于清晨的昆明湖边,正侧光拍摄。画面利用了汉白玉围栏柱上的一个石雕作为前景,按照构图的原意应是与中远景的湖畔围栏呼应,使画面均衡。但实际上湖畔围栏由近到远的线条汇聚方向的重力大,即使不安排前景,画面依然可以取得均衡感。因此,这个石雕柱在孤立的前景位置并没有与主体发生关联,反而显得偏重,使画面拥堵。当把这个前景裁去后,画面才显得自然、舒展。
4. 颐和晨光 赵新国 摄
原照摄于北京颐和园,清晨的阳光投射在昆明湖湖心岛上,景物反差较大,前景深暗、缺乏层次,影响画面均衡感。因此,裁剪时去掉了画面左侧和上方零碎的前景,使画面简洁,主体突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