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组队:超级个体时代的协作方式
》
售價:NT$
352.0
《
第十三位陪审员
》
售價:NT$
245.0
《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2024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作品】
》
售價:NT$
709.0
《
Python贝叶斯深度学习
》
售價:NT$
407.0
《
文本的密码:社会语境中的宋代文学
》
售價:NT$
306.0
|
編輯推薦: |
★ 本书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
★八位国学大师讲阳明心学精华首次整理成册
★绝版70年,阳明心学经典论著再次出版。
|
內容簡介: |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
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获得内心宁静和强大。
|
關於作者: |
冯友兰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他的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编》等已成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
目錄:
|
第一章 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
一、引论
二、知行合一说之内容
三、知行合一说在哲学上的根据
四、知行合一与致良知
第二章 章太炎哲学之派别
一、引言
二、先秦诸子
三、汉唐演变
四、宋明理学
五、哲学总述
第三章 冯友兰更新的儒学中的另一派:宇宙心学
一、陆九渊论心
二、王守仁的宇宙观
三、明德
四、良知来自直觉的认识
五、正事
六、用敬
七、对佛学的批评
第四章 谢无量阳明之伦理学
一、性说
二、心即理说
三、知行合一论
四、良知
第五章 梁漱溟阳明宗旨不可不辨
一、引言
二、辨其良知与行为之关系之非
三、辨其知行合一论之非
四、辨其致良知功夫论之非
五、读阳明先生咏良知诗有悟
第六章 吕思勉阳明之学
一、阳明之宇宙观
二、良知之说
三、格物
四、知行合一之理
五、概述
第七章 冈田武彦知行合一 说
一、行而知之
二、如何修行知行合一
三、知行合一说的发展
四、学问即行,行即知
五、致良知
六、陆九渊与知行合一说
第八章 里见常次郎阳明与禅序例言
一、总论
二、心论
三、修养论
四、死生观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梁启超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
现在(尤其是中国的现在)学校式的教育,存在种种缺点,不能为讳。其最显著者,学校变成智识贩卖所。办得坏的不用说,就算顶好的吧,只是一间发行知识的先施公司。教师是掌柜的,学生是主顾客人。顶好的学生天天以吃书为职业,吃上几年,肚子里的书装得像蛊胀一般,便算毕业。毕业以后,对于社会上实际情形的了解程度不知相去几万里,想要把所学见诸实用,恰与宋儒高谈井田封建无异,永远只管说不管做。再讲到修养身心、磨练人格方面的学问,越发是等同于零了。学校固然不会注意,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人去教。教的人也没有自己确信的方法来应用,只好把此事搁在一边拉倒。青年们稍为有点志气,对于自己的前途切实打过主意的,当然不满意于这种畸形教育,但他们无法自拔出来,只好安慰自己说:等我把知识的罐头装满了之后,再慢慢地修养身心以及讲求种种社会实务吧。其实哪里有这回事。就修养方面而论,把可塑性最强的青年时代白过了,到毕业出校时,品格已经成型,极难改进,投身到万恶的社会中,像洪炉燎毛一般,拢着边便化为灰烬。就实习方面而论,在学校里养成空腹高心的习惯,与社会实情格格不入,到底成为一个书呆子,一个高等无业游民完事。青年们啊,你们感觉到这种苦痛了吗?你们发现这种危险了吗?我告诉你们,唯一的救济法门,就是依着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去做。
知行合一是一个讲学宗旨。黄梨洲说:大凡学有宗旨,是其人之得力处,亦即学者之入门处。天下之义理无穷,苟非定以十二字,如何约之使其在我。(《明儒学案发凡》)所谓宗旨者,标举一两个字或一两句话头,包举其学术精神之全部,旗帜鲜明,令人一望而知为某学派的特色。正如现代政治运动与社会运动之喝口号,令群众得个把柄,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则成功自易。讲学大师凡标出一个宗旨,他自己必几经实验,痛下苦功,见得真切,终能拈出来,所以说是其人得力处。这位大师既已循着这条路成就了他的学问,他把自己的阅历甘苦指示给我们,我们跟着他的路走下去,当然可以事半功倍而得和他相等的结果,所以说是即学者入门处。这种口号式的讲学法,宋代始萌芽,至明代而极成。知行合一便是明代第一位大师王阳明先生给我学术史上留下的一个最有名而且最有价值的口号。
口号之成立及传播,要具备下列各种要素:(一)语句要简单。令人便于记忆,便于持守,便于宣传。(二)意义要明确。明谓显浅,令人一望而了解;确谓严正,不含糊模棱以生误会。(三)内容要丰富。在简单的语句里头能容得多方面的解释,而且愈追求可以愈深入。(四)刺激力要强大。令人得着这个口号便能大受感动,而且积极地向前奋进。(五)法门要直截。依着此法实行,便立刻有个下手之处。而且不管聪明才力之大小,各各都有个下手处。无论政治运动、学术运动、文艺运动凡有力的口号,都要如此。在现代学术运动中所用的口号,还有下列两个消极的要素:(一)不要含宗教性。因为凡近于迷信的东西,都足以阻碍我们理性之自发,而且在现代早已失其感动力。(二)不要带玄学性。因为很玄妙的道理,其真正价值如何,姑且勿论,纵使好极,也不过是供极少数人行高尚娱乐之具,很难得令多数人普遍享用。根据这七个标准来评定中外古今学术之宗旨,即学术运动之口号,我以为,阳明知行合一这句话,总算是最有永久价值而且最适用于现代潮流的了。
阳明所用的口号也不止一个。如心即理,如致良知,都是他最爱用的。尤其是致良知这个口号,他越到晚年叫得越响。此外,如诚意,如格物,都是他常用的。骤看起来,好像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其实他的学问是整个的,是一贯的,翻来覆去说的,只是这一件事。所以,我们用知行合一这个口号来代表他学术的全部,是不会错的,不会罣漏的。
口号须以内容的丰富为要素,即须如前述。知行合一这一句话,望过去像是很简单,其实里头所含的意义甚复杂、甚深邃,所以要先解剖其中的内容。
第八章 里见常次郎阳明与禅一
禅属于佛教,阳明属于儒学。禅者,佛释迦之所提倡。阳明者,渊源于孔孟所主张。一为宗教,一为实践的道德。论其根据,既如此。故其所采之理论,相去自亦不得不远。虽然世之所谓哲学、所谓宗教、所谓伦理道德,若寻其渊源,要必有同一之目的。即吾人人类欲探究对于宇宙,对于同类而起之关系,更从而调理之,使身与心皆舞遗憾云尔。故无论为佛教、为耶稣教、为儒道、为歌道、为神道、为武士道,其主张之理论,虽各有所异,而其最终之目的要不外吾人人类讲究探查对于宇宙,对于同类而起之关系条理之融和,之定为原理原则,或条举其方法手段。而以此之故,所谓禅者,其与儒学之关系,尤其与阳明派儒学之关系,绝非全然相去而相异也。且阳明之为人,常有醉心佛教之历史。其所采之议论,亦与其他之儒学颇异。其趣,至于其根本思想,直可谓与佛教无异。谓阳明之儒学,乃参以儒学之佛学,或参以儒学之禅学,亦无不可。 阳明之学说,乃参以儒学之佛学,或参以儒学之禅学。观于本篇之终局,可以明了。今若举出其全然相同之点。则其根本之观念以心为理之本体,不于心外求理,以实行为主。不屑屑于语言文字之末。就此点而论,可谓与禅全相一致。惟彼论学之际,注意于避免禅所常用之文字,而使用儒学所常用之文字。使人见之常以为与禅,全然别物。至其真意,则不外采取禅意而符合之于儒学,此其故。由于彼较禅尤重于实行,就此点而论,彼之学说不惟对于其他之儒学更进一步。即对于禅亦稍呈异色也。
如上所述,阳明之儒学与佛教,尤其与禅有密接之关,如此余今将述阳明之儒学与佛教,尤其与禅之契合点。则不得不对于佛教,尤其对于禅有所说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