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掌故家的心事
》
售價:NT$
390.0
《
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
》
售價:NT$
390.0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二十四节气生活美学
》
售價:NT$
340.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編輯推薦: |
安野光雅是一位具有惊人才华的艺术家,他的创作赢得了各国欣赏者的共鸣和喜爱。他的绘本十分优美,而且具有极高的科学性。国际安徒生奖授奖词
《歌之绘本》中的每一首歌谣背后都有一个秘密的宝藏等待我们去挖掘,而《歌之风景》为我们解读歌谣背后的秘密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广阔视角。相得益彰的图文合奏,构成了一道道需要我们静下心来欣赏的风景,历史与未来在画面中交汇,思考与想象在文字中碰撞,沉淀成我们对于人文精神的永恒关怀。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绘本阅读中心执行主任,张迪
这些民谣不仅蕴藏着丰富的音乐元素,还巧妙融合故事、情感,为儿童打造一个三维立体的音乐世界。像描写莱因河女神的《罗蕾莱》、讲述伦敦桥故事的《伦敦大桥要垮掉》,它们或用优美的旋律进行表达,或用俏皮的歌词进行述说,或用典型的节奏进行烘托,这是民谣音乐讲述故事的特有方式,也是让儿童着迷的兴趣点。首师大学前教育学院声乐教研室主任、院艺术教育研究所成员,朱莹
★安野光雅用一篇篇触动人心的随笔清晰地阐述了歌谣的背景和精髓。涉及人文、地理、历史、艺术等很多层面,内容之丰富令人感叹。
★大幅的画作温润朴拙,展现世界各地的风景神韵,每一处都不是简单临摹,而
|
內容簡介: |
《歌之绘本》(全2册)包括《歌之绘本》和《歌之风景》两册,套装。
《歌之绘本》选编世界各地29首歌谣,由日本的词作家填上歌词创作而成。著名音乐家芥川也寸志选曲并解说,安野光雅绘画。这些歌谣可以说耳熟能详,它们超越了时代,直到现在仍深入人心。
安野的绘画秉承一贯沁人心脾的自然风景和温暖的人文气息。淡淡的色调渲染那静谧乡村、广阔原野、古朴屋舍、悠闲自得的牛羊、嬉戏玩耍的孩童每翻看一遍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
《歌之风景》由34个地方的风景,34首脍炙人口的歌谣,34篇娓娓道来的随笔构成。《桑塔露琪亚》《阿里郎》《玛丽有只小绵羊》等很多歌谣在世界广为流传。作者安野光雅周游世界,到这些歌曲的故乡,绘下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每首歌谣原风景的神韵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歌谣下面还配有乐谱。动听的歌谣、优美的绘画、娓娓道来的文字,为读者打开一扇门,抵达一个新奇美丽的艺术世界。
|
關於作者: |
〔日〕芥川也寸志
1925年出生于日本东京,作曲家,文学家芥川龙之介的第3子。主要音乐作品有《弦乐的压轴精品》《埃洛拉交响曲》,歌剧《广岛的奥路菲》等,主要著书有《我的音乐讲义》《音乐现场》等,编辑整理《歌之绘本》。曾获和平文化奖、蓝丝带奖、萨尔兹堡歌剧奖等。1989年去世。
〔日〕安野光雅
1926年出生于日本岛根县津和野町,画家、绘本作家、随笔作家。他擅长精细入微的水彩画法,于淡雅的色调中营造出端庄稳重、温馨平和的氛围。他还广泛涉猎科学、人文、建筑等学科,构筑出兼具知性与诗意、充满童趣的安野风格。主要著作有《歌之绘本》(全二册)《旅之绘本I ~ VIII》《小三角,倒过来》《奇妙国》《颠倒国》《壶中的故事》《奇妙的种子》《绘画是一个人的旅行》等。
|
目錄:
|
《歌之绘本》
1伦敦大桥要垮掉
2是云还是霭
3野玫瑰
4蝴蝶
5遥望
6春风
7与春天的花儿同闪耀
8罗蕾莱
9多瑙河之波
10离别
11离乡歌
12我可爱的孩子
13孤挺花
14挚爱
15山顶的我家
16我的故乡肯塔基
17简陋的屋舍
18很久很久以前
19旅愁
20故乡的旧宅
21伦敦德里小调
22爱尔兰摇篮曲
23安妮萝莉
24院中之百草
25守灯塔的人
26故乡的天空
27星星的世界
28冬日的星座
29萤之光
《歌之风景》
1菩提树
2在阿维尼翁的桥上
3桑塔露琪亚
4伦敦大桥要垮掉
5斯瓦尼河
6离别
7学院节庆曲
8罗蕾莱
9康城赛马
10安妮劳瑞
11简陋的屋舍
12圣人的行进
13罗梦湖
14故乡的天空
15重归苏莲托
16离乡歌
17萤之光
18玛丽有只小绵羊
19飞吧,思想,乘着金色的翅膀
20绿袖子
21回家的路
22斯卡布罗集市咏唱
23鳟鱼
24故乡的旧宅
25苏格兰的蓝铃花
26野餐
27凤尾船之歌
28多瑙河之波
29野玫瑰
30我的太阳
31秋天的落叶
32阿里郎
33三套车
34平安夜
|
內容試閱:
|
世界的歌曲芥川也寸志
这本书是作为《歌之绘本》(日本的歌谣)的续篇进行策划和制作的。
《歌之绘本》之所以获得好评,本是因为安野光雅先生创作的绘画富有诗意,同时也说明自日本明治和大正时期一直传唱至今的那些歌谣,超越了时代,至今依然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
前一本绘本的内容都是日本作曲家创作的歌谣,而这本绘本全部是外国的歌谣改编的。
明治十三(1880)年,伊泽修二(1851―1917,文部省音乐调查负责人,后来成为第一任东京音乐学校的校长)从美国请来一位音乐教师梅森(Luther Whiting mason)。第二年,日本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教材《小学唱歌集?初篇》出版发行,其中共收录了33首歌谣。
日本在引进西方音乐时,有三种类型,即军乐、宗教音乐和歌谣。而这本《小学唱歌集》基本上确定了以后的主流歌谣的方向。它用纸木版印刷,红色的封面上印着小学师范学校中学用教科书的字样,还贴着一张大大的印纸,写着文部省编辑局印行之证的字样。据说,这部手工印刷的教科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发行了8000册。由此可见,人们对西方音乐十分热衷。
这本书中几乎有一半是外国的歌曲。《遥望》《蝴蝶》《我可爱的孩子》《萤之光》等仍被孩子们广为传唱的歌谣,已经收录在这本书中。
日本第一本音乐教科书中收录的这些外国歌曲,大概是梅森选择的。他选择歌曲的标准,必然是当时美国小学中广泛传唱的歌曲。
但是,为了编写教材而对这些歌曲进行选择,对后来日本歌谣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几乎所有歌曲,都有以下共同点:由十六个小节组成,结构为A-A-B-A,五音音阶,没有节奏或节拍的变化,均以调性的主音结尾。后来创作的歌曲,大多跟这一时期的歌谣结构相同。这种歌谣形式很快固定下来,成为日本歌曲的一种特点。
总之,原本为了编写音乐教材而引进的那些外国歌曲,填上日本人创作的歌词后,与日本创作的歌曲浑然一体,在被人们传唱的过程中,逐渐融入日本人的生活,仿佛这些歌曲是日本的传统歌曲一样。
这本绘本中收录的很多歌谣,其实都应该称之为民谣。但是,不管是歌曲,还是民谣,在音乐的内容上并没有严格的区分。即便我们将那些耳熟能详、已经融入日常生活的民谣称为广义上的歌曲,也没关系。
比起这些,我更希望各位读者随意翻到你喜欢的地方,慢慢地体会安野光雅先生的画作。或许,那些印在画面上的歌曲会自然而然地涌上心头。
这些歌曲虽然简单,但非常经典。请各位认真体会,放声歌唱吧。
令人怀念的歌曲与风景后记安野光雅
一天,有一位Knoll博士来找我。他通过翻译跟我讲了很多话,大意是问能否把那幅我为《离别》画的关于施瓦本哈尔的画卖给他。
这位先生和日本的一个研究所关系密切,他说:我经常来日本,这次也是坐日本航空来的,在航机杂志《WINDS》中看到了您的画作,非常想要一幅。因此多方打听您的联系方式,终于找到了您。在描写画商的小说中有可能出现上述场面,但事实并非如此。
这位先生说:我并不懂日语,但是看到那幅画后,我马上就明白了。我以前也看过很多画,却从未如此感动过。据说那幅画是以《离别》为主题创作的。画的背景就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就像画里表现的一样,离开了故乡,现在定居美因茨,但我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的故乡。因此,他说我的画比任何人的画,甚至比伦勃朗的画更令人感动。
那幅画因为要编进书里,所以不能转让。但是,我以后还会去德国,也许还能画。今天还请见谅。我对他说。后来,他每年都给我寄圣诞贺卡。就这样,几年过去了。
我想再画一幅施瓦本哈尔的画。那里是少有人知道的古城。驾车去的话,沿着浪漫大道向北,从丁克尔斯比尔向右转,再向海德堡方向行驶,很快便能看见克歇尔河(Kocher)冲击形成的溪谷。河面变宽的地方,能看到很多木制结构的建筑。河里有沙洲,那里是举行节日庆典等活动的舞台。沙洲上面有桥,两边的斜谷的坡上有小城,散落着旧时的武器库和修道院等。在城中散步,必然会自然而然地来到市政府广场。那里有一个圣米歇尔教堂,宽阔的石阶是其特色。到了夏天,石阶的斜坡就成为传统露天戏剧的舞台。广场上备有观众的座位,在那里可以观看莎士比亚的戏剧。那里是一座有历史底蕴的城市,因此Knoll博士喜欢我的画,也不是没有原因。
我也离开了故乡,对故乡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比如,《离乡歌》的舞台在德国的任何地方都有,甚至我的故乡津和的田野也有。但是,选择故乡显得有些顾影自怜,因此我选择了卡尔夫。自从读了黑塞的小说,我就认定那里和我的故乡津和完全一样,最后就去了那里。
山、河、桥、柳树、学校、朋友的家、车站,等等,我心中默念这些事物,就会发现两个地方简直一模一样。黑塞到附近的毛尔布伦修道院上学。但是,由于青年易有的不安分,他最终离开了那所学校。对于我来说,他的《离乡歌》中的故乡必定是登上那座小山回头看到的小城。
我在苏格兰到处寻找《安妮?劳瑞》的风景,到Ballantrae时太阳落山了。我觉得歌里的风景和这里完全一样,或许是我想多了吧。苏格兰有很多让人怀念,又让人感伤的风景。这些风景无视所谓的经济腾飞,昂首挺胸地与自然和谐共生。
我画中的地方是一条古道,身后有一座纪念碑式的桥。这个国家的人民,将废弃的大桥保留至今。
小时候,我不明白《故乡的旧宅》这首歌的真正意义,只是觉得作者回到故乡,看到自家的旧宅变成废墟,仅此而已。事实虽然如此,但旧宅变成废墟是因为生活形态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如果没有人居住,即便是盛极一时的宅子也会变成废墟。这种时间的流逝多么美丽,又多么令人感伤。
后来,我有机会去了施瓦本哈尔,画了圣米歇尔教堂,想拿给Knoll博士看看。
这本书是1995年(曾暂时中断)到2001年3月期间,在日本航空杂志《Winds》中连载的内容,修改之后结集成书。连载期间,承蒙永留法子女士、清野静子女士关照。
成书之际,突然非常想把《阿里郎》收进来,便与讲谈社的铃藤益弘先生一起去了韩国的旌善。还承蒙审校的各位编辑关照,我衷心表示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