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直观的经营:哲学视野下的动态管理
》
售價:NT$
407.0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NT$
214.0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0.0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四百多年前的万历朝鲜战争,是中、日、朝三国首次大规模的冲突。在风靡一时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五部中,亦有相当篇幅描写了这场战争。古代朝鲜汉文小说《壬辰录》是正面反映这段历史的代表性作品,小说着重塑造了李舜臣、金德龄、金应瑞、郭再佑、郑文夫、西山大师、四溟堂、桂月香、论介等爱国将领、义兵领袖、义僧、妇女英雄以及中国明朝将军李如松等形象。这部宣扬爱国主义的小说,在朝鲜文学史上放射出异彩。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朝鲜时期,许多人暗地阅读,日本殖民当局曾将它列为禁书。书中关于明朝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出兵援朝的因果解释、日本国的地脉来源以及平秀吉(即丰臣秀吉)的出身来历等虚构情节,都体现了在大明帝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中朝鲜的小中华意识,对于研究朝鲜民族文化心理以及中韩历史关系亦颇具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于我国明朝万历二十年(1592)、朝鲜宣祖二十五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朝鲜宣祖李昖向宗主国大明求援,明神宗派军赴朝鲜半岛,与朝鲜军民共同击退入侵者。是年干支纪年为壬辰年,故称壬辰倭乱。万历二十五年(1597),日军再次入侵朝鲜,史称丁酉再乱,明朝再次派军救援。万历二十六年(1598),这场长达七年的战争以日本完败而告结束,丰臣秀吉也在战争末期死去。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央电视台与韩国放送公社(KBS)联合拍摄了历史战争纪录片《万历朝鲜战争》。
《壬辰录》是古代朝鲜汉文小说中正面反映这段历史的代表性作品。现存版本有十数种之多,大致有繁、简两个版本系统。本书所收一共四个版本,其中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本即为简本的代表,而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日本东洋文库本和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本则皆为繁本。各版本的《壬辰录》情节虽多有虚构,但对于了解两百年前朝鲜民间对明朝援朝抗倭的看法,以及朝鲜小说发展史、中朝比较文学的研究都颇有裨益。为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本书还辑录了明朝有关壬辰倭乱的史料笔记,并将其改写成通俗的白话故事,以方便今天读者阅读和参考。
|
關於作者: |
孙逊,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红楼梦学会常会理事、上海市古典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陈庆浩,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国远东学院、巴黎第七大学教授。
赵维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域外汉文文献整理研究。
|
目錄:
|
前言
上编古代朝鲜汉文小说《壬辰录》
壬辰录(日本东洋文库本)
壬辰录(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本)
壬辰录(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
壬辰录(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本)
下编明朝有关“壬辰倭乱”史料 万晴川 编译
第一章丰臣秀吉的野望
第二章那些年浴血抗日的大明将士
第三章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
|
內容試閱:
|
序言
万历朝鲜战争:四百年前发生在东亚大地上的一场反侵略战争
孙逊
四百多年前,在东亚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侵略和反侵略战争,这就是日本入侵朝鲜半岛,以及我国明朝与朝鲜半岛的李氏王朝联合抗倭的万历朝鲜战争。这场长达七年之久的战争,最终以入侵者的可耻失败而告结束。“前车覆,后车鉴”,万历朝鲜战争及其相关的文学和历史书写为我们今天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一、万历朝鲜战争及两国相关文史书写述略
万历朝鲜战争爆发于我国明朝万历二十年、朝鲜宣祖二十五年(1592),是年干支纪年为壬辰年,因此被韩国史家称为“壬辰倭乱”。
这年五月,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率数十万大军入侵朝鲜。由于朝鲜升平日久,不知兵革,故而战争伊始,朝鲜军队一触即溃,首都汉阳和平壤先后陷没。在朝鲜的求助下,明神宗于当年七月先是派出了副总兵祖承训赴援,与倭寇战于平壤城外,结果明军大败。随即于八月以兵部侍郎宋应昌为经略,并特意从西北前线调回能征善战的李如松为提督,统兵讨之。第二年一月,就一举攻克平壤,收复了朝鲜大片的失地。
与明朝大军相配合,李舜臣将军指挥的朝鲜水军和全国各地纷纷兴起的义僧兵也有效地阻止了倭寇的进攻。经过数年艰苦卓绝的战斗,共同打败了入侵者。
但侵略者贼心不死,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一月,又爆发了倭军再次入侵的事件,史称“丁酉再乱”。应朝鲜之请,明朝又派出了杨镐、麻贵等率领的援军。朝鲜再次起用因谗害而被捕入狱的李舜臣将军。两国军队共同配合,分别从陆上和水上给了入侵者以致命的打击。万历二十六年(1598)十二月,这场长达七年的战争以日本失败而告结束。
“倭乱”结束后,此一事件成为朝鲜民族挥之不去的集体记忆,先后诞生了一大批反映这场战乱的小说,韩国学者习惯称之为“倭乱”小说。这些小说根据其所使用的语言,分为韩文本和汉文本两大系统。
正面反映这场战争的汉文小说代表作为《壬辰录》,现存版本有十数种之多,大致有繁、简两个版本系统。本书所收一共四个版本,其中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本即为简本的代表,而韩国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本、日本东洋文库本和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本则皆为繁本。
除了《壬辰录》,还有其他一些小说涉及“倭乱”事件,也可纳入“倭乱”小说的范畴。其中有些为散见于各种野谈笔记的“野谈类小说”,有些是以“壬辰倭乱”为背景的“梦游录小说”,本书限于篇幅,未予选录。
我国没有反映和描写这场战争的小说,但有关史料笔记不少。为了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背景,我们特请对这方面有研究的万晴川教授辑录了中国的有关史料笔记,并将其改写成通俗的白话故事,以方便今天读者阅读和参考。
二、两国军民联合抗倭的历史画卷
以《壬辰录》为代表的韩国“倭乱”小说和我国有关史料笔记相互印证和补充,真实地反映了四百年前发生在东亚大地上的这场战争。《壬辰录》无论是简、繁哪个系统,虽然情节和人物同中有异,或异中有同,但都真实反映了明朝与李氏王朝共同将侵略者驱逐出境的历史事实,讴歌了两国军民的战斗友谊和牺牲精神。
自建国以来就和明朝关系亲密的李氏王朝,在遇到外敌入侵,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之时,做出的第一反应便是向明朝求援。而当时的明朝政府自身也是举步维艰,国家财政空虚,东南半壁的倭患刚刚肃清,李如松其时又正在宁夏镇压孛拜父子的叛乱。在这样艰难的情势下,明神宗最终还是采纳了主战派的意见,前后三次出师援朝。对此,朝鲜王朝和民众一直怀有真诚的感恩之心,从而奠定了两国之间的深厚情义。
……
四、朝鲜民族主体意识的含蓄表达
毫无疑义,明朝军队的大力援助是万历朝鲜战争最后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面对“究竟以谁为主打赢这场战争”这样一个原则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和民族,其民族主体意识决定了它必须作出明确的回答。
《壬辰录》无论是简本还是繁本,其基本情节都由三部分构成:一是以李舜臣为代表的朝鲜官军与倭军正面作战的英雄业迹,二是以郭再佑、西山大师为代表的义兵、僧兵和其他民间人士在各地抗击倭寇的动人事迹,三是请求明朝出兵和明朝大将李如松、麻贵与朝鲜军民共同作战的历史事实。但繁、简本之间,情节比重和小说主角不尽相同,现以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藏本和日本东洋文库本为例,列表说明如下:由上表不难看出,从简本到繁本,实际上是一个从明朝援军占主导地位到突出本国军民为抗倭主力的过程。小说主要情节和人物所占比重的变化,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在面对外来强敌侵略时,一方面固然非常重视友好邻邦的无私援助,同时民族立场决定了它在表现这场战争时,必定会强调“以我为主”的主体意识,不忘对本民族自我价值和主体精神的肯定。简本中还虚构了李如松攻下平壤之后,见朝鲜山川秀丽,隐然有“将夺王位之志”,因而遭一少年和神将教训的情节(有的版本作遭一“老者”教训),这显然也是对所谓怀有“异图”的天朝上将的含蓄警告:在涉及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原则问题上,是不允许有任何非分之想的。
万历朝鲜战争是四百年前发生在东亚大地上的一次波澜壮阔的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今天,虽然时代在进步,但战争的阴影从来没有远离过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上曾经侵略过别人的一方和被侵略一方都不能忘记过去。今天,一个忘记过去、忘记战争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个不能正确对待和反省历史的民族也不可能拥有未来。
文摘:
此时倭兵已破金海,向右道浩荡杀奔而来。金性逸不胜忿怒,欲引兵出战。手下将卒见贼势浩大,不敢迎战,各自逃散。性逸遂勒马不动,顾军官李忠曰:“汝本勇敢之士,今见贼兵不战先退,何也?”言未毕,自贼阵一将挺枪出马搦战。李忠即飞身出马迎战,只一合,斩于马下。贼兵大惊,纷纷退后。性逸随后引兵掩杀一阵,遂移檄于列邑,招募军马,奄有恢复列邑之志焉。忽禁府都事下来传示御命:此以性逸前往日本探其动静而还,其时上引见问之,则性逸对以“不见动静,倭人不足畏也”,今如此猖獗。上以性逸误了国事严治,次令将擎来。性逸听命,即随都事发行。至竹山界,上解怒,复下敕曰:“我闻性逸深得岭南人心,今可招募士民以退贼兵,以赎前罪也,仍复官爵焉。”
且说庆尚巡边使李镒移檄于诸郡守,令各引本部人马来会于大邱,相议破贼。列邑闻令,或领兵来会。而贼势强大,我军不战自乱,奔走逃命,守令等乃相议日:“今军兵逃者过半矣,若巡边使到此,我们皆是死罪矣。”因各自逃散。此时李镒领兵到忠清道地界,数十万士民相提携避乱,号哭之声不绝道路。镒见此,长叹不已,遂逾鸟岭到庆尚道内,所过城邑亦皆空虚,漠然广野,杳无人迹,百里烟火永绝。人闻庆府中,发仓谷以资军粮。即到善山府,一城空虚,独府使元吉坐于衙中,手下无一将卒。李镒责其不能聚兵守城,欲斩之。元吉惶恐日:“从此聚军犹为未晚,愿赐性命。”镒乃使开发仓,招募将士,乃点起八百余人,全装甲胄,登城望观。只见前面尘土遮天而起,贼兵数万冲突而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