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1.本书不仅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同时也是考古学年代判断的重要实物资料。这些江南水乡的建筑构件是建筑、历史、考古、艺术等方面的宝贵资料,对研究江南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书中所呈现的江南民居建筑构件不仅古朴典雅,而且传递着一种失落的时代密码,是一种遗存之美。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位年过花甲的女科学工作者寻访江浙沪多地的古镇、古村和老街,在那些即将告别历史舞台的旧宅前探寻、拍摄明瓦窗、山花等江南建筑构件。这些照片和追根溯源的资料考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记忆基因。
|
關於作者: |
冯国鄞,曾任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副院长,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摄影作品《南极基因突变的企鹅》发表于《环球人文地理》杂志。
顾君,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主要参与上海徐汇区湖南街道名人故居筹建工作。
|
目錄:
|
1 明瓦窗
2 河 埠
3 缆船石
4 滴水石
5 门
6 插花石
7 漏 窗
8 山 花
9 竹枪篱
10 彩色玻璃
|
內容試閱:
|
自 序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对上海及江浙一带古镇、古村的古民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感觉这些古建筑才是这个时代最为稀有的。
如今,好多古镇、古村日渐衰败,不少老房子早已今非昔比,或摇摇欲坠,或已成废墟,让人心生凄凉。过去的一切终将成为历史,但老东西、老物件可以让我们重温昔日的感觉,而那种感觉又能使我们重归平静。
古镇、古村上的一砖一瓦、一阶一石,都沉积着太多的记忆。那些江南民居遗存构件,废、断、残、杂尽可以用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它们却写满了岁月沧桑
本书收录的是我亲自寻访江南民居后所拍摄的建筑构件,如明瓦窗、缆船石、门、插花石、漏窗、竹枪篱等,那种遗存之美令人惊艳。
我们无法穿越历史回到过去,因此影像记录就显得难能可贵。对我来说留下这些影像记录也是一种责任,特别是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文化遗产。我们没有办法阻止其消失的脚步,但是我们可以用相机、用收藏将它们留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永久。我们可以保护历史的连续性,保留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不让承载城市记忆的遗存从人们眼中消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