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这是上海编剧学团队及时回应社会需求,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主导,创作的一批高质量的校园戏剧文本,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
內容簡介: |
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1 1丛书之一。本书共收集五个校园大师剧本,分别为《钱学森》《潘序伦》《王振义》《钱宝钧》和《熊佛西》。他们分别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东华大学和上海戏剧学院的传奇人物或创始人。这五个原创剧本,都是以现实主义手法为主创作的英雄颂歌,这些英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身手不凡、豪情万丈的人物,而是命运多舛的知识分子,以博大的情怀与坚韧的意志主动承载国家和民族的苦难,他们不仅仅是专业领域中的大师、校园内口口相传的传奇,他们更是师长,是学子可望可学的前辈。大师故事的呈现既蕴含着校园文化的丰富养分,也开启了一扇新窗,让年轻人有机会与传奇面对面。
|
關於作者: |
陆军,上海戏剧学院剧本创作中心主任,编剧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上海戏剧文学学会会长,上海戏曲学会副会长,上海剧协、民协、作协理事。长期从事戏剧创作、教学与理论研究。出版《编剧理论与技法》《陆军文集8卷》等专著10种,主编《中国现当代剧作学史料长编》等书稿20余种。曾获国家级、省市级文艺奖50余次,并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市科教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宝钢优秀教师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目錄:
|
序 高德毅001
钱学森 黄溪......001
潘序伦 牛文佳......079
王振义(又名《清贫的牡丹》) 姚扣根......121
钱宝钧(又名《衣被天下》) 王濮......177
我们的熊院长 孙祖平......243
后记 陆军......300
|
內容試閱:
|
序 高德毅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时期都会涌现出几位教育大师,以爱国之心、求真之志、奉献之情、创新之魂感染和引领一代又一代人。上海教育发展史上也有着一批值得被记忆的人物,他们始终抱着坚定的信念投身挚爱的教育和科研事业,爱国敬业,严谨治学,大爱无限,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一个崇尚文化涵养和精神传承的时代,走近大师、走进大师,应当成为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认同、精神启迪和思想引领的重要方式,弘扬大师们的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生动实践,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向大师致敬大师系列校园剧是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近年来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而着力推进的一项创新模式。通过艺术化的生动演绎呈现大师的人生经历,弘扬大师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感染和教育广大师生胸怀坚定理想和高尚品德。大师系列校园剧采用师生携手、共同演绎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剧目创作、排演、观摩及展演活动,积极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大师的内心世界,成为大学精神凝练、校园文化育人的重要载体,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
当前,大师系列校园剧在上海高校已蔚然成风。继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清贫的牡丹王振义》、上海音乐学院的《燕子之歌》、东华大学的《钱宝钧》、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的《潘序伦》等陆续上演获得广泛好评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裘沛然》、上海理工大学的《刘湛恩》等一批大师系列校园剧也将陆续推出。本书精选了5部原创大师剧剧本,以戏剧的形式向更多年轻人娓娓道来。他们不仅仅是专业领域中的大师、校园内口口相传的传奇,他们更是师长,是学子可望可学的前辈。大师故事的呈现既蕴含着校园文化的丰富养分,也开启了一扇新窗,让年轻人有机会与传奇面对面。
向大师致敬大师系列校园剧演出的是戏剧,传承的是文化,宣传的是大学精神,培育的是公民道德。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大师永远是我们敬仰的高度,更是汲取思想营养的不竭甘泉。期盼看到沪上更多高校尝试将本校历史上的大师级人物进行舞台重现,发挥大师精神的教育意义,让教育的长河川流不息,让教育的精神历久弥新。
2016年3月28日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副主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