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理论与汉字阐释概要 《说解汉字一百五十讲》作者李守奎新作
》
售價:NT$
347.0
《
汗青堂丛书144·决战地中海
》
售價:NT$
765.0
《
逝去的武林(十周年纪念版 武学宗师 口述亲历 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
售價:NT$
250.0
《
唐代冠服图志(百余幅手绘插画 图解唐代各类冠服 涵盖帝后 群臣 女官 士庶 军卫等 展现唐代社会风貌)
》
售價:NT$
398.0
《
知宋·宋代之科举
》
售價:NT$
454.0
《
那本书是(吉竹伸介与又吉直树 天才联动!)
》
售價:NT$
454.0
《
传播的跃迁:人工智能如何革新人类的交流
》
售價:NT$
505.0
《
纯粹·古代中国的历史与制度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中美课堂实地考察研究的一手资料,对相关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內容簡介: |
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作为社会建构的结果,是在课堂教学中被教师认为违反一定社会化标准的学生。本书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美课堂问题行为学生的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伦理型群体取向与美国契约型个体取向的社会化模式差异,但两者的共同之处反映了当前课堂教学在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两大难题:课堂教学如何适应家庭、社区、网络媒体等其他社会化方式的变化,如何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当我国传统社会化模式遭遇多元文化冲击时,课堂教学要更好地促进学生社会化,就要有限度的开放知识边界和社会边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改变学生课堂参与方式,重塑教师权威。
|
關於作者: |
杨清,女,1980年出生,湖北枝江人。1998年至200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习,2009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7年9月至2009年5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做访问学者,接受联合培养。2009年至2011年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11年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曾在《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发展研究》等发表二十多篇文章。2010年《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评价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多次参与国家哲社重大课题、北京市重点课题研究。
|
目錄:
|
一、研究缘起
一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二学生社会化基本条件的变化带来冲击
三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社会化问题凸显
四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比较研究的可行性
五社会科学范式之争提出的挑战
二、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的历史审视
一、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的历史脉络
一16世纪至19世纪末:强调教化的课堂教学
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80年代:强调内化的课堂教学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注教化内化生成的课堂教学
二、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的理论考察
一功能主义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二冲突论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三互动论视角下的相关研究
第二章中国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学生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研究过程
二、研究结论
一中国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具体表现与分类
二中国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基本特点
三中国教师对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处理程序
第三章美国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学生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调整
二研究过程
二、研究结论
一美国教师对中国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基本看法
二美国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具体表现与基本特点
三美国教师对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处理程序
第四章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共性分析
一、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共性
二、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困境:中美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学校教育扩张背景下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所面临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两大困境
三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的困境实质
第五章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差异分析
一、 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差异
一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差异表现
二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差异实质
二、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存在差异的文化分析
一伦理型群体取向: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社会化模式
二契约型个体取向:美国文化视阈下的社会化模式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社会化模式面临的冲击
一纵向传递中国传统文化遭遇市场经济的冲击
二横向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遭遇西方文化的挑战
第六章走出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的困境
一、边界封锁: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困境的具体原因
二、边界开放:走出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困境的可能出路
一课堂教学知识边界的开放
二课堂教学社会边界的开放
三、有限度地开放边界:建立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课堂教学
一拓展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
二改变学生参与方式:从接受式参与到互动式参与
三重塑教师权威:从制度权威到个人权威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
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更加频繁,学生成长环境日益复杂,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个性也更加鲜明。这些变化对我们学校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课堂教学是实现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当青少年学生社会化内外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时,也必然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随着学校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课堂,当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去教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时,肯定会遇到各种问题,学生难教也就成为必然。
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学生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教师认为违反一定社会化标准的学生,是在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社会建构的结果。有问题的结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过程中的问题。课堂教学在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必然会投射在社会化的结果学生身上。因此,对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分析,有助于明了当前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中美教师对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理解不同,所采取的应对策略也不相同。两者之间的共性体现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一定规律,而两者之间的差异则体现了两国文化差异。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有助于从促进学生社会化的维度对我国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
概括起来,本书通过案例比较研究,主要回答三个主要问题:第一,谁是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中国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具体表现为外向型问题行为与内向型问题行为,其基本特点是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对此主要采取加强与学生个人沟通、寻求其他支持以及将学生隔离的应对策略。美国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具体表现为外向型问题行为,其基本特点是学生个人的行为妨碍了课堂上其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或者教师教学。美国教师对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应对方式主要包括课前正式规范的明确,课上对问题行为学生礼貌提醒、忽略或者空间上的完全隔离,课后与学生的私人谈话。
第二,为什么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会存在共性和差异。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都缺乏学习兴趣、缺乏对教师应有的尊重,学校教育缺乏家长的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堂教学在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两大困境:①
在家庭和社区的社会化功能不断弱化、媒体网络的负面影响逐渐明显时,课堂教学如何更好地实现学生社会化;②课堂教学如何在差异性显著增加的班级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存在的具体差异实际上体现了中美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模式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社会化模式是伦理型群体取向的,以仁为社会化基础,以圣贤为社会化目标;而美国文化影响下的社会化模式是契约型个体取向的。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社会化模式深受影响,这成为中国课堂教学在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三大困境。
第三,如何改进我国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社会化。通过对中美课堂中问题行为学生的比较研究发现,边界封锁是课堂教学实现学生社会化遭遇困境的具体原因。要走出这些困境,课堂教学就应该实现知识边界和社会边界的适度开放。一是拓展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二是改变学生的参与方式,由接受式参与转变为互动式参与;三是重塑教师权威,实现从制度权威到个人权威的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