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麦肯锡教我的逻辑思维

書城自編碼: 289150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高杉尚伊
國際書號(ISBN): 9787505738102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 2016-09-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304/220000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周易
《 周易 》

售價:NT$ 203.0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东南亚的传统与发展 》

售價:NT$ 306.0
乾隆制造
《 乾隆制造 》

售價:NT$ 398.0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资治通鉴臣光曰辑存 资治通鉴目录(司马光全集)(全二册) 》

售價:NT$ 1316.0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

售價:NT$ 1367.0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律令国家与隋唐文明 》

售價:NT$ 332.0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紫云村(史杰鹏笔下大唐小吏的生死逃亡,新历史主义小说见微之作,附赠5张与小说内容高度契合的宣纸彩插) 》

售價:NT$ 449.0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现代吴语的研究(中华现代学术名著3) 》

售價:NT$ 29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60
《 逆向管理:先行动后思考(硬精装) 》
+

NT$ 299
《 麦肯锡教我的工作方法 》
+

NT$ 241
《 逻辑思维的30个技巧 》
+

NT$ 872
《 麦肯锡经典系列套装(共三册) 》
+

NT$ 224
《 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从逻辑思考到谈判技巧,从“逻辑思考”出发,升级你的谈判技巧! 》
+

NT$ 330
《 麦肯锡思维 》
內容簡介:
谁的思维率先进化,谁就能拥有未来。要想适应这个新时代的不断更迭,首先必须明确自己的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引导正确的结果。
《麦肯锡教我的逻辑思维:从逻辑思考到搞笑执行的规律与方法》就是这样一本关于教你如何正确运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书。书中列举了大量的一些麦肯锡人常用的逻辑思维,通过对他们思考方式的描述,将他们的逻辑理念和分析方式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更好地明白麦肯锡人在遇到问题时如何看,如何想,如何做。书中还运用了许多的事例,结合事例对麦肯锡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进行了阐述,从而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麦肯锡的逻辑思维,掌握应用麦肯锡逻辑思维的方法。看一遍,茅塞顿开,看两遍让你找到自己的核心问题,让你在未来的工作中如虎添翼。
關於作者:
高杉尚伊
曾为麦肯锡的内部高管培训师,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研究领域涵盖竞争策略学、心理学、管理学,是当代卓越的人才培训师。在思维方式、逻辑技巧、工作方法上的培训颇多成就,多年来致力于形式逻辑与逻辑思维的系统研究,获得耶鲁大学商学院杰出贡献奖。
目錄
第一章 什么是逻辑思维 001
1.逻辑是关于推理和论证的科学  003
2.推理是逻辑思维包含的一种现象  007
3.六种主要的论证方法帮助我们证明三段论的论点是否正确  011
4.重构论证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研究问题的本质  014
5.非形式逻辑是研究论证的重要方法  019
第二章 用逻辑思维思考 025
1.理性接受度是判断逻辑思维正确与否的衡量尺度  027
2.要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理性接受度之外  032
3.语言是逻辑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象  036
4.比喻语言是间接使用逻辑思维的延伸  041
第三章 如何掌握问题 047
1.问题的本质就是与现实的不匹配  049
2.识别问题的类型是我们掌握问题的关键  054
3.掌握问题必须重视各个问题之间的相关性  058
4.2080原则作为划分问题的解决顺序的有效手段  063
第四章 正确的逻辑思维才能引导正确的结果 069
1.判断逻辑思维的正确性是引导正确结果的前提  071
2.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途径才能  075
3.注意在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过程中应避免的问题,是引导
正确结果的补充  080
4.运用正确的逻辑思维过程中的相关验证方法是引导正确结果
的有效保证  085
5.正确结果对逻辑思维可以反推证明其正确性  090
第五章 麦肯锡五个工作原则的逻辑性思考 095
1.确保项目顺利进行,是一切工作的基础  097
2.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服务  102
3.客户才是根本  106
4.麦肯锡的主观工作也是项目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111
5.项目完成后的可持续性工作  116
第六章 成果思考,目的的重要性 121
1.成果输出的两个应该注意的事项  123
2.交出成果的两个难题  127
3.寻找答案的方法  132
4.让效率和成果齐头并进  136
第七章 金字塔结构:逻辑思考的核心技巧 141
1.金字塔结构暗含的逻辑思维  143
2.金字塔结构的两种类型  147
3.金字塔结构的子结构之间存在着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  152
4.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法构建金字塔结构  156
5.金字塔结构的优点  161
6.金字塔结构的实际运用技巧分析  166
第八章 反直觉思考,从问题本身出发 173
1.生活经验给你带来的假象  175
2.外部环境对你的思考方式会带来影响  180
3.大数据分析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184
4.临界点带来的积极反馈  189
5.反直觉思考会戳破运气的肥皂泡  193
第九章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 199
1.逻辑树分析法的逻辑思维   201
2.逻辑树分析法的两种分析方法  205
3.逻辑树的三个类型   210
4.逻辑树分析法的优点  215
5.逻辑树分析法的实用技巧分析  219
第十章 紧急性和重要性决定优先级 225
1.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决定优先级暗含的逻辑思维  227
2.如何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确定优先级  231
3.优先级的四种情况  236
4.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决定优先级的优点  240
5.根据紧急性和重要性确定优先级的实用技巧分析  245
第十一章 从问题背后着手问题本身逻辑 251
1.问题背后是必然存在的  253
2.问题背后和问题本身的逻辑联系  258
3.如何从问题背后着手问题本身  262
4.不可忽视问题背后对问题本身的影响  267
第十二章 7S模型管理方法的系统性逻辑 273
1.战略制胜是最终目的  275
2.战略依靠完备的组织结构进行支撑  279
3.人员才是最终决定结果的唯一因素  284
4.7S模型管理的实用技巧分析  289
內容試閱
六种主要的论证方法帮助我们证明三段论的论点是否正确
推理是逻辑思维包含的一种现象,而推理中最重要的一个论证方法论是三段论。根据史籍记载,古希腊哲学家、逻辑学家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关于三段论的系统理论。
三段论在传统逻辑中,是在其中一个命题(结论)必然的从另外两个命题(叫做前提)中得出的一种推论。三段论也被叫做直言三段论,是传统逻辑中的一类主要推理,在现代逻辑定义中,我们将直言三段论拆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它在逻辑上是从大前提和小前提得出来的。
大前提是一般性的原则。小前提是一个特殊陈述。在逻辑上,结论是从应用大前提于小前提之上得到的。比如,金属是导电体,铜是金属。所以,铜是导电体。又如,所有的绿色植物都要进行光合作用,郁金香是绿色植物,所以,郁金香要进行光合作用。再如,凡是有角有蹄子的动物都不是吃肉的。这个动物是有角有蹄子的动物。所以,这个动物不是吃肉的。
印证三段论需要遵守六个论证方法。
第一,一个三段论必须包括意义明确的三项。
三段论的结论是其中两个词项以某种关联相联系的直言命题。但是这个定义要强调的是,当只有存在第三个词项同时分别联系这结论中的主项和谓项时,二者之间才有关联。换句话说,想要让三段论从两个前提有效得出结论,就要包含三个项目,且每一个项目要在三段论中出现两次,而大项作为结论的谓项和大前提的主项或者谓项,小项作为结论的主项和小前提的主项或者谓项,中项在两个前提中出现一次,一般作为它的主项或者谓项。
如果出现了四个词项,则大前提和小前提之间就没有起媒介作用的词项,因而不能推出确定结论。
第二,在结论中周延的项在前提出现的位置上也必须周延。
论证的有效性有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它的结论能够从前提当中推导而出,然而当论证的结果比前提确定了更多的内容那么论证无效。三段论的结论所表达的内容一旦超出它的前提所表达的内容,一定无效的,也就是说三段论中的小项和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然而在前提中出现是确实不周延的。
保证结论所断定的范围不超出前提所断定的范围,从而保证结论的可靠性。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周延不当,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大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变的周延了,这种逻辑错误叫大项周延不当。二是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变得周延了,这种逻辑错误叫小项周延不当。
第三,中项至少要进行一次周延。
通常三段论的中项只能出现在两个前提位置的词项,也只有在大项和小项连接时发生作用,所以结论中的大项和小项产生了关联。然而中项只有在至少一次的前提中指代称类的一切对象时才有意义,而一旦中项只是在大前提中指称类的部分对象,而在小前提中指称类的另一部分对象,可以认定,大项和小项分别和中项的不同部分产生了关联,二者必然无法相关,三段论也不能被支撑。
比如,所有野生兔子都是有毛的哺乳动物,有些有毛的兔子是分散攻击类的动物,所以有些分散攻击类的动物是野生兔子。
至少进行一次周延能起到使大项和小项发生必然联系的媒介作用;否则,大项与小项的联系就是或然的,不能推出确定结论。再比如:马是脊椎动物,鹿是脊椎动物,因此,鹿是马。
上述列举的两个例子都是违反至少进行一次周延这个原则的,所以得出的结论也是错误的。
第四,一个有效的三段论不能有两个否定前提。
当一个三段论的大前提是否定的,那么它的中项和大项所代指的泪,或者部分或者全部都是相互排斥的。另外,假设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否定的,那么中项和小项所指代的类,同样是或部分或全部相互排斥。由于小项和大项所指称的类之间关系不明确,那么久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如果两个前提都是否定判断,那么就断定了中项和大项、小项之间有不相容的关系,也就是没有共同的外延,那么,中项就无法起到媒介作用,就不能推出确定的结论。
比如,播音系的学生不是学前教育系的学生,张三不是播音系的学生,所以张三是前教育系的学生。这个推论也不是正确的,因为前教育系和张三之间没有必然关联。
第五,假设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那么结论一定也是否定的,同理,如果结论是否定的,那么相对应的另外一个前提也是否定的。比如,所有的年满十八岁的守法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小王是年满十八岁的守法公民,所以小王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六,假设两个前提都是全称的,那么结论也一定是全称的。比如,有些党员是商人,有些青年不是商人,有些青年不是党员。这个推论就是无效的。
这六条原则中,每一条都规定了让直言三段论有效的必要条件,所以主要遵守其中任何一条规则的三段论都能满足令其有效的条件。但是这并不能构成有效的充分条件,只有当六条规则全部被遵守时才能成为有效三段论的充分条件,所以这些原则提供了检查的有效性的判断依据。而且这六个原则的特点是,一旦其中一个方法存在着使用上的偏差,另外一种方法也能被检查出来,所以三段论形式上如果出错是可以被识别出来的。
确保使用有效性规则和错误的方法来检验三段论形式的有效性,要遵守两条执行法则,第一条法则是用心记住哪条规则和错误是相关联的,另一条法则是要记住规则和错误不是能阐述同一件事情的不同方法,规则是当我们断言三段论的有效性时要记住的准则,而错误是隐藏在违背三段论有效性时应记住的指示要求。也就是说,只有当六条原则全部具备时才能构成三段论有效的条件,有效的三段论必须是保留真值的。
4,重构论证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研究问题的本质;
运用麦肯锡逻辑思维进行思考,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要找到本质。无论进行科学研究或是从事日常工作,我们都应该认清一件事,即只有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真正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好比一件机器突然停止了运作时,我们不能单纯看到它停止了运作这一表象,还要明白它因为什么而停止了运作,对其进行检查,找到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让它恢复运作。若是我们不求本质,一味向机器中灌入机油,或是用强硬的手段推动机器运作,那么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令机器损坏。
当我们明白研究问题本质的重要性后,另一个问题便产生了。几乎所有问题的本质都不是显而易见的,在它们的外面,覆盖着一层又一层的表象,甚至有一些表象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干扰和迷惑,使我们无法凭借肉眼一下子看穿这些表象,直达问题的本质。那么,要怎样做才能看到问题的本质呢?
根据麦肯锡的理论,想研究问题的本质,我们就需要学会分析论证。分析论证是逻辑思维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同时也是最基础的技能。一个不懂得分析论证的思维者不但算不得一个合格的思维者,而且连思维领域的大门都难以迈进。
分析论证中包含重构论证和论证评估,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地基和楼房。盖楼时,只有先打好地基,才可以盖楼,否则楼盖到中途就会出现问题。在分析论证时,先有先进行重构论证,才可以进行论证评估,没有经过重构论证,论证评估就不够严谨,所得到的结果也很可能存在各种细节上的问题。所以我们说,重构论证的存在是进行论证评估的先决条件。
究竟什么是重构论证呢?重构论证,即当我们无法在论证中弄清楚什么是前提,什么是结论,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时,所进行的分析推理过程。这一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理清思路,确定论证是否存在和成立。
按照麦肯锡思逻辑维的标准,想要重构论证,我们必须要先懂得识别论证,确定一段文本中是否存论证,存在几个论证,每个论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进而对论证进行准确评估。判断论证是否存在的方法很简单,若是信息中出现了具有论题性质的文字或语言,并且存在支持此论题的依据。那么我们就可以确定,这段信息当中存在着一个论证。
在识别论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神贯注,对可能包含论证的一切信息进行仔细观察或聆听,从中筛选出重要的信息,过滤掉不重要的信息。以麦肯锡的逻辑思维为基础,若是信息中确实存在论证,我们便可以对此信息分析,识别出信息中的前提和结论,然后将它们有序地组织起来,进行重构。
在很多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到类似所以因此之类的词汇,这些词汇可以明确地告诉我们它后面跟着的是论题,所以也被称为论题指示词。与其相似的词汇还有于是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我们可以推断,可以得出等。论据同样也有相应的指示词,比如因为,由于,假如,毕竟,根据等。这些指示词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论据和论题。
重构论证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将所有论证的逻辑顺序进行调整,然后将论题放在最后即可,用十二个字去概括,即规整语言,调整顺序,补充完整。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前提和结论,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区分。如果区分不正确,就无法确认论据是否真的支持论题。
在规整语言时,我们应该保持表述的统一性,用统一的语言去表示相同意义的词句,同时简化句子的成分,将一个复杂句式简化成为多个简单陈述句,并将无关的成分去除,无关成分比如前文提到的指示词。最后,我们要适当调整每个论证的前提,将它们的顺序变得更直观,更有条理,同时将缺失的部分还原。
举个例子:22楼住的都是美女,安迪住在22楼,所以安迪是美女。在这个例子中,安迪是美女是断言,也就是结论;22楼住的都是美女和安迪住在22楼对安迪是美女这个断言起着支持作用,也就是说22楼住的都是美女和安迪住在22楼是前提。
将这一例子进行重构,除去指示词,将论证放在前面,论题放在后面,可以写作:
1.22楼住的都是美女。
2.安迪住在22楼。
3.安迪是美女。
在重构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到,论据1和论据2的顺序并不会对结论产生影响,无论哪一条放在前面,起到的作用都是相同的。而且虽然指示词已被去除,但是当我们看到结论时,脑海中仍然会自然而然地出现一个论题指示词。虽然句1和句2前面也可以加论题提示词,然而在加了论题提示词后,我们再去读全句,就会发现这样的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
若我们将句1定义为论题,那么重新排列的句子便是这样的:安迪是美女,安迪住在22楼,所以22楼住的都是美女。安迪只是22楼的一位住户,她的相貌水平无法代表所有住户相貌水平,所以很明显,这个论证是不成立的。
若我们将句2定义为论题,那么重新排列的句子便是这样的:安迪是美女,22楼住的都是美女,所以安迪住在22楼。这句子看似合理,却禁不住推敲。22楼住的都是美女,并不能说明其他楼层就没有美女,安迪既可能住在22楼,也可以住在其他楼层,所以这个论证也是不成立的。
还有一些时候,前提和结论会被省略,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比较熟悉的人之间,或是谈话双方都明白所谈论的话题的背景时。比如在莉莉是鲍比的女朋友,鲍比很伤心,所以莉莉需要安慰他这句话中,莉莉需要安慰他就是一个论题,莉莉是鲍比的女朋友和鲍比很伤心是论据。但当谈话双方都知道莉莉是鲍比的女朋友这一前提时,这一论据就可以省略,可以在交谈过程中直接说鲍比很伤心,所以莉莉需要安慰他。
此时,我们将省略了一个前提的论证进行重构,可以得到:
1.鲍比很伤心。
2.莉莉需要安慰他。
这一重构的论证虽然缺少了一个前提条件,但两者的关系仍然非常清楚,1为论据,2为论题。若是以句1为论题,整个论证将会变成:莉莉需要安慰他,所以鲍比很伤心。在缺少一个前提的情况下,这个他所指代的人便不够明确,句子的意思很可能有很两种:一种是鲍比因为莉莉需要安慰别人而伤心,另一种是鲍比因为莉莉需要安慰自己而伤心。即使我们将省略的前提加回到原论证中,所表达的意思同样不明显。而以1为论据,2为论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歧义。这便是为什么按照麦肯锡逻辑思维进行的重构论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研究问题本质的原因。
既然重构论证对于研究问题本质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能让我们的重构论证能力得到提升,进而拥有更加严谨的逻辑思维呢?有一种方式不妨一试,那就是多阅读一些经典的原著选读。
在经典的原著选读中,我们可以读到很多原始的哲学论证。这些论证分散于作品中,没有经过提炼和排列,我们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对它们进行挑选和排列,这便是一种关于理解力和重构力的训练。此外,我们还可以参照一些近代哲学家所发表的与经典著作相关的作品,以此来检查我们对原著的理解是否正确,重构的论证是否正确。
5,非形式逻辑是研究论证的重要方法
何为非形式逻辑?非形式逻辑事实上也属于逻辑的一种,只不过它在进行分析时,不以逻辑形式的概念为主要分析工具,也不以逻辑的有效性为主要评价功能。如果我们将逻辑看作科学研究中经无数次严谨周密的实践而得到的定理,那么非形式逻辑就好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经验,虽然没有通过公式的推导,却同样真实可行。
现阶段,关于非形式逻辑的比较的通俗定义为:以讲述日常生活中分析、解释、评价、批评和论证建构的非形式标准、尺度和程序为任务。简单地讲,非形式逻辑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逻辑思维推理。在国内,人们有时也会称它为批判性思维或论证逻辑。
非形式逻辑最早出现于西方,出现时间为20世纪50年代。首次出现于德国逻辑学家斯克兹的《简明逻辑史》一书中。只不过在那时,非形式逻辑还不是很普及,只在一些重要的能力型考试中才会出现。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一同席卷了欧洲和北美,形成一股大浪潮,这股浪潮持续了十几年,并引起了世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期间,欧美的多所大学之中也开始增设非形式逻辑的课程,麦肯锡的许多成员也都接受过这一课程的培训。
形式逻辑的产生大多与数学家有关,非形式逻辑则不同,它的产生基本与数学家无关,却与法学家有关。在这些法学家眼中,数学家们研究出来的逻辑过于专门、局限,不适用于日常生活,所以他们研究出了非形式逻辑,用来解决普通人生活中的常见问题。如今,人们已对非形式逻辑达成共识,将它视为一门清晰的明确的学科。
形式逻辑的缺陷在于它们不够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人类的语言具有丰富多样的特性,即便形式逻辑拥有多种表达方式,但它们过于符号化,模式化,完全不足以将人类所有的情感和意图表达出来。此外,形式逻辑以推理和论证的有效性为研究核心,需要首先确保前提为真,之后方可进行推理,在人类的生活中受到很大局限。根据麦肯锡逻辑思维进行研究,更多时间里,人们最为关心的是事情的直观合理性,而不是逻辑的有效性。非形式逻辑的出现弥补了形式逻辑中的不足,它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可以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非形式逻辑有哪些特征呢?在麦肯锡逻辑思维模式里,首先,它需要以传统形式的逻辑为基础。其次,它以培养和训练人的思维能力为主要功能。再次,它能够同时体现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此外,它还可以兼顾思维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体现案例科学发展趋势,以及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哲学和数理逻辑。
非形式逻辑是对传统逻辑的修订和扩充。在非形式逻辑学家的眼中,论证可分为两种,一种为静态结果的论证,另一种为动态结果的论证。这两种类别的产生也使非形式逻辑学家们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前者,被称为形式论辩学派,另一派支持后者,被称为语用论辩学派。两派在论证方面主要的区别在于如何将论证进行归类。相比之下,后一派在对论证归类时表现得更加大胆,突破了传统的主流逻辑。
非形式逻辑是一种逻辑尝试,这种尝试可以对能够用于评估、分析和改进非形式推理的逻辑进到促进发展的作用。随着非形式逻辑的发展,语用论辩学派渐渐占据了优势。
逻辑思维中最忌讳的是先入为主的观点。然而许多人在应用形式逻辑思维时,却会不自觉地,甚至习惯性地将主观意识作为评判的标准。他们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并且不允许任何人质疑或反对他们的逻辑,于是在与其他人接触的过程中,一旦对方谈及与他们逻辑不同的观点,他们就会努力以自己的逻辑去辩驳。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其利也有其弊,然而很多人在生活中喜欢忽略其中一方面,只关注自己想要关注的一方面。比如作为汽车的生产商,他们会着重强调汽车大量应用所带来的好处,极力弱化同时存在的负面影响甚至闭口不提。而换作一些相对激进的环境保护者,他们就会大力强调此事带来的危害,而不去提及此事对社会带来的好处。这两种思维都过于主观,此时,若是有人以非形式逻辑思维去劝说他们任何一人,他们都会认为此人是在为另一方说好话。
运用非形式逻辑思维则可以客观地,批判性地看问题,既看到事物好的一面,也看到事物不好的一面。根据麦肯锡的研究,运用了非形式逻辑思维之后,这种先入为主的情况便不会产生。比如对于一位运用了非形式逻辑思维的人来说,汽车的大量应用既节省了人力和时间,又能让人享受到更舒适的生活,但同时它的大量应用也造成了能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以及交通的不便利。这便是从客观的角度对事情的本质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也必然更全面。
从麦肯锡逻辑思维的角度来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懂得应用非形式逻辑的人往往更容易陷入无法解决的纠纷之中。除了上述所举的关于汽车大量应用的例子,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
杰瑞和马丁合伙开了一家快餐店。开业初期,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马丁提出增加一个甜品柜台。按照马丁的逻辑,增加一个甜品柜台可以吸引更多女性顾客,使她们带着她们的女朋友或男朋友前来消费。同时还有可能增加其他男性顾客的光临,这样一来,店的营业额就会大大提升。
按照杰瑞的逻辑,创业初期应该求精求稳,等店发展到一定规模再去考虑多样化经营。在他看来,增加一个甜品柜台无疑会使店内增加许多开销,比如制作甜品的原料,烘焙甜品的机器,而且还要多雇一名服务员专门负责甜品柜台。此外,每日摆放在柜台中的甜品若是无法全部销售,只能浪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对于一家刚刚开业的小店来说,增加这些开销很可能导致店内资金短缺。
杰瑞和马丁就此事进行了商谈,在商谈过程中,马丁一心想到开设甜品柜台之后可能带来的利润,却对可能产生的风险避而不提,只是不断强调这样做会给店里带去怎样的好处,并举了一些自己在其他地方见过的类似成功案例。他认为成功的案例是可以复制的,既然别人这样做可以成功,那么他们的店这样做也一定可以成功。
杰瑞并非不认同马丁的提议,只是不赞成在这样的时间内实施这样的计划。他仔细考虑了马丁的提议,计算了成本和可能获得的利益,又对小店所在位置周围的消费群体进行了研究,最终得出了不可行的结论。然而当他将这一切分析给马丁时,马丁却一心认为杰瑞不赞成他的提议,只是在找借口拒绝。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马丁和杰瑞两人在逻辑思维上的差别:马丁遵循的是形式逻辑,杰瑞遵循的则是非形式逻辑。马丁思考问题时,只考虑到自己的逻辑,不考虑其他的可能,杰瑞思考问题时,不但考虑了自己的逻辑,也考虑了他人的提议。
对于没有非形式逻辑思维的人来说,他们只接受他们已有的认知,并且只相信自己的认知是正确的。他们不接受任何与自己认知不同的建议或事实分析,所以当他们在某件事上与人产生分歧时,对方无论如何解释都不能平息他们的怒火。即使有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他们也会认为劝解的人站在另一边。
再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两个人因为一件事情吵架,双方都认为自己在这件事情中没有错,于是拼命指责对方,并将事情说给第三人听,想要寻求第三人的支持。第三人在听过两人的表述后,根据麦肯锡逻辑思维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两人都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错误,却也都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于是分别对两人进行劝解。
第三人在劝解的时候,首先认可两人做得对的地方,然后再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希望他们可以理解对方,然而只要劝架的人说了一句与他们逻辑不同的话,他们就会认为劝架的人是在偏袒另一方。
站在麦肯锡逻辑思维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懂得运用非形式逻辑思维去思考的人会从客观的角度看问题,不偏不倚。正是因为它具有这种特质,所以我们说非形式逻辑思维是研究论证的重要方法。
第二章用逻辑思维思考
逻辑思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之所以生活得很混乱,很累,就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缺少逻辑,进而导致他们无法理解遇到的各种概念,无法分清哪些是自己应该承受的,哪些又不是自己应该承受的,也无法处理好身边的事情。懂得运用逻辑思维思考的人头脑清晰,思维缜密,办事有条理,有系统性,从而可以避免许多的麻烦。想要学会用逻辑思维思考,就要先拥有正确的逻辑思维,之后再去学习如何有效地运用它。
1.理性接受度是判断逻辑思维正确与否的衡量尺度
我们想要到达一个地方,首先要确定那个地方的位置和方向,然后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走错了方向,却还不停的加快前进的速度,那么我们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做事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麦肯锡的原则中有一条是,发现正确的问题,然后做正确的事,并且正确地做事。想要做正确的事,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真正的问题又在哪里。这里我们所说目标不可以是笼统的,模糊的,比如赚很多钱,或者有很高的地位之类,而应该是准确的,清晰的,比如将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为全球知名品牌,或是让自己成为入全球排名前五百名之内的企业家。以学习为例,如果目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及格即可,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将重点放在知识点的记忆上,而如果目标是真正地学到知识,那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更加重视理解和思考。
按照麦肯锡的原则,在做一件事前,我们必须先发现问题在哪里,并且确定我们所做的事是正确的,然后才是用正确的方式去做这件事。麦肯锡接触过的客户中,有一些人的问题便是在于他们连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都不确定。这些人只会一味地问我该怎么办,而不去思考自己究竟想要在哪一领域或哪一件事情上有所发展。他们的眼中关注的只是薪水的金额,而不是个人能力是否能够得到提升,更不会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对于这样的人,麦肯锡不会给他们任何建议,因为实在没有建议能够真正帮到他们。
还有一些时候,去麦肯锡寻求帮助的客户心中并非没有目标,然而他们所选择的目标却是错误的,是无法实现的,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客户们无法对自己选择的事情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就好比一个不了解电脑构造和原理的人,突然遇到电脑无法开机的情况,便打电话给维修人员,要求维修人员给他换一个电源。在他看来,可能是电脑的电源坏了,无法供电,而维修人员经过检测,发现其实是他电脑的主板出现了问题。
在麦肯锡的逻辑思维中,对于想要成事的人来说,最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自己要做的事是正确的。然而如何才能确定它是否正确呢?理性接受度是一个关键性的标准。
理性接受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人为主的理性接受度,另一方面是以论证为主的理性接受度。不同的人理性接受度不同,所以他们在进行判断时,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越是具有理性的人,越容易准确判断出什么事情是正确的,应该做的,相反,那些不够理性的人在判断事情正确与否时,往往没有头绪,出现偏差,或作出错误的判断。
同样的一件事,理性接受度强的人一定要比理性接受度弱的人更容易看情清其本质。这是因为理性接受度弱的人会在判断时加入自己的情感和情绪,从而影响他们的判断结果。一位理性接受度较弱的管理者在挑选项目负责人时,可能因为能力最强的员工曾经当面顶撞过他而不用此人,改用态度良好但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员工。若是管理者的理性接受度强,那么即使自己仍然对此人的言行心存不满,也同样会认可此人的能力,并从顾全大局的角度出发,任命此人为项目负责人。
对于理性接受度较弱的人来说,冲动和情绪化总是难免的,而冲动和情绪化又会极大程度地影响他们的判断。所以很多理性接受度较弱的人时常会感到头脑一片混乱,无法清楚地思考和判断。对于这些人,麦肯锡资深顾问奥姆威尔提醒他们,如果暂时无法确定自己要做的事是否正确,那么就不要着急,以免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然后我们再从论证的角度去看理性接受度。在这方面,理性接受度主要指的是论证是否具备逻辑关联性和理由的支持,即是否能够令人从理性的角度接受。当前提与结论之间具备较强的逻辑关系时,论证的理性接受度较高;当前提与结论之间具备较弱的逻辑关系时,论证的理性接受度较低;当前提与结论之间毫无逻辑关系时,论证不具有理性接受度。
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受寒易导致感冒的发生,所以天冷时人们应该多穿衣服。
在这个论证中,受寒易导致感冒的发生是前提,天冷时人们应该多穿衣服是结论。前提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密切,所以此论证的理性接受度较高。
2.汤米班级里的学生都成绩优异,每次年级考试都能排进前100名,所以我们可以推断,汤米每次年级考试都能排进前100名。
在这个论证中,前提和结论也有着很强的逻辑关联,如果前提是真的,那么结论就一定也是真的,所以此论证的理性接受度较高。
但若是论证中的前提和结论逻辑关联较弱,前提是真的,结论也不一定是真的,比如汤米每次年级考试都能排进前100名,他班上的温蒂和西蒙也是如此,由此可以推断,汤米班级里的学生每次年级考试都能排进前100名。这个论证的理性接受度就比较低。
3.早上我吃了一个鸡蛋,所以现在我特别想睡觉。
在这个论证中,前提和结论之间毫无逻辑关联,我们无论遵循什么原理都无法根据前提推断出结论,所以此论证完全不具有理性接受度。
发现正确的问题之后是做正确的事。这一理念同样应用于企业管理。企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多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中出错都会对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轻则导致资金上的损失,重则导致整个企业链瘫痪。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一旦所做的事情是错误的,那么做的时候越投入,事情完成得越完美,会造成的损失也就越大。
以建筑业为例,有一位施工队长命工人们在一块地面上建一根三十米的烟囱,工期两个月。工人虽然感到诧异,却也没有多问,一起认真地干了起来。两个月后,烟囱盖好了。然而当有人来验收工程时,他们才知道施工队长下达的命令是错的。对方想要的是一口三十米深的水井,而不是一根三十米高的烟囱。如此一来,他们不但拿不到工钱,还要多花大量的时间将烟囱拆掉,并且无偿为对方打一口井。除此之外,整个施工队还要因为耽误工期而支付高额的赔偿。
再举个例子,上个世纪70年代,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使盒式磁带录音机快速成为各个家庭中必不可少的物件。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盒式录音机渐渐被淘汰,人们开始对小巧便携的录音笔产生了兴趣。此时,曾以生产盒式磁带录音机闻名的企业若是继续大量生产盒式磁带录音机,即使生产出的录音机造型更加美观,质量更好,也仍然会滞销。而且,生产效率越快,生产的数量越多,损失就会越大。
按照麦肯锡的建议,确定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之后,接下来则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去做。仍以学习为例,如果学生想要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应该将时间和精力用于努力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课后认真复习上,而不是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如何作弊才能不被发现上。
提到正确地做事,不得不提到执行力。就个人而言,执行力表现为一个人办事的能力。就企业而言,执行力表现为经营能力。企业的执行力与团队中每个人的执行力都有关。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执行力,团队才能有执行力,企业才能有执行力。简单来说,执行力就是行动力,执行力越强,说明行动效率就越高,实现目标的机率也就越大。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做正确的事的基础上的。
无论个人还是企业,想要正确地做事,就必须具备有效的执行力。何为有效的执行力?麦肯锡认为,有效的行动力是在清楚目标之后,所做的真正对达成目标有帮助的行动力。有效的行动力可以及时纠正过程中一些小错误,处理好突发情况,分清主次,合理分配好时间,兼顾功能和效率,确保行动的进行。
用理性接受度去判断逻辑思维正确与否,然后发现正确的问题,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想要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就不是难事了。
2.要用正确的心态去看待理性接受度之外
我们了解到什么是理性接受度,知道人们可以用理性接受度来衡量逻辑思维是否正确,然而并不是世上所有的论证都在理性接受度之内。又或者在有些情况下,人们的理性接受度不足以承受面前正在发生的事。此时,就要求我们拥有正确的心态。另外,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一旦现有的理性接受度发生了变化,我们也必须适应它,接受它,不能抱着旧逻辑不放。
之前我们提到过,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理性接受度,所以人们经常会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件事在自己来看十分正常和普通,却被其他的人看作另类,而其他人习以为常的事情,在自己看来又十分难以接受。麦肯锡将这样的情况都归为理性接受度不同所导致的矛盾。
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子承父业,兄弟共同支撑一家公司是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然而即使是亲兄弟,在逻辑思维领域也会有着不同。按照哥哥的逻辑,想要接手企业应该从基层做起,先去分公司实习,了解公司业务,与客户接触,清楚公司运营状况,积累经验之后再逐级提升。按照弟弟的逻辑,自己是父亲的儿子,是父亲最亲近的人,父亲的一切都理所应当属于自己,所以自己完全有资格直接坐上集团副总的位子,最低也应该是分公司的总经理,完全不需要从基层员工做起。
对于这对兄弟而言,对方的逻辑都不在自己的理性接受度之内。在哥哥看来,弟弟的要求是蛮干胡来,在弟弟看来,哥哥的要求是在浪费时间。对于逻辑思维较强的人来说,很显然哥哥的思维更具有逻辑性,论证中的逻辑性更强。
麦肯锡接手过许多案例,十分清楚一家企业从无到有,到成长为一家可以在同行业领域中立足的大企业是怎样的过程。创业期间,创业者经历的艰辛不计其数,遇到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一个对企业一无所知的人如果不从基层做起,直接操作核心项目,即使天资再聪慧,也很难真正理解项目的根本,更容易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犯下无法挽回的错误。
从遗传学的角度讲,父亲的经营天赋确实可以遗传给儿子,但管理一家企业不能只凭天赋,必须有丰富的经验才能做到。在弟弟的逻辑中,经验远远比不上血缘重要,只要自己当上集团副总,自然什么都明白了,这种逻辑本末倒置,自然站不住脚。然而哥哥在无法推翻弟弟逻辑思维的情况下,只能放正心态,做好自己的工作,而不能对弟弟抱有成见,整日将目光放在弟弟身上,认为弟弟的所有决定都是错误的。
倘若一件论证的逻辑是正确的,前提与结论之间也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只是超出了我们自己的理性接受度,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麦肯锡认为,此时我们更需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可过激,不可偏激,即使无法说服自己从根本上理解这一论证,也要学着用平常心去面对,承认论证的正确性。
我们来看一个案例:大学时,罗西和女友约定毕业后一同去法国发展并定居,并提前一年就做好了详细的计划。然而就在他们快要毕业时,女友的母亲突然病重,需要长期有人照顾。女友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无法离开母亲,于是向罗西表示她必须留下来,如果罗西仍然坚持之前的计划,去法国发展和定居,两人只得就此分手。
按照女友的逻辑,她是母亲一人将抚养长大的,而且没有兄弟姐妹,于情于理她都必须留在母亲身边,照顾母亲。前提是母亲抚养她长大,并且只有她一个孩子,结论是她应该照顾母亲,两者关联紧密,论证的理性接受度强。
按照罗西的逻辑,两人就出国的事已经详细计划了一年,一切都准备就绪时突然中止计划,这是他无法接受的。前提是计划已经定好,准备已经做足,结论是两人应该按照计划进行,两者之间有关联,但紧密程度稍低,论证的理性接受度也稍弱。
对于罗西而言,女友的逻辑超出了他理性接受度的范围,却有比他的逻辑性更强更有力度,所以此时他的无法接受并不代表对方的逻辑是错误的。按照麦肯锡的逻辑,此时罗西需要的是认可女友的决定,并且学着接受对方的决定。即使他最后不得不一个人去法国,不得不接受两人分手的事实,他的心里也没有理由去责怪女友,或者认为女友不与他同行是天大的过错。
最后,我们来谈一谈理性接受度的改变。正如本节开头提到的,世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理性接受度也是如此。以女子的教育为例,在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地位,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其逻辑为女子一旦有了知识,就可能学会思考,向往自由,不安分守己,顺从丈夫,如此一来必然引发社会的混乱。
如今我们都知道这种逻辑是荒谬的,这一论证也实属谬论,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几乎所有人都接受这一逻辑,并因此限制女子的教育,不许女子学习知识,甚至连女子自身也认为这样做是对的。运用麦肯锡的理论进行分析,这一现象说明在当时,这一逻辑基本符合所有人的理性接受度,所以才能成为社会中普遍的论证,得到人们的认可,视之为正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论证逐渐显示出它的缺陷和不合理,其逻辑性也开始遭到人们的质疑。越来越多人的思想开始发生改变,对这一论证的理性接受度也逐渐变弱,不再认可曾经的逻辑。按照麦肯锡的理论,当时代已经改变,环境也已改变时,仍坚持旧论的人无法成事。所以若是有人在时代的进步中仍坚持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论证,以此论证为真理去做事,自然会遭到人们的否定和排斥。
对于一家企业,不考虑变化而一味守旧不但无法发展,还可能使企业被时代淘汰。上一节中盒式录音机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道理。当盒式录音机已被时代淘汰时,再去按照旧的论证,只注重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美观程度,是仅仅不够的。麦肯锡建议,此时这些企业需要考虑的是了解顾客们的需求,引进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突破只能生产盒式录音机的局限。或许这样的改变不符合他们传统的理性接受度,但却是确实有效能让企业生存下去的方法。
无论在生活或是工作中,超出我们理性接受度的事情时有发生,逻辑思维超出我们理性接受度的人也时有出现。这是正常现象。特别是当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理性接受度较弱的情况下,出现这样的现象更是很平常。麦肯锡建议,当我们暂时无法接受其他逻辑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冷静,不能过于激动,失去理智。
生活中因为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一时激动失去理智的反面案例有许多,比如因与人争辩不过动手伤人,为了证明自己的逻辑是正确的结果反而落入他人陷阱,或者为了尽快找到事实反驳对方而令自己陷入困境。
逻辑思维不够强的人在遇到反驳时很容易头脑混乱,越是急于向对方证明,就越是容易出错。所以麦肯锡才会提醒我们,一定要冷静,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理清头绪,看清事情的本质。即便实在无法看清事情的本质,至少不至于让自己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
一旦我们失去冷静,原本不清晰的思维就会更加混乱,漏洞百出。如果对方的论证是错误的,我们这样做恰好给了他们可乘之机,让他们发现我们的弱点,对我们进行更强烈的攻击,扰乱我们的思维,让我们陷入更深一层的逻辑混乱。所以当我们面前的论证超出我们理性接受度时,切记要安抚自己的情绪,不能让主观思维占了优势,而要尽力让自己的思维平静下来,从客观的角度去看问题,对其进行客观分析,这样才能有助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3.语言是逻辑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象
以语言来表达各自信念的标准方式叫语句。语句只有两种性质,非真即假。比如天空是蓝色的这句话,它表达了一种状态即天空的颜色是蓝色。如果天空真的是蓝色的,那么这句语句为真,如果天空不是蓝色的,那么这语句为假。
语言存在的主要意义在于实现沟通。人类的语言有四种主要功能:一、传递信息,即将某一事实描述给听者;二、下达指令,即让听者去做某事;三、表达思想和感受,令听者了解自己心中所想;四、作出承诺,让听者明白讲话者的态度。每一种功能中都有多种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也叫言语行为。
若说语言是逻辑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表象,人们应该不会觉得陌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说很多话,也会听到很多话,但在这些话中,有多少是有用的,有多少是无用的呢?以麦肯锡逻辑思维为标准去分析,同样的时间里,一个人说出的有用的话越多,证明这个人的逻辑思维越强,反之则证明这个人的逻辑思维越弱。
在麦肯锡公司中,有一种沟通方法非常流行,由于这种方法与电梯有关,所以被称为电梯测验。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麦肯锡公司检验陈述者的陈述咨询报告,其目的是通过了解对方是否能在最短时间内将他的意图表达清楚,来判断此人是否具备快速应对能力。这一方法也已成为麦肯锡录取新人的考试题中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对新入职人员进行电梯测验时,考官会先给他们假设一个前提:你和你的团队已经为了一个项目努力了很久,你们考虑到了所有项目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设计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你们的项目设计非常完美,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报告会当天,你拿着你们连夜审核过的报告,屏气凝神地走向你们的客户,准备向他们汇报,就在此时,听取你们报告的首席执行官突然离开座位,说他有急事需要马上离开,但是他可以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在他乘坐电梯的途中向他进行汇报。
乘坐电梯从你们所在的楼层到达楼下大概有30秒的时间,你需要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将你们团队的方案高度浓缩,然后将中心意思简单明了地告诉这位首席执行官。如果你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让他对你们的项目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产生兴趣,那么你们就有可能失去这一次难得的机会。那么问题来了。你会怎样向他讲述你们的项目?又是否能确定让他接受你们的方案呢?
这样的面试问题曾难住了许多人。30秒的时间太过短暂,对于一名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强大的人来说,只是稍微思考一下,时间就过去了一半。还有许多人在听到这个情况后,大脑一片空白,不知如何应对,就在他们犹豫的时候,机会也从他们身边溜走了。
麦肯锡公司会用这样一个假设来测试面试人员,是因为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直接反应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很明显,不能快速作答的人逻辑思维能力不够完善,无法有效地向他人传递自身观念,也不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能力。作为一家为客户提供咨询业务的公司,麦肯锡是不会接受这样的人在公司里从事咨询工作的。
客户前来咨询,自然是因为凭他们自身的能力无法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才需要一位能力强的工作人员为他们提供帮助。他们对咨询人员抱有极大的希望,咨询人员在解答他们问题时一旦有所犹豫,哪怕只是几秒种,都会让他们对咨询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能力产生怀疑。如果咨询人员不能快速有效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取得客户的信任,那么结果就会更糟。
在其他领域,电梯测验也同样适用。许多世界知名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都非常重视电梯检测的结果,CTR风险投资公司的罗杰布瓦斯韦特就曾表示,如果一个人在进行商业汇报时不能通过电梯测验,那就说明这个人没有准备充分,对自己手中的资料不够理解,又或者是在一开始就没有理清结构,就他而言,与这样的人展开讨论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就是语言,所以语言的逻辑性决定了交流是否顺畅,意思是否表达明白,以及信息是否传递正确。麦肯锡在接触过的客户中发现,逻辑思维较强的人在讲话时条理清晰,语言组织严密,一切表述都合情合理。他们能够用最简单直观的方式将自己的所要表达的东西呈现在听者面前,令听者明白他们遇到怎样的困难,需要怎样的帮助。
逻辑思维稍弱一些的人也能够将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只是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会增加一些辅助性表述,使表述的时间增长。这些人因为逻辑思维稍弱,所以在处理信息时速度稍慢,也容易将一些逻辑关联不那么强的内容看成必要信息。但从整体上来看,他们还是能够抓住重点的,只是在个别细节上想不清楚。若是在交谈过程中被人打断,或突然被提问,他们会出现短暂的迟缓和停顿,但是稍作思考后,他们还是可以作出准确的回答。
逻辑思维混乱的人分不清信息的主次,会将不重要的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去讲,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信息。这些人所看到的问题往往只是一个片面的表象,并非本质,一旦中途有人打断他们,或是提问,他们脑中就会乱作一团,找不到方向。所以经常需要在逻辑思维较强的听者引导下才能将事情的整个流程讲述明白,说到问题的重点。
没有逻辑思维的人讲话时会令听者完全听不懂他们想要表达什么。他们在咨询时脑子里从来没有考虑过真正的问题是什么,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他们所担心的只是眼前看到的表象,而事实上,这表象完全不重要。他们讲话时很容易跑题,常常因为对谈话中某一个词汇有兴趣,便转移话题,从咨询问题变为闲话家常。即使听者能够听得懂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并且一直在倾听,然而当谈话结束时,却几乎没有从他们口中得到任何有用信息。
麦肯锡指出,对于企业而言,缺乏沟通可能产生的成本损耗远远要超过沟通过度所产生的成本损耗,然而若是沟通的品质得不到提升,那么再多的沟通都是徒劳的沟通,不仅产生的成本损耗会更加严重,比如无法得到与重要问题有关的信息或观点,产生重复性的劳动,得出错误的结论等,还会令企业在策略上出现重大问题,导致已完成的工作无效,不得不返工等,造成的损失将会更严重。
如今,许多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逻辑思维能力,节省无效时间,提升企业工作效率,都在企业内部引入了麦肯锡的电梯测验。由于电梯测验所针对的对象是逻辑思维极强的人,有些企业将这一测验的难度稍微降低了一些,增加了测验的时间,以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比如让员工在半个小时内介绍完一个大型项目的方案,或在会上用5分钟向大家阐明自己的思路。一些大学院校也采用了类似的方式,比如让学生们轮流在天早自习时间进行10分钟的演讲,或在课堂上给每人1分钟的时间,就某一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
对于一些知名人士和大型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他们的时间非常宝贵,没有时间去听每一个人详细向他们汇报各种方案,所以对于他们来说,30秒的测验仍然是最佳的方式。一位好莱坞资深制片人就对所有向他推荐剧本的人定了30秒的时限,在规定时限内,对方的谈话中如果没有他感兴趣的内容,他绝对不会继续听下去,而如果对方的谈话中有一点令他感兴趣,他就会给对方一个机会进行详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电梯测验的方式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表达能力,比如在看新闻的时候对新闻进行分析和概括,提取出最精短的摘要,然后转述给其他人,看对方是否能通过自己的转述明白新闻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在进行多次训练之后,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