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RM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详解(第3版)
》
售價:NT$
595.0
《
长寿时代:做自己人生的CFO
》
售價:NT$
310.0
《
早点知道会幸福的那些事
》
售價:NT$
295.0
《
知宋·宋代之货币
》
售價:NT$
340.0
《
爱的7种对话:建立持续一生的亲密关系 (加)苏·约翰逊
》
售價:NT$
345.0
《
中国近现代武术思想史研究
》
售價:NT$
500.0
《
废奴
》
售價:NT$
350.0
《
有法与无法:清代的州县制度及其运作 最新修订版
》
售價:NT$
640.0
|
內容簡介: |
汉语语篇知识建构是对外汉语写作教学领域亟需突破的瓶颈,是研究热点,也是难点。前人研究相对零散,研究内容有待深化。《语篇知识建构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语篇知识为主线,围绕其理论背景、概念界定、学习偏误、编排与渗透、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系统的分析,试图在提高教学深度、提高留学生语篇写作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
關於作者: |
周红,女,汉族,出生于山东东营,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导师,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1项,省部级1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0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留学生语篇知识缺失带来的写作问题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现状
本书的研究价值
本书的研究内容
本书的研究思路与框架
本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
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篇知识的理论背景
第一节 建构主义写作教学观
心理学背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语言学理论背景系统功能语言观
建构主义写作教学的主要观念
第二节 语篇的界定及其特征
语篇内涵
语篇特征
语篇与语段
第三节 语篇知识的界定
写作知识的类别
语篇知识的类别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语篇知识的内涵
第一节 语篇内容知识
语篇主题
语篇交际意图
语篇事件
语篇语式
第二节 语篇结构知识
体裁结构
语篇结构顺序
起承转合与语段功能
第三节 语篇语言知识
主位结构
语法衔接
词汇衔接
句式衔接与辞格衔接
第四节 语篇建构操作知识
知识建构的条件化与网络化
实现模式:知识框架理论
语篇知识建构操作程序
语篇建构操作知识与写作教学过程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语篇知识的偏误考察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
第一节 语篇偏误考察设计与目的
考察对象与研究样本
研究内容与分析方法
第二节 语篇偏误描述
语篇内容偏误
语篇结构偏误
语篇语言偏误
第三节 非语篇偏误描述
汉字偏误
词语偏误
标点符号偏误
句子成分偏误
句式偏误
语序偏误
时体偏误
第四节 偏误统计与分析
语篇偏误统计与分析
非语篇偏误统计与分析
语篇总体偏误情况分析
第五节 偏误考察与语篇写作教学
留学生作文偏误原因分析
语篇写作教学建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语篇知识的编排与渗透(上)语篇话题为纲、例文图式与问题式教学
第一节 语篇知识的编排与渗透思路
对外汉语写作教材的编排思路综述
语篇话题、体裁、语言与学习阶段
语篇知识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编排
语篇知识在对外汉语写作教学中的渗透
第二节 语篇知识渗透基于例文图式教学
阅读与写作技能的关系
例文:语篇知识渗透的载体
例文图式教学
第三节 语篇内容与结构知识渗透基于问题教学
问题教学理论
基于问题的语篇内容与结构知识渗透
从写作题旨到语篇框架的知识渗透
第四节 语篇建构操作知识的渗透
认真审题:例文情景法渗透
积极探索写作题旨:合作启发式渗透
形成合适的写作提纲:例文提纲法渗透
文章修改直至定稿:反馈展示法渗透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语篇知识的编排与渗透(下)语篇语境、语义为纲、网络型、级阶性及四步式渗透
第五节 以语义范畴为纲在语篇语境中渗透语法知识
语篇语法与词法、句法的衔接
语义范畴为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语义范畴为纲的语法知识
语义范畴为纲的渗透思路
第六节 词汇知识在语篇语境中的渗透
词汇知识及其学习过程
建立网络型词汇表
在关系中学习词汇知识
按照级阶性学习词汇知识
第七节 句子知识在语篇语境中的渗透
句子知识与语言元功能
句子知识与语篇语境
展示病句与纠错教学
多角度补充说明
句子训练与巩固
第八节 语篇衔接在语篇语境中的渗透
主位结构教学
语法衔接教学
词汇衔接教学
语篇衔接综合训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语篇知识的教学模式(上)任务驱动、内容沉浸、多媒体网络辅助、写作任务的设计
第一节 二语写作教学观的综合化趋势
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
论争焦点语言与内容、结果与过程
二语写作教学观的综合化倾向
第二节 建构主义写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基于建构主义的写作教学法
以任务驱动为主旨
以内容沉浸为准则
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
任务驱动、内容沉浸与多媒体网络辅助整合的建构主义写作教学模式
第三节 内容沉浸的设置与写作任务的设计
写作话题的选择
写作情境的设计
写作任务的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语篇知识的教学模式(下)评估、实施、设计、教材与实践
第四节 写作评估与写作教学
任务式写作评估之课程评估
汉语水平考试与建构主义写作教学
综合性评估:由语篇内容、结构到语言的评估方式
第五节 写作教学的实施条件
合作学习
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
第六节 写作教学设计与教材编写
建构主义写作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写作教材编写
第七节 建构主义写作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
商务汉语写作教材的调研与编写
商务汉语写作课程教学实践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主要创新点
主要研究成果
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研究综述
附录2 术语索引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周红的又一项科研成果完成了,并且通过了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资助的评审,成书在即,让我写一篇序。握笔凝思,忽然就想起了十一年前周红第一本书《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博士文库时,也是为之写序的一些情景来。那年整个华师大入选博士文库的论文只有两篇,竟然一篇是周红同届师兄的,一篇就是周红的。那时我写道,一下子有两个学生拔此头筹,喜悦欣慰之情,是难以言表的。在那时的一拨博士研究生中,周红的年龄是最小的,但是她总是志在必得、心气颇高,不仅聪慧颖悟,而且肯下苦功,一旦目标已定,就会有一股百折不饶的劲头。每次与她见面,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时时刻刻表露出来的焦灼感,我那时就觉得,或许正是她的焦灼感帮助了她焦灼感来自为自己设定的高标准,这使她始终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懈怠,更使她刻意求新,没有创意死不罢休。眼看着论文就要完成了,眼看着论文的质量已经渐渐令人满意了,眼看着论文已经选出送去评审了,在别人一定会觉得可以歇一口气了,可她仍然在焦灼之中,总还有许多细节和更高的目标等待着她去努力。
谁知她就这样把这种焦灼感带到了工作岗位上,带到了至今十一年漫长的学术征途中。这十一年中经常见面,可每次见面我还是深深感受着她那种焦灼感。似乎从没有听过她谈谈生活琐事,一见面就切入正题,不是这篇论文中几个观点的论证还欠妥当,就是那个项目的总体框架该如何设计。有时静下心来想想,这是一种永远向上、充满活力的生命状态呢,还是一种需要再弥补一点什么才够完美的生命境界呢?有时也劝劝她,但是我也明白,看来有一种惯性控制着她,一时半会儿是减不了速的。
这不,又一部著作行将问世了。2008年在做项目时我就觉得这个选题太具挑战性,虽然篇章语言学和传统的辞章研究在这方面有过不少成果,但是与语法词汇等分支比较,研究成果特别是能够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衔接起来的成果还很少,更重要的是,教学研究要比单纯的语言本体、语言运用的研究复杂得多,在一个原先学术基础就比较差的领域里进行一项从理论建设到教学操作都囊括在内的系统性研究,免不了筚路蓝缕、备尝艰辛。但是周红以自己的方式回应了这种挑战性,她的做法是一头抓住了语篇知识这种知识不是从篇章语言学中随手就能拿来、拿来就能用上的,必须经过面对教学的改造,更多的地方则需要大量的自己出于教学目的的研究积累,才能形成一个能覆盖外汉写作教学的知识体系;另一头则抓住了教学实践的诸多环节周红多年来浸润在外汉的写作教学中,不仅耕耘在教学第一线,而且从教学理论、写作教材、作文语料库、留学生习作案例、多媒体网络辅助等多方面关注着写作教学,丰富的经验和多方面的深入思考使她对外汉的写作教学了然于心,一旦与语篇知识相碰撞便得到融汇和升华,也就形成了本书的整体思路。
今天看来,这本书有三个特点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写作教学观的选择。建构是一种非常有活力的思想,语言研究从根本上离不开它。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任何认知活动,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我们已有的认知条件和来自外部世界的信息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获得的任何东西都是我们参与构造出来的。写作作为一种言语活动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周红的书中就特别强调写作者已有的语篇知识对写作的重要性。可问题在于,语篇知识的获得本身又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因而就不能只考虑语篇知识本身的完整性和科学性,更要考虑如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状态中处安排这些语篇知识。这就引出了本书的第二个特点:语篇知识的编排与渗透。我觉得渗透这个词用得很好,真正体现了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际能力的提高为目标的精神,也就是说不是让学生正经八百地去学习语言知识,而是将知识融化在教学的各种环节和写作的整个情境中。为此就有了适应学者不同学习阶段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模式,就有了例文图式教学、问题教学等理论。落实到语篇建构过程中,就有了例文情景法、合作启发式、例文提纲法、反馈展示法等等操作模式。尤其在语篇语境中,这种渗透的方式和作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我的说法,渗透而不是正面的语篇知识的教学,知识并非以理性的方式外加给学生这时学生知道知识却未必能运用知识,却是知识与运用融会贯通而后成为学生的一种语感。所谓语感就是未必能清晰、系统、逻辑地说出来,却有一种感觉使他们能在实际的运用中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有了这种语感,我们就能谈这本书的第三个特点:不仅探讨如何引导学生输出语篇知识,在写作中完成意义的建构以形成合乎目标的语篇,而且将这一引导的过程模式化。写作教学有没有模式,能不能模式化,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然而周红的模式简单地概括起来就是以任务驱动为宗旨,以内容沉浸为准则,然后辅以多媒体网络,我觉得这其实并不是通常理解的模式,而是建构主义原则在写作教学实践中的系统化,本书的贡献就在于为这些系统化的原则如何实施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简洁明晰、切实可行。
不过通读了这本书,也发现有一些问题很值得进一步讨论,其中最大的,也是我多年来始终困惑的一个问题,就是一旦上升到了语篇,在写作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学与母语教学根本性的差别在哪里?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论原则,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结构、认知方式以至文化背景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如何从学习者这些已有的条件出发,应该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样的话,对外汉语的写作教学与母语的写作教学的差别就应该从学习者的这些已有条件来考虑。可是,我们知道在不同的语言之间越是层次低的现象差异越大,学习时可以共享的语言条件就越少,例如从语音到语法。可是到了语用修辞,到了篇章,不同语言之间的共同点就越多,甚至往往就剩下了文化的差异而不是语言的差异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外汉语的写作该如何进行就应该有一个不同的思路。尤其是高等学校中的对外汉语教学,学习者都在本国接受了系统的母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运用母语进行写作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其中有不少与汉语写作所需要的很可能是一致的。例如在这本书中,语篇知识有相当部分是关于语篇衔接的,而语篇衔接在不同语言之间恐怕一致性会大于差异性吧。分析一下这样的知识很可能还有不少。所以作为一种建构主义的对外汉语教学,其写作阶段恐怕就应该更多地去研究学习者已有的是什么,缺少的又是什么,这样的话,写作教学的路向就会有很大的不同了。不过这只是我的一点困惑而已,周红长期浸润教学之中,对此应该有她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这本书是一次探索的结果,正是探索,其中有些地方细细品味就会感到还是略显粗糙,有待进一步打磨。不过这些地方往往也就是学术上、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所在,打磨就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了。比较合适的办法是先交给更多学校的第一线教师使用,让实践说话。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语篇语言学和其他相关的研究也得跟上去,这就不仅是周红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了。
以上拉拉杂杂写了一些感受,也不知能否算一篇合格的序。
刘大为
2016年1月2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