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天生坏种:罪犯与犯罪心理分析
》
售價:NT$
445.0
《
新能源材料
》
售價:NT$
290.0
《
传统文化有意思:古代发明了不起
》
售價:NT$
199.0
《
亚述: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的兴衰
》
售價:NT$
490.0
《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采煤机智能制造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探险,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和冲动,虽不是人人可以真实去体验和付诸行动的行为,但*起码我们可以拥有敢于探索的勇气和精神,更或者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探险故事来满足这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
內容簡介: |
探险,就是到从来没有人去过的危险之地探索。探险家们就是这样一些英雄好汉,他们什么都不怕,怀着冲破世上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到杳无人迹、险象环生的绝境去闯荡。有位伟人曾这样说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探险史。
《探险传奇》讲述了史上最伟大的探险家的故事,将他们的生活呈现出来,将他们伟大功绩的来龙去脉展现出来,让我们通过他们的故事来触摸他们的每一次心跳,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艰辛和喜悦。
|
關於作者: |
刘相辉,科普、科幻作家。曾在《我们爱科学》开设科普专栏,曾在《科幻世界》等多家杂志上发表科幻小说,出版科普作品《逃生传奇》,科幻作品《撒旦的玩偶》。
|
目錄:
|
目 录
早期的探险家
1 绛紫色的国度
2 向北极进军
3 九死一生的万里远征
4 玄奘取经
5 鉴真东渡
6 马可波罗游记
探险的黄金时期
7 大航海时代来临
8 郑和下西洋
9 迪亚士发现好望角
10 阴差阳错发现新大陆
11 寻找中国海岸
12 达伽马开辟东方航线
13 被斩首的太平洋发现者
14 寻找永世青春群岛
15 麦哲伦环球航行
16 科尔特斯入侵墨西哥
17 加略岛十三勇士
18 寻找传说中的黄金国
19 远涉亚马孙河
20 不经意间发现澳洲大陆
21 爱国探险家徐霞客
22 寻找亚洲的尽头
现代探险序幕拉开
23 拉开现代探险的序幕
24 旅行科学家洪堡
25 达尔文环球考察
26 深入非洲三万里
27 纵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28 把船冻在冰上漂向北极
29 意外发现楼兰古国
30 抢先登上南极大陆
31 法老王的诅咒
新技术时期的探险
32 第一次纽约直航巴黎
33 通向地心的大赛
34 征服地球之巅
35 下潜到万米深渊
36 太空第一人加加林
37 阿波罗登月
38 来自中国的探海威龙
39 登陆火星实地考察
|
內容試閱:
|
序
我们国家缺少探险家
彭绪洛
探险,是对未知的世界进行的一种探索的过程。也可以这样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探险史和开拓史。
探险,虽不是人人可以真实去体验和付诸行动的行为,但最起码我们可以拥有敢于探索的勇气和精神,更或者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探险故事来满足这种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探险故事和探险小说,虽然在国外已经十分的繁荣和受欢迎,但在国内却是刚刚起步,并且那些起步的作品多是引进的版权,本土原创的探险作品少之又少,几乎就是一片真空地带。要创作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探险作品,又要是读者们所能接受和喜爱的探险故事,这确实是有些难度。
探险作品为什么国外很多,而国内原创却很少?这其中最主要的可能是因为中国孩子的父母都不太愿意孩子们去冒险,怕他们遭遇危险和不测,可是越是这样,孩子们越缺少探索精神和开拓精神。然而这些精神正是孩子们最需要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放弃。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得从青少年的阅读和教育抓起。当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他们青少年时期,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大量的探险作品,来补铁补钙,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开拓精神、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品质。
我曾经多次说过,我写探险作品,是在帮读者朋友们寻找丢失的勇气;我自己去探险,是在帮自己找回丢失的勇气。
写探险作品多年,我也爱上了探险。这些年徒步走过敦煌段的雅丹大漠、走过四川广元段的古蜀道,去攀登过海拔5396米的哈巴雪山,自驾走过滇藏线、川藏线和青藏线,成功地穿越过号称死亡地带和无人区的罗布泊,到达了楼兰古城、余纯顺遇难地、塔克拉玛干沙漠、高昌故城和塔里木盆地等一些神秘之地。每一次探险,都是一场惊险的体验,每一次探险归来,我都会有新的收获和新的作品问世。
我把自己探险经历的很多细节,都写进了我的探险小说中,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读者喜欢我创作的探险小说的原因,因为能给人真实、体验、享受的感觉,这是很多其他体裁的小说无法达到的效果。
探险多年、写探险作品多年以后,很多人开始称我为探险家,其实我更喜欢自称为行者,虽然不是一个太地道的行者。因为绝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里闭关写作,只是每年有极少的时间在外行走。我曾给自己取名叫苦行僧,因为我去的地方,都是一般人不愿意去也不会去的地方,都是极为艰苦和危险的地方,但这些地方的风景,往往是别人看不到的,才是稀缺的,才是具有探索意义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实也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探险,也是一个验证理论的过程。
我们要想培养更多的具有探索精神、开拓精神和探险精神的人,那么我们从培养他们阅读探险故事抓起,从青少年的启蒙开始抓起。
(彭绪洛:儿童文学作家、探险家)
4 玄奘取经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相信大家对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并不陌生,它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主要描写了唐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取经,沿途历经九九八十一磨难,一路降妖除魔,化险为夷,最后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西游记》中,孙悟空手拿金箍棒,脚踏筋斗云,法力高强,是斩妖除魔的主力军;猪八戒长着一张滑稽的猪脸,好吃懒做,诙谐有趣;沙僧生性老实,是取经途中的挑夫然而,这些生动的人物形象都是吴承恩虚构出来的,不过,有一个人物并非虚构那就是一心上西天求经的唐僧。
历史上,唐僧确有其人。他就是玄奘,《西游记》便是以他西行取经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的。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他原名叫陈袆,洛州缑氏(今天的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那年,他出家做了和尚,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精通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
佛教起源于天竺(今天的印度),后来传到了中原。从南北朝时期开始,佛教便兴盛起来,到了唐朝,佛学更是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而当时,翻译过来的佛经错误很多,因此,不少人都立志到天竺去学习佛经。从南北朝开始,便不断有高僧离开中土,不顾个人安危长途跋涉去西域取经。史书记载,这样的人共有170余人,然而,最后平安返回的只有43人,而其他人都在危险的旅途中牺牲了。
玄奘并不是第一个去天竺取经的人,前辈们的牺牲没有让他退却。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内心对佛法充满了渴望,这样的渴望驱使着他踏上了一段艰难而危险的旅途。
629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半个月后,抵达了凉州。此时的玄奘已经名贯天下,凉州僧俗两界听说玄奘法师西游求法来到此地,慕名敦请,于是玄奘停留了一个月,开坛讲经。不过,这也给玄奘带来了大麻烦大唐刚刚立国,边界并不太平,于是政府颁布了禁止百姓出关的禁边令。凉州都督李大亮得知玄奘打算西游天竺,当即派人追查,好在玄奘在佛门势力的庇护下,逃离了凉州,来到了瓜州。
在瓜州,玄奘打听到玉门关外是一望无际的大沙漠。沙漠中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百里,中间没有草,只有无数的砂石。而且,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并且有大批的兵士把守。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便发出公文,在各地通缉他。可怜的玄奘,本是一个高僧,现在却成了朝廷的通缉犯。玄奘知道,如果他继续西行,经过堡垒的话,那他一定会被兵士捉住。可如果绕开堡垒,他就无法获取饮用水,最终也只能在沙漠中干渴而死。
正在束手无策的时候,玄奘意外地碰到了当地一个胡族人,这个人名叫石槃陀,身强体壮,他说自己愿意为玄奘带路,护送他西行。
玄奘喜出望外,他没想到事情还会出现转机,就当机立断,变卖了衣物,换了两匹马,连夜跟石槃陀一起出发。他们好不容易混出了玉门关,在草丛里睡了一觉,准备继续西进。
玄奘万万没想到,这个石槃陀其实只是一个意志不坚定的小人。他们才走了一程,石槃陀就不想再走了,他怕被士兵发现,怕坐牢。更可怕的是,这个石槃陀还怕日后玄奘坏他的名声,想杀了玄奘灭口。玄奘发现石槃陀不怀好意,便急中生智,想了个法子把他打发走了。
现在,又只剩下玄奘一个人了,他开始单人匹马地在关外的沙漠地带摸索前进。沙漠中飞沙走石,毫无生命的迹象。白天,气温极高,酷暑难耐;而到了晚上,温度骤降,几乎要把人冻僵。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玄奘独自走了八十多里,才走到了第一堡垒边。此时,玄奘的水已经喝光了,为了取水,他不得不铤而走险。
聪明的玄奘怕被守兵发现,白天便躲在沙沟里,等天黑了才敢靠近堡垒前的水源。然而,正当他在夜幕的掩护下用皮袋盛水时,一支利箭冷不丁地射来,差点射中他的膝盖。玄奘知道自己被发现了,而筋疲力尽的他一定躲不过守兵的利箭和追捕,他索性朝着堡垒上大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和尚,你们别射箭!
堡中的人停止了射箭,打开堡门,把玄奘带进了堡垒。玄奘心里十分不安,他可是个通缉犯啊,现在被守兵抓住了,他们一定会将他遣送回长安。可他的西行之路才刚刚开始呢!
老天爷再一次眷顾了这个一心取经的僧人守堡的校尉王祥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在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他不但没有为难玄奘,还派人帮玄奘盛了大量的水,甚至还送了玄奘一些干粮,最后亲自把玄奘送到十几里外。而最让玄奘欣喜的是,王祥给他指了一条捷径,这条路可以绕过两个堡垒,直通第四个堡垒。
而第四个堡垒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听说玄奘是从王祥那里来的,他也很热情地接待了玄奘,并告诉他,第五个堡垒的守兵十分凶暴,想要平安西行的话,最好绕过第五个堡垒,到一个名叫野马泉的地方去取水,再往西走,就出了大唐的地界了。
千恩万谢的玄奘离开了第四个堡垒,又走了一百多里。谁知,他却在沙漠里迷了路,没有找到野马泉。他正要拿起随身携带的水袋喝水,哪知手一滑,皮袋掉落在地,一皮袋的水都泼翻在沙土上了。酷热让水分很快蒸发,玄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宝贵的水消逝在自己眼前。
没有水,该怎么越过沙漠呢?玄奘本想返回第四个堡垒去取水,可忽然想起离开长安的时候,他曾经立下誓言,不到达目的地,决不后退一步。他现在怎么能遇到一点困难就后退呢?想到这里,他毅然继续朝西前进。
大沙漠里一片茫茫,除了沙土,这里什么都没有。有时,大风卷起满天沙土,风停息后,黄色的沙土像暴雨一样落下来,将玄奘浇成了沙人。玄奘在沙漠里马不停蹄地走了四夜五天,由于没有水喝,他口渴难耐,喉咙像火烧一样。第五天,他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沙漠中。
迷迷糊糊中,玄奘看到了一个凶神恶煞的神,这让玄奘奇怪,他之前见过的神都是慈眉善目的。这个恶神挥舞着手中明晃晃的长戟,凶狠地冲他骂:玄奘啊玄奘,你太让我太失望了!你干嘛不勉强地再走几步呢?你要是还这么睡下去,等待你的将是阿修罗地狱!
玄奘一惊,旋即便冒着冷汗从昏迷中清醒过来,身体似乎也充满了力量,他继续往前走了十几里,竟然奇迹般地发现了一片草地和一个池塘。有了水和草,他和他的马终于摆脱了绝境。
之后,玄奘又走了两天,经历九死一生,终于走出了大沙漠,经过伊吾(今天的新疆哈密),到了高昌(位于如今的新疆吐鲁番东部)。
高昌王麹文泰也是信佛的,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便请玄奘讲经。他敬重玄奘,恳求玄奘留在高昌。玄奘却坚持不肯,麹文泰没法,只能给玄奘准备好行装,派了25人、30匹马护送他上路。他还分别写了信给沿路24国的国王,请他们保护玄奘过境。
玄奘带领这一队人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到达了碎叶城(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城西南)。在这里,他们一行人受到西突厥可汗的热情接待。打那以后,玄奘的西行之路终于否极泰来。他们一路顺风顺水,通过西域各国,最后进入了天竺。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在当时,天竺可是所有僧人心中的圣地!它是佛教的发源地,有很多佛教古迹。玄奘开始在天竺各地游历,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他很勤奋,像海绵一样吸取着天竺佛学的精髓。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大寺院,叫做那烂陀寺。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的大佛学家。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虔诚地拜戒贤法师为师。之后,他在烂陀寺修行了五年,把那里的佛经全部学会了。
摩揭陀国的戒日王笃信佛教,听到玄奘的名后声,他在国都曲女城(如今的印度北方邦境内卡瑙季)为玄奘开了一个隆重的讲学大会。天竺18个国的国王和三千多高僧都来参加了这个讲学大会。戒日王请玄奘在大会上讲学,还让大家相互交流。大会整整开了十八天,而玄奘的精彩讲说和他在佛学上的深厚造诣获得了所有人的肯定和敬重。最后,戒日王派人举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讲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虽然人在天竺,但玄奘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也没有忘记自己西行的初衷他之所以刻苦地学习佛法,便是为了有朝一日能返回故土,弘扬佛法。
645年,玄奘带着六百多部佛经,回到了阔别17年的长安。此时,百折不挠的取经事迹已经轰动了长安。唐太宗也对他的壮举十分赞赏,他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玄奘把他游历西域的经历向太宗做了详细的汇报。他花了17年的时间西行取经,这段道路上遍布荆棘,而他遇到的艰难险阻比《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更为可怕!这是一段漫长的取经之路,更是一段艰险的探险之路。而对佛学的极度渴望和顽强的探险精神支撑着玄奘完成了这一壮举!
现在的玄奘已经是远近闻名的高僧了,然而,他却并没有停止对佛学的追求。回国后,他又开始马不停蹄地翻译佛经,为弘扬佛法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玄奘一生共翻译佛教经75部1335卷。无论从翻译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这都是空前的成就!跟前人所翻译的佛经相比,玄奘所翻译的佛经更为通顺流畅,便于中国人阅读。这样的成就要归功于他在外17年的游历,这段经历让他同时精通梵文和汉文两种语言,也让他练就了强大的意志力和孜孜不倦的修习精神。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玄奘不仅仅是一名佛学家、翻译家,更是一名无畏的探险者!他西行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的后人勇往直前,在探险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