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道论研究》对《淮南子》的道论作了较为全面的考证。论文分前言、主体、结语三部分。前言部分介绍《淮南子》的研究现状、论文题目《(淮南子)道论研究》之“道”释义、全文结构、研究方法及内容创新之处。
|
目錄:
|
序
摘要
前言
第一章《淮南子》的成书背景
第一节政治背景
一、中央朝廷与诸侯王国的冲突
二、刘安的悲剧人生
第二节学术背景
一、汉初学术的综合化特点
二、淮南王国学术的繁荣
第二章《淮南子》的学派归属及思想结构
第一节学派的划分及其局限性
第二节《淮南子》众说考辨
一、《淮南子》“杂家说”
二、《淮南子》“道家说”
第三节本文倾向“道家说”的依据
第四节《淮南子》的思想结构
第三章《淮南子》的宇宙论
第一节《淮南子》的气论对老庄气论的发展
第二节《淮南子》宇宙论中的阴阳五行思想
第三节《淮南子》与董仲舒宇宙论比较
第四节《淮南子》与有关出土文献宇宙论比较
第四章《淮南子》的人性论
第一节先秦人性论诸说
第二节《淮南子》儒道融合的人性论
一、关于人性的本质
二、关于养性
第三节《淮南子》人性论儒道融合的路径
第四节《淮南子》人性论的目的
第五章《淮南子》的政治论
第一节《淮南子》对老庄“无为”观的发展
第二节“神化”:“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
第三节 “因”:“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
一、因自然以理事
二、因君势用法度
三、因资质用众能
四、因民俗行教化
第四节“权”:对“因”的变通
第六章《淮南子》对齐学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淮南子》对管子其人其书的称引和论述
第二节从《管子》四篇看齐黄老道家思想对《淮南子》的影响
第三节《淮南子》对齐兵家思想的继承
一、战争观
二、制胜观
三、治军观
第七章《淮南子》道论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后世对《淮南子》的评价
第二节《淮南子》道论与道教
一、《淮南子》道论熔铸百家,为“杂而多端”的道教的形成作了理论先导
二、《淮南子》的“气论”为道教的法术和内丹术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淮南子》崇拜方仙道,其神仙崇拜思想和史料成为道教的核心内容
四、《淮南子》尊奉黄老学说,后发展为黄老道,成为道教的前身
五、《淮南子》宣扬鬼神禁忌,为道教鬼神信仰提供理论支持
六、《淮南子》兼综百家的养生理论是道教“性命双修”独特修炼方式的基础
第三节王充《论衡》对《淮南子》气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节《淮南子》道论与两汉政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