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Benjamin J. Cohen)将国际货币的权力区分为“自主力”(Autonomy)和“影响力”(Influence)两个维度,前者指在货币事务上能够隔离外部压力,独立进行决策;后者指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愿行事的能力。在这两个维度中,前者是根本和基础,后者也是从前者中发展出来的。正所谓一种货币可以有自主力而没有影响力,但不可能有影响力而没有自主力。[2]用这个标准去衡量,欧元基本上具备了自主力但是影响力欠缺,相比之下人民币在这两方面则都欠缺。所以,中国在国际上一方面面临强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就是让中国承担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负担),但却无法有效地转移或分散这种压力,同时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又面临不断贬值的风险,正如克鲁格曼所形容的,中国掉进了“美元陷阱”,[3]也就是说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欧盟承受的压力要小于中国,双方的合作由于彼此“疼痛点”和“疼痛程度”的差别增加了达成一致的难度。
另一方面,欧元的对外代表权问题还没有解决。实行单一货币后,一系列的机构和制度被设计和建立来确保欧元的顺利运行,但关于欧元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却相当分散,欧盟实际上并不能有效地对外代表欧元。与欧盟在货币事务方面的合作,中国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单一的欧元代表机构,而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状的和多层次的治理体系,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全球货币与金融事务的国际机构,也是中欧双方在国际金融货币事务进行对话合作的重要平台。我们以欧盟在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协调为例来考察欧元的代表权问题,正式负责欧盟IMF事务的有两个机构,一个在布鲁塞尔,是部长理事会所属经济与货币委员会内的一个部门,被称为SCIMF(the
“Sub-Committee on IMF),由欧盟成员国的央行和财政部的代表、2名来自欧盟委员会经济和货币事务总司代表和2名来自欧洲中央银行的代表组成,主要为经货委员会准备关于IMF或与之相关的工作,SCIMF每年开大概8次会议,欧盟委员会在这里实际承担了秘书处的职责,它为会议设定议程,但本身不能参加会议讨论,也没有投票权。SCIMF通过的文件在得到经货委员会的批准后转交给欧盟成员国在IMF执行董事会的代表,但文件并没有约束力,成员国在IMF执行董事可以不必按SCIMF的意见行事;另一个机构在华盛顿,被称为EURIMF,这是一个非正式组织,由欧盟成员国在IMF的代表组成,一般每星期开1到3次碰头会,驻华盛顿的欧盟代表团和欧洲央行也各派一名代表参会,这个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成员国之间交换信息和协调立场。[7]欧洲中央银行在IMF也只有一个观察员的席位,而欧元集团则仅仅是欧盟的一个非正式组织,这两个在欧元的治理结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机构在IMF的话语权非常有限,无法作为谈判对手。实际上欧元在IMF的代表权非常复杂地分散在隶属不同选区的成员国和欧盟机构手中。理想的方案是将欧盟成员国在IMF的席位合并为一或者分为欧元区和非欧元区两个席位,这将大大增强欧盟在货币事务上谈判能力和便利处理与他国的金融货币合作问题,[8]但目前来看,这两种方案在欧盟内部都遇到了阻力,小国担心席位合并后自己失去在IMF的话语权,而大国则害怕自己的影响力在合并后的单一席位中被稀释,欧盟委员会则支持席位合并方案,因为假如这一方案通过,欧盟委员会无疑是最适合行使统一代表权的机构。面对欧元复杂的治理结构,中欧货币合作仅仅在技术和程序层面就面临严峻的挑战。
[1]这是戴高乐的经济顾问雅克.鲁夫批评美元时所用的词汇,经戴高乐引用后广为人知。
[2]Benjamin J. Cohen, “Currency and Sate Power”, Prepared for a
conference to honor Stephen D. Krasner, Stanford University, December 4-5, 2009,
p.4.
[3]Paul Krugman, “China’s Dollar Trap”, inThe New York Time, 2 April, 2009.
[4]Otmar Issing,The Birth of
the Euro,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228-234.
[7]Eurodad,“European Coordination at the World
Bank and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 Question of Harmony?”, January 2006, pp.8-10; Alan
Ahearne and Barry Eichengreen,“External Monetary and Financial
Policy: A Review and a Proposal”,in Andre Sapir eds.,Fragmented Power: Europe and Global Economy,
Bruegel, Brussels, July 2007, pp.135-136.
[8]Lorenzo Bini Smaghi,“A Single EU Seat in IMF ?”,inJCMS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Volume
42, Number 2, 2004, pp.244-246;Peter Brandner, Harald Grech, “Unifying the EU Representation at
IMF—A Voting
Power Analysis” , Federal Ministry of Finance, Working Paper, 22009, pp.1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