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经济学已经成了应用数学家的天堂,滋养了符号而非实质,成就了公式而非现实。霍奇逊
|
內容簡介: |
从遥远的古希腊时代起,人就被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尽管近代笛卡尔、牛顿、康德和黑格尔使这一观念上升成为主流,也尽管出现了现代数学式的理性主义思维一统天下局面,但是到今天,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却认认识到:这个定义在许多方面都是有问题的。西方所有关于人的学说都建构在这一定义的框架之内。长期以来,我们都是在从这一规则引申出来的混乱想法与概念中折腾。思维的逻辑在本质上与开端上并未再进展分毫,唯一可能的出路就是将其从根基连根拔起(海德格尔语)。现代经济学是建立在传统的决定论、线性思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它不只是在观念、方法上落后于复杂系统理论和非线性科学的现代发展,更在其内容和应用上偏离了真实世界和真实的经济活动。现代经济学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沦落为少数专家之间的内部对话。作者相信,经济学的新生只能通过在复杂系统理论、非线性科学基础上的经济学重建、通过向真实世界和真实人的回归来获得。
|
關於作者: |
杨风禄,经济学博士,山东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研究所教授。19921995年,师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王述英教授学习产业经济学;19961999年,师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朱光华教授学习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组织与现代企业理论、经济学方法论、经济思想史等。
|
目錄:
|
第一章 观念和方法何以重要?
第二章 近代以来机械论、决定论与线性思维的科学
第三章 形而上学如何可能?
第四章 系统科学及其经济学启示
第五章 非线性世界与复杂性科学
第六章 线性思维让人类行为顾此失彼
第七章 复杂世界中的非线性经济系统
第八章 现代经济学:传统思维的重灾区Ⅰ
第九章 现代经济学:传统思维的重灾区Ⅱ
第十章 经济学的转向与重建
最后的赘语:一个经济学人关于21世纪的经济学的私语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