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中国丛报》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1861)在广州创办、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第一份英文刊物。它创刊于1832年5月,停办于1851年12月,共发行了20卷232期。该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以西方人的视角详细地记录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宗教、博物、贸易、语言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大量有关当时中国的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要的是,当时的传教士、在华西方人亲眼目睹了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他们的记录保存了大量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的珍贵史料,对研究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史和中外关系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本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国丛报》篇名总目录,分序号、英文篇名、中文译名、内容(中文)、分类、卷期、日期、页码共8项。第二部分是篇名分类索引,按照篇名大致分为创刊辞、书评、游记、宗教消息、文艺通告、时事报道、海事消息、后记、政府、中外关系、战争、条约、鸦片、经济、贸易、文化、风俗、历史、地理、环境、传教、宗教、教育、语言、人物、医疗、农业、手工业、生物、讣告、谕旨、年历、名录、事件、广州、上海、中国、日本等类别。第三部分是影印原目录及索引。本书可为研究者使用《中国丛报》提供极大的方便。
|
目錄:
|
《中国丛报》是美国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 18011861)在广州创办、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第一份英文刊物。它创刊于1832年5月,停办于1851年12月,共发行了20卷232期。该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以西方人的视角详细地记录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法律、宗教、博物、贸易、语言以及其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大量有关当时中国的第一手资料。特别重要的是,当时的传教士、在华西方人亲眼目睹了鸦片战争的来龙去脉,他们的记录保存了大量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五口通商的珍贵史料,对研究19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史和中外关系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本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国丛报》篇名总目录,分序号、英文篇名、中文译名、内容(中文)、分类、卷期、日期、页码共8项。第二部分是篇名分类索引,按照篇名大致分为创刊辞、书评、游记、宗教消息、文艺通告、时事报道、海事消息、后记、政府、中外关系、战争、条约、鸦片、经济、贸易、文化、风俗、历史、地理、环境、传教、宗教、教育、语言、人物、医疗、农业、手工业、生物、讣告、谕旨、年历、名录、事件、广州、上海、中国、日本等类别。第三部分是影印原目录及索引。本书可为研究者使用《中国丛报》提供极大的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