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股权控制战略:如何实现公司控制和有效激励(第2版)
》
售價:NT$
449.0
《
成吉思汗传:看历代帝王将相谋略 修炼安身成事之根本
》
售價:NT$
280.0
《
爱丁堡古罗马史-罗马城的起源和共和国的崛起
》
售價:NT$
349.0
《
人生解忧:佛学入门四十讲
》
售價:NT$
490.0
《
浪潮将至
》
售價:NT$
395.0
《
在虚无时代:与马克斯·韦伯共同思考
》
售價:NT$
260.0
《
日内交易与波段交易的资金风险管理
》
售價:NT$
390.0
《
自然信息图:一目了然的万物奇观
》
售價:NT$
640.0
|
內容簡介: |
作为目前国内系统、深入地研究疑罪问题的一部专著,作者从实务应对及制度构建的角度,通过对内外古今疑罪应对方法的比较分析,在注重操作实务、总结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相关理论,客观分析实务问题,不仅提出确立疑利被告为我国疑罪处理原则,更注意充分论证该原则具体适用的各种情形,并佐之以大量实际案例,尝试构建我国疑罪处理新制,同时提出全面应对实务问题的可行方案。
|
關於作者: |
金钟,1958年8月出生,四川眉山人。先后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四川大学法学院,获得文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学位。现任西南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二级高级法官、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兼任西南政法大学、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理事。主研方向: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独著2部,合著14部,在核心期刊及其他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0篇)。主持实务调研课题30项,实现成果转换8项。
|
目錄:
|
1一、疑罪的概念争议
二、疑罪的实务语境
(一)事疑
(二)罪疑
(三)死刑适用标准疑
三、疑罪的概念界定
(一)疑罪之疑是事疑、罪疑
(二)疑罪之疑是人疑、心疑
(三)疑罪之疑是审疑、裁疑
(四)疑罪之疑是诚疑、普疑
一、刑事案件的复杂性
(一)事实发生的既往性
(二)行为实施的隐蔽性
(三)自然条件的制约性
(四)痕迹遗留的随案性
二、判定主体的局限性
(一)判定主体思维的非至上性
(二)判定主体能力的有限性
(三)判定主体个体的差异性
三、司法工作的失误性
(一)侦查阶段的工作失误导致疑罪
(二)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失误导致疑罪
(三)审判阶段的工作失误导致疑罪
四、客观方面的制约性
(一)诉讼时限的制约
(二)人证供给的制约
(三)程序规则的制约
(四)社会环境的制约
一、疑罪分类的争议
二、疑罪分类的构想
(一)事疑
(二)罪疑
(三)死刑适用标准疑
一、疑罪判定的基本理念
二、疑罪判定的具体方法
(一)疑罪之疑是否确实客观存在
(二)疑罪之疑是否属于合理怀疑
(三)疑罪之疑是否达到成立标准
(四)疑罪之疑是否存在合理答案
一、我国疑罪处理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古代的疑罪处理
(二)我国近代的疑罪处理
(三)我国现代的疑罪处理
二、国外疑罪处理的历史沿革
(一)国外古代的疑罪处理
(二)国外近现代的疑罪处理
一、疑利被告的确立理据
(一)证明责任
(二)价值选择
(三)人权保障
(四)刑法功能
二、疑利被告的适用范围
(一)疑利被告适用范围争议概况
(二)疑利被告适用范围应然界定
一、定罪事实存疑时的疑利被告一般情形疑罪从无,
特殊情形疑罪从轻
(一)定罪事实疑一般情形的疑利被告疑罪从无
(二)定罪事实疑特殊情形的疑利被告疑罪从轻
二、量刑事实存疑时的疑利被告疑罪从轻
三、违法阻却事由事实存疑时的疑利被告涉及罪之成立时
疑罪从无,涉及罪之成立后的罪、刑确定时疑罪从轻
四、程序事实存疑时的疑利被告涉及罪之成立时
疑罪从无,涉及罪之成立后的罪、刑确定时疑罪从轻,
涉及程序的启动、运行、变更、中止、终结时作出有利
被告的解释、认定和处理
五、罪疑(罪名、罪数、罪态、罪形疑)时的疑利被告
疑罪从轻
六、死刑适用标准存疑时的疑利被告留有余地
一、疑罪错案的成因
(一)理念错误
(二)人证虚假
(三)物证片断
(四)鉴定错误
(五)办案错误
(六)外界干预
二、疑罪错案的防范
(一)牢固树立正确理念
(二)正确确认证据能力
(三)严格遵守证据规则
(四)妥善解决证据矛盾
(五)不断完善防范机制
一、事疑案例
(一)定罪事实疑案例
(二)量刑事实疑案例
(三)违法阻却事由事实疑案例
(四)程序事实疑案例
二、罪疑案例
(一)此罪与彼罪疑案例
(二)一罪与数罪疑案例
(三)犯罪之形态疑案例
(四)犯罪之形式疑案例
三、死刑适用标准疑案例
(一)因被害人尸体未找到而存疑的案例
(二)因适用推定而存疑的案例
(三)因证据瑕疵而存疑的案例
(四)因刑事责任能力难以确定而存疑的案例
(五)因刑事责任年龄难以确定而存疑的案例
(六)因刑事责任事实存疑而致案件存疑的案例
|
內容試閱:
|
疑罪问题是刑事诉讼中一个常见且棘手的问题。一般认为,它涉及证明事项和实体法适用的判定和处理。从事实认定上看,疑罪即事实真伪不明,指心证不能充分确定,实践中有时称其为既难以肯定,又难以否定的证明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对疑罪可用证明责任和推定机制予以处理,但从一般适用原则看,事实存疑时有利被告,既符合我国古代罪疑唯轻的思想,又符合现代刑事诉讼无罪推定的原则。就实体法适用而言,罪名、罪数、罪态、罪形的确定存在疑问时,为合理、有效实现刑法的机能,也需要遵循有利被告原则。实务中,疑罪的判定及处理是司法的常态活动,关涉案件定罪量刑的重大事项。因此,对疑罪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在实务和理论上都很有意义。同时,鉴于国内学界对疑罪问题的研究与实务存在一定脱节且广度和深度均嫌不足,深入研究更显必要。因此,作者对疑罪作新论,应有理论和实务上的价值。
作为目前国内系统、深入地研究疑罪问题的一部专著,作者从实务应对及制度构建的角度,通过对内外古今疑罪应对方法的比较分析,在注重操作实务、总结成熟经验的基础上,详细阐述相关理论,客观分析实务问题,不仅提出确立疑利被告为我国疑罪处理原则,更注意充分论证该原则具体适用的各种情形,并佐之以大量实际案例,尝试构建我国疑罪处理新制,同时提出全面应对实务问题的可行方案。总体上看,本书写作的思路较为清晰,研究的方法较为合理,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和较强的实务指导意义。同时,书中对疑罪的概念、成因、分类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的分析论证,亦具有一定的新意。作者对国内外疑罪处理历史的梳理,资料翔实、论述全面、脉络清晰,观点提炼也较为准确。不过,书中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对疑罪成立标准和疑罪判定方法的分析、对疑罪特殊情形处理原则的事理论述等还有待深入,对港澳台地区近现代疑罪处理概况的勾勒也显过于简单。尤其是作者同时在刑事证据法和刑事实体法上展开,诸多问题尚需要进一步研究,理论尚需调整及丰富、完善。
作者作为一名具有丰富刑事审判实践经验的资深法官,选择疑罪的判定及处理这一难题,将其所学理论知识与审判实践相结合,历经数年的刻苦钻研,撰写出版专著,确实难能可贵。作为作者当年攻读博士学位时的导师,我为此感到高兴,并乐意推荐此书。希望作者继续努力,在实务中提炼和研究学理,在实务中运用理论并深化理论,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相互促进上取得更大成绩。
龙宗智2015年9月2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