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年画 1950-1990 THE NEW CHINA: NEW YEAR PICTURE 英文版
》
售價:NT$
1100.0
《
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近世中国丛书)
》
售價:NT$
435.0
《
画楼:《北洋画报》忆旧(年轮丛书)
》
售價:NT$
1573.0
《
大国脊梁:漫画版
》
售價:NT$
374.0
《
跟着渤海小吏读历史:大唐气象(全三册)
》
售價:NT$
989.0
《
心智的构建:大脑如何创造我们的精神世界
》
售價:NT$
352.0
《
美国小史(揭秘“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理解美国的经典入门读物)
》
售價:NT$
352.0
《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东胡史
》
售價:NT$
576.0
|
編輯推薦: |
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在强调应用型的同时,也不可能舍弃理论知识的教学。本书作者教授化学课程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将四大化学的重要的内容融入一本书,在知识点的选择和设置上都根据编者的教学经验精细设计;在理论知识之余还加入实训内容,使本书应用性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
|
內容簡介: |
《化学应用基础》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高职教材,该教材将传统的四大化学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共分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工分析技术、物质结构和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合物、物质的聚集态和化学热力学基础五大模块,共19章及14个实训内容。全书在适当位置插入启发式、探究式的小问题,以促进学生思考,并将教材与生活、社会相结合。
《化学应用基础》重视化学技能的培养和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适用于高职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材料、环境工程、生物化工和制药等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使用。
|
關於作者: |
曹国庆,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1987年7月至今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原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任教。任教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等。作者为“化学应用基础”院级精品课程主持人;主持的“化学应用基础”多媒体课件获江苏省高校团体二等奖。
|
目錄:
|
第一模块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1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2
1.1气体2
1.1.1气体的压力单位和压力表2
1.1.2高压气体钢瓶及标识3
1.1.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
1.1.4气体分压定律4
1.2化学反应速率4
1.2.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与测定5
1.2.2化学反应速率理论6
1.2.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8
1.3化学平衡11
1.3.1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11
1.3.2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14
1.3.3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应用14
习题17
第2章酸碱平衡19
2.1溶液浓度表示19
2.1.1浓度表示和计算19
2.1.2浓度换算20
2.1.3溶液配制20
2.2酸碱平衡21
2.2.1酸碱质子理论21
2.2.2强酸、强碱溶液酸碱度计算21
2.2.3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21
2.2.4缓冲溶液及配制23
2.3沉淀与溶解平衡26
2.3.1溶度积26
2.3.2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28
2.3.3沉淀分离技术29
习题30
实训1缓冲溶液配制和pH的测定31
【阅读材料】pH值快速测定技术32
第3章氧化还原平衡33
3.1氧化还原反应33
3.1.1氧化还原反应概念33
3.1.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34
3.2原电池的组成和设计35
3.2.1电对概念35
3.2.2原电池的组成与符号36
3.3电极电势37
3.3.1标准电极电势37
3.3.2非标准电极电势的计算39
3.3.3电极电势的应用40
习题43
第4章配位平衡44
4.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44
4.1.1配合物的组成44
4.1.2配合物的命名46
4.2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状况47
4.2.1配位平衡47
4.2.2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应用48
4.3配合物的应用49
习题51
第二模块化工分析技术
第5章物性参数测定技术54
5.1熔点测定技术54
5.1.1熔点54
5.1.2熔点测定的意义55
5.1.3熔点测定方法55
5.2电动势测定技术56
5.2.1电池电动势测定原理56
5.2.2SDC数字电位差综合测试仪56
5.3电导率测定技术56
5.3.1电导与电导率57
5.3.2摩尔电导率57
5.3.3电导的应用58
5.4液体黏度测定技术59
5.4.1液体黏度59
5.4.2黏度的测定59
习题61
实训2天然水及实验用水的纯度测定61
【阅读材料】机油黏度过大过小的危害63
第6章物质含量分析技术64
6.1分析技术基本概念64
6.1.1滴定分析法64
6.1.2标准溶液及配制方法66
6.1.3滴定分析的计算67
6.1.4误差与偏差68
6.1.5有效数字70
6.2酸碱滴定技术71
6.2.1酸碱指示剂71
6.2.2酸碱滴定原理72
6.2.3酸碱滴定的应用76
实训3食醋中总酸含量的测定76
6.3配位滴定技术78
6.3.1方法原理78
6.3.2金属指示剂81
6.3.3应用示例水的总硬度测定82
实训4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和水的总硬度测定83
6.4氧化还原滴定技术85
6.4.1高锰酸钾法85
6.4.2碘量法86
实训5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和亚铁盐含量的测定87
6.5吸光度测定技术89
6.5.1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89
6.5.2朗伯-比尔定律90
实训6工业产品中微量铁含量的测定91
习题94
【技能拓展】Excel在化学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95
第三模块物质结构和化合物基础
第7章物质结构100
7.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100
7.1.1电子云的概念101
7.1.2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描述101
7.1.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03
7.2元素周期表106
7.2.1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106
7.2.2元素周期律107
7.3共价键和分子结构110
7.3.1共价键理论110
7.3.2杂化轨道理论113
7.3.3分子间作用力与氢键116
7.4晶体结构与性能120
7.4.1分子晶体120
7.4.2离子晶体121
7.4.3原子晶体123
7.4.4金属晶体124
7.4.5晶体比较124
习题125
【阅读材料】揭秘晶体的常见用途125
第8章常见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128
8.1铬及其重要化合物128
8.1.1铬的元素电势图128
8.1.2单质及其性质129
8.1.3铬Ⅲ的化合物129
8.1.4铬(Ⅵ)的化合物130
8.1.5含铬废水的处理131
8.2锰及其重要化合物131
8.2.1锰的元素电势图132
8.2.2单质及其性质132
8.2.3锰Ⅱ的化合物132
8.2.4锰Ⅳ的化合物133
8.2.5锰Ⅶ的化合物133
8.2.6高锰酸钾的应用134
8.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134
8.3.1铁的元素电势图135
8.3.2单质及其性质135
8.3.3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35
8.3.4铁Ⅱ盐136
8.3.5铁Ⅲ盐136
8.3.6铁的配位化合物137
8.3.7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铁矿石中的全铁138
8.4锌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38
8.4.1锌族的元素电势图138
8.4.2锌族元素单质138
8.4.3氧化物和氢氧化物139
8.4.4盐类139
8.4.5配合物141
8.4.6化学沉淀法处理废水中的汞141
8.5铜族元素及其化合物142
8.5.1铜族的元素电势图142
8.5.2铜族元素单质142
8.5.3氧化物143
8.5.4氢氧化物144
8.5.5盐类144
8.5.6配合物147
8.5.7从废液中回收银148
实训7硫酸亚铁铵的制备和产品质量检测148
习题150
【阅读材料】合金材料151
第四模块有机化合物
第9章认识有机化合物154
9.1烃的结构与命名154
9.1.1烷烃结构与命名154
9.1.2烯烃结构与命名158
9.1.3炔烃的结构与命名163
9.1.4芳烃的结构与命名164
9.1.5卤代烃的结构与命名167
9.2含氧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169
9.2.1醇的结构与命名169
9.2.2酚的结构与命名171
9.2.3醚的结构与命名172
9.2.4醛和酮的结构与命名173
9.2.5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结构与命名174
9.3含氮及杂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177
9.3.1胺的结构与命名177
9.3.2偶氮及重氮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178
9.3.3杂环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命名178
习题180
【技能拓展】化学软件ChemOffice的应用(物质结构、反应方程式、反应装置的绘制)183
第10章烃186
10.1烷烃186
10.1.1物性概述186
10.1.2烷烃的取代反应和应用188
10.1.3烷烃的来源和制备190
10.1.4环烷烃的结构与性质191
10.2烯烃193
10.2.1物性概述193
10.2.2烯烃的加成反应和应用193
10.2.3烯烃的取代反应和应用197
10.2.4烯烃的氧化反应与应用197
10.2.5双烯合成反应199
10.2.6烯烃的制备199
10.2.7烯烃的聚合物200
10.3炔烃201
10.3.1物性概述201
10.3.2炔烃的加成反应和应用201
10.3.3炔烃的氧化反应和应用203
10.3.4端基炔烃的反应与应用204
10.3.5炔烃的制备204
习题205
【阅读材料】塑料制品及性能207
第11章芳烃210
11.1物性概述211
11.2芳烃的取代反应和应用211
11.2.1苯环上的取代反应211
11.2.2苯环侧链上的反应214
11.2.3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215
11.3芳烃的定位规律和应用215
11.3.1两类定位基215
11.3.2二取代苯的定位规律216
11.3.3定位规律的应用217
11.4对二甲苯的制备与应用217
习题218
【阅读材料】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及防爆措施219
第12章卤代烃221
12.1卤代烃的分类和物性概述221
12.1.1卤代烃的分类221
12.1.2卤代烃的物理性质222
12.2卤代烷的化学反应及应用223
12.2.1取代反应223
12.2.2消除反应225
12.2.3与金属镁反应——格氏试剂的生成226
12.3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227
12.3.1卤代烯烃与卤代芳烃的分类227
12.3.2不同结构的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反应活性的差异228
12.3.3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影响的理论解释228
12.4卤代烃的制备230
12.4.1烃类的卤代230
12.4.2不饱和烃与卤素或卤化氢的加成230
12.4.3由醇制备231
12.4.4芳环上的氯甲基化231
习题231
第13章醇、酚、醚233
13.1醇酚醚的分类和物性概述233
13.1.1醇的分类233
13.1.2醇的物性概述234
13.1.3酚的分类235
13.1.4酚的物性概述236
13.1.5醚的分类237
13.1.6醚的物性概述237
13.2醇的化学反应及应用238
13.2.1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醇的酸性239
13.2.2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239
13.2.3酯化反应240
13.2.4脱氢和氧化241
13.2.5脱水反应243
13.3酚的化学反应及应用244
13.3.1酚羟基的反应244
13.3.2芳环上的取代反应246
13.3.3氧化和加氢反应248
13.4醚的化学反应及应用249
习题250
【阅读材料】一种相转移剂——冠醚251
第14章醛和酮253
14.1物性概述253
14.2羰基的加成反应和应用254
14.2.1与氢氰酸HCN的加成254
14.2.2与NaHSO3的加成255
14.2.3与格利雅试剂的加成256
14.2.4与醇的加成256
14.2.5与氨的衍生物加成257
14.3醛、酮的α-H原子反应和应用259
14.3.1卤代与卤仿反应259
14.3.2羟醛缩合反应259
14.4醛、酮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应用261
14.4.1氧化反应261
14.4.2还原反应261
14.4.3歧化反应[康尼查罗Cannizzaro反应]263
习题263
【阅读材料】家装中甲醛的污染与预防265
第15章羧酸及其衍生物266
15.1物性概述266
15.2羧酸的酸性及变化267
15.2.1羧酸的酸性268
15.2.2羧酸的αH卤代反应270
15.2.3脱羧反应271
15.2.4还原反应271
15.3羧酸衍生物的制备271
15.3.1酰卤的生成271
15.3.2酸酐的生成272
15.3.3酯的生成273
15.3.4酰胺的生成273
15.4羧酸衍生物的性质和应用274
15.4.1水解274
15.4.2醇解274
15.4.3氨解275
15.4.4还原反应275
15.4.5酰胺的特殊反应275
15.5乙酰乙酸乙酯、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和应用276
15.5.1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法和应用276
15.5.2丙二酸二乙酯合成法和应用278
习题279
【阅读材料】百特事件——塑料增塑剂的利与弊280
第16章含氮及杂环有机化合物282
16.1胺类化合物283
16.1.1胺的性质及应用283
16.1.2季铵盐和季铵碱及应用287
16.1.3重要的胺287
16.2重氮和偶氮化合物288
16.2.1重氮化合物的制备289
16.2.2重氮盐的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289
16.3五元杂环化合物291
16.3.1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291
16.3.2含两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293
16.4六元杂环化合物295
16.4.1含一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295
16.4.2含两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297
16.5氨基酸与味精298
16.5.1氨基酸298
16.5.2味精299
习题299
实训81溴丁烷的制备301
实训9乙酸乙酯的制备303
实训10环己酮的制备305
实训11乙酰苯胺的制备306
实训12肥皂的制备308
第五模块物质的聚集态和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17章化学热力学基础312
17.1热力学基本概念312
17.1.1系统和环境312
17.1.2系统的性质313
17.1.3状态和状态函数313
17.1.4热力学平衡态314
17.1.5变化过程314
17.1.6状态函数法315
17.2热力学第一定律315
17.2.1热与功315
17.2.2热力学能316
17.2.3热力学第一定律316
17.2.4焦耳实验317
17.3体积功的计算317
17.3.1体积功计算通式317
17.3.2不同过程的功318
17.4恒容热、恒压热及焓319
17.4.1恒容热QV319
17.4.2恒压热Qp及焓319
17.4.3热容320
17.4.4显热计算321
17.5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321
17.5.1理想气体内能和焓322
17.5.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pVT变化过程的应用322
17.5.3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相变过程的应用324
17.6化学反应热325
17.6.1反应进度325
17.6.2化学反应热326
17.6.3热化学方程式327
17.7标准摩尔反应焓变的计算328
17.7.1盖斯定律328
17.7.2由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328
17.7.3由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329
17.8熵和熵变330
17.8.1熵函数与熵增原理331
17.8.2熵变的计算331
17.9吉布斯函数335
17.10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336
17.10.1化学反应方向判据式336
17.10.2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336
17.10.3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337
实训13燃烧热的测定337
习题339
第18章溶液及相平衡342
18.1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342
18.1.1拉乌尔定律343
18.1.2亨利定律343
18.1.3理想稀溶液344
18.2稀溶液的依数性345
18.2.1蒸气压下降345
18.2.2沸点升高345
18.2.3凝固点降低346
18.2.4渗透压347
18.3理想液态混合物348
18.3.1理想液态混合物348
18.3.2理想双液系气液平衡时蒸气总压及气液组成349
18.4相平衡基本概念350
18.4.1相和相数350
18.4.2物种数和组分数350
18.4.3自由度和自由度数351
18.4.4相律351
18.5单组分系统的相图352
18.5.1单组分系统相律分析352
18.5.2水的相图分析353
18.5.3纯物质两相平衡时压力与温度的关系353
18.6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355
18.6.1二组分理想溶液的蒸气压组成图355
18.6.2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沸点组成图357
18.6.3杠杆规则357
18.7二组分实际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358
18.7.1具有一般正负偏差的系统358
18.7.2具有最大正偏差的系统358
18.7.3具有最大负偏差的系统359
18.7.4精馏原理359
18.8液态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蒸气压360
18.8.1液态完全不互溶双液系的蒸气压360
18.8.2水蒸气蒸馏361
【知识拓展】分配定律362
实训14双液系的气液平衡相图的绘制362
习题364
第19章胶体及应用367
19.1胶体及其主要特性367
19.1.1胶体的分类367
19.1.2胶团的结构368
19.1.3溶胶的光学性质368
19.1.4溶胶的动力学性质369
19.1.5溶胶的电学性质370
19.1.6溶胶的聚沉作用371
19.1.7胶体的性质与意义372
19.2乳状液372
19.2.1乳状液的定义及分类372
19.2.2乳状液的不稳定性373
19.2.3乳状液的应用374
习题375
【阅读材料】胶体化学的发展前景375
附录
附录1常见物质的热力学数据377
附录2弱酸、弱碱的离解常数298.15K379
附录3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常数298.15K379
附录4标准电极电势298.15K380
附录5常见配离子的稳定常数298.15K382
附录6常见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表382
参考文献384
元素周期表
|
內容試閱:
|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备高技能、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现将这种理念应用到化学学科的教学。化学学习的根本就在于能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应用于生产和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服务。经过多年的高职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我们编写了这本《化学应用基础》教材。
本教材将传统的四大化学课程进行模块化整合,形成一本由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工分析技术、物质结构和化合物基础、有机化合物、物质的聚集态和化学热力学基础五大模块组成,共19章及14个实训内容的综合性教材。本教材编写注意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1.模块化整合内容,重构课程体系
化学应用基础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材料、环境工程、生物化工和制药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编写该教材时,编者剔除了四大化学中理论性强又不实用的内容,根据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选择了四大化学中的部分内容并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化学应用基础》的五大模块内容,内容虽然庞大但又自成体系。
2.结合专业需求,灵活教学内容
由于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和后续课程的不同,其对化学应用基础课程要求是不一样的。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模块中的教学内容可作适当取舍,达到服务于专业、服务于培养目标的要求。譬如分析检验专业,因后续有更详细的定量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课程,化工分析技术模块就可以不在此进行教学了;对于精细化工技术中涂料生产专业,物质的聚集态和化学热力学基础模块中增加了胶体及应用内容。
3.培养实训技能,应用于生活和生产
本教材的14个实训内容,有不少是物质的制备技术实训,培养学生在实验室进行生产试验的能力;也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训,如水的pH测定、水的纯度测定等。体现教材服务生活和生产。
4.促进思考,培养兴趣
教材中有许多诸如想一想、练一练等思考内容,可促进学生在教学中当场思考,及时理解教学内容。教材章节后还有许多小资料可供学生在课后阅读,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5.拓展课外技能
用计算机绘制化学结构和进行实验数据处理也是高职学生应该要有的一项技能。在本教材中还介绍了ChemOffice化学结构软件的使用和用Excel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
全书由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着多年高职教学经验的教师及企业科研人员合作编写而成。参加本书编写的有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曹国庆(编写第1~4章)、胡智学(编写第14~16章)、雷玲(编写第17、18章)、朱云(编写第9~11章)、武亚明(编写第12、13章)、陈玉霞(编写第7、8、19章)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元有(编写第5、6章)。江苏中丹制药有限公司马锋高级工程师对本书的编写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表示感谢。本教材由南通大学石玉军教授担任主审,全书由曹国庆统稿和修改。
鉴于编者的知识和能力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缺点和不足之处,敬请读者和同行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