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甲骨拼合六集
》
售價:NT$
1520.0
《
视觉美食家:商业摄影实战与创意解析
》
售價:NT$
602.0
《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机会与选择
》
售價:NT$
454.0
《
DK月季玫瑰百科
》
售價:NT$
959.0
《
为你想要的生活
》
售價:NT$
301.0
《
关键改变:如何实现自我蜕变
》
售價:NT$
352.0
《
超加工人群:为什么有些食物让人一吃就停不下来
》
售價:NT$
454.0
《
历史的教训(浓缩《文明的故事》精华,总结历史教训的独特见解)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教育家、文学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叶圣陶
现代文学家、出版家、语文教育改革家夏丏尊
合力打造语文教学的经典力作
抽丝剥茧梳理语文写作中的种种难题
开宗明义讲解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
打通教与学、学与用的*后一公里
诠释语文学习的真谛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先生与夏丏尊先生关于作文学习与写作的经典论述,从写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入手,将内容概括为文章分类、写作方法、写作手法、优劣评价和作文教学等几个方面,全面梳理了写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指导意见,非常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中小学生学习写作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
關於作者: |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1921年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发表童话作品《稻草人》。1928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1949年后,先后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
夏丏尊
18861946,名铸,字勉旃,后改字丏尊,号闷庵,浙江上虞人。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1901年中秀才,次年入上海中西书院,后改入绍兴府学堂。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1927年任暨南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29年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1930年创办《中学生》杂志,叶圣陶任主编。该杂志以先进的文化思想、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中学生,在中国语文教学方面,下力尤深,成果卓著,被几代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在文化界、教育界和出版界有口皆碑。著有《平屋杂文》《文章作法》等,译有《爱的教育》等。
|
目錄:
|
第一篇作文总论
作文论 2
拿起笔来之前 37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43
写作什么 47
怎样写作 53
以画为喻 59
木炭习作和短小文字 62
谈文章的修改 65
文章面面观 68
第二篇文章分类
第一章基础分类 72
第二章应用文 88
第三章知、情、意 91
第四章韵文、散文、诗 98
第三篇写作方法
第一章记叙文 110
第二章说明文 125
第三章议论文 136
第四章书信 144
第四篇表现手法
第一章抒情 148
第二章描写 155
第三章修辞 160
第四章对话与会话 166
第五章人称 170
第五篇文章优劣的评价
通与不通 176
好与不好 181
谈叙事 187
要写得便于听 191
句读和段落 195
句子的安排 204
开头和结尾 216
文章的省略 225
文章中的会话 235
文章的静境 244
文章的动态 252
意念的表出 260
感慨及其发抒的法式 268
第六篇作文的教学
论写作教学 276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285
和教师谈写作 288
教师下水 302
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 305
附 录
文中提到的选文选辑 314
|
內容試閱:
|
学习语文很重要
学习语文的确很重要。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的语文程度不够高。语文程度不够高,大约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阅读。比方看《人民日报》社论,有些人看是看下去了,可是觉得不甚了然,抓不住要点,掌握不住精神。另一方面是写作。写了东西,总觉得词不达意,仿佛自己有很好的意思,只因写作能力差,不能充畅地表达出来。这就可见阅读和写作两方面的能力都要提高。
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时代的公民,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比任何时代都重要。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有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对学习语文要有正确的认识
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这个名称是从一九四九年下半年用起来的。解放以前,这个学科的名称,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解放以后才统称语文。
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凿子是工具,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的,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不能凭空想。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固然,绘画、音乐、舞蹈表达思想内容是不凭借语言的,绘画凭借线条和色彩,音乐凭借声音和旋律,舞蹈凭借动作和姿态,可是除了这些以外,表达思想都要依靠语言。
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工具有好有坏,有的是锋利的,有的是迟钝的,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这是一方面。思想也有好有坏,有的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有的很周密,很深刻,有的很粗糙,很肤浅,这又是一方面。学习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
有些人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用来表达的语言好不好无所谓。有些人甚至认为语文是雕虫小技,细枝末节,不必多注意。既然这样,看书无妨随随便便,写文章无妨随随便便。文章写出来半通不通,不认为不对,反而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写得差些没有关系。实际上,看书,马马虎虎地看,书上的语言还不甚了然,怎么能真正理解书的内容?写文章,马马虎虎地写,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怎么能说思想内容好?文章写不通,主要由于没想通,半通不通的文章就反映半通不通的思想。
有些人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文,思想内容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因而就想专在字词语句方面下功夫。这个想法也不对。有人写工作总结写不好,写调查研究的报告写不好,认为这只是写的问题。学好了语文,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是不是一定写得好?不一定。为什么?工作总结必须参加了某项工作,对这一项工作比较全面地了解,知道这一项工作的优点和缺点,经验和教训,再加上语文程度不错,才能写好。调查报告也一样,一定要切切实实地调查,材料既充分而又有选择,还要能恰当地安排,才能写好。
这样说起来,要写好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既要在语文方面下功夫,也要在实践方面下功夫。两方面的工夫都要认真地做,切实地做。
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进一步说,学习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求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这样看来,学习语文的意义更大了,对于从事工作和培养品德都有好处。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
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工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