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模型应用开发:RAG入门与实战
》
售價:NT$
407.0
《
不挨饿快速瘦的减脂餐
》
售價:NT$
305.0
《
形而上学与存在论之间:费希特知识学研究(守望者)(德国古典哲学研究译丛)
》
售價:NT$
504.0
《
卫宫家今天的饭9 附画集特装版(含漫画1本+画集1本+卫宫士郎购物清单2张+特制相卡1张)
》
售價:NT$
602.0
《
化妆品学原理
》
售價:NT$
254.0
《
万千教育学前·与幼儿一起解决问题:捕捉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
》
售價:NT$
214.0
《
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
》
售價:NT$
254.0
《
史铁生:听风八百遍,才知是人间(2)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作品登顶畅销排行榜20周,妈妈相见恨晚的教养智慧之书。
◆黄淑文辞去教职,将生命归零,为所有妈妈呈现有机教养的全新理念。
◆13个令人醍醐灌顶的幽默育儿故事17个超实用的育儿方法3个发人省思的生命实验
◆百万妈妈粉丝力荐,二孩时代,疗愈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
◆毕淑敏、三川玲、杨瑞清、陶小艾感动推荐,雨枫书馆、搜狐母婴、今日头条、新浪读书等众媒体荐
◆华语世界首席心灵导师张德芬赞赏不已的教养作家,她的文字就如她的为人,质朴温暖,真诚坦白。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本关于养育的书,其实更是关于生命探索的书。这是一位充满教育智慧的power教师,辞去教职之后远离喧嚣,把家安在了人家四月萤火虫满天飞舞的地方。后来,她又把家安在了中国台湾的淡水,那里有一个平房瓦屋,瓦屋左边有一条小河流流过,旁边旁边有几棵芬芳的柚子树,右侧后方有一棵很大的台湾朴树,屋子后面就是一片开阔的山谷从那时起,她便赋予孩子成长的有机教养,她从自己的教养经验出发,把个体放在原生态家庭中去提升亲子之间的关系。透过17个真实易操作的沟通方法,结合3个令人省思的生命经验,为父母呈现教养的大智慧。特别加入具有艺术天赋女儿的漫画插图,一笑而过之后令人醍醐灌顶。
当我们用成人的眼睛去看待儿时的自己,就会发现,你越了解自己,就会越了解你的小孩。你儿时希望被对待的方式,正是孩子心中渴望的亲子关系。
作者黄淑文用养育两个孩子的教养智慧,找到自己,找到情感的根、生命的根、土地的根,通过展示孩子的作品和日常生活,让所有的父母找到的自己的不完美和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完美。容许孩子找到自己的宇宙,通过叩问和启发,让母亲懂得,妈妈的身份和名字不只是母亲。
图书三大特点:1、通过的幽默的图文对话孩子的内心世界PK妈妈的观点2、独创的有机教养法二孩时代,让孩子长出自己的原貌3、亲子教养反思与对话疗愈天下所有父母的教养焦虑。
|
關於作者: |
黃淑文,中国台湾心灵作家,心灵绘画老师、中国台湾博客百杰文学创作奖金奖得主,认证国际治疗师、YAI国际静心引导老师。 任职中学教师7年,被形容为叛逆学生最爱的老师,教学成果曾经获台湾创造思考教学优秀奖。辞去公职之后,开始成为专栏作家。目前已出版《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妈妈的读心术》等多部著作,其中《妈妈做自己,孩子就能做自己》登顶畅销排行榜20周,先后接受过中国台湾飞碟、中广、教育电台、警察电台、汉声广播电台、台湾中央广播电台专访等各大媒体专访。中国台湾《联合报》《康健杂志》《妈咪宝贝》《生活教育》《绿主张》《中华日报》等媒体也做过大量报道。
有人说,读淑文的书,就如她牵着我们的手,和她一起走过生命的巡礼。淑文的文字,就如她的人,质朴温暖,真诚坦白。
|
目錄:
|
卷一 家的心灵地图 家,是心灵的巢穴 教养是回到自己,找到情感的根、土地的根、生命的根 找到情感的根:了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 找到土地的根:亲近故乡、在地生根的教养 找到生命的根:回到人的本质,坦承自己的不完美 吾家有女初长成 容许孩子寻找自己的宇宙 帮助子女通过「蛹」的考验,找到自我的图像 保有孩子纯真的宇宙,每天都有新发现 温暖的守护,再怎么叛逆的孩子,都渴望有人了解他 生命列车:请跟我坐上孩子的车 打破爱的迷思 迷思一:养育孩子是牺牲奉献? 迷思二:我这么爱你,你就必须听我的? 迷思三:孩子的表现,是你的成就? 创意手拉车:考验父母容忍指数 找回对孩子的直觉 教导孩子在游戏中保护自己 何时该生气?何时该禁止? 深入孩子的心灵,和孩子同步成长 让孩子享有自由奔腾的幸福 没有轮胎的怪手 你,是否有过同样的纯真? 无尽的想象,打造无限的可能︱︱请别杀了孩子的梦 不要断绝自己与童年的关系 支持孩子把最饱满的能量,用在自己的热情所在
卷二 爱的方程式||孩子的告白VS妈妈的观点 妈妈没说出口的秘密 冲突过后,把爱完整说出来 给孩子一个可以痛哭的肩膀有机教养,让爱自由流动 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爸爸妈妈到底有没有偏心? 养孩子像跳探戈,父母退后,孩子才能往前碎碎念,真的有用吗?另类的亲子旅行︱︱露宿街头 换位思考,孩子更有智慧如何和孩子谈死亡?爱是动力,而不是包袱有爱支撑,孩子更坚强 如何帮孩子面对负面的阴影? 爸妈大不同,应变之道了解妈妈,要先了解外婆 爸爸和妈妈一样亲
卷三 女人,你的名字不只是母亲||妈妈的爱与自我追寻 最圆满的亲子关系︱︱妈妈做自己,也让孩子做自己走在自己所爱的路上,人生永远不会嫌晚 接纳真实的自我,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养小孩 雨中的我,永不放弃︱︱留给孩子一本爱的存折 雨中联想一:妈妈的爱,像把坚强的保护伞 雨中联想二:带给孩子穿越困境的韧性 雨中联想三:怀念爸爸雨中的车声 在人生的大海,我想要成为一只飞鱼 画一张生命地图,检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向过去的痛苦,寄上一张慰问卡 将生命的哀伤,化为喂养自己的养分 品尝生命的果实,让自己过得更好我要为自己做什么,才会过得更好? 自己制作一个锦囊妙袋 唤起内心的力量:我渴望什么?我向往什么? 制作生命美好的蓝图,找出最坚强的后盾 为自己做周期性的心灵打扫 不同阶段,为自己画不同的自画像 女人,你的名字不只是母亲 后记 我曾做过的三个生命实验 实验一:上小学前,不教孩子写字,将来学业成绩会跟不上吗? 实验二:孩子没有读幼儿园,将来上学人际关系会不好吗? 实验三:如果把自己还原成新生的种子,我会怎么长呢? 幸福小幽默
◎ 爱自己的优点,也爱缺陷
◎ 妈妈总有神奇的读心术
◎ 出租车惊魂之旅
◎ 孩子奇怪的逻辑
◎ 如果有一天,妈妈变成小孩
◎ 幽默会遗传!?
◎ 妈妈,你把我的「宝贝」当垃圾啦!
◎ 幸福,藏在平凡细微的小事
◎ 鸡腿事件的领悟
◎ 妈妈的心里,永远有个不会变老的小孩
◎ 无辜的洗衣机
◎ 幸福沟通法则
◎ 你像爸爸还是妈妈?
|
內容試閱:
|
教养是回到自己,找到情感的根、土地的根、生命的根诗人纪伯伦说:「你的房舍是你身体的扩大。它在阳光中生长,在静夜中安眠,而且它不是无梦的。你的房屋不做梦吗?不梦想着离开城市,往小林中或小坡顶?你的屋中有平安?有记忆?有美吗?告诉我,在你们屋内有这些吗?」诗人摇着手中的笔,一声又一声地唤着,让庸碌的现代人为之语塞。连我也不禁想问:你呢?你的房子有生命吗? 每次看着孩子用树干、树枝搭建而成的巢穴,内心总有一种回到童年,很熟悉却说不清楚的感动。直到看了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书,才被贴切的说出来,有股被了解的畅快。他说: 「如果你能追寻到记忆中的某个时刻,一点点、一步步将它扩充、蔓延,将它稳固了,就能在不断失去的时光中,收回一片片土地,获得生活的一块盘石。」 我想,成为父母最大的福分就是藉由养育孩子,宛如实境模拟般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重新回到过去。不管过去在原生家庭是伤心的、遗憾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记忆,你都可以试着把它转化成美好的养分,从「失去的时光中,收回一片片土地」,成为你和下一代生活的重要盘石。
时光回转像个小孩,像穿越了某个生命的通道,发现你在目前的家庭和原生家庭的「衔接处」,竟然住着另一个灵魂(一个调皮的顽童或一个受伤的孩子),如果你能褪去大人的外壳,住进这个小孩的心灵,追寻记忆中的某个时刻,定定地看着自己和原生家庭的连结,也许你就能恍然明白,不管是出于命运,或一种难以言喻的因缘,我们自身、包括我们下一代的成长环境,其实冥冥之中,都被家庭某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紧紧牵引着。 结婚之前,我和多数人一样,对家的概念模糊而懵懂,直到有了小孩,透过养儿育女触摸到生命底层的根须,我才猛然察觉,紧紧牵系我们的、那条无形的家庭丝线,是情感的根、土地的根和生命的根。找到情感的根:了解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 你愈了解自己,就愈了解小孩这几年与妈妈们互动的过程中,有妈妈直言自己和原生家庭没有什么好探索的,童年也没什么遗憾和伤痕。让我想起小说家村上春树在《1Q84》里,曾经这样剖析自己:「印象中的自己,幼年和少年时代并没有受伤的记忆。家庭没什么问题,学校成绩虽然不算好,不过也还算普通。读书、听音乐、和猫玩耍,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淡淡地过着日子。后来上普通公立学校,有朋友,也和女朋友约会,常常外出游玩,度过平稳无事的少年时代。 虽然读了非常多书,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到二十九岁以前都没有想写小说的心情。直到离开大学后开始开店,背着贷款,每天辛苦的工作,到了二十九岁的某一天,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可以写。刚开始,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然而,写了一段时间后,村上春树却渐渐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幼年时代、少年时代,自我其实仍受过各种伤痛。说起来,不管任何人,在什么样的环境长大,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分别受过伤,都有被伤害过。只是没留意到那件事而已。』 村上春树坦言,《1Q84》中出现的那些所谓受伤的人,虽然被极端扩大、夸张化,却也是自己的投影。但他觉得自己并不是在责备父母或批判双亲,因为『父母也尽了力,任何动物都一样,都把活下去该知道的know-how(技能)传递给孩子。』」 透过书写才开始挖掘自己的村上春树,把写故事的过程比喻为挖洞,「刚开始以为自己里面没有故事,只能在脚底默默挖下去。挖得愈大愈深之后,检验自己的程度变得愈来愈深,就能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看事情。在持续挖掘之间,腰腿的力量强壮起来,就可以由内而外挖出更多的故事。那些故事说起来,终究是从自己的根部出来的东西。把根部拉出表面,有些情况自己也非常难过,有时甚至连不想看的东西也不得不看。」 我觉得养孩子的过程,和村上春树书写的过程很像。刚开始我们只是盯着小孩的成长,没有自觉要把目光转向自己,等到孩子愈来愈大,你会发现你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取决于你内在的人格特质。而你内在的性格其实取决于原生家庭如何塑造你。当你学习用长大的眼睛重看儿时的自己时,你会发现你愈了解自己,就愈了解自己的小孩。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一天你发现孩子的缺点,竟然正好是自己的一部份,尤其这个缺点激烈的造成你和另一半的争执时,就如同村上春树所言,不得不从自己的根部往内挖掘,有时不想看的东西也不得不看。因为,这个要命的缺点造成你和另一半争执的纠结点,很有可能是幼年的际遇种下的根。你不得不把过去联系你和原生家庭情感的根部拉出表面,好好瞧个清楚,了解问题的所在。 也许你会恍然察觉,原来,孩子有你童年的影子。当你愿意回到原生家庭找到你情感的根芽时,孩子便成为你探看自己的镜子。养孩子,另一个自我成长的层面,好像也在养自己的心,藉由重新修补,自己也因此活得更完整。找到土地的根:亲近故乡、在地生根的教养不管孩子飞多远,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日本作家向田邦子曾经说:「回忆,就像老鼠炮。一旦点着了火,一下子在脚边窜动,一下子又飞往难以捉摸的方向爆炸,有时候吓着了别人,自己也会被自己吓一跳。」 是啊,一旦你开始往内心探勘「挖井」,拨开横阻在你和内在的自己,几十年被岁月和柴米油盐淤积囤塞的淤泥,刚开始只是轻轻的搔痛,涵藏一丝丝酸酸甜甜、模模糊糊的记忆,一旦挖掘到内心底部的活水层,那不顾一切蜂拥而上的泉水,瞬间就化为百味杂陈的往事和无可抑止的泪水。 也许是这个缘故,有时候我们很怕痛,常常怀念一种味道,却又害怕闻到它的气味。很想搞清楚自己的困惑和纠结,却又不敢追根究柢想得太清楚。但,最终我们还是要面对啊,就像我们终究要回家一样。 每一次回故乡台南,火车一到云林嘉义,闻到一股来自嘉南平原的家乡味,眼眶便不知不觉温热起来。曾经,我讨厌故乡的落后、贫脊和空乏,而今当我随着火车的行进,进入几十年的时光隧道,扑鼻而来的青草味,潺潺的流水声,点点滴滴儿时的记忆,却让我迫不及待的飞奔向前。 即使爸爸去世多年,在异乡想起爸爸仍觉得他还在家门口等我;虽然已经四十几岁了,却一直记得五岁时,三十岁的妈妈挺着大肚子倚在门口,等待爸爸载她去医院生小妹的情景。时间,好像魔术师,把时而模糊、时而清晰的儿时记忆,不分逻辑次序地全部搅和在一起,让记忆中的我,像黑白照片停格在某个瞬间,永远像个小孩,不会变大,也不会变老。 家乡的老人早已凋零,儿时的玩伴也早已离乡远行,但乡间的老树小花小草依然记得我,它们容许我儿时的幼稚,包容我少年的叛逆,在我伤心挫败、无人倾诉时,伸出它们的躯干抚慰我,而今仍然像个老朋友,一直在某个角落默默地等着我回家。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心里轻轻的叫喊着,是的,我回来了,我的根在这里,不管我飞多远,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 这或许是为什么离开家乡多年,仍住不惯都市的繁华,而选择住在隐匿的山间和大树小花小草为伍的主要原因。土地的根须,从台南到淡水,哪怕经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人事的变迁,几十年来像剪不断的脐带紧紧抓住了我,成为我的养分和不离不弃的依靠。很自然的,在我成为母亲之后,我选择了一种亲近土地、亲近故乡、在地生根的教养。我希望土地的根须不仅牢牢抓住我,也紧紧抓住我的小孩,我希望他们永远听得见原野的呼唤和土地的心跳。 想想,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到异地求学,甚至移居国外,当他从国外入境回故乡,踏进机场的那一刻,牵引着他回到原生家庭的旅程中,他会想起故乡的什么呢?是丰饶有趣的儿时体验?父母亲温暖的怀抱和陪伴?还是单调乏味的补习生活?或者只是成天在家里埋头玩电动、沉迷于网络游戏? 讶异的是,已有愈来愈多的父母「拿3C喂小孩」,以网络游戏当作孩子童年的「保姆」,愈来愈多的孩子被电视、计算机、手机、iPhone、网络游戏喂哺长大,虽然高科技网络多媒体是未来的主要潮流,但它的声光影像往往是虚拟的、人为操控的。对孩子而言,父母亲和网络「保姆」最大的不同在于,父母是活的,是肉贴肉、心连心感情的存在,那是计算机屏幕和触控式的网络游戏无法给予的。 我的意思并非完全排斥网络游戏。事实上,网络游戏也有娱乐的功能,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玩,却不能放任孩子沉浸其中,甚至完全取代父母。想想,一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童年一去不复返,电玩手机却在每个阶段随时随地、甚至只要有钱便可以拥有,又怎么能够取代「只属于自己」的亲情,和长大后「有钱也买不到」的童年经历呢? 有很多人感叹,这一代孩子的灵魂好像都空空的,那是因为他们活在网络的虚拟世界,生命的根须离土地太远了,找不到可以归根的地方。故乡就是泥土,如果孩子的童年只是紧紧黏住计算机和网络游戏的屏幕,而没有闻过家乡泥土的味道,长大后又如何循着故乡的气味,踏上归乡寻根的旅程呢? 因此,我和先生对两个孩子的教育,总是从孩子的出生地淡水为中心,再将触角往外延展到新北市、台北市,以及台湾各地。不论是陪伴孩子在山中的小径探险,在溪流戏水或在草地上奔跑打滚,参与各种庙会庆典、老街踏查、生态露营,或到图书馆演艺厅看演出、听故事,我们总是想办法帮助孩子在生长的土地,伸出感情的触须,在自己的故乡生根。 从学龄前到小学,孩子在山上有一群共游共学的玩伴,还自己组成「忍者队」,假日相约在他们的「秘密基地」打球戏耍。也许是在大自然中成长,扎根于土地,能量比较饱满厚实,两个孩子从小的生命力和容忍挫折的韧性都很强。 有时我会想,如果我真的想藉这本书大声地说一点什么,那一定是每次看到有些孩子被父母关在家里,或和父母一起成为「低头族」关在网络世界,都非常的不忍心。因为年幼的孩子正在成长,其实很需要空间自由伸展,他们要在开阔的土地尽情奔跑,和蓝天、小鸟、清风、太阳同步呼吸、同步欢笑,才能长得好,活得快乐。孩子跟大人不同的地方,在于孩子是开放的、丰富的、好奇的。有些东西也许你已经失去新鲜感,他们却还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孩子的心灵就像发电机,当你已经筋疲力尽,他们却还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倘若孩子成长的故乡是都会,不妨让孩子参加自然生态体验营,或从都会附近的山间小道、小区公园开始踏查,寻访有特色的古厝、店家,或拜访当地的艺术家,甚至可以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一样「发挥想象力,为你的城镇创作一幅画像,想象你在画中遇见的每样事物,都充满魔法、夸张变形采用你偏好的记录方法,什么都行。」我想,只要父母愿意回复好奇的童心,陪着孩子在生长的土地探索,把家乡的每一栋房子、每一条溪流、每一棵树,都当作有生命的个体去观察、去对话,自然能帮助孩子打开耳朵聆听,用双手触摸,用嘴巴品尝,用五官摄取故乡的影像,不管将来孩子飞多远,沿着童年走过的轨迹和曾经有过的感动,都不会忘记回家的路和原乡的呼唤。找到生命的根:回到人的本质,坦承自己的不完美 将心比心鼓励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如果,童年的故乡是我们成长的原乡。那么,原乡的呼唤其实是一种生命的回归。很多人到了五、六十岁,突然发现自己开始用「减法」过日子,生活回归俭朴,向往童年的单纯。生命绕了一大圈竟发现,自己想做的只是一个简单平凡的人,拥有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尽管有一些小缺点,却过得很自在。 当了妈妈之后,一直很喜欢家庭治疗先驱萨提尔的作品。她说,家庭是塑造人性的地方,每个人都是家庭价值观的呈现。如果,我们把家庭比喻为一艘船,一家人在人生的大海航行,父母就是船长,首要责任当然是教导孩子认识眼前高低起伏的风浪,和潜伏在海底危险的冰山。也就是说,父母不只守护孩子避免危险,还要陪伴孩子在载浮载沉的人生大海,体会各种真实的人性,进而锁定目标,航向自己的人生。 可惜的是,父母虽然爱着孩子,也希望孩子过得好、长得好,但父母最大的毛病,往往忽略孩子也是一个「人」。一般父母教养子女的蓝图,总是充满完美而过于理想化,一味要求孩子,却没想过自己本身的生活,有时也有一些要命的缺失和力不从心的沮丧。 萨提尔的理念深深影响着我,在我为人母之后,回到人的本质,以「人性的角度」同理孩子,并且努力在孩子面前「活得像一个真实的人」。换句话说,父母愈真实,愈不像高高在上的操控者,就愈能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孩子,拉近你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曾有学者统计过,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就已经和外界发生过六万种互动。让我想起,战争时期有很多孤儿、婴儿被送进医院,得到医学和生理上各种照顾,却在短短几周内一个接一个停止生命的呼吸。一位心理医师察觉到这些婴儿也许需要一些「心灵的食物」,于是规定凡是进入婴儿房的人,不论医生、护士、工人,都需要花至少五分钟的时间抱抱婴孩,和他们说话玩耍。突然间,死亡停止了,婴儿开始发出咯咯的笑声,正常的成长。我想,即使搂抱婴孩的人没有当过父母,应该也会被这种爱的奇迹所撼动。 爱,是一种能量的转移和流动,也是身为一个人基本的渴求。如果你意识到孩子也是充满人性的个体,自然就会赋予孩子像人一样的尊严和尊重。有些父母常以为孩子幼稚无知,潜意识以为自己是大人,自然比儿女来得有尊(威)严。想想孩子是什么呢?他们只是年纪比较小,却和大人一样是人类,当然一样具有同等的生命需求︱︱需要爱与被爱。因此,我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把「大人」的「大」字(也就是权威)拿掉,回到「人」的本质,把孩子当作一个完整的人去尊重、去对待。 什么叫做「完整的人」呢? 一个完整的人,具有生命各种不同的面貌,会经历生命各种高低起伏,有坚强有软弱,有优点也有缺点。也就是说,只要是人,不管是大人或小孩,都会受伤流泪,也会渴望得到别人的关爱和肯定。 可惜的是,大人在管教小孩时,常常过于急切的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可以做」,或者「不听话就会导致什么可怕的后果」而忽略孩子真实的感受和实际面临的困境。我常听到许多青少年在背后嘲讽大人:「爸爸妈妈只会嘴巴说教,事实上他们要求我们的,自己都做不到。」 《爱、生活与学习》的作者力奥巴士卡利曾直言不讳:「父母该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却未必是最好、最完善的老师。当我们还小时,总把父母想象成一个完美无缺的人,长大后发现父母的缺点后,往往变得非常失望和愤怒。或许决定孩子是否成年的关键,在于面对并了解到父母也像我们一样是平凡人,有烦恼、有错误的见解,也有喜怒哀乐。」 因此,我和孩子相处时,不会刻意隐藏自己的脆弱和缺点。我的孩子知道妈妈的优缺点,甚至知道妈妈有些缺点可能一辈子都改不掉,但一点都不妨碍他们对我的感情。我是个不完美的大人,也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因此更能体谅我的孩子为何在某些方面无法符合我的期待,而更能鼓励孩子,等待孩子的成长。也许,许多大人害怕在孩子面前曝露自己的弱点而让自己失去尊严,事实上,承认自己(人)的不完美,反而能让自己和孩子的心灵更加接近。 打个比方,也许你觉得你的孩子「应该」要善解人意、体贴他人。在你说出自己理性的期待之后,不妨也坦承自己有时无法做到,并进一步分享你过往的体验和挫折,同时也说出你亲身体会而来的方法,希望孩子和你一起努力。这样的表达方式,说不定更有说服力,也更能打动孩子。 记得七年前刚开始投稿写作,常常被退稿,最高纪录连续被退了九次,第九次收到退稿通知时,忍不住在计算机桌旁哭了起来。受到两个孩子的安慰和鼓励,才鼓起勇气投第十次,终于成功了。收到两千元的稿费后,便开开心心请孩子吃大餐分享我的喜悦。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当你努力活出自己,想办法突破瓶颈,当有一天孩子遇到同样的挫折,只要你拍拍孩子的肩膀,说一些安慰的话,孩子马上能感同身受明白你不是在说教,而得到你的鼓舞,奋力再起。 孩子的心灵敏锐而直接,即便是学龄前的孩子,也能分辨出父母的「心、口」是否真的合一。因此,你愈真实,愈不像一个只会说教的控制者,孩子反而更能敞开心灵和你谈心,并接受你的建议。 有个妈妈在我的博客上写了一段动人的分享。她说,孩子出生时她才二十四岁,当时觉得养孩子是一种麻烦,不想待在家里带小孩,只想出去工作接触人群。八年后,年纪渐长,她却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孩子的成长。因为养孩子让她重新省思,如果希望自己在孩子眼里是个怎样的妈妈,就必须努力去改变自己。因为陪伴孩子,反而让她重新体会生命的意义,重新发掘存在的价值。 与其长篇说教,不如自己身体力行。也许,我们可以把养小孩当作生命的反省和关照。只要你能用成长的角度,用人性的理解来看待自己、看待小孩。那么,你就不至于老是因为「望子成龙」的过度期盼,而把自己和小孩压得喘不过气。相反的,你可能会花一点时间思索,如何让孩子活得更快乐、更有人味?如何让孩子适才适性发挥所长,发出内在本有的光芒?更有可能的是,你会花一点时间和孩子分享你的生活,你的梦想,你的瓶颈。 人,是感情的坛子。坛子里可能装满正向的自信,也可能承载着负面的悲伤。萨提尔博士说:「孩子还小时,是透过父母传出的讯息来看待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每个人自我的坛子装什么,不是天生的,而是学习来的。你的孩子正从你所创造的家庭,随时随地学习他的坛子装着什么。」 你想为自己的坛子注入更多的爱、温暖与体谅吗?你想为自己的家庭,烙刻什么样的心灵地图呢?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就先自我期许,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