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文学回忆录: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書城自編碼: 287893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作品集
作者: 毛姆, 宋碧云
國際書號(ISBN): 9787531736820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6-08-01
版次: 1 印次: 1
頁數/字數: 272页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7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索恩丛书·盛清统治下的太监与皇帝 》

售價:NT$ 403.0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透过器物看历史(全6册) 》

售價:NT$ 2234.0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读名画 》

售價:NT$ 500.0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尼罗河往事:古埃及文明4000年 》

售價:NT$ 347.0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246
《 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之民国奇女子 》
+

NT$ 435
《 短篇小说百年经典(1917-2015) 》
+

NT$ 263
《 小说月报2015年实力作家精品集 》
+

NT$ 218
《 银色仙人掌 》
+

NT$ 247
《 跑步穿过中关村 》
+

NT$ 349
《 素年锦时:精装典藏版 》
編輯推薦:
★一部将心理分析和文学评论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看作者如何解释十位小说大师作为人和作为作家之间的严重人格分裂。
★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的文学指南,是菜鸟级文学爱好者制订阅读计划的依据。
★笔锋尖锐,却也八卦十足;文艺的八卦大师为我们揭开十位巨匠不为人知的B面。
★著名翻译家宋碧云女士精译精校,打造华语世界公认的版本!
內容簡介:
1945年,毛姆应美国《红书》杂志的邀约,列出了心目中的世界十大好小说,并精心为每本书都附上了自己的导读,于是就有了这本《文学回忆录:世界十大小说家及其代表作》。
翻开本书,你一定会被十大文豪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惊得目瞪口呆:众人敬仰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嗜赌成狂,喜欢预支稿费却不按时交稿;司汤达在请教朋友如何追求异性时是认认真真做过笔记的;巴尔扎克虚荣浮华,经常欠钱不还;简奥斯汀穿着土气,品位低下毛姆对巨匠们近乎不留情面的、一针见血的评述并非有意哗众取宠,而是要刨去身份和作品,只留下真实的躯干,将他们为真实的、人性化的一面呈现在读者的面前。用毛姆的话说,知道作者是个什么样的人,可以更加理解那个作者的作品。
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这本由知名作家对其心目中伟大作家的犀利评论,既为资深文学爱好者提供了知性娱乐,又对菜鸟级文学爱好者道出了文学的乐趣,遂使得其和书中讨论的经典一样成为了经典。
關於作者: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被誉为*会讲故事的人。毛姆属于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常以冷静、客观乃至挑剔的态度审视人生,常在讥讽中潜藏对人性的怜悯与同情,在国内外拥有大量读者。其代表作有:《人生的枷锁》《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等。
毛姆晚年享有很高的声誉。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的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里维埃拉逝世。
目錄
译者序

前 言
     
列夫托尔斯泰及其《战争与和平》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及其《高老头》

亨利菲尔丁及其《汤姆琼斯》

简奥斯汀及其《傲慢与偏见》

司汤达及其《红与黑》

艾米莉勃朗特及其《呼啸山庄》

居斯塔夫福楼拜及其《包法利夫人》

查尔斯狄更斯及其《大卫科波菲尔》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卡拉马佐夫兄弟》  

赫尔曼梅尔维尔及其《白鲸》

后 记
內容試閱
列夫托尔斯泰及其《战争与和平》
Leo Tolstoy(1828~1910):War and Peace
我想巴尔扎克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小说家,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却是最伟大的小说。以前没有人写过题材范围这么广泛、描写的一段历史这么重要、创造的人物这样众多的小说,我猜以后也不会有人再写这样的文学巨著了。称之为史诗也毫不为过。我想不起另外还有什么小说作品可以称为史诗而当之无愧的。托尔斯泰的评论家也是友人的斯特拉科夫(Strakhov)曾以几句很有力的话表达他的看法:完整的人生全貌。完整的当代俄国写照。完整的所谓历史和民族挣扎的史诗。描写人们从中可以发现自己的幸福与伟大、自己的苦难与屈辱的一切情境的完整观照。这就是《战争与和平》。
托尔斯泰三十六岁开始写这本书,作家的创造天赋通常在这个年龄达到高峰,他花费六年的时间才完成。他选择的时段是拿破仑东征西讨的时代,高潮是拿破仑入侵俄国、火烧莫斯科以及军队的撤退与毁灭。托尔斯泰着手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本来是想写上流社会的家庭生活故事,历史事件只是拿来当背景。故事中人经历了许多足以影响他们性灵层面的经验,吃过许多苦头之后,到头来却得到净化,享受安静和快乐的人生。托尔斯泰写着写着,才愈来愈强调两大交战国敌对势力间无比激烈的拼搏,从他读过的各种书报中建构出一套历史哲学,我之后再来稍作叙述。
据说书中人物有五百位左右。他们都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一点已是很大的成就。兴味并不像大多数小说中仅局限于两三个人或一群人身上,而是集中在四个贵族家庭罗斯托夫家、保尔康斯基家、库拉金家和别祖霍夫家的成员身上。当小说主题要求作者刻画不止一群人的时候,他必须妥善应付一项困难,就是由甲群移到乙群身上要合情合理,让读者乖乖接受。这一来读者会发现:这会儿作者正告诉他关于某组人物他所须知道的信息,待会儿他准备听听有一段时间音讯全无的另一组人物近况如何。大体上托尔斯泰这方面做得极为巧妙,读者简直像遵循单一的叙事线进行阅读。
托尔斯泰像一般小说作家那样,照他认识或听过的人物来塑造书中人;不过他当然只是把他们当作模特儿,等他的想象力发挥在他们身上,他们就变成他自己创造的人物了。据说浪费成性的罗斯托夫伯爵是照他祖父的音容言行构思出来的。尼古拉?罗斯托夫是照他父亲,楚楚可怜又迷人的玛丽雅公爵小姐是照他母亲。至于可以算是《战争与和平》男主角的皮埃尔?别祖霍夫和安德烈保尔康斯基公爵,一般认为托尔斯泰心中是以自己为蓝本;我们若说他意识到自己分裂的人格,所以照自己这一个模特儿创造出两个对比的人物,借以厘清和了解自己的个性,说来大概也不算离谱。
皮埃尔和安德烈公爵有一点很相似,他们像托尔斯泰本人,都在寻求心灵的平静,都为生与死的奥秘寻找解答,结果都没找到;除此之外两个人截然不同。安德烈公爵是英勇、浪漫的人,以自己的种族和阶级为荣,心灵高贵,却高傲、专横、不宽容又不理性。尽管有种种缺点,他却是动人的角色。皮埃尔远非如此。他生性仁慈、脾气温和、慷慨、谦逊、斯文又自我牺牲;但却很软弱、优柔寡断、很容易上当受骗,叫人忍不住对他感到不耐烦。他行善做好人的愿望十分感人,但有必要把他写成这样的傻瓜吗?他为了解出苦思不解的谜团,变成共济会会员,托尔斯泰为此忍不住写出几章非常非常沉闷的内容。
这两位男士都爱上罗斯托夫伯爵的小女儿娜塔莎,托尔斯泰把她塑造成小说史上最最讨人喜欢的姑娘。要刻画既迷人又有趣的少女是最困难不过了。小说中的少女大致是平淡无趣(如《名利场》中的阿米莉亚)、自命不凡(如《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聪明过头(如《利己主义者》中的康斯坦尼娅?达累姆),或者像小傻瓜(如《大卫科波菲尔》中的朵拉),不是傻傻卖弄风情,就是天真得叫人难以置信。她们会成为小说家处理起来别别扭扭的题材不难理解,因为人在这种少不更事的年龄,个性尚未完全发展。
同样的,画家只能在某一张面孔因生活、思想、爱与苦难的兴衰变迁而显现出个性时,才能把它画得生动有趣。要画一张少女肖像,他充其量只能呈现青春的魅力和美。但娜塔莎完全自然。她甜蜜、敏感、有同情心、任性、孩子气,也有女人味儿、重理想、动辄发脾气、亲切热情、顽固、反复无常,各方面都令人着魔。托尔斯泰创造过很多女性,她们都真实反映人生,但没有一位像娜塔莎这样赢得读者的挚爱。
像《战争与和平》这么长的一本书,又是花这么长的时间写成的,作者有时候亦难免才思不济。我已经说过,皮埃尔成为共济会会员的过程很沉闷,小说将近结尾时我觉得托尔斯泰好像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有点失去兴趣了。他的历史哲学也许可陈述如下:他相信不是伟人影响历史进程,像一般公认的那样,而是有一种难解的力量充塞于各民族间,使他们不知不觉走向胜利或失败。亚历山大、恺撒、拿破仑只不过是名义上的领袖,不过是一种象征,他们被一种无法抗拒也无法掌控的推动力带着走。拿破仑不是靠他的战略或大军打胜仗,因为他的命令可能因情境改变或者未及时送达而没有被执行,他打胜仗是因为敌人突然坚信仗已打输,所以逃离了战场。在托尔斯泰心目中,法国入侵俄国期间的英雄是俄军总司令克托佐夫,因为他什么也不做,避免战斗,只等待法军自己毁灭。也许这次就像托尔斯泰的所有理论一样,大量真理混杂着大量谬误,例如他的作品《什么是艺术》也是如此,但我所知不多,没法讨论这个问题。我想他花这么多篇幅来翔实描述莫斯科撤退的经过,是想举例说明他的想法。那也许是好史料,却不是好小说。
不过,如果说托尔斯泰在这部惊人浩大的小说最后一部分稍稍失去了活力,那他已在尾声中弥补得十分充实。这是才气焕发的一招。老一辈小说家习惯在他们要说的故事收场后告诉读者主要人物遭遇如何。他们告诉读者男女主角过得很幸福,环境优裕,生了好几个孩子;恶人若非在结尾前被干掉,就会陷入贫穷,娶了一个唠叨的恶妻,得到应得的报应。但是往往只用一两页敷衍交代,读者总觉得这是作者满怀不屑丢给他的抚慰品。直到托尔斯泰才把尾声写成真正重要的东西。
七年过去了,我们被带到老伯爵之子尼古拉?罗斯托夫家,他娶了有钱的妻子,生了几个小孩;皮埃尔和娜塔莎正到他们家做客。娜塔莎已婚,也有了小孩。可是他们崇高的希望、对人生的热忱都已渐渐缩小,变成无聊的、满足的平静。他们彼此相爱,可是,他们变得多么乏味、多么平凡啊,经历了他们冒过的险、承受过的辛苦和悲痛,他们已安定下来,享受着渐入中年的自得。曾经非常甜蜜、非常不可预知、非常宜人的娜塔莎,如今成了神经质的家庭主妇;曾经非常英勇、喜欢冒险的尼古拉罗斯托夫,如今成了刚愎自用的乡绅;皮埃尔比以前更胖,脾气仍然很好,但不比以前精明。大团圆的结局叫人感到悲哀。我想托尔斯泰这样写并不是辛酸愤懑,而是他知道大家的结局都是如此,他只好实话实说。
托尔斯泰生在贵族阶级,这个阶级并不常产生显赫的作家。他是尼古拉?托尔斯泰伯爵和具有大笔财产继承权的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的儿子,出生在母亲的祖宅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是五个孩子中的老四。父母在他童年去世。他先由私人家教教导,然后上喀山大学,后来又去上圣彼得堡大学。他是成绩差劲的学生,两边都没拿到学位。他的贵族人脉使他得以先后踏入喀山、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社交圈,常参加舞会、晚会和社交聚会。
他曾在高加索和克里米亚战争中入伍从军。这段时间他喝酒喝得很凶,胡乱赌钱。有一次为了还赌债,他不得不把继承来的位于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中的房子卖掉。他是性欲很强的男人,在高加索期间染上了梅毒。他放荡一夜、玩牌或玩女人,或者跟吉普赛人狂欢我们若从他的小说来判断,这种事大概是平常又天真的俄国享乐方式之后总会写日记,照日记内容看来,他悔恨至极;不过一有机会,他照样重蹈覆辙。
他非常健壮,可以步行一整天或在马鞍上坐十一二个小时不嫌累,但他个子很小,外表也不讨人喜欢。他提笔自述过:我深知我长得不好看。有时候我绝望到极点,我想鼻子像我这么宽、嘴唇像我这么厚、一双灰眼睛这么小的人,在世上不可能得到幸福;我求上帝展现神迹,使我变英俊,我拥有的一切和未来可能拥有的一切我都愿意拿来换一张英俊的面孔。他不知道自己不美的面孔显现出一种灵性的力量,相当吸引人。他看不见自己的目光使他的表情颇具魅力。
那段时期他穿得很潇洒(像可怜的司汤达一样,希望时髦的衣裳能弥补外貌的丑陋),而且他过度介意自己的头衔。喀山大学的一位同学对他描写如下:我对(托尔斯泰)伯爵敬而远之。他故作冷淡,头发又硬又粗,半闭着眼睛,表情很敏锐,一见面就叫人十分厌恶。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年轻人有这么强烈、这么叫人难以理解的自大和自满的态度我打招呼他几乎不搭理,似乎想暗示我们根本不是一个阶层的人托尔斯泰从军期间,好像有点瞧不起一起作战的军官们,他写道:起先这个圈子的许多事情叫我震惊,但我已渐渐习惯不和这些绅士为伍。我找到一种既不傲慢也不亲密的中庸之道。
在高加索以及后来在塞瓦斯托波尔期间,他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一篇带有浪漫风格的童年及少年自传。文章登在一本杂志上,颇受好评,所以他由战场前往圣彼得堡的时候,受到热烈的欢迎。他不喜欢那边遇到的人,他们也不喜欢他。尽管他相信自己有诚意,但他实在没办法相信别人的诚意,而且毫不犹豫照实说出来。他对公认的见解颇不耐烦。他焦躁易怒,又生性好辩,对别人的心情根本不在乎。屠格涅夫曾说最叫人惊惶的莫过于托尔斯泰审讯式的目光,那种目光加上几句刻薄话,可以把人气得半死。他对别人的批评很难接受,当他偶然读到一封对他稍有微词的信件,他立刻向写信的人挑战,朋友们很难阻止他进行可笑的决斗。
当时俄国正兴起一股自由主义思潮。解放农奴是当时迫切的问题,托尔斯泰在首都花天酒地几个月之后,回到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向他田庄上的农民提出一项给予他们自由的计划,可是他们怀疑其中有诈,拒绝接受。他为他们的儿女办学校。他的方法是革命性的。学生有权不上学,即使在学校也有权不听老师说话;完全没有纪律可言,也没有人受过处罚。托尔斯泰教学生,整天跟他们在一起,傍晚陪他们游戏,讲故事给他们听,陪他们唱歌,一直闹到深夜。大约这个时候,他跟一位农奴的妻子有染,生下一个儿子。日后这个名叫蒂莫西的私生子给托尔斯泰的一个儿子当马车夫。传记家们发现托尔斯泰的父亲也有个私生子,也担任某位家庭成员的车夫,觉得好古怪。我认为这代表道德上的愚钝。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