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鸣沙丛书·大风起兮:地方视野和政治变迁中的“五四”(1911~1927)
》
售價:NT$
454.0
《
海洋、岛屿和革命:当南方遭遇帝国(文明的另一种声音)
》
售價:NT$
485.0
《
铝合金先进成型技术
》
售價:NT$
1214.0
《
英雄之旅:把人生活成一个好故事
》
售價:NT$
398.0
《
分析性一体的涌现:进入精神分析的核心
》
售價:NT$
556.0
《
火枪与账簿: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
售價:NT$
352.0
《
《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有企业条款研究
》
售價:NT$
449.0
《
银行业架构网络BIAN(全球数字化时代金融服务业框架)(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管理丛书)
》
售價:NT$
449.0
|
編輯推薦: |
权威、高效、实用的2016-2017时政热点汇总与解析,全面理解和掌握国家大政方针与公考热点。
|
內容簡介: |
《半月谈》是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重要党刊,创刊30多年来,以其权威、专业、通俗的时政报道与解读,在形势政策宣传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时政报道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读者的赞誉。特别是时事政策的解读,时政热点的解析,国内外大事的梳理等内容,为参加高考、研究生考试,特别是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很大的帮助。
据市场调查,每100个公务员考生中就有72个人阅读过半月谈系列刊物,走上公务员岗位的考生普遍给予《半月谈》极高的评价。考公务员,看半月谈这句流行语是一届届考生在时光流逝中,在对市场上眼花缭乱的辅导教材的选择中,做出的独立判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36年来,半月谈始终在时政新闻新闻信息领域耕耘,其对时政热点的把握,对时事政策的梳理,对热会焦点的分析可谓是炉火纯青。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这是半月谈人一直秉持的宗旨。今年以来,经过大家紧张的工作,认真的编校,《公考时政热点解析》2017版终于要与大家见面了。书中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当前社会热点现象、一年的大事要事、以及半月谈的精品评论、申论的范文进行了梳理、概括、解析。书中的一些案例都来源于中央主流媒体的报道,以确保其真实性、权威性。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行测》常识部分,考察考生的时政常识,直接涉及时事。同时《申论》写作也会比较多地涉及到时政知识。《申论》给出的材料本身就是时事,而要写好申论,就必须多了解时事政策,多掌握基本国情,多分析实际问题,通过时政学习和思考,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半月谈多年来形成的时政优势,帮助广大考生更为高效、便捷地把握时政时事热点,掌握国家大事,提高时政素养。本书坚持时事政策顾问、学习生活益友这一宗旨,将一年来的时政热点、时事评论进行集中梳理,重点归纳,权威点评,目的就是帮助广大公务员考生能够迅速提高时政素养,成功跻身公务员行列。
|
關於作者: |
孙爱东,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新媒体中心主任,著名评论家,时政分析专家,连续多年编写出版《公考热点解析》系列,业界。
|
目錄:
|
目 录
序 言 1
第一章 大国策1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 1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
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
讲话要点 7
四、两学一做 15
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
六、五大发展理念 23
七、新常态 33
八、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 37
九、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42
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56
十一、品牌引领 61
十二、农村改革 66
十三、精准扶贫 70
十四、简政放权 72
十五、建设诚信中国 75
十四、意识形态领域四次座谈会,习总书记这么说 82
十六、关于互联网 ,李克强总理的 10 个说法 87
第二章 时政新闻聚焦 89
一、新乡贤 89
二、如何看待网红现象 100
三、如何终结校园暴力 108
四、华为创新与马桶盖事件 114
五、网络排名惹争议 121
六、人机大战与人工智能 127
七、分享经济 131
八、文化遗产与保护 138
九、求解城市看海困局 144
十、特事特办怎么看 147
十一、校园贷的是与非 153
十二、出租车改革路在何方 159
第三章 公考应知热点时事 164
2015 年 7 月份 164
2015 年 8 月份 168
2015 年 9 月份 172
2015 年 10 月份 176
2015 年 11 月份 180
2015 年 12 月份 184
2016 年 1 月份 190
2016 年 2 月份 195
2016 年 3 月份 200
2016 年 4 月份 205
2016 年 5 月份 209
2016 年 6 月份 213
第四章 专题透视217
一、让文明出游成为公民自觉 217
二、关不掉、并不起、转不动:会诊僵尸企业出清难 220
三、新人群玩转个性化新消费 223
三、企业家精神:为中国市场主体补钙 232
四、租房!租房!租房痛点催逼供给侧改革 243
五、早教,起跑线上起硝烟 254
六、求解小城市病 266
七、向知识产权要生产力 275
八、中国迈入新旅游时代 288
九、创客,以梦想的名义去创造 300
十、当今国人阅读之问 312
第五章 评论精选321
快递大国:破解路权之争须用法治思维 321
扶贫也要扶德 322
创业何处不圆梦 340
田野上升起农耕文明新曙光 349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大国策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研究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新一个五年规划,中国又将开 启一段怎样的新航程? 20162020 的十三五规划,将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 的一个五年规划,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 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 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1.十三五规划围绕实现的奋斗目标
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 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2. 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六大原则
(1)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 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 (2)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我国仍处于并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谋划发展的 基本依据。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大结 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 更可持续的发展。 (3)坚持深化改革;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 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 供持续动力。 (4)坚持依法治国;法治是发展的可靠保障。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 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 (5)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必须 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 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 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6)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实现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政治保证。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 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 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3.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 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 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 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 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4.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1)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 上,到 202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 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2)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 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3)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4)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5)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5. 五大发展理念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 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 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 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 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 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