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阿勒泰的春天
》
售價:NT$
230.0
《
如见你
》
售價:NT$
234.0
《
人格阴影 全新修订版,更正旧版多处问题。国际分析心理学协会(IAAP)主席力作
》
售價:NT$
305.0
《
560种野菜野果鉴别与食用手册
》
售價:NT$
305.0
《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部洞悉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286.0
《
锂电储能产品设计及案例详解
》
售價:NT$
505.0
《
首辅养成手册(全三册)(张晚意、任敏主演古装剧《锦绣安宁》原著小说)
》
售價:NT$
551.0
《
清洁
》
售價:NT$
296.0
|
內容簡介: |
从很多方面来说,美国城市的历史也就是美国的历史。虽然乡村传统也在这个国家中留下了它们自己的印记,但城市和都市生活成为美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长达几个世纪,而对都市感受的了解对理解美国历史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城市史》是对美国城市变迁进行的一次引人入胜而又容易理解的综述,其覆盖范围包括从欧洲人到来之前的美洲印第安人定居点,到市郊扩张、都市改造,以及高度城市化人口的现代景象。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按照年代顺序排列的丰富的主题叙事性内容,涉及以下几个主题: ?城市在北美洲的欧洲殖民地中的角色 ?城市和西部大开发 ?工业化城市中的社会变革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郊区的发展 ?城市形态与种族、阶级及性别问题之间的关系 由于书中对美国城市进化史进行了有深度和有洞察力的介绍,使得《美国城市史》成为探索美国都市经历的第一选择。
|
關於作者: |
丽莎?克里索夫?鲍姆(Lisa Krissoff Boehm)是伍斯特州立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代理院长。斯蒂文?H?科里(Steven H. Corey)是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分校人文、历史及社科系的教授兼系主任。 丽莎?克里索夫?鲍姆(Lisa Krissoff Boehm)是伍斯特州立大学人文社科学院的代理院长。
斯蒂文?H?科里(Steven H. Corey)是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分校人文、历史及社科系的教授兼系主任。
|
目錄:
|
致谢
引言 山巅之城的发现和定义 1
第1章 前殖民地时期和17世纪的美洲印第安人定居点 18
第2章 移民城市和都市网络:殖民时期美国的西班牙、法国和荷兰,
15651821年 44
第3章 城市、种植园和大都市:英裔美国人的城市经历,
15871800年 69
第4章 都市边界:美国西部,18001869年 106
第5章 都市万象:城市发展及社会变革的出现,18201920年 145
第6章 都市国家:中产阶级都市和大都市,19201932年 187
第7章 罗斯福新政,全新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 223
第8章 战争和战后大都市:城市、郊区及远郊,20世纪四五十年代 253
第9章 想象力的极限: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城市 276
第10章尝试进行的复兴和复苏:20世纪七八十年代 298
第11章现代城市:恐惧、技术和不平等,1990年至今 327
参考文献 360
|
內容試閱:
|
山巅之城的发现和定义
都市历史的显著性
从很多方面来说,美国城市的历史就是美国的历史。虽然美国乡村的农业传统在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但美国(U.S.)从本质上来说仍然是一个都市国家,并且其拥有远超普遍认知的更长的时期和更深的程度。的确,在未能领会这个国家的都市历史的情况下,去了解美国历史的基本故事是不可能的。这一点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是同样适用的,尤其在欧洲。从20072008年开始,在世界人口分布中,城市已经超过了郊区,而城市历史一般来说也成为了这个星球未来的路线图。1(参见表1.1全球城市人口及百分比地区划分表)
本书通过一种都市镜头对现在被称为美国的北美地区的历史进行了探讨。虽然有许多组成美国历史的人和地点的故事会被讲到,但其中存在一种明确的叙事性,其中包括美洲原住民如何构建起致密的定居点,扎根于城镇之中的欧洲殖民者如何创造出新的城市,以及奴隶、移民者和所有不同社会及经济背景的人们如何在我们今天生活和工作的多种多样的都市型发展中作贡献。同样地,各种科技尤其运输、通信及制造业基础设备等方面对于现代都市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塑造也以无比深远的方式起到了帮助作用。
我们明白,部分读者可能会认为我们使用美国(America)和美国人(American)来代指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中的人、场所和事件或者构成美利坚合众国的领土属于沙文主义的做法。然而,我们只是单纯地使用我们所处这个时代以及上一代的学者和社会评论家所用的主流术语,其中并未包含任何无礼的含义或者提出任何独特性和或美国特例主义的申明。虽然本书并未涉及任何与美利坚合众国相异的模式和态度,但本书仍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置于上下文中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作为史实记录。我们无法使用美利坚合众国的术语来覆盖整本书,这是因为本书还包括了这个国家成立之前的部分内容。
在探究美国都市历史的时候,许多人都能知道的一点就是它对于了解现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美国是全球都市化最高的一个地方。虽然在其被当作都市而正式设计的区域中,有着更高居民比例的国家多达几十个,但只有两个国家拥有更大的都市人口印度和美国。但是相比于美国的82%,中国和印度的都市化程度则明显低得多,它们分别是51%和30%。(参见表1.2世界20大人口大国都市人口统计表)的确,都市形式占据了美国住宅景观的主导地位,并且在规模、外形、经济功能和社会构成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异。虽然有着众多诸如纽约城和洛杉矶这类广受欢迎并且形态上不规则地伸展的大都市,但诸如爱达荷州的博伊西和阿拉巴马州的伯明翰这种中等规模的城市则是更多地被划分为都市,这个标签同样被粘贴在大型和中等规模的城镇(例如马萨诸塞州的阿灵顿),以及更小、更安静的乡绅郊区(例如俄亥俄州的欣克利)。
早在美国1920年进行的第14次人口统计确认了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居住在都市空间中之前,城市同时包括真实和想象中的就在北美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欧洲国家围绕城市的概念对他们的殖民地进行了规划。虽然北美地区都市化早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但是最受欢迎的前殖民地时代定居点或者它们的残留物对那些一直生活在大西洋沿岸并且在最大的前殖民地时代城市和城镇的巅峰期已经过了之后才到达这里的早期欧洲人来说,肯定是极为陌生的。然而,都市印象和生活方式对欧洲人和鼓励他人移民的人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其中还包括那些为了在美国开发辽阔土地并打造一种新生活的移民者。不论是为了追求发现黄金国(El Dorado)这类已经消失的文明,建立繁荣的交易中心,还是为了建造新的荒野锡安,对欧洲人来说,城市都成为了其定居点的理想形式和成功的标准。
美国历史中流传最久的都市寓言来自英国定居阶段的早期。1630年,在离开阿拉贝拉号(又被写成阿尔贝拉号)前往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定居之前,约翰温思罗普进行了其著名的布道:基督教慈善事业的模式。为了强调清教徒创造一个新的乌托邦式社会的任命的重要性,温思罗普选择了山巅之城的圣经图像并提醒他的追随者注意这一点: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我们。山巅之城的隐喻造成了许多影响:它激励了世世代代的美国人不论好坏都坚信美利坚合众国是上帝的国度,并且是一个特殊的国家。然而,温思罗普的布道强调的是正义和仁慈的需要,却没有涉及任何所有人可以通过上帝的爱而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内容。从本质上来说,温思罗普是在提倡建立一个大家的共和国,而富人和穷人都可以共同生活在其中,并且他们之间是通过基督教的爱和责任的共同约束和相互约束而联系在一起的。这些主旨在整个美国历史中都形成了共鸣,并且也成为了社会改革家重要的灵感来源,尤其是对那些在19世纪和20世纪中处理与现代城市的崛起相关的巨大变革的人来说。2
虽然有无数的城镇和大量的较大港口城市存在于美国历史的殖民地时期和建国初期之中,但一种截然不同的都市化形式随着19世纪上半叶的工业化制造一并出现。与英国和欧洲其他地区一样,美国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多,这对美国边界的扩宽起到了先锋作用。例如,纽约市(当时仅指曼哈顿岛)在1790年的时候只容纳了33131人,从而超过了容纳28522人的费城成为这个国家的最大城市。到了1850年的时候,纽约的人口已经上升到515547人,使其同时成为北美和南美地区的最大城市。就绝对数而言,美国在1790年仅有24个都市场所(按照下面的讨论被定义为人口在2500人或者以上的场所),并且其容纳的美国总人口刚刚超过5%。到了1900年,这个国家已经有了1743个都市场所并容纳了美国总人口的40%,而纽约市再一次以340万的人口成为了最大的城市。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纽约市及其大都市区最终取代伦敦及其市郊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和大都市区。3(参见表1.3美国的都市化,17902010年)
虽然这些数字明确无疑地表明了增长,但它们通常都不能具体地反映出发生了哪些转变以及是如何转变的。它们也不能表征构成都市场所的因素有哪些。是它的人口规模?是它的人口密度?是否作为市政区域官方名称一部分的城市一词的内含物使得这个场所变成了都市?本书接下来的章节将会对随着时间发生了相当大改变的都市定义,以及作为城市及其周边环境的大都市区域增长并发展成为全新而又各不相同的格局等内容进行阐述。我们还认识到在使用城镇、自治市镇和市政,以及郊区、耕地和乡村等词的时候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上述词语仅仅是在描述人们在美国各地是如何以及在何处生活和工作等问题时最常用到的词语。在必要的时候,将会提供更加清晰的准确度和更加精准的定义,尤其在使用能够反映与某个特定时期和特定场所联系在一起的理念和趋势的词语的时候。
什么是城市?什么又是都市?
总的来说,城市(city)和都市(urban)这两个词语在今天都会被社会和文化评论家、政府官员以及诸如我们自己这样的学者交换着使用,尽管它们有着不同的词源。的确,城市一次来源于拉丁语城邦(civitas),这个词是用于描述一座城市及其中的居民或者市民。城邦(civitas)一词也是文明(civilization)的词根,因此形成了西方思想中在人类进步和城市建立及发展之间长期存在的联想。而都市一词取自拉丁语市区(urbs),它是用来表示物理特性或者建造环境。然而,这种区别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殆尽,并且也被都市生活的本质以及大规模的密集城市的含义这些更大的问题融合在一起。
社会和实体空间上发生的惊人重构使得城市中心的快速增长成为了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的主要特征,这甚至让直接观察这一现象的人都感到震惊。从那个时候开始,社会评论家以及类似的学者就开始对什么是一座城市?的问题感到好奇。不会令人惊讶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尝试催生出了无数的探求范围、思想学派甚至对都市化自身本质的质疑。对城市和都市化的认知是各有不同的,尽管大量学术文献中大部分已经让都市是一个地点、都市是一种进程以及都市是一种生活方式等认知之间的区别变得明显。我们自己的方法是采用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口学家金斯利戴维斯的观点,即将都市化描述为集中在都市定居点的总人口比例,或者这种比例的上升。4然而,即使这种描述,也需要更精确的清晰度和更大的历史背景,才能解释清楚被更大层面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潮流所塑造的城市和都市化占据了多少比例。
都市是一个地点
将一个具体地点设计成为一个都市,会涉及一个可能第一眼看上去相对简单的行动:人员统计。但是在19世纪的时候,快速发展的城市以及统计学自身领域的出现的相对新颖程度使得很难判断究竟有多少居民和其他方面的都市化要求需要得到满足。例如,即使多少人才能使一个地点变成都市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缺乏统一的标准,这是一个现在仍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情况,如下所示。在美国极为引人注目的一点在于甚至连负责美国人口清查的联邦机构人口统计局都没能提出一个统一的都市人口基准值,或者说一种将那些居住在同一个国家的人口稠密区域和郊区中的居民准确分隔开来的方式。
早在1854年,人口统计负责人JDB德鲍就认为在区分都市和郊区人口方面的能力匮乏,是造成人口统计表几乎无法实现全面覆盖的本质所在。他对于数百座重要城镇和城市尤其是南部和西部的统计结果表示非常遗憾。然而,即使存在这种限制,他依然估计美国总人口中大约有25%居住在都市化区域之中,也就是乡村、城镇或者城市之中。5就1850年美国都市人口的百分比而言,德鲍的计算结果远高于人口统计局目前所使用的15%预计值。(参见表1.3美国的都市化,17902010年)
为了能够更好地计算都市人口,德鲍提出了一种双层法来划分并展示统计数字,其中第一层就是人口超过2000人的城镇和城市,而第二层则是居民超过10000人的城市。6尽管这种分离式的系统并未得到采用,但人口统计局还是在1874年将都市的门槛值设定在8000人,虽然这一数字在1880年被降低到4000人,接着又在1910年被降低到2500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人口统计局按照2500人的标准来追溯并重新计算都市空间的规模和数量,这是继1790年第一次联邦人口统计之后首次开展这项工作;现在,人口统计学家、历史学家及其他都市学者在研究美国城市随着时间而发生的变化时,这些数字通常都是被引用最多的。
除了在特别注明的地方之外,本书范围内都将2500人作为1790年之后美国都市的门槛值。同时,这一数值也依然是延续至今的人口统计中都市定义的核心部分,虽然在20世纪中对它进行了修订,从而将较大规模的乡村社区或者城镇社区中的人口密集集群也纳入,但这些场所被称为扩展城市或者人口统计规定居民点。拥有人口密集定居点的大规模地理区域中都市区域的合并也是大都市统计区域(MSA)这个术语以及美国政府机构使用的其他衍生词的核心内容。
虽然2500人很难使一个地方变成一个大都市,但它的确有助于将其与乡村区分开来。现在,有超过80%的美国人口都居住在都市区域之中,不论是城市集群、大型城市、郊区,还是四处蔓延的MSA。事实上,到2010年的时候,美国差不多有十个城市在其合并市政边界之中容纳了100万或者更多的居民,其中最大的纽约市容纳了820万居民,接下来分别是容纳了380万人和270万人的洛杉矶和芝加哥。(参见表1.4按照人口划分的美国20大城市,2010年)同一年,总计有180个容纳人数达到25万或者更多的独立MSA,它们横跨整个美国的东西岸,其中20个最大的MAS容纳的人数在270万~1900万人之间。(参见表1.5按照人口划分的美国20个大都市统计区域,2010年)
居住在特定区域中的人口总数只是世界范围内各个政府机构用以将具体场所划分为都市的方法之一。其他分类方法包括人口密度,或者说人口在某个地理单位上的比例,这些单位包括英亩、英里或者英里。目前有五分之一的国家采用人口统计和人口密度相结合的方法,虽然这种方式存在较大的变化。例如,瑞典将都市定义为任何居民超过200人的场所,丹麦采用的数字则是250人,而加拿大则是1000人。希腊将都市的标准值设定为10000人,而日本则设定得更高,即30000人。除了清算人口之外,许多国家还会根据经济行为将某些场所划定为都市,例如超过一半的居民人口都是从事非农业职业。都市的其他划分还包括一种功能性本质,例如都市生活可能就是由基础设施(诸如铺有路面的道路、下水道、供水系统及电力设备)发展程度所定义的。行政或者法律地位例如是否是一个地区首府的地点也可以用来定义都市。包括印度在内的39个国家选择了经济行为标准,但向联合国上报其都市数据中的224个国家和地区中的绝大多数都采用各种各样的行政和功能标准。7
都市是一种进程
与人口统计同样重要的是对一个场所变成都市或者正如金斯利戴维斯所说的更加都市化的方法的检验。因此,作为一种进程的都市化被广泛认为应当将人口分布最引人注目的是前往人口密集区域的人口运动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和实体组织和空间转型都包括在内。简而言之,我们在后续各章中都认为对都市化的最佳理解就是一种新的文化、经济、政治和社会关系的创造。因此,都市化不能仅仅依靠统计数据去衡量,因为它包含了经济机会、信仰自由、文化活力(包括多样性)、个人改造及家庭文化等诸多事项。
伴随着一系列趋势而造成的城市数量增加使都市生活的希望凸显出来,但同时引发或者加剧了一系列现有社会问题,例如种族主义和种族冲突、政治机器和贪污腐败的增长、住房不足、卫生状况不佳和遍及各处的工业污染,还有不断增加的经济不平等性。这些问题还只是民间和行业领袖、社会改革家以及政府代表等各界人士的议事日程上最为重要的问题,他们渴望根据自己的想法重新改造城市。这些努力的核心在于出现了系统性社会探究,致力于提供关于公共政策问题的事实基础和共同认识。
在19世纪早期,公共健康和统计学等新兴领域的从业者帮助奠定了对都市问题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而这种调查是通过统计学趋势进行的,例如出生率和死亡率、疾病和死亡的传播以及环境污染的潜在根源。事实上,随后进行的对社会状况的探究直接导致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经济学、历史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现代学科的形成。这些早期的学者同时是公共政策活动家,他们深入参与并亲力亲为地完成了数据收集工作,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法,而这些社会问题通常都涉及居住在密集都市区域之中和附近的人口。随着这些学者和社会改革家在改善人类社会方面拥有相似的动力,但他们也越来越明显地专注于他们各自的特定研究和主张议程之中。再说一次,作为学术研究和改革目标的对象的城市有许多方面需要被审视。8
都市是一种生活方式:相互矛盾的思想学派
从20世纪早期开始,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化进行的探究就一直成为了都市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文化人类学家及其他学者的心头大事,所有这些人都提出了诸如人们如何感受和感知城市及相关都市进程的问题。芝加哥的社会学家们其中最知名的是罗伯特E帕克、恩斯特W伯吉斯和路易斯沃斯成为了都市生活研究的先行者,而他们的研究在20世纪20年代期间取得了成果,也就是现在声名狼藉的芝加哥社会学派或者被简称为芝加哥学派。帕克和他的同事走上了美国第二大城市的街头,并建立了关于都市生活本质的基本理论,这是从将城市变成一个生命有机体的生物学和其他学科以及作为社会生态学的居民与其环境之间的关系中汲取出来的。路易斯沃斯于1938年发表的文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主义》成为了芝加哥学派的明确声明,这篇文章对城市的社会性定义和独特都市个性的存在提出了相关理由。虽然沃斯及其同事鼓励一代代社会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历史学家将都市主义作为一门独特的人文生态学来看待,但他们同时强调了社会动荡以及正如政治科学家丹尼斯R贾德所提到的都市生活的有害影响。9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芝加哥学派主张的生态决定论随着相反理论的出现而开始衰退,这些理论中就包括哈罗德布鲁默和安塞姆施特劳斯大力推广的具有社会心理学观点的象征式互动论。象征式互动论强调人们是他们所处环境的实际解释者,施特劳斯的工作则强调了城市为居住在其中的居民所赋予含义的方式。对芝加哥学派生态模式的其他挑战包括赫伯特甘斯,他提出的假设中认为城市的社会学定义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被沃斯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实际上不存在一种单纯的都市或者甚至郊区的生活方式。相反地,正如甘斯提出的那样,城市居民的生命周期和社会经济阶级地位决定了移动性和都市空间之中的各种行动。10
在20世纪晚期,都市理论家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可以适应南部、西南部及太平洋海岸那些快速扩张城市的模型,例如动态和多民族的迈阿密,以及以医疗卫生、能源和交通运输为基础的休斯顿。毫不意外,一种新的思想学派随着洛杉矶大都市区域的四处扩展而出现,而这种思想学抓住了流行文化制造者的想象力。洛杉矶及其未来都受到无数的书籍、电影、电视节目及其他形式的艺术的支配。许多艺术家将这座城市想象成为一个反乌托邦的象征,许多人都将这座城市视为其他都市空间的反面案例,而还有一些人则将其视为都市未来的代表。正如地理学家迈克尔迪尔认为的那样,建筑师及规划家马尔科岑扎蒂在1993年出版了一本小册子,他在其中宣布了一种新的思想学派洛杉矶学派的存在,而这个学派则借鉴了历史学家迈克戴维斯广受欢迎的作品,并认为洛杉矶的知识分子是新型都市学识试验室中的一部分。迪尔如此解释道:
正如芝加哥学派是在城市达到新的国家主导地位之后才出现的一样,洛杉矶现在正在给全世界都市规划者的心中留下它自己的印记。与芝加哥学派一样,它们的理论探究并不只是侧重于某种特定的城市,而是侧重于都市进程方面更具普遍性的问题。岑扎蒂确定了洛杉矶学派涉及的所有相关问题中的一个,也就是对结构调整的关注,这其中就包括了限制工业化和再度工业化、信息经济的诞生、单一民族国家的减少、新民族主义的出现以及环太平洋地区的形成。这些四处扩散的逻辑通常也涉及与后现代主义重叠和共存的多重理论框架,因此洛杉矶被认为后现代主义大都市的原型也就毫不意外。11
《美国城市史》的结构和方法
所以,本书是如何解决关于什么是都市方面那些相互矛盾的观念的?我们首先从根据历史学家卡尔阿伯特的定义将美国历史按照年代顺序划分成五个大的都市化阶段开始,而后面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对此也表示认可。第一个阶段是从17世纪到19世纪头十年的殖民时期。第二个阶段是18201870年的快速都市化的腾飞时期,这一时期促成了一种大陆都市系统的建立。第三个阶段是1870192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工业中心地带建立的时期。第四个阶段是19201970年在汽车的影响下出现的城市转型时期,这种转型让城市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最后一个时期是都市系统的重新划定界限时期,这是由于电子通信以及都市化程度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开始稳定而促成的。12按照这种轨迹,我们还增加了更早时期的一章前殖民地时期并在后续内容中对当地都市生活进行了扩展讨论,而这种讨论则强调了全球化和技术在创造可供生活和工作的更具环境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场所方面的交叉。
《美国城市史》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对都市空间的演变以及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进行了仔细探究。虽然我们是按照年代先后顺序来安排本书内容的,但我们也在特定主题处进行了停顿,以便重点对它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我们偶尔也会在选定的时期和现在之间前后反复,这是为了给我们的读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我们渴望描述出更清晰、更大层面上的历史趋势,尤其涉及人们如何生活、工作以及了解发生在他们身边的转变等方面。13
在各个不同历史子领域和相关学科的贡献的基础上,我们按照一个广泛综合体的形式构建了《美国城市史》的文章结构。然而,就结构层面而言,美国都市历史自身属于一种独有的调查领域,这个领域参与者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而深入,以至于几乎将所有美国发展中的主要趋势和主题都包含在内了。许多在都市历史方面出版过著作的学者都毫不犹豫地将他们自己视为研美学者(侧重于国家或者地理领域的历史学家)而不是单纯的都市问题专家(侧重于都市主题和对象的学者),这也有充分的理由来证明这一点已经延伸至市政边界之外并且始终都在随着时间而变化的城市生活和都市进程的必要组分。例如,虽然在几个世纪之前是正确的,但今天前往农村的趋势发生极大的衰退,并出现了涌入城市的移民潮流;而反之亦然的情况是,虽然人口密集的都市景观非常需要更多的农村地区来为其提供食材,但乡村地区又非常需要城市提供的经济投资和经济生计。
虽然本书的都市叙述是非常彻底的,并且是与综合历史调查中存在的国家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它还是与关键事件和整体趋势的全覆盖有区别。例如,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大萧条时期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调查报告中占据了大量内容,但是大萧条时期对美国政府和城市的影响使得本书中必须留出很大的篇幅用以专门讲述这个时期的情况,而不是若干次世界大战的起因、事件及其影响。虽然我们使用了来自美国各地并且有着显著区别的案例,但我们依然要小心地重申这些材料是都市历史中相对知名的实例,这样可以保证新近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可以了解那些重要的事件和人物。为了提高地理性、主题性和理论性宽度及深度,我们还是只能更多地依赖地区性或者甚至那些默默无闻的实例来完成整个国家的都市故事。
第1章是前殖民地时期和17世纪的美洲印第安人定居点,本章通过对现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附近的卡霍基亚市和新墨西哥州的查科峡谷以及由美洲印第安人建造的其他人口密集定居点的审视,强调了美国都市化的传统故事。虽然这些都市区域并未得到延续而成为兴旺昌盛的现代城市,但它们对美国的发展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因为美洲印第安人在几千年中主导了定居和文化吸积的发展景象。在公元1100年左右的巅峰期时,卡霍基亚完全就是与大型欧洲城市一样的都市,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核心区大约有10000人,此外还有另外10000或者20000人居住在半径为50英里的外围区域之中。同样非常有必要注意的是,在北美洲进行殖民活动的欧洲人遇到了一种已经预先建立起来的文化和经济,因此他们使用了美洲印第安人的社会配置,以及那些之前美洲印第安人为建设他们自己的以都市基础的社会而进行平整的土地。
第2章是移民城市和都市网络:殖民时期美国的西班牙、法国和荷兰,15651821年,本章阐述了有多少欧洲人依赖于真实和小说化的城市来理解和组织他们的文化,并将其移植到新世界之中。当与第3章城市、种植园和大都市:英裔美国人的城市经历,15871800年中涉及的英国殖民地机构联系在一起时,北美洲农业聚居地建立起来之前的都市化达到何种程度就变得非常明确了。虽然英国殖民地的发展与其他欧洲大国的行为有着巨大的差异,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却最好地阐述了北美洲为什么在19世纪重新进入都市轨道之前会成为十七八世纪的主要土地景观。
城市对欧美定居点在13世纪原始英国殖民地之外的扩张也是有帮助的。正如我们在第4章都市边界:美国西部,18001869年中提到的那样,对由乡村文化和19世纪乡村美国那种顽强的个人主义构成的流行文化的庆祝却忽略了真实的故事,那就是城市其实是北美大陆经济、政治、文化和政治发展的真正先锋。更为人所知的故事是关于工业化是如何进行的,还有19世纪期间出现的数量巨大的国内移民和前往美国的国际外来移民,后者加速了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我们不仅如实地对这个时期中大型工业城市的增长进行了计算,而且我们还对人们如何应对工作、空间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进行了调查,这种调查是从第5章都市万象:城市发展及社会变革的出现,18201920年中公共政策争论和社会科学的确立的角度出发的。
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美国都市的优势地位已经成为一个既成事实,同时成为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方面。正如我们在第6章都市国家:中产阶级都市和大都市,19201932年中讨论的那样,就那些在城市中出现的景象而言,美国既为它们所吸引,又对它们非常排斥。除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到大萧条时期开始之前这段时间,或许没有哪个时期能够更好地诠释美国对城市进程的长期迷恋,以及对存在于其中的道德和社会多样性的深度怀疑。然而,美国都市远不止大型工业城市的范畴;它还包括了不断扩展的住宅郊区。即使贯穿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繁荣在30年代早期的时候崩溃了,并且有许多城市处在经济破产和社会动荡的边缘,但美国都市依然证明其自身不仅是具有回弹力的,而且处于尝试进行对基本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进行彻底改造的先锋地位。正如在第7章罗斯福新政,全新的城市:20世纪30年代中详述的那样,一个最为重要的转变就是联邦政府和城市之间直接关系的创造,这是凭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的纲领与政策得以实现的。
那些在大萧条时期过后依然具有影响力的新政策机构和日常工作事项从根本上塑造了战后都市和郊区景象,尤其是它资助了荒废的贫民窟邻近建筑的拆除,建造了新的联邦高速公路,并承销了超出结合城市限制之外的新建独户住宅的抵押贷款。第8章战争和战后大都市:城市、郊区及远郊,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内容讲述了一个现在非常熟悉的故事,也就是同时作为都市空间以及脱离死气沉沉甚至不断衰败的城市街区的象征的郊区发展。虽然许多民间和行业领导人认为传统的市中心已经失去了它们原有的光泽并且面临着郊区不断增大的竞争,但城市自身对新加入者来说依然非常具有吸引力,尤其是那些来自南部乡村的贫穷的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以及波多黎各人和齐卡诺人,还有数量不断增长的来自美国之外的拉丁美洲人。
20世纪60年代见证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变革,这些变革导致了城市和周边郊区的居民之间的间隙不断扩大,同时产生了一个与大型和中型城市联系在一起的不确定性的延长期,后者被称为长期都市危机。虽然许多社会评论家愿意在种族紧张、限制工业化以及不断衰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之中放弃城市,但来自华盛顿特区的一种新的乐观主义还是重新点燃了人们的希望,那就是城市可以得到重建,从而重新获得它们应有的经济和社会领导地位。第9章想象力的极限: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城市对诸如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总统主导的向贫困宣战这类计划的前景,以及诸如波士顿西区重建项目这类都市改造计划的破坏性影响进行了调查。
都市改造的前景并不会以20世纪60年代的乐观主义而结束,也不会因为美国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而终止。随着限制工业化和收入不足的问题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愈演愈烈,民间和政府领导人在都市重建方面的努力也一并增加。第10章尝试进行的复兴和复苏: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成功的都市重建项目例如巴尔的摩的海港市场和波士顿的法尼尔厅以及有着明显区别的都市化形式的出现进行了广阔的论述,后者仅以得到联邦政府支持的都市扩张为例,尤其是亚利桑那州的凤凰城以及西南和南部各州。第11章现代城市:恐惧、技术和不平等,1990年至今是《美国城市史》一书的最后一章,本章叙述了那些未能实现的认为大型中心城市将消亡的可怕预测的无数种方式。历史老城的中心商业区的号召力显得尤为突出,这造成了在长期都市危机时期中形成的恐惧文化的普遍流行,本章还从国家层面上对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纽约世贸中心的恐怖袭击的后果进行了重申。
都市展望
在其商业上大获成功的著作《城市的胜利》(2011年)一书中,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爱德华格莱泽将城市吹捧成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同时是其未来的最大希望。14虽然他并不是歌颂都市生活的成就和希望的第一人,但格莱泽确实又提醒了我们去注意长期存在的与城市发展相关的联想。除了格莱泽对城市生活的欢欣鼓舞的宣言之外,他的作品还强调了都市衰退的当代认知。这类态度可以直接追溯到紧接着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那段时期,并且在19世纪和20世纪时因为快速都市化的负面影响而得到放大。在这个过程中,对城市的恐惧和误解变成了对许多因为改变而感到害怕的人的彻底敌意。
《美国城市史》一书从更广泛的基础上追溯了美国对城市的二分式认知,也就是充满机会和怀疑的场所,取得成功和遭受失败的场所,以及经历衰败和完成复兴的场所。在这个过程之中,本书同时沿着种族、阶层和性别的线索,对新都市形态从根深蒂固的社会分化中发展起来的方式进行了探究。然而,美国都市的故事远不止恐惧和社会冲突。在一代代人的心中,城市始终都是扮演着经济机会、希望和成功的中心的角色,并且一直生生不息尽管声明中有相反的意思成为了这个国家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