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高食谱 让孩子长高个的饮食方案 0-15周岁儿童调理脾胃食谱书籍宝宝辅食书 让孩子爱吃饭 6-9-12岁儿童营养健康食谱书大全 助力孩子身体棒胃口好长得高
》
售價:NT$
214.0
《
身体自愈力:解决内在病因的身体智慧指南
》
售價:NT$
449.0
《
非言语沟通经典入门: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力量(第7版)
》
售價:NT$
560.0
《
山西寺观艺术壁画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中国摄影 中式摄影的独特魅力
》
售價:NT$
4998.0
《
山西寺观艺术彩塑精编卷
》
售價:NT$
7650.0
《
积极心理学
》
售價:NT$
254.0
《
自由,不是放纵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1.三年磨一剑,重述*传奇的航海杀人事件
《太平洋大逃杀》源于一起发生在2010年的真实事件。2010年12月,鲁荣渔2682号渔船载33名船员出海,前往秘鲁、智利海域钓鱿,其间渔船失去踪迹。出海8个月后,被中国渔政船拖带回港时,船上只剩11名船员。历时近两年的侦办和审理,11名生存船员被判杀害22名同伴。
这起真实发生的案件在当时轰动全国。特稿 《
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在公众号时尚先生上推出,短时间内在朋友圈迅速刷屏,其后被微信删除。但这并没有影响这篇特稿的传播,仅仅在微博上,这篇特稿的评论就达10万以上。而本书《太平洋大劫杀》的写作者此后辗转东三省和内蒙古,甚至深入到大兴安岭深处的小镇上,历经三年多的艰苦采访,零距离接触众多与案件相关的当事人,写作出这本《太平洋大逃杀》,更系统、更深刻,真实的细节更令读者惊心动魄。。
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都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以为别人即使不像自己一样对世界安之若素,也不会离经叛道到哪里去,并在庸常的日子里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见解:平平常常是人生的常态。
但是在太平洋上,或者说世界的某个深处,事情并非如此。
2. 比电影《大逃杀》更
|
內容簡介: |
这是一部非虚构写作的长篇小说。
深夜,南太平洋上的“鲁荣渔2682”号远洋渔船突然发生暴动,以刘贵夺、包德为首的一部分船员刺伤船长李承权,捆绑大副,将渔船劫持,要求返航。伙食长夏琦勇持刀冲进驾驶室,试图解救船长,被船员们杀死,抛入海中。渔船关闭所有通讯设施,开始返航。一个多月后,渔船到达日本东部的西太平洋海域,刘贵夺怀疑有人造反,将大车兄弟、二副等9人杀死,船上唯一的大学生在惊恐中跳海自杀。当船上剩下的11人放下屠刀的时候,他们发现,这原来是一群穷苦船员之间的互相残杀。
这就是震惊全国的“鲁荣渔2682”号惨案。
作者用了两年多时间,翻阅大量案卷,寻访几十个船员家庭,试图真实客观地还原案发的背景和过程。还原这场骇人听闻的杀戮,拷问被极端、残酷的环境扭曲的人性,抵近观察底层人挣扎求生的苦难命运……
|
關於作者: |
郭国松,著名法律报道记者,历任南方周末高级记者、中国周刊助理总编辑、法治周末执行总编辑、21世纪传媒法律与新闻研究中心主任、首席研究员,现任21世纪传媒影视部总制片人,著有长篇小说《天在看》等。
|
目錄:
|
第一章
1. 陌生的航程
鲁荣渔2682号载着33名船员踏上前往南太平洋的陌生航程
2. 真假合同埋下的血腥杀戮
在船员们签下那份真假难辨的合同时,一场残暴的杀戮注定无法避免。
3. 赌桌上输掉黑土地,一无所有后出海打鱼
60多亩黑得流油的土地,在赌桌上输掉了。一无所有的姜晓龙在每年45000元保底收入的诱惑下,上了鲁荣渔2682号。
4. 南大洋诱人的渔场
一条鱿鱼200斤,中国渔船不远万里前往南大洋捕鱼。谁会关注这些穷苦船员的命运?
5. 165条香烟
渔船两年不靠岸,劳累,孤独,寂寞,165条香烟就是船员刘贵夺全部的精神寄托。
6. 保底收入暗含的22条军规
没有鱼的时候每年保底收入45000元,有鱼就按产量提成,俨然现实版的22条军规。
第二章
7. 劫船计划正在秘密进行
刘贵夺和包德与部分船员秘密串联,准备武力劫船,回国跟公司打官司。
8. 船长要是不同意,就把刀架在他脖子上
经过半个月的准备,暴力劫船行动即将开始,船长李承权却浑然不觉。
9. 不能等了,今天晚上必须动手
刘贵夺和包德率领船员兵分两路,一路冲进船长室控制船长,一路把守楼梯。
10. 没想弄死他,怪他自己找死
伙食长夏琦勇持刀闯进驾驶室,试图解救船长,被乱刀杀死后抛入海中。他成了船上第一个被杀者。
第三章
11. 秘鲁海岸警卫队搜救鲁荣渔2682号
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协调秘鲁海岸警卫队出动飞机搜救,而鲁荣渔2682号已经驶离现场200海里。
12. 没事,就说掉海里失踪了
船上逐渐恢复了平静,船员们说起夏琦勇被杀,也是轻描淡写:没事,就说掉海里失踪了,船长回去报一下就完事。
13. 海盗船
鲁荣渔2682号即将进入西太平洋时,突然遇到了一艘疑似海盗船,刘贵夺惊出一身冷汗。
14. 九把新刀与刘贵夺的指挥刀
包德指挥几名船员加工了九把更锋利的新刀,刘贵夺的指挥刀与众不同。
第四章
15. 有人密报,大车要造反
穿过夏威夷海域,行程过半,刘贵夺突然得到情报:大车秘密串通多名船员准备造反,夺回渔船控制权。
16. 杀这么多人,我有点害怕
刘贵夺决定杀死大车兄弟和二副共六人,有些船员害怕,刘贵夺说:喝点酒壮壮胆。
17. 太平洋上的夜半歌声
我和你吻别在无人的街深更半夜,在太平洋深处一艘血光四溅的渔船上,突然传出震耳欲聋的歌声,像魔鬼发出的狞笑。
18. 早让你加入,你不加入,现在知道害怕了
12人间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个别船员目睹杀人场景,吓得魂飞魄散。刘贵夺冷笑着说:你是我兄弟,不会动你的。
19. 砍完之后看刀上有没有血
一群刽子手对杀人过程的回忆,他们要让刀子上沾血,以便向刘贵夺证明杀过人。
20. 刘贵夺把事交给我办,我就得积极表现
刘贵夺命令冯兴艳带着几名船员杀人,他在舵楼观察。冯兴艳动手时有些犹豫,但一想到这是刘贵夺安排我干的事,我不好好表现的话,自己就有危险。
21. 目睹杀人场景的大学生失踪
船上唯一的大专毕业生马玉超当晚目睹了12人间的血腥场景,在极度的恐惧中,他选择了跳海。
第五章
22. 再扔人的时候,叫上我们俩
要么手上沾血杀人,要么等着被杀。面对残酷的环境,人性的底线荡然无存,一部分船员答应以投名状的方式加入杀人团伙。
23. 与其被杀死,还不如自己上吊
死亡的阴影笼罩着鲁荣渔2682号。大副悄悄地写了一个纸条递给船长李承权:很害怕,我先走,与其被杀死,还不如自己上吊。
24. 船长被招安
刘贵夺一番威逼,将船长李承权招安,打算带着一部分手上沾血的船员偷渡日本。
第六章
25. 黄金波告密引发的内讧
包德秘密串通内蒙古籍船员黄金波,计划杀掉刘贵夺;黄金波口头上答应后,转身向刘贵夺告密;刘贵夺决定先下手为强。
26. 连环计诱杀包德
刘贵夺惧怕包德的势力,不敢正面血拼,便设了一个连环计,先解除包德的武装,再逼着船长杀了包德。
27. 你有没有跟包德一起造反
包德被杀后,刘贵夺对包德系人员展开地毯式围剿。
28. 他说杀谁,我们就杀谁
刘贵夺是这艘船上绝对的老大,他说谁死,谁就得死。他出生在一个寻常的家庭,父母都是本分的农民,那么,他极端嗜血的基因是从哪里来的呢?
第七章
29. 大副带着三名船员乘坐木筏逃离渔船
就在渔船逐渐靠近日本时,船底阀门被打开,海水涌进船舱,大管轮失踪,船长发出求救信号。混乱中,大副带着三名船员乘坐自制的木筏逃离渔船。
30. 最后的杀戮:宋老五被捆绑后沉海
木筏被海流漂回渔船,大副等三人跳海,下落不明;船员宋国春被拉上船,刘贵夺和李承权逼迫最后两名手上未沾血的项立山、段志芳,将其捆绑后沉海。
第八章
31. 现在就剩下11个人了
接到求救信号后,中国渔政执法船星夜赶赴现场的途中,与李承权通话,问及船上33人的情况时,李承权说:现在就剩下11个人了。
32. 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杀人
尘埃落定时,有船员家属愤怒地质问:案子审完了,我去威海找法官,我想知道他们为什么杀人,杀人的目的是什么?
后 记
附 录
|
內容試閱:
|
推荐序
两年多前,听说郭国松在追踪调查鲁荣渔2682号远洋渔船杀人事件,当时觉得大约是一篇调查报道吧,以郭国松20年调查记者的功力,读者应该很快就能知悉案情原委。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两年多,等来的且不止一篇调查报道的规模,而是一部非虚构的书稿。
《南方周末》过去的调查记者中,不少人后来在非虚构写作领域声名鹊起,譬如南香红、李海鹏、关军等。进入互联网时代,尽管传统媒体似乎在走向式微,公众阅读也越来越呈现碎片化,却依然有人笃信写作的力量,敬畏真相,执着追寻。郭国松也是其中坚定的践行者。
翻阅《太平洋大劫杀》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郭国松到《南方周末》不久写的报道《朔州毒酒惨案直击》。时隔18年,一切仍历历在目:接到采访任务,郭国松和摄影记者方迎忠中断了春节休假,赶赴山西朔州。他们突破新闻封锁,第一时间发回大量惊心动魄的文字和图片,震动全国。
18年过去了,郭国松已不再年轻,却依然敏锐,不再锋芒毕露,却依然嫉恶如仇。值得一提的是,从《朔州毒酒惨案直击》到《太平洋大劫杀》,作者实现了一个跨界式的转变。从前那个更多时候凭着一腔热血和满脑子正义感行事的年轻记者,在职业路上几经波折几番历练,逐渐拥有完备的法律知识,拥有独立的价值判断,并且掌握较高的写作技巧。据我所知,这些年来,从调查报道到非虚构写作,从电影剧本到长篇小说,郭国松皆有涉猎和收获。
我想,一个从年轻时就那么热爱新闻的人,现在把更多的热爱投入到各种写作,应该也是为自己和这个世界之间找到一种更恰当的观察方法,一种更合适的表达方式。换句话说,郭国松一直在路上,依然热切关注着现实世界发生的一切,并随时准备把自己看到和想到的告诉世人。
鲁荣渔2682号惨案发生6年了,之后陆续有媒体追踪报道,但时至今日,冤死者家属仍在追问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杀人。郭国松用了两年多时间,翻阅大量案卷,寻访几十个船员家庭,试图真实客观地还原案发的背景和过程。在作者冷峻克制的笔下,我们看到人性是如何在极度贫困和无度榨取中被扭曲、被泯灭,最终演变成一场血腥杀戮。但这绝不仅仅是生者和死者之间的恩怨情仇,书中展示了惨案爆发的种种偶然和必然,包括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给世人留下了许多沉重的思考。
这正是非虚构写作的优势之一:作者可以吸收和借鉴任何文学样式的表现手法,达到其所需要的更自由、更独立的表达。
我问过郭国松,在多家媒体已经陆续报道之后,为什么还要写这本书?他回答说:我非常喜欢美国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那被公认为非虚构写作的里程碑,至今无人超越。他根据一个满门灭绝案,用6年时间创作了一部至今无人超越的纪实小说。我原本就想借鉴他的手法,以极其宽广的视角,去写这一群底层人的命运。
这句话让我对郭国松的写作有了更多的期待。
(作者系《南方周末》原总编辑江艺平)
后 记
对鲁荣渔2682号远洋渔船杀人案的关注始于2013年年中,我的南方周末老同事方三文、李红平说起此案,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一直磨蹭到次年底,我才开始这项不同寻常的非虚构写作计划。
此后,我多次前往渔船公司所在的山东省荣成市,奔波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采访,不仅得到了近200万字的全部诉讼资料,而且采访了大部分船员家属。只有船长李承权的家人和鑫发公司拒绝接受我的采访。
在着手鲁荣渔2682号杀人事件的采访时,我读到了美国著名作家杜鲁门卡波特的纪实小说《冷血》(In
Cold Blood)。它被公认为非虚构写作的里程碑、美国当代文学的分水岭,其文字之优美,挖掘之深刻,实在是一部令人叫绝的旷世杰作。
故事发生于1959年,在美国堪萨斯州西部广袤的平原上,威望极高的农场主克拉特和他的妻子、一双儿女惨遭灭门,凶手是两个正在服刑的年轻罪犯,在假释期间图谋抢劫,制造了这起震惊整个美国的血案。卡波特受《纽约客》的邀请,历时六年,通过艰辛的采访,重现和还原了案件发生的过程,并且以冷峻、沉稳而又不失温情的手法,抽丝剥茧,一步一步地打开了凶手的内心世界。
在杜鲁门卡波特的笔下,除了令无数人唏嘘动容的克拉特一家,另一面, 是在宽广的视角下,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记录了两个小人物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犯罪,直至被送上绞刑架而毁灭的悲惨命运。
鲁荣渔2682号远洋渔船上的33 名船员,绝大部分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穷苦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冲着每年保底45000
元的微薄收入,甘愿去海上捕鱼,两年不靠岸,这其中的苦,非亲身经历者,难以想象。
说起来,每年45000 元的收入,跟在工厂打工的普通工人的收入差不多。但是,33 个男人,拥挤在一艘狭小的渔船上,时间长达两年,环境的恶劣甚至远不如监狱。如果只是劳累、寂寞也就罢了。问题是,写在合同上的年薪45000 元保底收入并不是船员们理解的旱涝保收,它是有条件的;条件是什么, 合同上的表述却很含糊。
就因为年薪45000 元保底收入的落空,事前并无预谋的一场海上大屠杀瞬间爆发了。于是,人性之恶被推向极端,所有的人都只有一种选择你想活着, 就必须杀死他人。残酷的环境,将人变成了面目狰狞的魔鬼。
船员们最初的劫船,无疑只是针对公司,也未打算杀人。但是,船上没有一个是鑫发公司的人,行使管理权的船长就成了攻击的首要目标,船上的33 个人也因此分化成以李承权和刘贵夺为代表的两派。在两种势力对峙的过程中, 从刘贵夺一方对李承权一方的攻击,演变为劫船者内讧式的屠杀。
血光四溅,当所有的人放下屠刀,只剩下11 个人的时候,我们才发现,这原来是一群穷苦船员之间的互相残杀。
但是,如果你看到的只是杀戮,是人性的极恶,我要说,那不是全部。在这场骇人听闻的悲剧的背后,掩藏着被人们忽视的底层人的命运。33 名船员, 除了李承权等少数人家庭经济状况还算过得去,绝大部分人一贫如洗,他们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并不奢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过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
就算鑫发公司的合同能够得到实际履行,每年45000 元的微薄报酬,每天长达18 个小时的超负荷劳动,两者又是多么的不成比例!
而他们就是为了这45000 元的年收入,才踏上鲁荣渔2682号。这些没多少文化的船员万万没想到,本来就微不足道的血汗钱,还存在着第22 条军规式的陷阱。
他们的命运就是更多的社会底层人命运的缩影,一如《冷血》中那两个凶手的命运。以我这么多年职业记者的阅历,我对他们的贫穷是有心理准备的。但是,当身临其境时,一部分船员近乎赤贫的家庭经济状况还是让我感到震惊。
内蒙古籍的5 名船员,除了黄金波年龄尚小,其他4 人早就到了结婚年龄, 却都是光棍。而其他船员,30 来岁打光棍的也不在少数。
2015 年初春,我第一次来到大兴安岭深处的那个小镇库都尔,地上还覆盖着积雪。黄金波的家居然穷到那个样子,一家人居住在20 个世纪50 年代末搭建的棚户区,每月2000 多块钱是这个家庭的全部收入。那么,其他的林业工人呢?
临走的时候,我在库都尔火车站窗口买一张到牙克石的软卧票,90 多块钱。因为距离不过三个小时,售票员用吃惊的眼睛看着我,很近的,你不用买软卧。
啊,没关系,我想要一个软卧。我笑着说。
三个小时就到了,你买软卧干什么?她瞪着眼睛,简直被我的土豪 行为所激怒。
连日奔波太累,我只是想在软卧里躺上片刻,却不经意地伤害了他们。可见, 当下这个社会,在无数的人挥金如土时,还有很多生活在底层的人为生计而奔波。
按照我原来的设想,除非对方拒绝,我要采访到所有33 名船员的家人,还有熟悉他们的人。在血案之外,我要呈现一幅中国底层人生存状态和他们命运的现实图景,一个认识中国社会的横断面。
现在,在本书正式出版之际,我只能遗憾地说,本书的内容与我的原计划相差甚远。一方面,由于突如其来的变故,我必须尽快把它写出来,那些没有来得及的采访只好放弃。另一方面,采访之艰难,即便不是难于上青天,也相当于爬雪山过草地。少数船员家人不接受采访,这个影响不大;能够死死卡住脖子的是与此相关的权力部门,一旦他们把门堵住,你就束手无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