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首届向全国推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图书
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堡设计者、2008年茅以生桥梁大奖获得者科普代表作
*深入浅出的世界桥梁小史
百余幅图片呈现各个时代世界桥梁风貌
|
內容簡介: |
《世界桥梁趣谈》一书是国内享有世界性声誉的桥梁研究专家、桥梁美学家、2008年茅以生桥梁大奖得主唐寰澄先生关于世界桥梁小史、桥梁美学的小书,内容涵盖古今中外桥梁科技奇花异草,亚、欧、美、澳的桥风人情,另有百余幅图片呈现了各个时代世界桥梁的风貌,笔法苍劲幽默,读来引人入胜.本书曾于2001年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
|
關於作者: |
唐寰澄(19262014),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桥梁设计专家,桥梁史与美学专家,中国现代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古桥研究的泰斗。1926年出生于上海市朱泾镇西林街298号唐氏宅院,自幼聪慧好学,攻读勤奋,194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国立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进入茅以升先生创立的中国桥梁公司武汉分公司,参与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初步方案设计。新中国成立后进入铁道部设计总局后转入大桥工程局工作,参加过武汉、南京、重庆、枝城、九江等长江大桥,以及济南等黄河大桥的设计与施工。1955年荣获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的武汉长江大桥建筑方案首奖。唐寰澄一生爱桥、建桥、写桥,尽平生之力研究中国与世界古代与近现代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发展,在桥梁史尤其是中国古桥史领域卓有建树。一生设计桥梁无数,著述众多,多部图书获得全国优秀图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奖项。代表作为《中国木拱桥》《中国古代桥梁》《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卷》《桥》等,科普作品有《桥梁美的哲学》《世界桥梁趣谈》等。
|
目錄:
|
目录 引言1
一、什么叫桥3
二、古代桥梁科技6
木杆件系统15
木拱桥17
木桁架桥21
悬索桥软桥24
三、近代的桥梁28
桁架拱桥33
桁架开启桥34
钢悬索桥36
钢筋混凝土桥44
四、现代的桥梁50
预应力桥51
计算手段56
钢桁架桥58
新型的拱桥61
双曲拱桥61
转体施工62
桁架拱伸臂施工65
浮运施工65
刚构拱67
提篮拱68
钢管拱70
钢管混凝土拱72
斜拉桥75
悬索桥93
桥梁基础110
地基地质110
桥梁基础形式112
|世界桥梁趣谈
目录| 五、未来的桥梁124
总结改进125
推陈出新127
旁搜博览129
效法自然132
哪里有需要?134
地球越来越小135
交通面的铺开135
潜水桥墩桥139
半潜式隧道桥141
30003350米悬索桥143
直布罗陀海峡146
网状5000米悬索桥150
渤海海峡151
琼州海峡152
台湾海峡154
结语157
|
內容試閱:
|
引言
人类从原始社会到今天,已经在地球上布满了道路,路过不去的地方架满了桥梁。我们天天走过它,使用它,或停下来欣赏它。仔细想一想,从前它是个什么样子?能达到今天的规模经过了多大的困难?将来又会变得怎样?有关桥梁的学问已经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研究、设计和建造桥梁是一项高尚的对社会有益的值得羡慕的职业,但是也是十分辛苦和需要付出高度智慧和辛勤劳动的事业。不过世界上哪一件对社会有贡献的事不是这样?许多献身于各门科学的人们都在为共同美好的生活架设桥梁。
桥梁这一门实用的学科,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和技术基础之上。科学技术有其相对性,高科技是从低科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低就没有高,不了解低就不了解高。所以谈高科技的桥梁,一定要先说一说当年相对简单的桥梁。
即使是看来很简单的桥梁结构,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内中包含着很深刻的值得探索的高深的科学技术,这就是低里面包含着高。所有的高科技,仔细分解开来是一件件非常简单的一般人都能做的技术。就好像现在在高科技生产工厂里,我们看到各个生产岗位上的生产工人所做的不过是高科技关节中的一个个简单劳动的环节。这就是高里面有低。高和低有非常密切的辩证关系。
所以我们得从史前的桥和简单的桥一件件说起,方始能够了解高科技的桥梁。否则一上来就说得太深奥,隔行如隔山,不要说大家,就是有些专家们,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看起来桥梁似乎很简单,实际上它种类繁多,层出不穷。不论是小桥流水,或是跨海长龙,欣赏时情趣不同,深入进去学问无底。下面将慢慢道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