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世界文明中的作物迁徙:聚焦亚洲、中东和南美洲被忽视的本土农业文明
》
售價:NT$
454.0
《
无端欢喜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我们有责任将近二、三十年来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所开展的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总结。既为未来生态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实践提供借鉴,也从一个侧面向世界展示我国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本书基于生态系统保育的相关理论,对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建设、相关生态建设实践的总结和生态产业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这将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中国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建设 》全书共分为4部分。第1部分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国生态系统保育与建设的指导原则与理论基础;第2部分为重要陆地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建设,分别讨论了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建设,同时也讨论了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问题;第3部分为生态建设实践,分别就中国生态示范区建设实践、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践以及典型地区生态建设实践展开讨论;第4部分为生态建设相关问题讨论,分析了生态产业建设、生态建设保障机制和全球变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
《中国生态系统保育与生态建设》为十二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图
|
內容簡介: |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变化剧烈的背景下,出现了极其复杂的经济生态社会复合关系,如何妥善地处理这一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本书基于生态系统保育的相关理论,对我国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建设、相关生态建设实践的总结和生态产业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这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都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本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参考性,可供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阅。
|
關於作者: |
李文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工程院院士,1953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1961年在前苏联科学院获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人与生物圈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生态学会顾问,中国农业环境保护学会副理事长。曾任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MAB)国际协调理事会主席,南亚10国小流域治理首席顾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理事,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ICIMOD)理事,国际科联(ICSU)环境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等职务。
长期从事森林生态、自然保护、生态农业与农林复合经营、生态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上世纪 80年代,组织领导了横断山和西南四省(区)资源开发项目,为西南资源开发和国家建设重心的西部转移提供了科学依据;筹建了江西省千烟洲红壤丘陵试验站,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为江西山江湖工程树立了样板,被称为生态建设的千烟洲模式; 领导开展了CERP生态学研究计划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攀登计划课题青藏高原农牧复合优化模式、国家重点基金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国合会项目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农业生态问题与综合治理等,对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展了系统研究;担任环保部、国家林业局、农业部、水利部、中国气象局等的科学顾问或科技委员,参与指导了我国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工作。
单独和合作出版论著与论文集20余部,单独和合作发表研究论文150余篇。先后获得13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在国内外获得多项荣誉称号,被国务院授予为科学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称号。
|
目錄:
|
第一章中国生态系统保育与建设的指导原则
第一节科学发展观1
一、科学发展观的由来和形成背景1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2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建设3
第二节生态文明观4
一、生态文明观的由来和形成背景4
二、生态文明观的内涵和意义5
三、用生态文明观指导生态建设6
第三节可持续发展观7
一、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7
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内涵11
参考文献14
第二章中国生态系统保育与建设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生态系统服务16
一、概念16
二、特征17
三、分类17
四、评估方法18
第二节生态承载力22
一、生态承载力概念的演化与发展22
二、中国生态承载力的时间变化25
三、中国生态承载力的空间变化29
第三节循环经济34
一、研究背景34
二、循环经济发展政策36
三、产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共生网络的建设37
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39
第四节低碳经济40
一、低碳经济提出的背景40
二、低碳经济的概念与内涵40
三、低碳经济评价方法41
四、国外低碳经济启示42
五、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途径43
参考文献44
第三章森林生态系统状况
第一节森林生态系统状况46
一、森林生态系统区域分布特征明显,类型多样47
二、森林生态系统空间结构复杂,功能多样48
三、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完整,物种丰富49
四、森林资源绝对量高,人均水平低50
五、森林资源质量有所改善,总体质量不高51
六、森林生态系统的林种与树种结构发生了变化52
七、森林生态系统人工林面积大,但整体水平不高52
第二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53
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54
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54
三、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57
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发展趋势59
第三节主要的森林生态问题61
一、森林病虫害61
二、森林火灾62
三、酸雨危害63
四、生物多样性减少65
五、森林退化66
六、人工林生态问题67
第四节森林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69
一、大力推进林业重点工程建设69
二、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69
三、切实加强森林抚育经营71
四、不断加大自然保护力度72
五、高度重视森林防火73
六、努力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74
参考文献75
第四章草地生态保育与建设
第一节草地生态系统状况77
一、中国草地的分布和类型77
二、中国草地资源与生产力评价79
三、中国草地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取得的成就80
第二节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81
一、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类型81
二、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研究84
三、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对人类干扰的响应85
第三节主要的草地生态问题93
一、草地生态问题概述93
二、草地主要生态问题分析94
三、草地退化的经济损失分析97
第四节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99
一、中国草地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99
二、中国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发展历程100
三、中国草地系统建设实践的主要成就102
四、加强中国草地系统保护与建设106
参考文献106
第五章湿地生态系统保育与建设
第一节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状况109
一、中国湿地概况109
二、中国湿地生态系统现状111
三、中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113
四、对策与建议115
第二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16
一、供给服务116
二、调节服务117
三、支持服务118
四、文化服务119
第三节主要的湿地生态问题120
一、中国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120
二、主要自然湿地类型面临的生态问题121
三、小结126
第四节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127
一、鄱阳湖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127
二、洱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131
参考文献133
第六章荒漠生态系统保育与建设
第一节荒漠生态系统状况135
一、荒漠生态系统概念与特征135
二、荒漠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139
第二节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141
一、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类型及划分141
二、荒漠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价值核算方法144
第三节主要的荒漠生态问题149
一、主要的荒漠生态问题149
二、生态问题形成原因分析151
第四节荒漠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152
一、荒漠生态保护法律和政策152
二、荒漠生态保护措施与技术153
三、荒漠生态治理技术与工程156
四、荒漠自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159
参考文献160
第七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
第一节生物多样性概况162
一、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意义162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现状163
三、存在问题163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进展165
一、引言165
二、中国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研究进展166
三、展望180
第三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182
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发展进程182
二、我国对于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的参与182
三、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体系186
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进展187
五、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189
第四节自然保护区建设191
一、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与现状192
二、保护目的与意义194
三、管理与存在的问题196
第五节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惠益分享197
一、引言197
二、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的国际谈判198
三、遗传资源获取与惠益分享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203
四、现有的研究工作206
五、展望211
第六节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212
一、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内涵212
二、农业生物多样性的评价213
三、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利用219
四、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20
参考文献225
第八章农业生态系统保育与建设
第一节农田生态系统状况232
一、农田生态系统结构与类型233
二、农田生物多样性与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234
第二节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36
一、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进展237
二、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239
三、农田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展望243
第三节主要的农业生态问题243
一、农业面源污染问题243
二、农业生态环境退化问题251
第四节农田生态保护与建设实践256
一、农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256
二、农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主要措施256
三、农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262
参考文献262
第九章城市生态问题与生态城市建设
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状况266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定义266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267
三、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269
四、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270
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71
一、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定义271
二、绿地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272
三、太湖流域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274
第三节主要的城市生态问题283
一、城市生态的主要问题283
二、城市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285
三、城市生态保护对策287
第四节城市生态建设理论与方法289
一、城市生态生态承载力291
二、城市生态功能区划296
三、城市生态文明建设301
四、展望305
参考文献306
第十章生态示范创建实践
第一节概述309
一、生态示范创建的背景与主要类型309
二、不同类型生态示范创建的异同316
三、我国生态示范创建现状317
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存在的问题317
第二节生态农业县建设319
一、生态农业县建设的背景与意义319
二、生态农业县建设过程与效益319
三、生态农业县建设的途径、模式与程序321
四、生态农业县建设发展趋势324
第三节生态省市、县建设328
一、生态市建设背景328
二、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理念329
三、中国生态城市建设成效331
第四节其他生态建设创建活动332
一、国家园林城市332
二、国家森林城市337
参考文献340
第十一章我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实践
第一节重点生态工程概述341
一、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341
二、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概况343
三、生态工程的工程管理345
第二节天然林保护工程347
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背景347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规划348
三、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政策措施349
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进展351
五、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效352
第三节退耕还林工程353
一、退耕还林工程启动背景353
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354
三、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政策356
四、退耕还林工程进展357
五、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360
第四节三北防护林工程362
一、三北防护林工程启动背景362
二、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362
三、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进展363
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365
第五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366
一、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背景366
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规划367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主要政策369
四、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进展369
五、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建设成效370
第六节长江防护林工程371
一、长江防护林工程启动背景371
二、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372
三、长江防护林工程主要政策措施372
四、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进展373
五、长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373
第七节沿海防护林工程374
一、沿海防护林工程启动背景374
二、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374
三、沿海防护林工程主要政策措施375
四、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进展375
五、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376
第八节珠江防护林工程376
一、珠江防护林工程启动背景376
二、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377
三、珠江防护林工程主要政策措施377
四、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进展377
五、珠江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378
第九节平原绿化工程379
一、平原绿化工程启动背景379
二、平原绿化工程建设规划379
三、平原绿化工程主要政策措施380
四、平原绿化工程建设进展380
五、平原绿化工程建设成效380
第十节太行山绿化工程381
一、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背景381
二、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规划381
三、太行山绿化工程主要政策措施382
四、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进展382
五、太行山绿化工程建设成效382
第十一节退牧还草工程383
一、引言383
二、超载过牧对草地退化的影响384
三、草畜平衡研究385
四、围栏和禁牧封育生态研究387
五、划区轮牧389
六、退牧还草工程典型案例391
七、退牧还草工程效益评价研究393
八、退牧还草工程政策395
第十二节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396
一、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发展历程397
二、综合治理措施398
三、治理效益401
参考文献402
第十二章典型地区生态建设
第一节横断山区干旱河谷生态建设407
一、引言407
二、生态恢复相关基础研究408
三、干旱河谷生态恢复技术措施研究412
四、干旱河谷生态恢复与持续管理策略417
五、展望418
第二节青藏高原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420
一、青藏高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420
二、青藏高原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422
三、青藏高原的生态建设工程423
四、问题与展望424
第三节三江源生态建设424
一、三江源区的地理位置424
二、三江源区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425
三、三江源区主要生态保护政策与工程425
第四节太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建设431
一、太湖流域的地理位置431
二、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431
三、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432
四、措施调控与污染物治理工程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432
五、建议438
第五节传统农业地区的生态保护与发展439
一、传统农业价值与科学内涵440
二、传统农业地区生态保护的主要内容441
三、传统农业地区生态保护途径442
四、传统农业地区发展关键443
五、实践范本农业文化遗产443
第六节东北森林生态建设444
一、东北森林的特点445
二、森林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446
三、林业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地位448
四、林业生态建设成效449
五、东北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451
第七节深圳生态城市建设454
一、深圳资源环境约束分析454
二、深圳城市生态承载力估算458
三、基于生态承载力调控的生态城市建设对策460
四、小结462
第八节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463
一、专类保护区建设464
二、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468
三、民间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469
第九节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实践的主要进展471
一、引言471
二、基础性研究472
三、保护研究与实践探索480
四、发展展望485
参考文献485
第十三章生态产业建设
第一节生态农业491
一、生态农业的概念与发展历史491
二、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495
三、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497
第二节生态工业501
一、生态工业的来源及其定义501
二、我国对生态工业的要求502
三、沈北新区生态工业体系构建规划503
第三节生态旅游516
一、生态旅游的源起与发展516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517
三、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518
四、中国的生态旅游发展519
五、生态旅游典型案例521
参考文献524
第十四章生态建设保障机制建设
第一节生态补偿机制526
一、引言526
二、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阶段性特征527
三、中国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研究529
四、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进展533
五、完善中国生态补偿理论与实践的建议538
第二节生态文化540
一、生态文化的理论体系540
二、生态文化的特征541
三、生态文化建设的框架及内容543
四、生态文化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546
第三节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与应用547
一、引言547
二、流域水环境管理的现状与问题548
三、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框架设计552
四、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在太湖流域的应用554
第四节区域合作566
一、区域生态合作模式567
二、区域生态合作案例569
三、区域生态合作对策571
参考文献572
第十五章全球变化与生态建设
第一节全球变化原因与趋势575
第二节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及机理577
一、生态系统变化特征概述577
二、高山林线变化机制577
三、生态系统生产力变化机制579
四、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及其不确定性581
第三节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空间分布的影响583
一、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水热因子的变化583
二、水热分布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的影响585
三、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主要生态系统的空间变化587
四、全球变化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589
第四节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592
一、气候变化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证据592
二、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及机理595
三、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生产力影响的预测及其不确定性597
第五节全球变化、碳循环与生态工程597
一、气候变化内涵、产生原因及其影响597
二、碳循环及碳储量情况599
第六节全球变化的适应对策与生态建设603
一、生态建设在农业生态系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604
二、生态建设在林业生态系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607
三、生态建设在草原生态系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608
四、保障措施609
参考文献610
|
內容試閱:
|
跨入21世纪,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为我国20世纪的经济迅猛发展、科学技术飞速进步而自豪;另一方面,我们也为人口增加、消费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带来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备感忧虑。值得庆幸的是,经过长期的迷茫与探索,人们终于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基于生态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只有尽快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生态系统管理与环境保护,才有可能实现适度地满足当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同时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保存和创造出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和各阶层的广泛参与,需要有正确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理论指导,更需要有效技术系统的保障。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虽然只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但是生态学所固有的与环境问题密切关联的学科定位、基于系统理论的科学问题分析思想,非线性的系统演变逻辑思维模式,时间和空间信息整合分析方法,以及长期定位和网络化的科学观测数据和知识积累,使得它能在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和环境问题时,发挥出其中流砥柱的独特作用。我们自豪地看到,在面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以及把可持续发展从概念付诸于行动的历史过程中,生态学工作者都是积极的倡导者、参与者和核心力量。与此同时,在参与这场伟大变革的过程中,生态学也拓宽了自身的研究领域,丰富了研究内容,改进了研究方法,生态学自身也从一个被视为生物学中不受重视的分支学科,完成其涅槃式的转变,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当代科学之林。
传统生态学作为生物学科分支主要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可是当代生态学则以解决人类生存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己任,开始更多地关注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甚至人类种群与地球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期望通过对不同尺度和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的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理解生态系统变化与资源环境和人类福祉的基本关系,人类活动驱动下的生态系统变化及其对地球系统的影响,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福祉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生态环境脆弱,又处在经济高速增长和城镇化不断加快的阶段,自然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生物安全等生态问题已成为发展的瓶颈。因此,应弘扬生态文明的理念,运用整个人类的生态文明成果,解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冲突的问题。为此,我国的生态学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并参与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建设。我国的一些著名生态学家参与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等的工作,参加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等一系列重要文献的起草工作,并在国内进行了积极的宣传。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对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参与制订了国家21世纪议程框架设计和部门与区域21世纪议程实施方案。中国科学院1999年系统出版了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报告,其中对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类排序,用绿色GDP的理论及指标对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在社会上引起了重要的反响。我国生态学家还与水利、农业、林业、土地利用和环境科学等有关方面的专家一起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和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理论应用到综合国力的评价中来。
在区域水平上,生态学家积极参与了西部大开发中有关生态建设方面的工作。其中包括西部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需水的研究以及荒漠化治理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就,突出表现在:阐明了沙漠物质的来源、沙丘形成发育和运动规律;从历史时期沙漠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沙漠化的演变趋势以及人类活动对沙漠化的影响;研究了中国主要沙漠的自然条件差异,为因地制宜地治理沙漠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农田沙害的治理、铁路及公路沙害的治理和防护林建设提供了系列措施;总结了大量的沙区水土资源利用及新绿洲建设的成功经验。在我国南方地区进行的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热带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建造与管理,在北方地区进行的天然林的保育与可持续管理以及脆弱的生态高度带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成为研究的重点。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家和地方掀起了以县、市、省为单元的生态建设的新高潮。我国生态学工作者在这方面起到了倡导的作用,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了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论证与评估等工作中。我国在这方面逐步形成的理论、思想与实践,不仅有力地推动着我国区域生态建设的发展,同时在国际上也得到很高的评价和广泛的认可。在产业生态学方面,我国学者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根据我国的特点,使之得到迅速地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生态农业,植根于我国传统的农业基础之上,应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创造出了多种成功的经验,对于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对于具有类似条件的发展中国家都具有示范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学研究加强了与社会科学结合的研究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自觉地尊重自然规律,自觉地珍爱自然,积极地保护生态,其基本宗旨是以自然资源、生态和环境为基础,遵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持续繁荣。
生态文明建设的四项基本任务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因此,了解生态系统变化状况,认识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开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新技术,集成区域生态系统管理优化模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基础。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学者就针对农林业生产的国家需求,基于国土资源和光温水等自然资源区域分异规律,开展农业和林业区划;20世纪70~80年代开始自然保护区规划,三北防护林区、天然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等生态保护区域的规划建设等工作;21世纪初,国土主体功能区的概念逐渐清晰;近年来,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评估、过程机理与格局变化以及经济社会主体功能区的研究也不断深入,随之对全国的生态功能区区划工作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的理念是基于景观和区域尺度生态系统内部各地理单元的各类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共生互作的生态学原理,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功能生态系统优化组合的综合利用,在空间和时间两个尺度实现对供给人类福祉的大化和持续性。但是为了解决生态系统自然区域分异与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分布之间的矛盾,维护国民公平的发展权,就必需建立起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通过经济调控手段,实现优化空间开发格局的目标。十多年来,生态学界对生态补偿机制给予了高度关注,已经在城市水源地保护、流域综合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的生态系统碳汇管理等方面做了一些实验和探索。经过生态学界的不断呼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投资与财政转移支付,并大力实施扶贫和生态移民补偿等政策和措施,其实这些都是国家财政制度下的生态补偿机制之一。
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学研究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快速发展时期,我们有责任将近二三十年来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所开展的生态学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系统总结,这样做,既是力图为未来生态学研究和生态保护实践提供借鉴,也是期望从一个侧面向世界展示我国生态学研究与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因此,我和我的学生们及一些合作非常密切的同事,将我们多年来围绕生态保育与生态建设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进行了认真梳理和系统总结,编写成了本书。其中内容既包括各种重要陆地生态系统如森林、草地、湿地、荒漠、农田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也包括区域生态示范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生态产业发展等一些生态建设实践,同时还对生态系统保育与建设的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保障机制及全球变化对生态建设的影响等进行了论述。
由于生态学包含的分支学科很多,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融汇与分化,也由于作者知识面、接触面以及编著时间的局限,同时由于本书主要关注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需求所开展的保育生态学研究和生态建设的实践问题,因此必然还有很多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工作未能被囊括在本书之内,在此谨表示深深的遗憾和歉疚。
李文华
2015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