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国古代碑志法书范本精选》丛书,以石刻作品为主,是具有个性鲜明、风格突出、艺术性强的作品。丛书精选了古代碑刻、摩崖、墓志以及造像题记等石刻经典法书作品,将原来被认为是黑老虎的碑志拓片,经过现代技术处理,使其变成具有书写意味的墨迹效果图片,便于广大书法学习者临摹、欣赏,并能通过刀锋看笔锋,准确地掌握书写技法。把握字型与字构,享受书法艺术之美。对于一些名碑,由于年代久远,残损过甚,影响临摹的,我们不强而为之,而是择取名家的临本替代之,如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等。读者通过对名家临作的学习,定有所收获。
|
內容簡介: |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171)刻。在今甘肃成县。系摩崖石刻。为著名的汉隶范本。
《西狭颂》结字亦多带长方形,不拘疏密,浑然天成。因是摩崖石刻,字迹显得粗犷雄强。但临写者对其笔画的疏密、部首间的比例不能掉以轻心,否则结构就嫌松散,流于粗野而失汉隶结体紧密的风韵。
|
關於作者: |
王成举,西安美术学院国画专业本科毕业,后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专业,获硕士学位。多篇论文发表于专业报刊,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术展览及书法展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
內容試閱:
|
在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的长河中,书法艺术是一朵璀璨的浪花,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中国书法发展史上,曾留下了无数优秀的作品,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这些经典作品,由于年代不同,科技发展水平不同,因而书写工具和载体也不同。有的锲刻在龟甲上,有的刻铸在器物上,有的书写在绢帛上,有的书刻在简牍上,不一而足。纸的发明使书写更便利。正是由于书写载体不同,才有了书法品格不同;有了书法品格的不同,才有了碑帖风格的变化;有了碑帖风格的变化,才有了碑学与帖学的差别。所以,书法史上将学碑或学帖作为辨别书家风格的参照之一。
这套《中国古代碑志法书范本精选》所选范本,以碑刻作品为主。丛书精选了古代碑刻、摩崖、墓志以及造像题记等石刻法书作品,将原来被认为是『黑老虎』的碑志拓片,经过现代技术处理,使其变成具有书写意味的墨迹效果图片,这样既便于广大书法学习者临摹、欣赏,又利于通过刀锋看笔锋,准确地把握书写技法。为了呈现刻石原貌,对拓片不作人为的修改,以保持其原生态。一些年代久远的名牌,残损过甚,影响临摹的,我们不强而为之。为了补缺,我们择取名家的临本替代之,如吴让之临《天发神谶碑》等。读者通过对名家临本的学习,定会有所收获。为方便读者理解碑帖内容,书后附有碑帖释文及句读。所以这套法帖的出版,对于广大读者的书法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与提高。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东汉建宁四年(171)刻。在今甘肃成县。系摩崖石刻。为著名的汉隶范本。
《西狭颂》结字亦多带长方形,不拘疏密,浑然天成。因是摩崖石刻,字迹显得粗犷雄强。但临写者对其笔画的疏密、部首间的比例不能掉以轻心,否则结构就嫌松散,流于粗野而失汉隶结体紧密的风韵。
|
|